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14:00:07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时至今日,唯有华夏文明仍然璀璨盛行经久不衰。那么,这其中的秘密到底在哪里?要探索这神秘的文化,我们还要从她的源头找寻。提起华夏文明源头,大家可能会熟悉河南二里头,那里是目前考古可鉴的夏朝遗址,大多文明的可考汉字记载都是从这里开始。不过,近日笔者发现一部奇书,其中揭开了5000年华夏灿烂文明经久不衰的真正秘密,夏朝的文明亦源于此。
这部奇书是什么呢?提到这本书,就要提到炎黄子孙的始祖,也是夏朝的祖辈,轩辕黄帝。也许一提到黄帝,你会认为这部书是《黄帝内经》。然而,其实不然,相比起另外一部奇书,可以说,《黄帝内经》是轩辕黄帝留给人类的长生经,而另一部则是使华夏文明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规律经,即“道”经,正所谓道法自然乃规律也,周而复始谓之“道”也。也可以说,一部是让我们好好的活着,不生病,长寿;一部是如何让我们好好的活着,做有意义的事,这部书就是《黄帝四经》。
诞生于公元前2717年的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今天的我们,都是他的后代——炎黄子孙,2015年今年是黄帝诞辰4732年。
接着谈《黄帝四经》,1973年轰动世界华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这部经书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是抄在《老子》乙本卷前的四篇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的合称。《黄帝四经》的出土,使得黄帝这个虚无缥缈的始祖有了真真切切原形,也使得华夏文明的起始找到了根源。
93岁的史学家王寒生先生几经周折通过日本才搞到《黄帝四经》影印件,王寒生先生如获至宝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先后花近四年时间将其译出来,于一九七六年在台湾龙华出版社出版。
王老先生在他自写的序言里庄严宣告:“读罢四经我们认识了修道之门径,更提高了人生境界。如果我们仍然是懵懵懂懂那就不可挽救了。纵然再读书万卷也无济于事。在四千年前我祖已经打开了宇宙奥妙之门指出了一条上进大道,今日能读到宝贵经典是如何幸福!”又说:“黄帝四经出土如老祖再降人间这是可幸的凡是黄帝子孙们全当雀跃鼓舞。”
据史料记载,把龙与王权相融合在一起是从(河南)二里头开始的。5000年来龙成了皇权的象征,至高无上,考古专家发现二里头遗址揭示了一个华夏文明长盛不衰的原因,那就是龙皇权加上礼仪制度的约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龙的传人与礼仪之邦。而良渚“神徽”背后的历史和传说又揭开了社会繁荣的农耕贸易变革场景!从表面上看,物质+精神+制度形成了华夏文明昌盛不衰的三根支柱。
然而为什么其他文明古国会渐渐消亡,唯独拥有华夏文明5000年来没有消失。不少专家认为,欧陆的一些文明崇拜的是神这个虚无缥缈的存在,大部分人都很难理解,没有简单统一的标准,很难形成统一的崇拜与威严;而古代中国跪拜的是皇帝,天子,龙(神的化身),是皇权,以及由皇权决定的礼仪制度,当然,继承也在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灭灭的印迹,既简单又统一。所以龙的传人、礼仪之邦根深蒂固。由此可见神权败给了皇权,因为皇权包涵了神权(龙),又实实在在存在(皇帝),既巧妙又天衣无缝,也许只有圣人才能有此杰作。
