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15:02:54
前言
《周易》即《易经》,是成书于我国西周时期的哲学著作,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论根源,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周易》内容极其丰富,不仅仅对于先秦诸子百家影响重大,还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周易》系辞篇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意即:“易学的道理是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能循此变通的原则,何事不成?所以有如天助一般,当然吉无不利了。”由此可见,《周易》中蕴含变通思想,而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受此思想影响,成就了一些变革的大事。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孝公是一位胸有大志的国王,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于是下令招贤,颁布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商鞅受到吸引,从卫国进入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赞赏与支持。商鞅主张了一系列的变法,如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在商鞅的推动下,秦国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彻底废除了旧制度,大力发展了经济,秦国逐渐战国时期强有力的国家。然而,商鞅却因为主张变革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最后,商鞅在逃亡中被秦军抓住并被处以“车裂”,但变法得以继续实行下去。商鞅虽死,其变法却成就了秦国,为其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也深远的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改革家。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变革。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为目的,主张了“青苗法”、“保甲法”等方法,是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
但是,王安石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实际,以及在具体落实中的偏颇,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同时,与商鞅变法一样,王安石新法触动了贵族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变法在强有力的支持者宋神宗去世后终止。
改革开放
在新中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的思想束缚,“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拉开了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腾飞,国家综合实力急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显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变革,让中国更好的融入了世界,也让世界更多的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东方的力量。改革开放推动着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后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中此文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它教人们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它给中华民族后代变革以文化指导。由此可见,变革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无论是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还是现如今的改革开放,其实都是在践行《易经》中的指导思想。现如今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也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