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灵梦网
灵梦网 >> 命理运势 >> 周易 >>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2019-06-03 15:25:53

他们用血 替人续命

“每一家医院,每一种血型,都缺血。”有着十几年医护经验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护士王金凤说。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王金凤的血型是Rh阴性血。阴性血在我国人群中占比约千分之三,因其稀有,又名“熊猫血”。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按照千分之三的比例,在全国也有几百万“熊猫血”的数量。仅在北京,就至少有两万人是熊猫血。但直到如今,北京官方有登记的“熊猫血”数量,仅两千人左右。

究其原因,“熊猫血”与常人无异,他们仅在血液中缺乏D型抗原。然而一个大前提是许多国人对自己血型都并不知晓。在单纯检查ABO血型时,区分血液阴阳性这项也不能被检测到,所以我国大部分“熊猫血”都处于不自知的状态。

也就是说,“熊猫血”极有可能是未查过D型抗原的你我,或者是身边最亲近的亲人朋友。

中国新闻周刊有意思TV拍摄接触到的“熊猫血”们,也都是在极其偶然情况下得知自己是熊猫血,并且初期都是“一脸懵”的状态。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幸运的,因为在危险发生之前便以了解自身情况,并未雨绸缪找到了组织,但是幸运并不会眷顾每一个人。

王金凤记忆犹新,多年前的一个下午,一名车祸小腿骨折,失血性休克的二十几岁少年被送进抢救室。他也是一名“熊猫血”,来自河北一个小县城。

车祸发生后,当地医院没有熊猫血储备。带着省会医院有血的希望,少年被转至石家庄医院,然而希望再次落空,只有再辗转至首都的医院。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首都的医院仍然没有存血,需要从北京血站申请调转。然而就在医院紧急等待血液的时候,护士站接到手术室的电话,病人已经心跳停止,不再需要血液了。

“这种悲剧不应该发生,他还是一个未来有无限希望的孩子”,王金凤说,“其实熊猫血跟正常人一样,他们唯一的困境,就是缺少血源。只要有充足的血,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每年献血两次已经成为王金凤坚持十二年的习惯,作为一个O型的“熊猫血”,这些血液每日流淌于自己的身体再平常不过,但是对于需要的人来说,却是千金难求,胜似仙丹妙药。

王金凤见过刚刚白血病化疗,等待输血的孩子,虚弱到没有挪动胳膊的力气。但只要输完血,当晚就能活蹦乱跳无异于常人,王金凤描述:“那一刻你会觉得特别的神奇。”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接受采访前王金凤刚刚救助完一位年逾八十,身患骨髓瘤的老太太。一年之前,医院无存血,血站没供血的情况持续了十几天。医生下达病危通知,老太太家里人默默将寿衣买来备好,近乎绝望地等待死亡降临。

命运垂青,在最后一刻他们联系到王金凤所在的永和救援,藉由这个熊猫血捐献者组成的团队,倚赖于志愿者们血液捐献,老太太活了下来,并且生命一直延续至今。

而类似于这样的救助,在永和救援这个团队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所以后来采访到永和救援的发起人、组织者蒋永和时,我们一度认为会听到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然而得到的回答是:“真的没有故事,”蒋永和说 “刚开始一两次的时候还心潮澎湃,觉得自己救了人了不起,时间一长,真的没有感觉了。”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另一方面,蒋永和尽量避免与被救治者家属接触,每个需要被救治的人都是可怜而又绝望,背后都有着相似的无奈和不同的悲伤。很多时候,蒋永和及他的团队成为这些人唯一的希望。

这个西北的汉子有帮助每个人的壮志,却只能分配捉襟见肘的资源,他让自己尽量像一台处理信息的机器:接到求助——核实信息——联系志愿者——安排救助,他清楚地明白,自己救不了所有人,也没有应对种种失望的坚强。

时至今日,救助对于蒋永和变成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内容。从开始救助至今十几年时间里,他的手机没有关过,随时准备接到求助的电话。在背后支持他的,是在组织里一千逾名王金凤一样随时肯挽起袖子献血的“熊猫血”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乏曾经接受过救助,在康复之后加入这个团队的志愿者。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这是蒋永和、王金凤最希望能看到的事情,他们很清楚地知道,个人乃至集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这些志愿者会衰老,会生病,唯一让血源生生不息的办法,就是让年轻的“熊猫血”都成为志愿者。爱心可以传递,可以影响,可以扩散,当足够多的人有这种献血意识,熊猫血便再也没有困境。

像“永和救援”这样的救援组织,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他们当中很多人意识到了未来可能的苦难,而且选择去组织、去抱团、去捐助,自发形成集体,这也许便是人类智慧的力量。

然而另一方面,人类似乎仍然还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动物,恰如熊猫血的稀缺让”熊猫血”有了互助的觉醒,普通血液人群却在焦虑缺失的状态下对血液的重要性选择了漠视。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然而最可怕的是安乐吗?不是的,最可怕的是所谓的安乐,全部是假象,是本应忧患焦虑却毫无觉察。“在北京,每天有2000人在等待被你拯救”,这句话赫然写在北京每一辆献血车前的公告牌上,每天至少有几万人视若无睹地走过。

“比起熊猫血的缺血来说,普通血液的缺血更为严重,”蒋永和和王金凤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有些东西,不太好说。”

201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实施后的第二十个年头,全国各地相继取消互助献血,这一举措是为了进一步杜绝有人利用血液私自定价,从中获利的非法行径。这一举措也同样表明,从此我国所有的用血都将依靠无偿献血。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而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无偿献血的意识并未足够普及,无偿献血的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这条信息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却知者甚少。我们生活在一种盲目乐观之下,这种盲目也来源于一种侥幸:意外永远不会在自己身上降临。

这种侥幸心理的产生,就已经是一种意外了。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如果上面事例还无法说明大众对于现状认识的短缺,下面列举几个其他常见误区:

1。医院花钱就能买到血。错误,医院备血不足经常发生,有钱也极有可能无血可用。

2。医院无血,幸好父亲儿子同血型,可输血救命。错误,直系亲属不能输血,有出现严重输血反应的可能。

3。直系亲属不能输血,家人找来了同血型的朋友,立解燃眉之急。错误,血液使用以前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验需要1-2天时间,所以不存在献血即输的可能。

4。身边人没有同血型,万幸朋友是O型万能血可以用。错误,O型为万能血只是理论,实际操作只有同血型输血的唯一可能。

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常识,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的呢?或许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人并没有将无偿献血的义务,去当做重要的一件事。

寻找救命血:几乎每家医院每种血型都缺血

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无偿献血的比例,约为0.8%。而在现行无偿献血的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4.5%。献血有多难呢?这是很多人挽起袖子就能做的英雄,它所承受一次针扎的痛苦甚至远远小于“冰桶桃战”的一次湿身,对于等待血液的人来说,这份血液就是能够续命的希望。

从长远来说,献血行为的普及,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规避未来可能遭遇意外的风险,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它会在何时何地出现。

无偿献血之路任重道远,希望在这条路上,我们能够快速地追赶。何为文明进步?可能就是在应该清醒的时候,不再麻木;可以避免的悲剧,不再发生。

文:杨帆

中国新闻周刊

首页| 风水| 解梦| 看相|
命理| 生肖| 星座| 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