然而这种杰作背后的本原到底什么?让我们从《黄帝四经》中开始,慢慢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一、战争取胜的自然天道规律—兵容
兵容是《黄帝四经》十大经中的其中一部分。历朝历代的更替免不了战火的侵蚀,不懂得天时,就不可以兴兵;不懂得地利,就不能指挥作战;不了解人事,就不会取得战功。因此必须考察天时地利,并且取法于圣人之道。
兵功是人为的,但它由天地主宰着,圣人因为能够因顺天道、地道、人道所以能成就其功。而圣人的成功,就是因为掌握了时宜并为之所用。因顺天时而把握时宜,作战就能够成功。作为圣人,他们能够恰当地掌握军纪刑法,而且处事果决不背信弃义。而关键的是,要顺应天时,当机立断;该果断的时候却犹豫不决,反而会自取其祸。
有剥夺有赐予这是天道本然具有的客观规律,天赐祥福如不能顺而受之,结果只能是反受其祸。如果因顺天时、地利、人心,就会有功绩。如果不能顺受天赐之功的话,会反受其殃的。
倘使国家幸运,则战争的首先发动者本人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统治者声势浩大地去发动战争,借助于民力去违反天道,再加上好大喜功,那么其结果便是国家危险,天下惶乱不安,做事不会成功,庆赏虽多也仍然不会有功绩,天道决定了这一切。
治理国家有六种道术,一是观照几微,二是综合分析,三是相时而动,四是以法决断,五是善于应变,六是交替变换。
观照几微可知一个国家的死生征兆;综合分析客观因素就可以击败强大而振兴弱小;以法决断就不会混淆是非的界线;顺时应变就能扫灭腐朽而培养新生;赏罚威惠交替变化,就能兴善除恶。六种道术具备,就可以称王天下了。
决定国家治乱的三种名实关系:一是形名正定,名实相副,则法度就能得以建立国家得以安定;二是形名不正,名实不副,则法度荒废并且国家混乱;三是无视形名,名实扫地,则国家虽强,也会灭亡。懂得了以上三种形名关系,也就具备了应付一切的手段。
二、黄帝大胜蚩尤背后的惊天秘密—五正
黄帝问手下的大臣阉冉说:我想通过颁布实施各种政令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请问应始于何处、终于何处?阉冉回答说:应该始于完善自身,秉执中正公平的法度,然后以法度准量他人,外内交相融洽,就可终于事情的成功。
黄帝又问:我自身端正而且宁静寡欲不专行妄为,而我的国家仍然愈发不安定,怎么办呢?阉冉回答说:如果您内心诚实静定而行为端正,还担心国家不能安定吗?如果您能秉执法度,还忧虑天下不太平吗?上下同心同德,还操心国家不能治理吗?各种政令都颁布以后,分别让不同的职官去执掌落实,您只须掌握着国家的大法,等待着严惩蚩尤就可以了。
黄帝说:我现在尚不能充分认识自己,怎么办呢?阉冉回答说:如果您还不能充分认识自己,便可以姑且隐匿起来,先做到自我完善。自我完善好了,便可以自然有效地克制自己了。黄帝又问道:我是很希望克制自己的,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阉冉回答说:这就意味着能够根据观点和主张的是否相同,来决定如何去应付。
当今天下纷争,您能谨慎小心地不去加入这样的纷争吗?黄帝说:不加入纷争又意味着什么呢?阉冉回答说:发怒是内在血气作用的结果,争斗是外在脂肤作用的结果。怒气如果不发散出来,那么蔓延滋长就会发展成疤疮。您如果能够去掉血、气、脂、肤这四个东西,就会形如枯骨,又如何能够发怒和争斗呢?
