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2 13:20:08
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全国上下充满喜庆。春节的节日文化也非常非富,很多朋友也总是喜欢研究研究节日的来历传说故事。春节的来源可能很多大家都知道,不过可能并不是很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有关于春节的来历和一些传说故事,跟小编一起看看吧。在除夕守岁的时候也可以为小孩子们讲讲传说故事,他们一定很喜欢听的哦。
年兽的传说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也是守岁、熬年的来源。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十分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里面。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因为它吃其他动物一天换一种口味,人们叫它为“年”。 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了年兽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于是聪明的人类掌握年的活动规律便在可怕的一夜——年关,用相出的各种办法来对付它。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万年历传说
在古时有个叫万年的年青人,看到当时的节令很乱,于是就想把它定准。苦苦寻找办法而为得,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大众接受的起源
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说在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不过笔者更喜欢万年的故事更多的命理风水知识,八字预测,开运转运,可添加本文作者王老师微信wls45737643,与大师结缘,趋吉避凶,走向福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