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15:03:39
大家好,我是小编小白,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国学名著是《周易》。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司马迁在狱中用来激励自己的一段话。在这段话的开头,说的就是周文王姬昌在被诬陷进监狱后发奋创作出了《周易》。那周易为何成了六经之首呢?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却成了六经之首!周易到底是怎么来的?
《周易》能成为六经之首,这是孔子的功劳。其实在孔子早年的教育过程中,孔子并没有将《周易》列为儒家的必学科目。当时的儒家经典,也就是必学科目被称为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仪》、《乐经》和《春秋》。孔子并非是不知道《周易》,而是说对《周易》持一种不屑的态度。当时众人皆知,《周易》乃是一门算卦的学文,可以卜卦知未来。孔子当时说过:“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也就是说,没有德行的人和没有智慧的人才会去问神灵,才回去算卦呢,真正的有德行的人是不必这样的。可孔子四处游学,到头来只是四处碰壁,不得志的孔子只好在家中教书。偶然机会下,孔子看到了《周易》,并且按照《周易》为自己卜了一挂,得到的是“旅卦”。在商瞿的解读之下,孔子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就是如此,就一心扑在了《周易》上。,
在孔子的晚年之中,《周易》一直是孔子学习的内容。当时孔子看的书都是用牛筋编制的竹简,而孔子因为经常翻看这本书,导致这本书上的牛筋经常断裂,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韦编三绝”。不敢想象,孔子看一本书竟然能达到这种程度。孔子晚年不断的研究周易,在书中做出了许多的批注,而且研习了好多遍。即便如此努力的去学习《周易》,孔子还说:“如果我可以多活几年,那我一定能够掌握周易的全部内容了。”可见,孔子对于《周易》不仅是认同,更是将《周易》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让后人们把《周易》推至“六经之首”的位置。
那《周易》为何会有如此的魅力,连大圣人孔子都能如此痴迷?《周易》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周易》并非是周文王原创而来,而是周文王在伏羲八卦图的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得来的。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个蛇身人头的神人,曾经统一了华夏民族,这个人就是伏羲。伏羲看到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于是想找寻天地间事物的原理,最终发明出了八卦图。这里伏羲发明的八卦图,又叫做伏羲八卦或是先天八卦,周文王所创造的八卦叫做后天八卦。
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关进监狱之后,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商纣王还将周文王的大儿子杀死,将他的肉剁成肉泥,做成包子给周文王吃。但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周文王在监狱中也想着如何才能让天下太平。周文王知道,上古的伏羲八卦图可以让天下太平,于是自己便发奋研究先天八卦。
在研究当中,周文王先是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成了后天八卦。这八卦则是代表了世间的八种属性,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抽象为八种属性。但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更是无穷无尽。于是周文王将八卦图差分开来,然后不同卦象之间相互结合,产生了八八六十四中卦像,一卦之中又有六爻,一共三百八十四爻。这《周易》之中就是记载着着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周文王在每一卦、每一爻上都批注了卦辞和爻辞,帮助后人理解。别看周易中只有只有短短的五千多字,相比于《史记》的五十二万多字、《春秋》的一万八千多字少了很多,但是《周易》之中字字精华。诸葛孔明只读懂《周易》十之一二,就可以帮助刘备平定天下;刘伯温只懂三分,就可保明朝百年基业,可见这《周易》确实是神书,不愧是“六经之首”!
现在仍然有许多的人想要学习《周易》,渴望着能够“掐指一算知天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读懂其中的奥秘,怀着不当的态度去学习《周易》也不会有所获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看《周易》,相反,《周易》中有很多的人生哲学,可以在生活中给我们有益的指导。《周易》成为六经之首当之无愧,周文王呕心沥血的创作更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注:曾仕强教授解读的《周易》很好理解,而且十分有趣,大家想要学习可以参考。)
(百家号/小白说国学,原创作者/小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