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19:35:02
在传统理论家面前,爱情与性欲,从来都不是论述的重点。他们向往理性,向往道德,往往认为,在这些崇高理念面前,爱情,是可有可无的;那令世人迷恋的性欲,更是粗俗不堪的。
理论家们的想法,一直也没有改变,直到一位心理学家的出现。
他的名字,叫弗洛伊德。
说起弗洛伊德,人们对他的了解,往往还停留在他的那一本《梦的解析》上,以为他只是一个心理学的解梦大师,神秘而又虚幻。
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太小看他了。
《梦的解析》如果只是一本解梦的书,那么它就不可能赢得如此之多的声誉:
划时代的不朽巨著、震撼世界的书籍、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引导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这样的声誉,不会是因为他告诉了我们梦是什么,而是因为他,真正向我们揭示了:
人类的内心深处。
在那里,有着人类最为深刻的潜意识和人类,最为真实的欲望。
这所谓的最真实的欲望是什么?
弗洛伊德的答案是:性欲。
对,你没有听错,就是性欲。
当其他的理论家在歌颂理性,歌颂道德的时候,弗洛伊德却说:
人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其本质和根源,不过就是人类的性欲。
这么个说法真的是前所未闻。
在他眼中,诸多的欲望:如交友、占有、学习、寻求安逸,都成了性欲的附庸。为了繁衍,人们会协作,会彼此熟悉;会想着要占有对方,让对方为自己停留;会不断学习,提高生存能力;会寻求安逸,获得一个稳定的生育环境……种种一切,这些由性欲导向的欲望,直接塑造了我们的社会。同时,在弗洛伊德那里,性欲也并不仅仅只是成年人或者懵懂少年的事情:
就算是年少无知的儿童,也是有性欲的。
幼儿专注于嘴里的食物,喜欢吸食母亲乳汁时的那种快感,这就是幼儿性欲的一种表现。长大了一点,小女孩会有恋父情节,对父亲过分依赖,而对母亲怀有嫉妒;小男孩也会有恋母情结,对母亲过分靠近,而对父亲却怀有敌意。
这些都是幼儿性欲的一种体现。
如果真像那些道德家所说的,性欲是粗俗不堪的,那么,估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这种粗俗。
弗洛伊德的颠覆性影响,就是撕裂了道德的外衣,从心理学层面向人们揭示了人的真实欲望,是他告诉世人:
一个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人,他是依快乐原则行事的,他不会限制自己的欲望,与之相反,他会尽可能地依自己的欲望行事(特别的性欲)
因此,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充满了卑鄙,残忍,乱伦的动机,并不会先天地考虑现实的影响。
人们之所以发展出道德,是因为当人们依照快乐原则行事的时候,需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而现实环境却常常并不允许自己得到所欲求的快乐。
人们明白了现实,承认了现实原则,就开始学着让快乐原则服从现实原则,因此也就意味着服从道德原则、社会秩序和自然界的约束。
服从现实,人们就会将自己原本的一些欲望压制下去,当这些欲望受到了压抑,就被迫进入了潜意识,回到我们的意识深处,不被发觉,也似乎没有动静。
但它依然存在在那里。
弗洛伊德正是通过对梦的解析,发掘出人了们的潜意识,了解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欲望:
那人性中的罪恶与不堪。
人们以为不正常的精神紊乱,其实,也并非是不正常。人们之所以会得心理疾病,就是因为自己原本的欲望受到了过度的压制,而以一种我们以为错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越是文明的人,受到的约束也就越多,这种压抑感也就越强,也越容易产生精神疾病。
因此,弗洛伊德似乎告诉了我们:
文明的代价,就是牺牲幸福。
这种言论,在当时,无疑震怒了全世界。
可以说,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以来,他就不停地受到人们的抨击,他所揭示出的人性,是罪恶的,是不堪的,这无疑打击了人们的自信心。
众生平等,天赋人权的人性预设,人之初,性本善的道德优越感,都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这里,被瓦解彻底,显得有一些难堪。
不过,今天的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位眼神深邃的解梦大师,或许已经没有了那么多愤怒了:
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有勇气去揭示人性黑暗面的人,本身就已难得;如果他所开拓的知识领域,使人类更进一步接近了真理,我想,这更值得尊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