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16:10:08
什么是阴阳?
《易经》中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描述,太极是指天地未开、未分阴阳之前的混沌状态,而两仪就是指阴和阳,四象即是将阴阳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人的自然观,古人将观察到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一概念。
传统哲学认为宇宙世界万事万物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的,阴阳二气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宇宙中任何事物,不论是人、动物、植物等等都具有阴阳属性。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
阴阳有四组关系:阴阳对立、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同根
什么是五行?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属性的物质构成,五行即是指:水、火、木、金、土。
《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的意义包涵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液体,代表润下)、火(热能、代表炎上)、木(植物,代表伸展)、金(金属,代表收敛)、土(土地,代表中和)。
怎么理解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阐述了古人对宇宙世界万物形成的看法,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不断生化的结果。而五行学说阐述了构成宇宙世界万物的元素,古人以取象比类的思维,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属性的物质构成,这五种属性的物质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动变化形成了宇宙世界。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描述了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一般认为,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根源。
在此基础上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什么是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什么是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与五行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克制、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本文为“风水命理小常识”原创,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本号。
为方便您及时查看本号发布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风水命理小常识”(微信搜索:风水命理小常识或 fsmlxcs ),关注后本号发布的文章您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查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