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1 13:50:11
被催婚的你,还好吗?
文 | 野马先生
春节假期,又到了与七大姑八大姨斗智斗勇的时候了。前段时间,一位杭州姑娘表示,今年陪父母吃完年夜饭,当晚就直飞国外旅游,别人问她为什么,答案很简单:怕 催 婚。
80后的她学历高工作好,人也长得漂亮,但一直没对象。父母亲戚不断给她安排相亲,整个假期几乎排满了。因实在无法忍受,便选择了逃离。
这一举动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支持,但也引来许多长辈的不满与指责。
本是一个过年团聚的日子,最后却如此收场,父母伤心,子女无奈。一边是义正严辞的父母,一边是有苦难言的子女,这种惹不起、躲得起的事屡见不鲜。
很多人都认为,这世上但面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父母和子女似乎永远站在对立面,水火不容。
人们不禁思考,中国式家庭的催婚,为何会变得如此可怕?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四个问题。
01
子女为什么不愿结婚?
这是每一位父母都头疼的问题
无论男女,抛去适婚年龄已顺利结婚的人,剩下的单身群体无非有三种:
首先是单身主义者。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不明白结婚到底有什么意思?不就是为了稳定的经济基础,还有长期的情感寄托。
有个朋友就曾对父母说过,现在自己收入可观,家人朋友、养宠物健身,情感寄托非常多,为什么非要结婚呢?冒着各种婚姻失败的风险,只是为了传宗接代的话,何苦难为自己?
多少海誓山盟的爱情最后无果而终,摧毁了一个男人的心智,改变了一个女人的未来。所以,不爱则不伤,一个人挺好。
其次是恐婚者。这是一种身不由已的现象,这种害怕结婚的人也许不排斥恋爱,但往往在谈婚论嫁的时候,突然选择逃离。
曾经采访过一个单身女孩,曾拥有一段3年的美好恋情,在领证前一周,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因竟是因为小时侯父母每天激烈的争吵,给她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母亲的哭泣与抱怨,父亲的咆哮与谩骂,让她对自己的婚姻也产生了误解与恐惧。
恋爱容易,结婚不易。两个人要相恋只需一个“爱”字,而结婚却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买房子、生孩子、婆媳关系、家暴辱骂、出轨背叛……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让一个家庭岌岌可危。
有专家表示,恐婚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心理疾病。因为父母或社会对失败婚姻的负面渲染,让他们过度放大了婚姻问题。所以就有了“养老婆不如养事业”、“嫁男人不如嫁给包”的口号,归根结底,还是对婚姻的不信任。
最后是不愿将就的人。他们在单身群体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一般不在乎金钱物质上的高低,也不关心家庭背景的强弱,只在乎精神上的高度融合。
邻居家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在大国企工作,30岁的年纪还没对象,是父母唯一的愁心事,每次讨论到这个话题,她都说已经在努力找了,只是性格上都不合适。
而她爸总是训斥她:“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了,还挑三拣四的,给你介绍了这么多,大方面条件合适就行,性格习惯可以后期磨合,怎么不能将就?”每次她都躲进屋里偷偷掉眼泪,因为凡是有爱的婚姻,物质不对等可以将就,三观不合还真没法将就。
这本是恋爱结婚该有的样子,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似乎变成了一个很过分的要求。越长大越发现,工作产生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让自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想找到一份值得的感情变得奢侈。
一直在期待爱情,却迟迟没有遇到对的人,既然婚姻是一场豪赌,那个要让自己赌上一辈子的人,怎能不考虑再三,精挑细选。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难道父母不懂么?
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懂。
02
父母为什么要忙着催婚?
这是子女永远想不通的困惑
作为过来人,父母也算是经历了柴米油盐,尝尽了酸甜苦辣。婚姻中的那些问题他们都曾面对过,更懂得找到对的人有多重要,那为什么还要忙着催婚,逼迫自己的孩子?