黄帝听罢,于是告别手下的要臣,来到了博望山,在那里淡然隐居、修心养性以求自我完善。三年之后,阉冉来到博望山禀告黄帝说:现在你可以去与蚩尤一决雌雄了。狂妄纷争者不祥,而错过天赐良机的人也决不会成就事功的。据此而论,下山决战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黄帝听罢阉冉的话,于是陈列兵器,激励士卒,亲自击鼓进军,与蚩尤决战于涿鹿并且一战擒获了蚩尤。然后黄帝宣盟天下,盟词中说:今后再有违反信义、背逆天时的,会受到与蚩尤相同的惩罚。违反信义而且背叛宗主的,最终都会自食其果,自取灭亡。
三、五千年华夏文明得以传承的本原—思想意识
这里的本原并不是表象的龙皇权加上礼仪制度的约束,而是形成这些的智慧——道思想意识,道家称之为神识或因果轮回,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道德品质的正能量,因此也成就了我们一个善于思考的智慧民族。
写到这里再看日本就感觉日本确实比较可怕,因为他们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而精神是思想意识的体现,要想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不知为何《黄帝四经》会到日本人那里,也或许徐福的故事是可靠的,原本骨子里也流着相似的崇拜,识货,知道本书乃华夏之精华。
四书本原篇中记载,天地混沌之初,道还是太虚一气,分不清天地,只是迷迷茫茫一片,也看不清它是黑还是白,它神妙变化,充塞着整个宇宙,精光静静的流洒。它没有始因而生,存于万物之中也没有因由。它没有形状,平等普同不可描述。它是博大无比的,天不能覆盖它,地不能容载它。无论是最小的还是最大的事物,都产生于它。它满溢于四海之内外,在阴暗处不会霉烂,在烈火阳焰中也不会枯焦。
道是不变的,但却在主导着万物的变化。虫、鸟、鱼、兽等等的生存,都是道在起作用呀!任何事情,也只有顺服于道的运化而运化,才有成功的可能。人们都凭借着“道”生活,却不知它的名号,人们都在遵循着“道”去做事,却又看不见它的形状。“一”是它的名号,这也不过是一个虚设。无是它的根,中和则是它作用的关键。
道是高深而不可审察的,也无法测量。它既显明又广大,既说不出它的名,又看不见它的形。它是独立无二的,永不会被任何事物所改变。天地阴阳、春夏秋冬、星辰日月、上下一气,微虫飞舞,分别得之于道,道也不会因此增多。
“道”坚强而不会溃败,柔弱却不会被转化。它的中心精神,一般人是无法领会的,它的终极目标,一般人也难以实现。只有圣人才能在无形之道中看出有形之道,在无声之道里听出有声之道,在虚静之道内觉出道之实在,与道合二为一、它们相互融合,周流不止。这种人可以说明白了万物之本体。
明哲之人能观察到宇宙的深远之处。他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东西。这样的人,可以说对微妙的东西有很深的洞察力。圣人具有这种察微知末的能力,天下就会归顺他。没有什么好,也无所谓坏,这里只有“道心”。圣王能运用它,百姓就不会感到迷惑。
圣明之主应无贪欲,让百姓安身立命各得其所,那么人们就不会因分配不公发生争斗。他能给事物以恰当的名称,则万物就各安其位。一个人,不要因为管治很严就勤勉用力,也不要因为发生动乱就变得松懈。道,广大无边,人们既然触及了它,就不必再去追求;道,精深细微,人们既然已知其奥秘,就不必再梦想着收获。道是不变的,能够探知道的根本,就能以少知多,以正治畸。从而达到前可知远古之事,后可预测将来事理的精要。只要我们持守大“道”,秉执法度,那么就可以实现天下的大一统。我们观察远古探索道的原始,再看看我们的现在,又推之于将来,就会懂得“道”的本体是怎么回事了。
四、道法自然,道的规律是什么?
