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 00:21:25
《汉书艺文志》说:“易道深,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上古时期部族首领伏羲氏观察天地日月星晨风雨雷电等自然自然现象、结合前人经验创制了八卦;到了商周时候,周文王姬昌在被拘禁安阳羑里期间,推演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故称《周易》;春秋时候的孔子在晚年注解《周易》的《易传》,包括《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大象)、《象下传》(小象)、《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十篇文章。伏羲氏、周文王姬昌、孔子合称《周易》的三圣。这也表明《周易》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时期不断演化的。今了解三圣对《周易》的历史性贡献,就能更好的理解“群经之首”的《周易》了。
《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就是说八卦的创作者是伏羲,伏羲易和中华文明之根联系在一起,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这个源头不仅是文明的源头,也是一个智慧的源头。伏羲是画八卦,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那么人们用阴阳,最为简单的二进制,进行计数,并通过八卦这种二进制符号体系来记述自然,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原始社会中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进步。
我们经常说,《周易》是一门预测的学问,大家总是想未卜先知,其实,未卜先知,是观察和经验的总结的应用。以前的先民不知道时间和季节,那么伏羲创建八卦记录方法,那就等于有了观察并且出现了历史记录。这样我们就知道吉凶了。比如伏羲之前人们不知道哪里的山高,什么时候发洪水,有了伏羲的八卦,艮就能记录山,坎就能表示水,以前的洪水期是什么时候,高的山在什么方位,这些就是知识,人们有了这样的知识,在洪水来了的时候,就搬到山高的地方住,这不就是最原始的趋吉避害吗?未来都是从过去中来,预测未来的最高明方法就是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鉴古就能知今,知未来。所以说知识重要,学习重要,学习的知识全都是过去的,在过去的基础上才能开创未来。
严格意义上说,周文王和他的儿子周公是《周易》的第二个圣人。姬昌在安阳羑里悟出了什么?姬昌被囚禁7年的这段时间里,就推演伏羲氏所画出的八个“三画卦”,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通过推演,把“三画卦”两两相叠(我们现在称为“复卦、重卦”),改造成了“后天八卦”,并且为它写了“彖辞”(彖 tuàn,彖者,材也。“材”通“裁”,有裁断之义。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叫“彖辞”。
周文王的贡献是,赋予《周易》和八卦的新形式和新内涵,不光是8变成64,更多的是意义变了,伏羲的八卦是记录的自然现象,而周文王的易,记述的是政治现象。在彖辞中,有更多的军事、祭祀等和政治有关的记录,在这里周文王讨论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道。符合了就吉,违背了就凶,有点早期的行为手册的意思。周文王赋予《周易》政治社会属性,用卦和彖不光是自然现象,更是社会现象。
孔子对《周易》的贡献,那就是人文。有更多的哲学性和人本属性了。孔子《十翼》在《周易》的占筮功用之外,发掘修德新意,竭力向人证明,《周易》不仅仅是一部占书,更是一部修德之书。社会在变,人在发展,人的自我精神在不断启蒙,孔子这一思想直接导致的就是“以己意随便解释《周易》”的先例。
李镜池指出:“到了秦汉,出现了伪托孔子作的《易传》七种十篇,这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生们私相传授之作,打着说《易》的牌子,暗地里批评秦始皇严刑峻法” (《周易通义·前言》)
二是中国人开始漫长的人本主义追求,直到后面出现的内圣外王、致知格物、明心见性、天人合一等,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从此《周易》变成道德、哲学的文本,是个体修身、悟道的教材。这与孔子晚年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进而关注教化民众,提高个体素质,进而推动社会前进是有关系的。
综上所述,在伏羲原始氏族社会的《易》是自然《易》。周文王国家雏形阶段的《易》是社会政治《易》,孔子是人文《易》,是个体道德、哲学上的《易》。经历三代、三圣、中国人从自然到社会,再到个体的人,《易》的发展变化,就是中国人思想思维的变化,孔子开创了中国人追究道德和真理的先河,其功甚伟,不愧为万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