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 12:10:05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年轻时就关心百姓疾苦,罢相前的作品也多反映家国情怀。晚年离开朝堂后,内心趋于淡泊宁静,多写一些山水田园的诗歌,却更加追求艺术手法的精致和含蓄。他的咏物诗语言朴素却耐人寻味,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说理诗用典精妙又深有妙趣,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下面精选王安石的两首诗,时隔25个春秋,流年沧桑,悲喜变幻,令人慨叹。
葛溪驿宋代: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王安石22岁进士及第,在地方工作政绩显著,屡次被派到重要岗位都非常胜任。这首诗作于公元1050年,当时30岁的王安石从临川去钱塘,途经弋阳,留宿驿站中。秋声扰攘,悲从中来,于是即兴作了这首诗。秋夜萧瑟,人地两疏,诗人四顾寂寥,窗外缺月昏昏、愁云惨淡,屋内一灯如豆、孤枕难眠。
首联采用了残月、滴漏与昏灯三个意象,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凄清冷寂的氛围。诗人孤单寂寞,百无聊赖,便希望早入梦乡。长期劳作加上羁旅疲顿,让他病中行役,体弱衣单,晚上刚有睡意就被风声惊醒。恍惚中睡意朦胧,又仿佛回到了故乡,梦醒之后却更添怅惘空寂之感。“风露早、山水长”,非常贴切地抒发了作者超常的悲痛之情。
王安石辗转难眠,干脆就披衣坐起,他又联想到这些年来生活的艰难、工作的压力,一时百感交集。诗人壮怀激烈、郁愤难伸,于是起身下床,徘徊窗下,但映入眼帘的依然是一片凄凉景象。终于熬到天亮,他重登征途,顾视四野,忽觉鸣蝉之声聒噪耳际。一个“乱”字,一语双关,既形容出蝉声的嘈杂烦乱,也衬托了诗人心绪的百无聊赖。桐叶半黄,冬季临近,可怜秋蝉无知,却自鸣得意。世人多是麻木浑噩,作者以此寄托深沉的悲悯。
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经典之作创作于1075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进京拜相之时。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瓜洲渡口与岸边的京口如此之近,中间仅隔一条江,“一水间”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舟行迅疾,如离弦之箭。诗人再次回望钟山,心中恋恋不舍,38年前诗人随父定居江宁,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如今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前途,他再次启程,泊船瓜洲时,钟山已遥不可见。
接下来就是流传最为久远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认真推敲,极富表现力。春风本就是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暖风,也是他政治生活的东风。而着一个绿字,诗意更加拓展,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也勾起了诗人归隐之意。若是此次出仕不顺,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也时刻等待他的回归。通过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诗人最后高唱,“明月何时照我还”,短短7个字,将乡愁抒写得淋漓尽致。
流年沧桑,悲喜变幻,读完这两首诗,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第一首中残月、滴漏、昏灯搅扰着诗人心烦意乱,而病痛、羁困、乡愁又引发忧国之思,最后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全诗以“乱”字为诗眼,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第二首诗的前三句铺垫精彩,蓄势充分,尾句表达了浓浓的乡愁。诗人在字里行间寄寓了重返仕途、推行新政的强烈渴望,同时又时刻担心重蹈覆辙,故而进退两难。当明月高挂、鸿雁思归,诗人的内心也翻涌着潮水,久久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