可以简单的说成称合适。包罗万象的大“道”浩广而没有边际,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时候,它好像没有;认识到它的时候,它便随之出现了。
乱用刑法就必然伤损威严,放纵私刑则有伤法度,不遵循客观规律就会伤损大“道”。这伤害威严、法度、大“道”的行为反复出现,其结果就是自身难保,甚至失掉国家。
用非常规的手段处理特殊的事情,用常规手段处理常规事物,特殊与常规,各有其位,不能混淆。
改变常规超越准度的情况时,应付的方法便是谦抑退让、虚静无为。最初改变常规的必有凶祸。依据仪器来测量就不会有误差,依靠仪表来观测就不会迷惑,用法度来治理就不会混乱。
作为圣人,不先动、不偏执一己之见,天时未到便不预先谋划、而天时到了也不可失去时机,不谋求索取、而福祥来至也不可放过:要因顺上天的法则。
做为君主,如果失去天道他的国家就会灭亡;做为大臣,欺蒙主上就会戮死;做为小民,轻蔑上司就会危险。
巢居于高树者对风最敏感,穴处于低洼者对雨最敏感。这种对风或雨各自的担忧,都是由不同的生存环境所决定的。而对各自的生存环境有明确的忧患意识的就能生存,如果能进一步安然处之的话就能长久;倘不能很好地对待这个问题,便不能自保其身。
做为“帝”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是他的老师;做为“王”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是他的朋友;做为“霸”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只是临时雇员;流亡君主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只是仆人罢了。
自以为德能广大的人必被人们所唾弃,盛气凌人者很危险,甚至会自取耻辱和灭亡。人们在顺境时不要妄为乱作自取凶祸,在逆境时也不要自暴自弃放过机会。没有享受朝廷俸禄的,天子就不要把人家当作臣仆来驱使,如果提供的俸禄本就不多,那么天子也不要强求人家与己共患难。所以说天子御下的方法,应该是因顺人的天性,而不要人为地去扭曲它。人们切勿到极端强盛的国家去做官,不要把女儿嫁到极端豪贵的家庭中,不能与骄傲自大、轻视他人的人交朋友。
圣人不是一味地反对用兵,但也不主张一味地用兵;战争手段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圣人上知天道的根本,下知地道的规律,它能够顺应天地之道,所以他有远见卓识,并且恬然自在。天子辖地一千平方里,诸侯辖地一百平方里,这种等级差异是和他们的身份地位相联系对应的。因此设立天子时,在等级制度上不能使诸侯与之相同;将正妻之子立为太子,就不使众妾之子在身份地位上与之相等;设立正妻,就不使众妾在身份地位上与之平等。如果两相对等就会相互伤害,两相混淆就会互相敌对。
时机成熟了,就要在行动上立刻做出反应而不要声张:时机未到,就要敛藏心机,不露声色。天道控制着寒来暑往,地道掌握着高低的差异,人道决定着夺取和给予。如果取予得法,就可以尊为圣王;取予失当,就会流徙四方、身亡国亡。
天道循环运行,有德必有刑,取予不当,就要受到天刑的惩罚,自取祸殃。人世规律是不允许舍弃法度而用一己之私的,如果偏执于一己之私,就会导致祸患。
当一个国家还具备存在的必然条件时,人们是不能够灭亡它的;当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必然灭亡的条件时,人们也无法再挽救它。时机未到,要自隐其身以修德待时;时机到了,就应该广施其德,努力行事;而当大功告成以后,就要及时收踪敛迹,还原到最初的静隐,这样才不会受到任何危害。诸侯不一定有仇必报、有仇必血,关键要看是否合于道“义”。
对于像蒙蔽君主、嫉妒贤才、陷害忠良、行为邪佞这一类的人,就应该贬黜和疏远;对他们如果不贬黜疏远,就会因此而生出祸患。君主如果连自己家庭内部的事情都不能理顺,就没有资格来讨论国家的事情;小事不明,大事也就谈不上了。
