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净慧法师:网络问答录(100--108)

发布时间:2024-02-21 04:08:46作者:经藏网
净慧法师:网络问答录(100--108)

第一百问:“称念诸佛名号,还需要称念诸菩萨名号吗?二者功德有何不同呢?如何念佛才能往生呢?”如此疑问,可以答复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称念诸佛名号,有时需要称念诸菩萨名号。称念诸佛名号为常念,称念诸菩萨名号有阶段性、针对性。可据个人所修法门与对治业习而定,也可选择只称念诸佛名号,不称念诸菩萨名号;也可称念诸菩萨名号,不称念诸佛名号;不必因人见思差别,而生障碍。

称念诸佛名号,以心相念,或以口诵;既得皈依,又是亲近;既结法缘,又乐佛道;既摄其心,又善众行;既增功德,又受加持;既可证道,又为接引。称念诸菩萨名号,亦是以心相念,或以口诵。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既是生大慈悲心,又是起大智慧体;常念文殊菩萨名号,既是生大智慧心,又是起大慈悲体;常念普贤菩萨名号,既是生大行愿心,又是起大喜舍体;常念地藏菩萨名号,既是生大愿悲心,又是起大乐法体;常念弥勒菩萨名号,既是生大慈愿心,又是起大智行体;既是称念一切佛功德道体,又是一切众生行入道心。圆融称念诸佛菩萨名号功德,为悲智行愿慈佛教正法,是三世佛道教义总纲,是十方诸佛法理总则。应各依心愿而念,个依功用而修。若不依悲智行愿慈正修佛法,只依他佛愿力而妄想得以接引,无有是处,是行邪法。

念佛往生净土,若求决定稳当,应依法持戒,修行三心、速解五智、具足十念,必得诸佛接引。修行三心;一是至诚心,即无伪无欺,无焰无妄,无疑无贪,无瞋无邪,是施是戒,是智是理,是慧入悲,是敬是让,是义是理,是观音心;二是大深心,即无粗无动,无散无乱,无卒无暴,无暗无迷,是忍是定,是慧是觉,是见是辨,是明是审,是慎是虑,是文殊心;三是发愿心,即无厌无倦,无懈无休,无退无转,无放无逸,是进是方,是愿是力,是勇是猛,是活是发,是格是致,是普贤心。速解五智;一是佛智,心佛众生,圆通根本;二是法界智,清净所住,梵行解脱;三是方便智,依戒定慧,观空妙理;四是般若智,正知正见,无等无偏;五是一乘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具足十念;一是于诸众生,常起慈念,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无损害心;二是于诸大众,常起悲念,哀悯互助,扶危济苦,无逼恼心;三是于佛正法,常起行念,不惜身命,守护禅行,乐守护心;四是于一切法,常起正念,智慧观察,法无定法,无执著心;五是于世染法,常起舍念,利益他人,少欲知足,起净意心;六是于一切时,常起心念,求生净土,成就佛道,无忘失心;七是于诸信众,常起等念,尊重恭敬,不生轻慢,无下劣心;八是于菩提道,常起信念,不著世论,深信不惑,生决定心;九是于诸善根,常起益念,修习功行,远离烦恼,无杂染心;十是于无念中,常起一念,念佛功德,观佛相好,起随念心。

一切修行人,不分宗门,皆应一心不乱,观念合一,净念一如,专念佛名,结大因缘,具大善根;经云“不见他人是非好恶,不思他法胜劣高下,不对他行毁誉责难,不向他教远近向背;唯恐自己罪咎邪恶,唯忏自己散乱粗动,唯责自己无道无法,唯愧自己不正不和。”以修一心的缘故,言行自然为善,舍弃欲染邪见,心自慈悲质直,远离诸法执著,唯信一乘圆教,勤修六度万行,诸佛愿力接引,即得往生极乐。2016/6

第一百零一问:“能将财物给予他人,就是修布施吗?自己舍财物,他人受福乐,还不图回报,还说有福报,那布施的福报在哪里呢?”我等也愿听闻。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佛在多部经中,都说过如何修布施;但说法对象不同,所修布施也有不同。在方等经中所说为菩萨所修布施,在戒经中所说为菩萨行人所修布施;唯在《毗耶娑问经》中,所说适应四众所修布施。所谓施主,为难行能行,可将一切财、一切法、一切无畏,平等施予众生,救人所难,济人所困,解人所苦,远离一切烦恼。所谓布施,为难舍能舍,将财物、身力、无畏施予所需者,能助他人生福、受乐、安稳,且不求回报。布施可分净施与不净施;净施为心地纯善,不净施为善有夹杂。

