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3 01:40:07
原标题:情绪低落时,如何辨别是不是抑郁症?
“不要自己承受太多 那样你会抑郁。”
本文由实用心理学(watchgold)原创首发
转载授权请联系原平台
自从去年乔任梁因抑郁症去世的事件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抑郁症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身患抑郁症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多。于是很多人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我这段时间经常不开心,情绪很差,这是不是抑郁症?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米歇尔·勒朱瓦耶在其著作《落差: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失望》中,详细的分析了人们对抑郁症的很多误解。今天,实用菌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误解一:消极情绪就是抑郁症吗?
很多人以为,心理健康就是每天都开心快乐,面对困难和压力也能从容淡定,很少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实际上,只要是正常人,只要你没有脱离现实的生活,总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难题和烦恼。换句话说,拥有不严重且持续时间不长的消极情绪,是所有正常人在心理上的“标配”。
所以,真正的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直处于情绪的理想状态,而是当生活处于顺境的时候,能够开心快乐的享受生活;当面对变故和重重障碍的时候,一方面允许和接纳自己失落和悲伤的情绪,另一方面又不长期的沉浸在负面情绪的控制中,并通过努力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因此,消极情绪不等同于抑郁症,有时我们也需要一些忧虑甚至不满,才能够让自己改变和成长。
误解二: 抑郁就是抑郁症吗?
这可能是对多数人来说,最容易混淆的一点了。
法国精神病学家让·德雷对抑郁症和抑郁的区分是这样的: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是与身体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它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让人们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了无生趣地活着,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而抑郁则跟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体会到的忧郁消沉有点类似,有时候我们很讨厌这种消沉,但也有时候,我们也有点享受这种与自我相处的忧郁的氛围。“有一些淡淡的忧郁会时常陪伴在我们的左右,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意义。”
抑郁和抑郁症的一大不同还在于持续的时间
抑郁是突发的、暂时性的,虽然感觉上很不舒服,但是并不会持续太久。只有当这种抑郁的情绪持续了几个月,一般来说至少三个月,通常为六个月时,医生才需要诊断是否为抑郁疾病。
进一步说,在心理学家米歇尔看来:抑郁症是一种缺失,而抑郁是一种忘记。
忘记了自己的欲望
当我们被抑郁的情绪控制时,我们的注意力会不自觉的关注在那些负面的感受和对自我的评价上,从而忽视了生活中那些有趣和快乐的一面。但对于身患抑郁症的人来说,就不是忘记这么简单了,因为失去了对正常生活感受的能力,即使快乐摆在面前,他们也很难感受到它了。
忘记了自己的优点
在感到抑郁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会把自己贬的一无是处,认为自己没有魅力、情商不高、不会与人打交道,甚至连聊个天都不会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暂时性的,一旦精神恢复后,他们又可以积极的看待自己了。
但是重度抑郁症的人,会忽视自己的价值,他们确信自己是可恨的,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负疚感,认为自己就是一切不幸的根源。如果说爱抱怨和指责别人的人,是在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别人的话,那么郁抑症的人正相反,他们把一切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了自己,就好像自己是“万恶之源”一样。
对于身患抑郁症的人来说,仅仅靠自我调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医生和专业的心理人员帮助下,才能缓解和治疗自己的病症。但是对有抑郁情绪的健康人来说,掌握一些应对抑郁的正确认知和方法,确实可以帮助自己更快的远离消极的状态。
区分真烦恼和家烦恼
当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一些让你不快的事情时,为此感到失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因为这是一种真正的烦恼。比如考试考砸了,或者失恋了,这些客观的事实确实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但是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也要觉察一下自己对状况的解读方式是否合理。悲观的人因为只能看到负面的信息,因而更容易把好坏参半的事情解读成一场完完全全的灾难。因为自己不合理的解释方式而导致的烦恼就是假烦恼。
假烦恼是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来缓解的。
比如当我们一件事没有做好的时候,我们会体验到失败的挫败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心理上的不愉快是因为那件事情的失败而引起,因此有不好的感觉的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为失败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要反思一下,自己这样的解读是否合理:难道我就一点优点也没有吗? 很显然没有那么绝对的事情。
我们需要及时的从极端的情绪和感受中挣脱出来,找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这样,才能破除假烦恼对自己的影响
多问“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
在遇到问题感到烦恼的时候,有的人会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的人会想为什么不好的事情总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过多的思考“为什么”只会让我们沉浸在受伤的情绪中,从而没有动力去想怎么解决问题。
关注“怎样去做”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去想“为什么”,只不过相对于后者,积极去想解决办法是一种摆脱抑郁的更有效的方法,也能更有效的捍卫我们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