君主对臣民如果施赏不丰,那么相对的他获利亦少;兴兵征伐,必须师出有名,功成而止。饱满的谷物没有花,意蕴深远的语言没有装饰,真正的快乐不表现在欢声笑貌上。因为内在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东西,这就好比花的内里是果,果的内里是核儿,核儿的内里是仁儿。有左必有右,右雌必有雄,这是天造地设、自然而然的。因此,人们的一切行事,或终或始都不要固执己意,应因顺天道。以雷为车,以云为马,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因任地宜以为资财,因顺民心以为师旅;不知因顺之道,这是不明智的。
广修宫室,穷奢极欲,为上天所不容;大肆兴建了宫室也不能居住,即便居住了也不会长久。随意减少葬埋死者的衣被、祭品的数量和棺犉的厚度,这是被禁止的。
大肆兴动徭役而多处毁坏川泽,这是被禁止的。杂草丛生而多处砍伐山林,是被禁止的。
为了多建宫室而掘低高地、填平低洼,是被禁止的;然而时逢洪水暴雨成灾或实时所然,则为疏导大水而挖高填低是可以的。
植物不能违背自然生长规律而提前成熟,也不能不适时地开花茂盛。提前成熟会毁败,不适时地开花茂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太阳出来就是白天,月亮升起就是夜晚;夜晚人要休息,白天人要劳作。君主兴兵伐国不要超过天道所规定准度,达到了这个准度就应及时罢手。
强大的国可以命令对方,弱小的国家要听命于对方,势力均等的国家之间才会按照规矩竞争。作父亲的行为恶劣,要想得到儿子的敬爱是不可能的;作为君主举止邪逆,要想得到臣下的敬爱也是不可能的。当一个国家将要兴起的时候,其势如川泽之溃决;而当一个国家要灭亡的时候,其势如山峰之崩塌。
正直善良的人夭折,是因为祖上积累下了祸殃;猖獗的人长寿,是因为祖上积累下了功德。其势低卑而根基平正的会不断增高,其势高峻而根基歪斜的早晚要倾覆。
山上种有树木,果实饱满盛多。虎狼虽凶犹可驯顺,兄弟至亲却不和睦。他们既不能和睦共处,又不能远离别居,真是让死去的先人们伤心。死去的先人们为何不来,为何不来教诲他们呢?都是血缘亲属,不和睦的现象会改变的。
天下有三种人为的死亡现象:一种是因为逞努斗狠不自量力,二种是穷奢极侈欲壑难平,三种是以寡敌众不识时务。不要把武器借给贼人,不要把粮食给予强盗。倘使武器借给贼人,粮食给予强盗,就会造成短者变长、弱者变强的结果;这种力量消长变化的结果,是会反过来给自己施以伤害的。不相同却相同了,这是由于因顺的结果;不相异却相异了,这也是因顺的结果;无所作为却建成了事功,这仍然施因顺的结果。
表面和善而内里却险恶,这便称作用表面的美善来掩盖内在的罪恶。这样的话,即使没有内乱,也会有外敌侵侮。美的就是美,丑的就是丑的,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则内乱不生,外敌不至。
运用“道”的人,虽有所得,但不必认为是接受了“道”的赏赐,虽有所失,但也不必埋怨它的不是。天有光明所以不忧虑百姓生活在黑暗中,百姓自可以开凿窗户来取得光亮;天不需要有所作为。地有财富所以不忧百姓生活在贫困之中,百姓自可以伐树割柴来取得财货;地是不需要有所作为的。诸侯国中有发动叛乱的,那么兴兵平定叛乱如果不合乎天道,则叛乱反而会施行报复的,即使当时报复不能得手,他们的后代也必然会报复的。所以说,要制服人却不合天道,反而被对方所制服。
房屋用来居住活着的人,而墓穴用来葬埋死去的人。不能将活人的房屋与死人的墓穴同等对待。有所迷惑,觉悟以后赶快回转,这样的话迷失大“道”就不会太远。
大臣身为臣子,却行使了君主的权力,国家必然危险;国家如不危亡,那是由于君主还存在。如果失去了君主,国家必然危险;国家如不危亡,那是由于大臣还在尽力起着辅弼的作用。
身为儿子却行使了父亲的权力,这个家庭就会混乱;家庭如果没有混乱,这是因为父亲还存在。失去父亲,家庭必然混乱;如果没有混乱,那是由于儿子还在那里尽力支撑着。如果不用贤良的辅佐,不听取开明聪慧者的谋虑,只知道依赖于城池的险固和倚仗兵力的强盛,这便叫做势单力薄;势单力薄就很危险,防守不会稳固,攻战不会取胜。二虎争斗疲弊时,劣犬便会从中获利。
