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1 18:08:08
导读:《你好AI》是一个大胆且成熟的纪录片“试验品”,电影式的叙述方式、国际化的故事视角,让它和人工智能一道把人类的想象力带到“穷极之处”。
文 | 青山
2015年有一个大新闻,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科捐赠了一千万美元给一家创立了仅仅一年的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这家组织研究的是人工智能安全性,他们的目标是要保证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的未来是有益的。
未来生命研究所的创始人,也是《生命3.0》这本书的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终身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在纪录片《你好AI》中,他也频繁出境,试图从学者的角度,让我们不仅看到人工智能的锦绣前程,也能意识到它的潜在风险。
9月2日起,《你好AI》在优酷播出,每周一更新一集。共5集,每集18分钟的纪录片,包括火星计划、激活历史、自然物语、进化方舟、未来视界等,从智能与类发展关系的视,展现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落地,以及对类社会的帮助与改变。
畅想,而不是定义
近日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步入商业化阶段后,在全球各主要城市的创新融合应用概况,以及其将对金融、教育、数字政务、医疗、无人驾驶、零售、制造业、智慧城市等各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
长久以来,国产纪录片在展现科技,尤其是这类未来科技的议题上总是捉襟见肘。但《你好AI》着实让人惊艳了一把,虽然叙事视角从人工智能切入,但讲的却是人类与宇宙、历史和自己打交道的故事。
巧妙的艺术性构思、不落俗套的画面力,让这部纪录片从一开始便具有了国际传播的真实底色。重要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传播逻辑不是由内而外,而是从一开始便站在了国际视野。拍摄周期长达120天,采访77位人物,拍摄43个机构,跨越亚、欧、美、非等四大洲,足迹遍布20余个国内外城市。
光是开篇的第一个故事“AI助力地外研究”,就从美国旧金山的“艾伦望远镜阵列”到中国贵州天坑里的“中国天眼”。随后又从撒哈拉沙漠附近的马拉喀什,回到美国的前沿发展实验室。
站在全人类的视角,纪录片作为一种呈现真实、反映真实的艺术形式,在讲述世界、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体的真实故事层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纪录片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讲述未来的科技变化时,被藏于其中的“人类故事”也得以被记录、传播和储存。
从满足于自我欣赏的国内视角,到主动迈向国际市场的国际视角,中国纪录片的这种转变蕴涵着让世界认识自己的渴望。
同时,国际环境要求中国纪录片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传播策略,《你好AI》的这种尝试也算是原生性的,因为它从出发时,便带着所有人类关心的问题。例如,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说:“我们科研的每一个方面,几乎每一个量化的结果后头都有深度学习的内容。”而其背后的全球数据中心每年消耗的电力相当于世界能源产量的2%左右,科学家们正在提供效率和降低能耗之间寻找平衡。
《你好AI》把人工智能的各种可能性,直接搬到了观众的面前,开启了更广阔更有趣的未来画面。这些内容会让你惊叹不已,更会让你感到非常信服,因为它讲述的一切,都来源于当下科技发展的现实。
在热点面前,《你好AI》有了一个示范性的态度:因为它不定义,而是通过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表达,让观众重新思考我们周遭的世界。
影像的创新表达,不止8K
2018年12月,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一个贫瘠的角落里,三辆自动火星探测器正在完成它们的测试,该活动旨在测试机器人的自动导航和其他空间机器人技术以此来应对未来的火星任务。
这是不到一年前的科技新闻,但同时也是《你好AI》第一集中的精彩画面。
ESA自动化和机器人部门的负责人说:“我们设计的硬件实验室测试没有考虑到自然带来的变化,从天空的光线到景观的形状再到沙子和岩石的纹理和颜色。通过这种方式在室外的操作证明我们的系统在比模拟环境要复杂得多的环境中也能运转。”
人工智能,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光是要从复杂的文献中梳理出最基本的理解也需要费些功夫。如何通过影像,尤其是纪实影像让观众感同身受,仍然是个巨大挑战。
曾几何时,科技创新类纪录片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究其原因,不外乎观众先入为主的固化思维——它比文化类节目缺乏吸引力,它又没有现实类节目的内在冲突,且呆板、枯燥。幸运的是,《你好AI》正在打破这种偏见。
首先它讲故事,除了火星探索的故事,《你好AI》也在讲天气预报的故事,还在讲保护东北虎的故事。拍摄技术得以更新,观看方式已经转变。除了陈怡岛导演团队制作、季冠霖的解说、深厚的人文情怀等,都是《你好AI》凸显出别样的气质。
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第一部全8K变形宽银幕技术制作的纪录片,该片从拍摄人员配置、制片规划、剪辑制作、CG制作上,都以电影纪录片为标准。所以我们在观看时丝毫不会有无趣,当所有来自外太空的音符交织在一起,我们又怎能想象,这仅是一部纪录片呢?
意料之外又似乎情理之中。通过这个全知视角,衔接无序的画面空间,以情节化的叙事串联,并延展着画面之外的想象空间。妙趣横生的视角切入让人惊喜,而镜头与场景的丰富也让这部纪录片的积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技术到哲学,哪里是人类的穷极之处?
发生在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无数巴黎民众心痛不已,唱起颂歌表达悲伤。在第二集的开头,一段真实的同期声把人们拉回那悲伤的一天。
“文物是不能永生,也不能再生的。”季冠霖的解说词听起来残酷了些,但又似乎不无道理,“当人类进化成熟,那些超越生存需求的创造力便已初现,我们的祖先希望用这些建筑、绘画、雕塑,表达对永恒的渴求。在人类不停地创造和纪念中形成了文明。但永恒,从来脆弱。”
在中国敦煌,敦煌研究院用AI为文物打造“数字档案”,与侵蚀洞窟的风沙和生物“拼速度”,让文明更好地传承。研究院的吴健团队为洞窟做数字化采集工作,将每一幅壁画分成若干小份进行拍摄,再输出到电脑上拼接还原成整体壁画,形成与原作完全一致并高度清晰的数字档案。
但传统的记录方式有天生的缺陷:无法解决的形变问题;很多洞窟没有摄距;洞窟内有很多障碍物。但在团队的合作下,人工智能被嵌入照相设备,它可以在洞窟中自行移动、自动调节灯光,按下快门的同时,图像信息即时显示在拼图系统中。
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要讲人,《你好AI》以人的核心地位为基础,讲述人的故事。影片既回到敦煌的壁画中,又遨游到火星上,关注于人类的来路和去路,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个人和家庭的命运的变化。
人类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关于这个问题,最简单的答案是,不知道。但看完《你好AI》,我们尽管还是没办法看清未来的面貌,但至少坚定了人类的信心。
从2000年开始到2017年,17年间人类平均每天损失2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野生东北虎的安全区也正在缩小,于是深山之中,野保照相机成了守林人的眼睛,守护着国内仅有的24只野生东北虎。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老虎个体的踪迹、活动范围、栖息地特征、相关有蹄类动物及人活动的分布进行分析,自动生成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协助开展野生动物的状态监测和保护。“相当于AI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老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研究科学家李建国说。
《你好 AI》纪录片监制和总导演陈怡表示:“从人文视角解读与展示AI这一创新大趋势,让大众更好地认知和理解AI,让社会更深、更近地感受科技的力量。”
但我们能看到,这部纪录片所做的尝试远不止让大众“理解”那么简单,它却像立在这个历史坐标的档案一样,记录下人类正在迈出的最真实的脚印。这是纪录片的意义,也是人工智能的意义。正如第一集结尾所说,“人工智能虽然不够完美,但却驱动着人类眺望星辰大海中的穷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