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13:59:24
在低轨星座市场上,除了传统意义上难以被地面宽带覆盖的上网用户,更大量的将是新兴的物联网用户,当然还有相当多今天尚未认识或开发的需求,这些需求如果能够得到充分挖掘,将构成中国商业低轨星座广阔的蓝海市场。
作者 | 沈淮 农燕 李刚 郭朝晖
我国民营商业低轨星座的未来将是怎样一幅图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几个数据。
目前,世界上大概还有一半人——超过30亿——连基本的互联网服务都没有。
在世界无线电大会官方网站2018年发布的一篇名为《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还在线下,这会带来麻烦》的文章里,援引由国际电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联合组建的一个名为“可持续发展宽带委员会”的机构在2018年9月发布的报告称,当时世界上还有52%的人口没能接入互联网,直到2019年6月,仍有30多亿人被隔绝在互联网之外。
这个看起来有些残酷的事实表明,“数字鸿沟”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得到根本性的弥合,反而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星座互联网被认为是最佳和最现实的选择,这也意味着星座互联网拥有接近全球一半人口而不逊于地面宽带的网络接入市场。
另外几个关于物联网的数据则令人振奋。根据相关报告的预测,全球物联网终端安装数量将超过200亿个。其中,到2022年将有1亿至2亿台物联网设备有接入卫星的需求。而在2025年前天基物联网的产值则可达到5600亿美元至8500亿美元。就此而言,低轨星座将在蓬勃兴起的物联网产业中占据重要的一席。
由此可见,宽带接入巨大的市场空缺和物联网蓬勃发展这两个紧密关联的因素构成了中国民营商业低轨星座的未来图景的宏观背景。
物联网是低轨星座最大的蓝海
互联网的覆盖,是物联网推进的基本条件。从国际电联到各主要工业国家,都对物联网高度重视。物联网不仅仅是自动化生产、智能家电这些浅层次、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它还直接关系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败。物联网将实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设备的结合,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海量的财富。但前提是网络要能覆盖并且通畅。
按照ITU的说法,那些缺乏网络覆盖的国家将错失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如果不能实现普遍覆盖,那么在物联网覆盖区内外,将形成极大的不平衡。覆盖区内的社会财富在爆炸性成长,覆盖区外却停滞不前。而其所带来的经济落差和发展鸿沟,将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更为严重和难以弥合。
人们都知道物联网的未来无可限量。那么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作为直观体验,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上面是网络设备搜索引擎Shodan的统计结果图,越是暖色的地方,就是联网设备越密集的地方。所谓联网设备,不仅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也包括物联网设备。在这张图上,中国与美国、欧洲、日本的差距一目了然:在胡焕庸线以东,我们的物联网还有些发达程度可言,而西侧,则是一片沉寂。从这张图来看,中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如果以商业眼光来审视,却是一片尚未开发的蓝海。而且,不仅是中国的中西部,非洲、俄罗斯和乃至整个海洋,几乎都是物联网的市场空白。
来源:https://iot-analytics.com/state-of-the-iot-update-q1-q2-2018-number-of-iot-devices-now-7b/
根据上面这张图的数据统计和预测,大多数物联网连接是通过宽带个人局域网实现的,例如蓝牙之类的连接手段;其次是常见的宽带局域网,例如WiFi等等;再次是低功率广域网、有线网络、无线小区网,以及蜂窝网络(包括3G和4G)M2M。而5G将从2022年开始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卫星通信在这张图里完全不见踪影,显然是被归入“其他”行列了,比例微乎其微。
在5G投入使用之前的远程解决方案当中,市场主流是线缆和蜂窝网络。线缆方案的施工难度大、发展前景有限。因此我们更加关心蜂窝网络,也就是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物联网。下图是已经部署了移动物联网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国家和地区的颜色仅仅表示该国或该地区境内有没有移动物联网服务,并不代表覆盖率。
来源:https://www.emnify.com/blog/7-topics-that-iot-device-manufacturers-need-to-consider-before-using-cellular-narrowband
