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 02:53:48
如今,狮子仅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印度的一小部分地区,数量不足3万只,但在历史上,它们却曾征服了亚非欧、北美、南美五大洲,借着儿时回忆《狮子王》的热度尚存,“世界狮子日”(8月10日)刚刚过去,让我们穿越时空,来祭奠一下那些远去的“草原之王”。
征服三大洲——洞穴狮
洞穴狮也叫洞狮,名字含义为“生活在洞穴里的狮子”,广泛生活在距今30万年~1万前的更新世时期,欧洲、亚洲、北美等曾发现过它们的足迹,是整个狮子家族中辐射最广的成员。这其中又以欧洲最为繁盛,广袤的草原、苔原、荒漠成为它们的理想栖息场所,辽阔的西伯利亚、欧洲北部和中部,甚至是一海之隔的英伦三岛,都能见到这种身长达到3.5米,体重超过300公斤的超大号狮子(现在非洲狮的体重上限大约只有220公斤)。
洞穴狮(网络图)
通过化石证据,以及史前人类留下的壁画,我们可以窥知这些昔日霸主的基本特征,例如雄性不具备现代同类那样的鬃毛,而由于体型较大,四肢更加粗壮有力,它们捕猎的对象中除了食草动物,也有洞熊这样,同样身强体壮,尖牙厉爪的危险分子。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攻击存在“水分”,考虑到洞熊800公斤的庞大身躯,比洞狮大了一倍还多,认定洞狮杀死的一般是冬眠中的洞熊,而面对清醒的成年洞熊,则通常会被反杀。而一些洞狮骨头上留下的洞熊攻击的伤痕,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佐证。
洞狮的分支王朝——美洲拟狮
美洲拟狮也叫残暴狮,是前面提到的进入北美大陆的洞穴狮的后裔。和生活在旧大陆的同族相比,美洲拟狮的四肢更加修长,这预示着它们有更强的奔跑能力。根据化石推算,美洲拟狮高1.5米,平均体重可达235公斤,最大的则可以达到350公斤,足以媲美它们在欧洲的表亲洞狮。和洞狮一样,美洲拟狮同样没有鬃毛,因此,从严格的分类上说,它们属于狮子家族中已经灭绝的“无鬃狮”,与现存狮子所属的“有鬃狮”是两个不同的分支。
美洲拟狮(左)大战短面熊(网络图)
虽然四肢修长,但和所有猫科动物一样,美洲拟狮的耐力同样堪忧,所以它们并不适合长途奔袭,而更多是采用偷袭的策略来捕猎,锋利的犬齿在超过800公斤的咬合力配合下,足以杀死野牛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有时它们也会打劫落单的刃齿虎,甚至敢于和当时北美大陆最强的食肉动物巨型短面熊PK。在更新世晚期,这种好勇斗狠的狮子曾遍布美洲大陆,然而随着冰河期的结束,以及手持武器的人类的到来,它们的时代还是结束了。
神话和历史的原型——欧洲狮
前面提到的洞狮和拟狮虽然强悍,但无一不在智人出现后不久即消失,而欧洲狮则一直存活到了公元2世纪,成为亚非地区之外,和人类共存最久的狮子。
欧洲狮(网络图)
欧洲狮也叫希腊狮,主要分布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阿尔巴尼亚等南欧地区,西欧的法国南部也有化石出土,由于所处环境相对脚冷,欧洲狮的毛发要比非洲狮长密,身躯相对短粗,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其归为亚洲狮的亚种,也有人认为北非狮的亚种。
似然欧洲狮在生物学上的地位尚存争议,但它们和人类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大家熟悉的星座之一“狮子座”就是因为古希腊有野生狮子而得名,神话人物赫拉克勒斯勒就曾亲手杀死一只欧洲狮,在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中,欧洲狮就是主角之一,奴隶英雄斯巴达克以及很多角斗士都曾与之PK,这一点在欧洲的画作中也多有体现。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猎杀,让这种猛兽最终走向了灭绝,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
作者: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