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 11:20:29
佛教讲因果报应,同时强调主体的自觉,把个人的解脱与度众生结合起来。这是佛教的重要教义,促使佛教徒静心、脚踏实地地求佛。在愿禅师说:修行要脚跟着地,不能狂妄急躁。要知因识果,如果没有因果律,仟何宗教都会崩溃瓦解。
在现实生活中,因果报应观点有益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佛教讲因果律时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杀人一定要偿命。这就说明了佛教是不会违反世间法律的,而是承认世间法律的。不杀生是这样,不贪、不嗔
也是这种精神,若是为国家生财,为人民谋利,这是利益众生的事,是大好事。若是为个人贪财,为私人泄忿而害人,那就为戒律所不许。
因果报应的思想,对贪污腐败分子,行为不端的人,也有惩戒意义。这些违法乱纪的人,一般有侥幸心埋,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自己的违法行为会暴露,所谓利令智昏。佛教宣传因果报应,时时提醒人们行善抑恶,是世间法的重要补充。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齐俱报。”这句谚语既是佛教的循环报的思想,也是其他宗教或儒家的观点。如《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家《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句话的佛教意义是:今生一切是前世安排,来生幸福,全看今生积德行善。林彪、“四人帮”被粉碎时,完全实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话。《陈毅诗词选集》出版后,赵朴初吟诗“善恶终有报,谚语非愚蒙”,还提到陈毅那句脍炙人口的谚语。“谚语非愚蒙”,指现实生活中,有人不相信因果报应,以为是佛教骗人的。(西芝堂开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