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灵梦网
灵梦网 >> 看相大全 >> 手相 >> 命运线 >>

永恒的印记·党的奋斗足迹在河南|邙山提灌站:老郑州的“水上生命线”

2019-08-18 08:17:52

□河南日报记者 陈小平

说起邙山提灌站,可能年轻的朋友并不熟悉,但49年前,它的开建却是引发郑州全城总动员的一件大事。它将黄河水引上邙山头,再沿渠注入郑州,有效解决了郑州当时的“水荒”问题,多年来被称为郑州的“水上生命线”。它为郑州辛勤服务了47年,如今依然是郑州市居民生活、工农业用水的重要备用水源地,并肩负着供应郑州生态用水的重任。

巍巍邙山,滚滚黄河。邙山提灌站就位于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五龙峰景区。“修建提灌站时,真是作了不少难,受了不少罪,但能参与其中,我们都非常骄傲。”8月12日,81岁的宋秀芝说。宋秀芝曾是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的高级工程师,提起邙山提灌站,她总有说不完的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河南省会迁至郑州以及大批工厂的兴建,郑州市人口激增,“水荒”也日益加剧。当时,居民家里时常停水,印染厂、电缆厂等用水大户时不时被迫停产,甚至来往郑州的火车都不能正常加水。

“为解决用水问题,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引黄入郑’,修建邙山提灌站。”宋秀芝说。邙山提灌站1970年7月1日动工兴建,作为技术员的她和几名同事提前两个月便住进了邙山。

在布满荆棘的崇山峻岭间勘测,到危险重重的黄河滩上实地测量……宋秀芝回忆,由于整天翻山、下河,大家的布鞋十天八天就能磨破一双,摔伤更是家常便饭。

邙山提灌站正式开建时,郑州实行全市总动员,20多家工厂的职工、十万郊区农民上邙山。20多公里长的引黄干渠施工线上,白天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入夜灯火辉煌,热火朝天。“那时候,大家都是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吃顿饭的工夫都能睡着,蚊子咬了都感觉不到。”宋秀芝说,两年多的建设,大家吃住在工地,几个月都不回一次家。她说她经历过好几次死里逃生,也目睹了同事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却从没听见谁叫苦叫累。

1972年10月1日,邙山提灌站正式建成通水。有了它,经过初步沉淀的黄河水通过8根巨大的铸铁提水管道被提到半山腰,经24.5公里的干渠流到贾鲁河、西流湖,再进入郑州市自来水管网流到万千百姓家。通过提灌站的处理,黄河水水质从每立方米含沙27公斤净化到1至3公斤。邙山提灌站的通水,保证了郑州70%的工业用水和市民生活用水,解决了干渠沿线十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的难题,打通了郑州的“水上生命线”。

时光荏苒,2011年,邙山提灌站被列入郑州市第一批32处城乡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中心城区保护名录。以邙山提灌站为基础打造的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但邙山提灌站依然在郑州生态水系工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建设提灌站时传承下来的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也为我们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雒国栋说。

首页| 风水| 解梦| 看相|
命理| 生肖| 星座| 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