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00:20:23
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37度心理(ID:psy-37),欢迎分享!
提起背叛,许多人可能都觉得生气。的确,遭遇背叛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当我们的朋友,伴侣做出伤害我们关系的事情的时候,那么他们就是在背叛我们。
什么是背叛
在一段关系中,使人感到被背叛的行为有很多。有可能是在客观上存在的背叛行为,比如泄露伴侣的秘密,在朋友背后说他的坏话,违背了重要的关系中的约定,在关系中欺骗或者诱导另一方,感情伤护士和遗弃他人等。也有可能存在着主观感受上的背叛,比如当自己对于这段关系的皮带和要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这时候背叛的尺度可能会更难以掌握,但它无疑也会产生伤害。
心理学家就将背叛定义为:在一段已经建立的、正在发生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对于信任和忠诚的侵犯,以及关系中的阴谋、背信弃义及伤害另一方的行为。
哪种背叛最难受?
从背叛者的动机出发,可以将背叛行为大致分为两种:有意背叛和无意背叛。其中,每一种又可以细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
1.有意背叛
背叛者有意地做出了背叛行为,不管以什么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背叛的原因都是因为比起对方而言,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利益。而有意背叛又可分为两种情况:蓄谋已久型和见风使舵型
蓄谋已久的背叛者,接近受害者的目的,就是为了背叛受害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因此,在这样的关系中,背叛者会一直隐藏和伪装自己,不会在关系中投入过多感情,等到时机成熟,就做出背叛行为以得到自己的利益。
而见风使舵型的背叛者,在与受害者建立关系时,并没有其他的目的。因此,他们也会相应地付出自己的感情和经历,会让受害者感受到真心。但是,这种人的特点就是不坚定,在他们受到诱惑的时候,更容易屈服。在需要做决定的关口时,背叛者会开始衡量“如果背叛自己可以得到的利益”和“维持原来关系的价值”,并很有可能在他们认为“背叛得到的价值更大”的时候选择破坏关系。
2.无意背叛
背叛者本身并没有想要伤害另一方的意图,可能只是在无意中做出了一些让受害者感到被背叛的事情。而导致无意背叛的发生,也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一个是双方对于关系的态度不同。如果一方认为恋爱中的人应该毫无保留,而另一方面则认为应该有自己的隐私。那么,后者的行为有时就可能被前者认为是背叛行为,比如手机上锁,删除记录等。
另一个则是背叛者出于善意的目的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隐瞒,避免让对方感受到不舒服。可是这种隐瞒行为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对方认为是背叛了自己。比如,安慰自己遇到了伤心事的异性朋友,为了不使伴侣引起误会,只好隐瞒了这种行为。但是一旦被发现,就会使这种误会变得更深。会使伴侣感受自己遭遇了背叛。
什么人更容易背叛别人
那些经常背叛他人的人,通常有着以下特征:多疑,不相信他人,有报复心,如果得罪了他会一直被记着,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也表现为玩世不恭。他们很有可能来自破碎的家庭,从小得不到陪伴与关注,时常感觉到孤独。这类人也不相信他人,他们认为别人也与他们一样,都有着同样的动机。因此,经常背叛他人的人,也很难体验到快乐,很难适应和谐的人际关系。
测测自己的背叛分数
我们在每天在生活中要面对的事情不计其数,可能也会在有意无意中做出背叛他人的行为。如果在生活中仔细地观察,亲人、朋友、同事、陌生人等等,都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背叛行为。偶尔出现的无意背叛不算什么,我们要竭力避免的,是那些有意背叛行为。
以下是一份人际关系背叛量表,请你根据自己最近做以下事情的频率,按照5分的等级给自己评分。
1=从不 2=有一次 3=偶尔 4=常常 5=就是
1、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批评自己的朋友,想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没有很好的理由就违背自己的承诺。
3、符合实际上自己并不同意的人的观点,以便使自己被接纳。
4、假装喜欢你厌恶的人。
5、在朋友背后说闲话。
6、向朋友许诺,但并不想履行诺言。
7、因为想被“圈中人”接纳而不维护自己的信仰和主张。
8、向别人抱怨你的朋友或家人。
9、把别人对你倾诉的私密信息告诉其他人。
10、对朋友说谎
11、向家人许诺,但并不想履行诺言。
12、当朋友被别人批评或贬损的时候不维护朋友。
13、对家人有理所当然的想法。
14、对自己的活动向家人或配偶说谎。
15、希望你讨厌的人倒霉。
如果你的得分等于或高于44分,你的背叛得分就高于平均水平;表示你比一般人容易背叛他人。
如果你的得分等于或低于28分,表明你会比一般人较少地背叛他人.
你的得分是多少呢?
参考文献:
Stajano F. Will your digital butlers betray you?[C]// ACM Workshop on Privacy in the Electronic Society. ACM, 2004:37-38.
Iris Bohnet, Richard Zeckhauser. Trust, risk and betrayal[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3, 55(4):467-484.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