首先是一种对子女的担忧。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拖到最后,变成了高龄产妇,不仅是对孩子有影响,对产妇自身也有极大的危险。
更何况大龄女性在情感中的竞争力也会逐年降低,毕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变成邓文迪。最怕的就是走到最后:高不成低不就。
以前有一个同事,40多岁仍然未婚,很多人不理解但都不好意思问,有一天聚会,喝了几杯的她,突然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年轻的时候,她觉得结婚就是自由的丧失,会带来各种麻烦困扰,习惯了单身。后来有一年,自己突然渴望一份感情和家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人到中年,条件好点的,人家看不上她,条件不好的,她又看不上。
后来父母对她说:一个女人,要么赚取无尽的财富,将来买回逝去的青春,要么就提前找一个人陪你赚钱、相伴到老。如果既没钱又爱自由,那将来四五十岁孤独的时候,就不要后悔。
其次是父母生活中的落差与孤独。试想一下,闲来无事的父母,每天遛弯打牌的时候,街坊四邻都在讨论孩子的婚后生活,从家长里短到婆媳关系,自己站在一旁却插不上嘴。
同事老友聚会的时候,家家都抱着个大孙子来凑热闹,话题从育儿保健,到幼儿园小学,而自己只能干看着。久而久之,因为没有了共同话题,父母不愿再与人遛弯,也不喜欢参加各种聚会。
省下来的时间,必然全部用到子女的身上。越老越像小孩,越老越需要陪伴,你在忙着工作的时候,其实他们在家很孤独。
最后,是一种期盼与心愿。在这个世上,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真正陪我们走到生命尽头的,还得是结婚的伴侣。
每个父母在有生之年,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找到幸福的归宿。当某一天父母离开之后,面对这个残酷冷漠的世界,两个人还能相互扶持,彼此关怀,这样他们就安心了。
他们的爱本身没有错,只是因为用自己认为对的方法强加给子女,才有了中国式催婚的种种闹剧,催婚不成又逼着相亲,更是加速了矛盾的恶化。
如果催婚还是让孩子自己找寻幸福的初级阶段,那么逼着相亲,已经变成了父母亲自操刀,为孩子挑选幸福的无奈之举。
“既然你不着急,我们帮你上心,既然你找不到,我们帮你找!”
结婚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转折点,有的人婚后维持在婚前正常水平,有的人提高了不少,而有的人却大幅下降。何洁嫁给“巨婴”老公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消费观的差距,婚姻责任的缺失,三观不合才是离婚的罪魁祸首。
一个工作和生活都很努力的姑娘,离开了父母,甘愿为你站在厨房戴上围裙,就是为了那句“面包我有,你给我爱情就好”。结果你不仅毁掉了爱情,还吃光了人家的面包。你觉得是理所应当,其实你是在耍流氓。
结婚就是想象战胜了理智。如果一个人婚前带给你的幻想,压不住自身的理智,说明他并不合适。与其草草结束,不如慎重开始,这也是很多人迟迟不结婚的原因。
跟父母眼中的门当户对相比,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更重要。无论是阅历、学识、家教人品,能否与你相契合才是关键。找到一个能镇得住自己的人,在彼此身上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相互吸引又互相崇拜。
就像《简爱》中说的: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与对方不分伯仲,否则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高攀没地位,将就会不甘,唯有势均力敌的婚姻才牢靠。
很多人都会问,这世上还有幸福的婚姻么?答案是肯定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总喜欢抓着反面教材不放,那是因为正面的例子太多太“庸俗”,不吸引眼球。婚姻是一部电影,不幸的剧本各有不幸,而幸福的轨迹却如出一辙。真正的婚姻,就是和你认为不庸俗的人,做一对庸俗的老夫老妻。
小时侯怕问成绩,毕业后怕问工作,现在就怕问对象。物极必反,面对一到节日就想逃离的子女,需要父母多理解,请尊重每一个对婚姻慎重的孩子;而心急如焚的父母,也需要子女多体谅,毕竟他们比谁都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你拥有幸福。
每个嘴上说着不想结婚的人,心里都有一个期待的模样。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结婚,子女的幸福就交给他们自己把握吧。
毕竟,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