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6 13:29:26
人类历史上的五位圣人,都想解决一个终极问题
第一部分:认识五位伟大的圣人
第二部分:圣人的秘诀(角度和终极问题)
文章第二部分很关键,绝对干货,悟透有大用(尤其对创业和做投资的朋友)
第一部分:五位人类历史上公认的“圣人”
一、释迦牟尼
创立了佛教、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思想。
佛教创始人,佛教开启者,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的鼻祖释迦摩尼诞辰日。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释迦牟尼佛是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二、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华夏族,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是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贵族后裔。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三、耶稣
创立了神教、爱人如己、赎人救世的思想
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里被认为是犹太旧约里所指的救世主(弥赛亚)。大部分基督教教派相信他是神子和神的转世。耶稣是先知以及救世主。
30岁开始四处传福音,拣选有12个门徒,期间曾怜悯穷人,医治病人,行许多神迹奇事。33岁在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压力下,耶稣被古罗马犹太行省执政官彼拉多判处在十字架上钉死,并且死后复活升入天国。
四、老子
创立了道文明和道教的思想
道文明的开山鼻祖,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世界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中华(或者昆仑)文明的代表是以老子《道德经》开创的大道文明,而不是儒家文化。但是要拯救现在人类的躯体和灵魂,只有生“道”的“门”的大门文明横空出世才行,其实,大门文明本身就是大道文明的根源。
五、穆罕默德
创立了伊斯兰教、和平顺从、政教合一的思想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复兴者,是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他创立了伊斯兰教,奠定了伊斯兰教和平顺从、政教合一的宗教思想,还统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并以此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帝国称霸的政治基础。不过虽然穆罕默德是世界圣人排行榜之一,他所创立的伊斯兰教却没有沐浴真理的荣光,现在伊斯兰教的忠诚教徒们在世界各地展开恐怖袭击,连累无数人受害。政治家、宗教领袖,穆斯林认可的伊斯兰先知,广大穆斯林认为他是安拉派遣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伊斯兰教教徒之间俗称“穆圣”。
第二部分:五位圣人都试图解决一个终极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换句话讲如何解决道“体相用问题”)。
五位圣人都想用一种思想一种学说构建理想的人类世界,探讨人应该如何活着的问题。
简单讲就是人如何做到与天道同行的问题,如何才能按照天道规则办事,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的问题。
(一)五位圣人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是一致的。
(角度和次第非常重要,决定了解析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如果我们用圣人的角度和眼光看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那会是什么结果,自己试试。)
一种角度和次第: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圣人的角度)
一种角度和次第: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个人的角度,而且大多数人的最高层次就是形成人生观)
现在我们看看自己周围的人,首先有人生观的有几个,有世界观的几个吗?有宇宙观的吗?这样看问题你就明白,现代为什么不出思想家和哲学家,为什么尼采说“上帝死了”,虽然人类已经探索到外太空,但人的思维和眼界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研究世界观和宇宙观的在正常人眼里就是吃饱了没事干的神经有问题的人。
但这里面有一个大秘密,当你有人生观时你的事业容易成功,当你有世界观时你的人生观会上一个台阶,站得高看得远,这就是境界和格局的问题。(故当我们事业受挫或烦恼时,试着在思想上站到高处向下看,可能一切都了了分明,人都会被眼前的琐事、私欲和烦恼缠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此处有点收获就是大善。)
(二)人类的终极问题:道的体相用问题。(简单讲就是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就是神人)
(下面写的有些没有涉猎的人可能看不明白,其核心意思就是一点,儒释道基督研究的问题是相通的,一句话,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人能做到实事求是就是神人,就能达到最高境界。道就是规律,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觉悟者。)
人人讲道,我们必须要清楚知道“道”是什么?才能够正确的去修道、体道、悟 道、而行道。老子、佛陀与耶稣,他们三位是生长在不同的时空背景,虽然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但是这三位都是得道者的代表,他们的手指都指向同一个月亮。佛陀、老子、耶稣三位,都阐述“道”,本质上是一样的,所指向的目标也都是一样的,有所差异是与人们的角度、体悟、体证有关。但三者基本都遵循“体相用”的次第规则。
举例而言,就起点及终点来讲,佛陀是自下而上的,从基层阶段开始讲,从现象界的“相”诠述,让众生了悟现象界的实相,从“有为法”“世 间法”开始,一步一脚印的协助大家,逐步深入、逐步觉悟。了悟现象界的一切,当了悟、体证“三法印”之后,才能体证“涅槃”“无为”“空”。
老子呢?所诠述的角度是从上往下,从源头“道体”开始,很高深的“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没有讲怎么才能达到,没有讲修行法则,而后直接将用。,
耶稣又是从哪个阶段开始讲起呢?是从中间开始讲。耶稣宣扬博爱,这是“道”的“用”,
佛陀用“空”“法界”的名称来形容,老子是用“道”的名称来形容,耶稣是用“上帝”的名称来形容,其实核心就是宇宙万物身心内外的终极规则。
佛陀着重在“相”的诠述,老子着重在“体”的诠述,耶稣着重在“用”的诠述。“相”方面,佛陀归纳出“三法印、四圣谛、三十七道品”,要体悟“相”必须有次第、步骤,三十七道品就是告诉众生如何逐步深入。
耶稣直接阐明上帝、宇宙所展现出来的“用”,着重在“博爱”方面的诠述。引领着大家慢慢体会大地、大自然,对我们无条件、无所求的承担与奉 献,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希望众生了解整个法界、大自然“博爱”的精神,体会到“道”、上帝的伟大,然后回归上帝、回归主怀。
圣人因为站的高度相同,思考的问题一致,所以终极问题是一致的,只是选择的角度不同而已。圣人都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希望为人类找到终极的法则,能摆脱痛苦,解脱自在。但现实恰恰相反。
我们只需要记住圣人的一点:按规则办事,能做到实事求是就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能做到最简单的实事求是就是“神人”。
谢谢读贴,谢谢关注,谢谢转发(慢慢悟吧,不要去关注教派,只看初创者的法则,太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