善于治理国家的,最理想的是不设刑罚,其次才是正定法律,再其次便是在参与天下的竞争和处理国内的狱讼时,态度和行动坚决果断,最次的便是竞争、断案都不能坚决果断。不设刑罚,是说要争取做到转移人心为使迁于善;正定法度,是说要争取做到审明是非曲直;竞争断案坚决果断,是说要解救天下的灾患、止息国内的祸乱。
该寒冷的时候却偏偏热起来,而该热的时候却偏偏寒冷起来,这种现象对动植物的生命是有危害的,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谦恭胜过怠慢,坚决果断胜过优柔寡断。
考察国家治理的原因,也就会明白国家混乱的缘故;考察历史,就会懂得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要通过考察眼前的是非曲直现象,审复它们的性质,来加以权衡判断。所谓的“积”,指的是囤积居奇,等待适当的实际售出获利。能够审知君主启用什么人,才能够去参与政治;合乎囤积货物的规律,才能够懂得如何把握天时;这样,也才能够真正明了奇正、贵贱、存亡的道理。
研讨问题,要从“阴阳”这个总原则出发。天属阳而地属阴,春属阳而秋属阴,夏属阳而秋属阴,白天属阳而黑夜属阴,大国属阳而小国属阴,强国属阳而弱国属阴,做事属阳而无为属阴,伸展属阳而屈缩属阴。君主属阳而大臣属阴,居上位属阳而居下位属阴,男属阳而女属阴,天属阳而地属阴,父为阳而子为阴,兄为阳而弟为阴,年长者为阳而年少者为阴,高贵者为阳而卑贱者为阴,显达者为阳而困穷者为阴。婚娶、生子这样的喜事属阳而死丧之事属阴。统治者属阳而被统治者属阴。主动来伐者属阳而被动静守者属阴。长官属阳而士兵属阴。说话属阳而沉默属阴。给予属阳而接受属阴。
凡属阳的都是取法天道,而天道最讲究正常的准度;跨过这个正常的准度就称作斜僻……超越了极度就会走向反面。凡属阴者都是取法地道,地道的特点便是安然舒迟正定静默,以雌柔正定天下,擅长于给予却不去争夺。这便是地道的准度和谦退柔弱的“雌节”。
五、据载三个文明古国消失是因为—淫乱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即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其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早已灭亡,现只剩下中国。而三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巴比伦灭亡的原因均为淫乱,据有关资料记载:
古巴比伦的灭亡:巴比伦建国於三千多年前,是当时高度文明的国家。在性风俗方面,则显得相当奇特和淫乱,以致连放荡不羁的亚历山大,都对巴比伦人的性风俗感到吃惊。
在《圣经》记载中,巴比伦被描述得俨如淫窟,是道德败亡的可耻代表,这是由于该国的特殊制度所致。
据希腊学者希罗多德记载,在每个巴比伦妇女的一生中,都要到阿芙洛蒂忒的神庙当神庙圣妓,跟一些陌生男子交合,但她们在庙内并不算是妓女,反而被视为神圣的替身,代表阿芙洛蒂忒女神在神殿内行淫。
巴比伦除了有圣妓之外,还有正式卖淫的妓女,即使是普通妇女,性观念亦很开放。那时候,她们已非常流行婚前性行为,但婚后则一定是一夫一妻制,在婚后还要表现对丈夫忠贞,如女性触犯通奸罪,轻则被罚裸泳,重则被罚淹死。甚至有学者认为,巴比伦人每天都活在淫欲之中,男人每天都走到神庙行淫。
由于浸淫在欲海之中,令各阶层的巴比伦人对外族侵占都无心抵抗,最后被波斯人轻易侵占,从而令巴比伦灭亡。
古罗马的灭亡: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也与淫乱有关。有些史学家认为:社会的淫风、罗马人的纵欲使得人口减少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史学家吉朋记载,当时有个卡拉卡拉大浴场,同时可供2300人入浴。男女混杂,淫乱的事层出不穷。还有很多疯狂的性节日,比如罗马花节,20万妓女同时涌向街头,假阳具和阴户的仿制物是狂欢的道具。罗马不但有妓女节,还有同性恋节日,同性恋被当作一种婚姻形式而受保护。罗马皇帝的女儿,曾与元老院半数的男人私通。而元老院男人们的妻子,同样是纵情声色。淫荡的民风导致古罗马人(指自由民以上的人)生育率下降。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造成上层自由民人数逐减。据记载,古罗马特洛伊贵族35名结了婚的王爷,半数以上没有生育;其余的王妃虽然有喜,活着生下的只是少数几个低能儿,皇室几乎没有嫡生的子女。
