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06:02:08
□本报记者 常璐 通讯员 王培瑾
四川长宁县,一座“中国最美县域”,6月17日22时55分,一场6.0级地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地震过后,受灾群众被转移到安置点。水利人则一刻也不放松,他们冲往震区,只为打通用水生命线,这是责任所在,使命所在!
震后不到半小时,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派出的9人专家组旋即到宜宾指导工作,由宜宾市水利局、长宁县水利局组成的280余人的队伍迅速出动。
6月20日14时,记者从成都出发,越过岷江,一路上逆着断断续续往外撤出的人群和车流,来到震区双河镇。“全力保通生命通道”,高速公路上的标语也在传递紧张的救援气息。
在长宁县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我们见到了王远春,他是长宁县水投公司副总经理,负责一线抢险调度指挥。手机铃声响了,他立刻接起电话沟通工作,声音沙哑。“我们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王远春说,他已经在一线奋战了两天三夜。
“36小时实现通水,我们打通了一条供水生命线。”——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长宁水利人迅速集结,争取抢险救灾的宝贵时间。
在指挥帐篷里,王远春向记者讲述了他们与时间赛跑的故事。
震后半小时他们便赶赴灾害现场,为减少次生灾害的危害,立即关闭供水系统。随后,18日8时,四川省水利厅和宜宾市水利局派出的7名专家进行现场考察,中午12点,确定了临时供水方案——铺设临时应急管道。紧接着,宜宾市水利局立即组织人员、材料和机具,到18点20分,启动输水管道安装。长宁县的10多个班组近70人在雨中昼夜奋战,到第二天9点,完成铺设3.4公里的从应急取水点到双河镇的供水管道。11点半,通水了!
记者现场采访时,双河镇犁头村村民王义明竖起了大拇指:“水利抢险队这么快铺设好新的供水管道,让我们能在大热天有放心、干净的水用,真心感谢他们!”
在前往应急水源的路上,记者看到路边有5人正在烈日下加紧抢修村里的供水管道。询问后得知,原来是在铺设新管道的过程中,村级的输水管道不慎被破坏。“我们必须要恢复好他们的管道,让村民吃水不受影响。”王远春说道,还有一个小时,这一段管道就能修好。
继续往前走,便看到了临时应急水源,两条清澈的小溪汇聚在这里,汩汩流出的水接到了处理厂。
来到处理厂,正碰到长宁县水投公司总经理张泽中在查看水样。他向我们展示了刚刚取的山泉水,清澈无一丝杂质。他告诉我们,泉水正在进行过滤、沉淀、消毒,并最终输送到村民家中。
得知双河镇集中供水站就在不远处,我们继续前行。走过一段竹林掩映的小路,便看到一片残垣断壁。“我们第一时间来看的时候都很震惊。”双河水务站站长胥益清指着地上倒塌的大门说,“这里的围墙已经倒了,大门没了。”
从垮塌的地方进去,地震造成的水池裂缝赫然出现在眼前。“水池开裂,已不能盛水,若爆裂,定会有安全隐患。省里和市里的水利专家来鉴定后,认为水池最好报废。初步方案是再建一个大一些的、永久的水站,目前已经选好地址。”一边走,胥站长一边说,“从我初次自己上来检查水厂,包括这一次,已经6次了,责无旁贷。”
从水厂出来,顺山势往下走,路过富兴乡十里村。远远望去,只见路上和旁边村民家中的地上都覆盖了一层黄色,这是地震产生的裂缝里冒出的泥浆。震后泥浆漫过路面,胥站长说他第一次来检查时行走困难,夜间还有余震,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地震发生后,胥站长他们骑着电瓶车、摩托车,马不停蹄寻找可饮用的水源。“当我们在犁头村找到清澈的水源,就知道这个事情成了!就连吃泡面也觉得十分美味。”
当我们离开时,水利人还在灾区为恢复供水和灾后重建忙碌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