2019-06-03 15:02:52
任何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不可能超越。如果对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的话,根本就无法读懂《周易》。
时代决定作者、作者决定作品、作品决定读者。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清明与黑暗,这个时代就决定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思想感情的哀乐,创作动机、思想感情的哀乐又决定了作品的表达和表现,作品的表达、表现有决定了读者的理解和感受。而古代文化有过于注重文献作品表达的社会内容,认识到读者要了解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要想准确的了解作者,又必须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孟子说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问题就在这个“意”上,究竟是谁的意,是读者的意,还是作者在作品当中表现的意,这就截然不同了。按道理应该是按照作者在作品当中表现出的意去推求作者没有表现出来的,潜在的思想内涵,。但是自古及今、更多的读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作者的意思,其实、所有的读者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他个人的一些偏见,也称“前理解”,你对作品的感悟充其量就是你在这个时代的理解。但是,大家都把自己的理解说成是作者本意、最可怕的就在这了。所以,一部《周易》儒家、道家都可以解读,为什么儒家、道家两个绝对存在差异的不同流派,都可以解释同一本说呢?这就是解释学的特点,解释的过程中,重点不再解释作者本来的意思是什么,而侧重在我从中能够感悟出什么来。西方的理论更多的是读者接受。但在中国、自古及今就包括高考,分析题或者是作文题,更多的阅卷老师对答案的理解,但是他把自己的理解说成是考生本意,这就事与愿违了,也就是明明感觉发挥很好却得了低分的原因所在了。
《周易》分为经、传两部分,读经就尊重经本来的意思,读传就尊重传要表达的意思。我在故我思,强调的是一个时代的影响,在同一个时代,不同修养的人,不同政治观点的人,在解读同一部书《周易》的时候也是有主观的差异的,所以、就有人认为《周易》是伪科学,有人说是科学的明灯,差异会这么大、什么原因呢?方法、观点和前理解都在其作用,所以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作者都在其作用、每一个读者自身的主观文化修养也在起作用,我们都要尽量克服、尽量超越、在我们解读《周易》的时候就要把它放在《周易》产生的那个时代背景去理解,才能读懂。
现在很多教科书中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庖丁解牛”大家都念成是解(jie)牛,其实应该念成解(xie),解开鞋带、那才叫解(jie)。其实这跟《周易》都是一脉相承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不过是个象,它用象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义“得意忘象”,大家是没得意只去看象了,参考资料上说的要尊重规律、掌握规律、精益求精,但是没人去思考。那三把刀“良庖、族庖、庖丁”就是三种人生观,良庖、族庖是庄子否定的,因为它的方法有问题,牛的技经肯綮,就是一个社会矛盾,你和社会矛盾硬碰硬,要么折断、要么磨钝,只有庖丁手里的刀才是庄子的人生观,已经意识到刀刃锋利、没有厚度,而牛的技经肯綮在怎么坚实也是缝隙的。所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焉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陶渊明就读懂了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里远离了功名利禄,那么功名利禄就不会来摧残你,这也是在乱世之中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自由、才能快乐。
读《周易》一定要了解作品所产生的时代、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周易》产生的时代认为天人是合一的,这种思想观念的诞生是科学还不能够解释一些问题的社会背景所产生,人又不同于其他动物,人有一种追求自然的内在需求,比如说天为什么下雨、太阳为什么升起来,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手段来解释说明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想象,甚至认为做梦都和现实有联系的,最初出现的是“万物有灵”的观念,万物的背后都有神灵操控着,所以风有风神、雨有雨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而整个天地间又有总领的天神,就是天帝、上帝。在《周易》就有上帝的概念了,上帝是有感知的、有意志的、有道德评价标准的,是劝善惩恶、明察秋毫的,又认为人也是天的一部分,天人是一体的,有了这样的哲学观念,就能很好的理解中国文化了,它贯穿在中国文化的始终,遍布在方方面面。因为天人是合一的,所以才用天道作为理论的依据,来推演人的一生。就有了“推天道、明人事”的思想观念。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周易》中来的,自强不息是才能的提升,拼搏精神的体现,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是道德的提升、道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是任何一个时代评价人才、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理论的起点、依据、标准,又是人们所追求的最准理想社会、人和天地的完美融合。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就从这得来的。
了解作品、作者、历史文化背景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是读懂《周易》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