由于人口出生率从公元1世纪就开始下降,罗马帝国的人口一直在减少。到罗马帝国后期,自由民人数不够,奴隶起义不断兴起,外族不断入侵,只好由日尔曼蛮族雇佣军代劳。这些蛮族雇佣军生育率高,而且学会了古罗马的军事组织能力,逐步取得充当国家机器的军队的支配权,变成罗马人不可扼制的力量。东西罗马395年分裂后,东罗马帝国演进了自身的发展史(拜占庭帝国),西罗马成为蛮族的目标。
公元408年,哥特人在阿拉里克带领下占领了罗马的港口,断绝了罗马的粮食来源。罗马人为了凑足5000磅的黄金贡品,甚至将金质的神像都熔化了。哥特人收到这些贡品,才允许罗马人出城买粮食。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决定打进罗马城,他向士兵们宣布:攻进罗马,可以任意抢劫三天。三天三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土。
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为了挽救西罗马帝国,在468年出动海军远征,但遭到惨败。罗马皇帝成为蛮族的傀儡,476年彻底崩溃……
古埃及的灭亡:也是这一原因。古埃及的最后一位女王是被称为埃及艳后的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她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列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按照古埃及的传统,她先后与两位同父异母兄弟结婚并执政。但由于家族近亲结婚,其两位兄弟均为性无能,没有后代。而罗马执政官凯撒吸引了她,成为凯撒的情人并为其育有一子。凯撒死后又成为另一罗马执政官安东尼的情妇。安东尼战败后,埃及艳后及与凯撒的私生子被杀。古埃及就此消亡。近亲结婚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一代不如一代,最终断子绝孙,帝国消亡。
古印度: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古印度全盛时期的疆域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当然除去性文化外,也留存着许多优秀的文明,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
相对而言,古代中国的性禁忌,婚姻禁忌,家族文化,姓氏制度,让中国人一直人丁兴旺,这是中国文明永续长存的重要原因。自古流传下来的家教、家训很多,《弟子规》可谓集中国古代家教、家规、家训之大成。它是以《论语》中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采取各家的家教、家规编成目,从而编成的,而华夏祖国伟大的母亲更是数不胜数。
当自由遇到了羞耻,羞耻的力量稍大于自由的力量,给自由留有空间,平衡变会得以保持,否则,做人的底线都没有了,还有什么能阻止欲望的诱惑与膨胀,欲望过头就是精神的鸦片。因此,若自由过了火,世界将会又是一片火海!而唯一可以制止的方法就是礼仪道德的教育。
当然《黄帝四经》的精彩远不止于此,她包罗万象,真正的伟大之处是其天道的预见性,护佑着华夏儿女,东方巨龙这个神秘而又伟大的民族经久不衰,文明日益璀璨。
普及中华传统古文化,传播古圣先贤超智慧!关注泰益丰周易会馆微信公众号泰益丰易经风水智库taiyifeng95a获取“先知一日,富贵十年”的高端智慧,让您风生水起好运泰来!中国社会名流和成功人士都在秘密关注的不二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