从这张图来看,一共只有66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不同类型的移动物联网,其中红色为仅仅部署了4G物联网,蓝色为部署了窄带物联网(NB-IoT),紫色为两者都有部署。可以发现,全球移动物联网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空白非常之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刚刚解决一部分互联网覆盖率问题,物联网对他们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事物。至于“一带一路”地区,部署移动物联网的国家更是少数。
而且,即使在部署了移动物联网的市场上,覆盖率也不能令人满意。无论4G和NB-IoT,都是依托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开展的,简单说,窄带物联网只能存在于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反之就没有。而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移动通信的铁塔都部署在人口较为稠密地区,人口稀疏或无人区域是没有铁塔的,自然也就没有物联网。然而部署在后一类地区的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工程设备等依然需要接入物联网。面对这些需求,最好最快的解决方案就是低轨窄带物联网星座。
窄带物联网星座的历史机遇
为了尽快扩大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覆盖率,“可持续发展宽带委员会”的报告讨论了卫星技术的价值。报告认为,高通量卫星系统可以在很多场景下实现和地面网络相同的速度和容量,而低轨道卫星系统则可以为多种应用提供低时延的通信连接。更重要的是,卫星制造成本降低和低成本火箭的出现,可以大幅降低卫星通信服务的价格,降低到能和地面解决方案相提并论的程度。卫星终端的价格、体积和使用难度也随之下降,用户自己用几个小时就能安装使用,不再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提供安装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报告并不是由卫星通信界发起和起草的。这体现了通信产业发展到当前阶段,业界对卫星通信的重新审视和认识,也肯定了卫星通信在未来全球信息化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卫星系统所能够服务的,除了被热炒的宽带上网用户,还有大量的物联网类型用户,或许还有相当多我们今天尚未认识到的需求,它们正是中国商业星座的蓝海市场。
蓝海的开拓模式和应用战略
那么,面对蓝海,需要怎样的开拓模式和应用战略?
就开拓模式而言,传统卫星通信企业坐等客户上门、粗放经营的模式,对于竞争者林立的蓝海市场是不适用的。在蓝海市场上,主动出击是必要的态度。在引导客户认识潜在需求的同时,通过双方积极互动,不断迭代,优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让客户形成“定制化”体验。如此,方能打开局面。面对庞大的蓝海市场,基于用户的个性化产品定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上下游生态建设是市场开拓和引导的根本点。
而在应用战略方面,随着国内基础设施信息化的快速推进,能源、电力、航运、物流、环保等领域中,窄带物联网的市场机会已经浮现。特别是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的进程,为天基窄带物联网提供了显而易见的机会。其实早在20年前,这方面的需求就已经出现,并由此诞生了轨道通信公司(Orbcomm)。几经沉浮之后,这家企业依然是国际市场上规模最大、服务最完善的天基窄带M2M通信运营商,起到了开拓市场和引导客户的作用。而由于电信政策的限制,轨道通信公司等国外系统进入中国市场比较困难,这为天启星座这样的国内窄带物联网星座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与宽带星座相比,窄带物联网星座虽然通信能力有限,但同样具备低时延的特点。而且窄带星座的研制难度小、建造成本低、部署速度快,终端的复杂程度、功耗和成本也比宽带星座更低。那些急切需要全国和跨国物联网服务,但对预算控制比较严格的航运、工程建设、电力、能源、安全、资产跟踪等用户,是国内窄带物联网星座可以优先争取的对象。
目前,作为国内首个开始运营的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不仅在助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5G万物互联方面发挥其天基物联网的优势,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预警、泛在电力互联网等领域也展开了应用。未来,应用探索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展开。
因此,从应用战略来说,一是着眼于和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凸显窄带物联网星座的独特价值和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二是以点带面,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窄带物联网星座的应用拓展;三是充分运用窄带物联网星座的成本、价格和终端优势,逐步构建卫星物联网的消费级市场。
尽管中国的卫星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着眼于天基物联网的低轨窄带星座而言,蓝海已经浮现,应用之门已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