净施,也称圆满施,可分五种。一是无上施;第一施如来,供养诸佛菩萨,供养塔寺形像;第二施众僧,供养出家二众,供养法师大德;第三施法器,供养法事诸具,供养法音器物;第四施父母,孝行供养诸事,顺从尊重意愿;第五施悲田,救护失位王者,帮助失势富贵。二是法施;第一善法施,译经解经印经,弘法传法行法;第二资生施,供养僧众饮食,一切生活所需;第三屋宅施,修建塔寺精舍,提供弘法道场;第四灯明施,供养塔寺照明,香油蜡烛灯具;第五香火施,供养诸佛熏香,鲜花香料供具。三是惠施,第一时施,各种节日所需,危难困苦之时;第二行人施,路遇伤病饥饿,各种灾祸救急;第三病人施,关心慰问病者,抢救伤病就医;第四法物施,佛像经书结缘,各种念佛用具;第五远行施,他方搬迁作事,珍品信物纪念。四是大施;第一乐人施,一切怨仇平等,不计名利得失;第二信心施,因缘三世造化,因果真实不虚;第三孤老施,照顾老弱病残,帮助孤独幼小;第四危难施,不顾自命救人,能舍财物救命;第五病人施,病者得其医治,患者医药护理;第六僧众施,具足持戒比丘,随时供养所需;第七智人施,供养智者有德,相依诸善知识;第八贫人施,难民贫急乞人,至心欢喜供给;第九恩人施,报答一切有恩,敬畏贤圣师长;第十畜生施,救赎动物生命,济度畜生慧命。五是随喜施;第一欢喜施,见人所做供养,心生欢喜随顺;第二劝人施,赞叹布施功德,劝他随喜同作;第三亲手施,代人愿心所施,欢喜亲自作好;第四欢欣施,破除嗔悭嫉妒,和蔼可亲奉送;第五常乐施,坚持长久慈善,培育好施心地。

不净施,也称杂染施,有三十六种。一是以邪心颠倒见,不诚舍送财物;二是为报恩的缘故,舍送财物为礼;三是对困苦无悲悯,只是象征作样;四是为满个人私欲,请客送礼花钱;五是以财物祭拜火,以求兴旺发达;六是以财物祭祀水,以求风调雨顺;七是为让王者赏识,拉关系走后门;八是畏惧抢劫盗贼,只是花钱免灾;九是送予毒品毒药,用于一切不善;十是刀枪斗战凶器,予人争强霸狠;十一是教人杀生取肉,招待送予他人;十二是拉拢收买人心,为其卖命孝力;十三是为获某种荣誉,打通关节成功;十四是听歌赏舞戏乐,追星捧角玩票;十五是月尽年终惯例,散发财物奖金;十六是闹鬼争讼凶宅,让予他人居住;十七是自己不具财力,以他财物授人;十八是五谷杂粮果蔬,鸟鼠动物所食;十九是为学技艺知识,送予工匠财物;二十是病患恐命难保,舍财物予医护;二十一是打骂后心悔愧,赔礼送物予人;二十二是分别是否骗人,心想来日有报;二十三是施财生疑后悔,心中非常难受;二十四是舍财物与他后,应服从我所用;二十五是思量施福归我,不应属于他人;二十六是年老病死所逼,财物子女至亲;二十七是为善名闻而施,让人尊敬感激;二十八是出于嫉妒我慢,较量过人舍施;二十九是为追女色摆阔,金银珠宝贵重;三十是心想没有子女,留财不如送人;三十一是选择所施对象,比较有无福德;三十二是愿助丰乐富人,不济贫穷困苦;三十三是只为某种爱好,而舍财物予人;三十四是与人渔猎戏乐,提供网捕用具;三十五是为抢偷骗诈赌,提供财物方便;三十六是一切非法所得,用于一切供给。

学佛人修布施,皆是依戒善行,其法义为将菩提种,植于心地福田,可出菩提苗,可成菩提果;否则,罪田坏菩提种,不长菩提苗,何有菩提果。故布施福报在于心地清净,如戒、如法、如事供养一切众生,可转生人天受妙乐,可次第证道为众生福田,可三世得佛护念往生彼岸,可修菩萨行成就佛道,可如影随形受用不尽。但有福报缘未和合,果未成熟不受;只是善因千劫不失,果报还为自受。而受施者,须修善行,增长德本,化掉财物所带业力,不然了福或万倍偿还。2016/6

第一百零二问:“所见的学佛人中,多有修行不得力者,几年下来还是老样子,念念佛,瞌瞌头,不见心行转化,不见证悟道次,是什么原因呢?”请帮助查找一下,可以共同受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由于宗门有异,又有禅行差别,于不同道场修行人中,常见心行转化,有见证悟道次。但以大趋势而言,末法世中,众生缘劫衰而未亡,正法中兴初而未盛,学佛人中大多依末法修行,中少依像法修行,较少依正法修行;故而修行人中,多有不得力者,少见心行转化,难见证悟道次。究其根源,既有内因,为因缘善根不足;又有外因,为魔法世论干扰。虽千差万别,若具体而讲,其主要原因,可略为四十八种,分别如下。

一是所信不真,一信了之,不求其义,不详其理;二是流于盲从,只为好奇,发心不正,不明究竟;三是随众心理,人云亦云,行无决定,不能慎独;四是妄心难收,夹杂念佛,身心不静,难以专一;五是未求明师,自其昏昏,难以昭昭,缺乏点传;六是外缘所扰,犹恋世俗,喜欢戏论,荒废主业;七是追求灵应,为身去病,求事顺吉,乐此不疲;八是因缘不足,只有善因,不具法缘,难以实修;九是业习过重,善法难行,朝三暮四,诸障为患;十是善根不具,难行正法,末法心态,妄求往生;十一是迷执事境,求佛消业,念佛得福,烦恼如故;十二是心外求法,依赖三宝,不求自证,依相为真;十三是只取多闻,以多为胜,理悟圆通,少得法益;十四是贪求名闻,官阶名衔,学位虚称,以尊为荣;十五是不舍利养,多多益善,染污本心,增长业债;十六是想得名师,纷争门户,较量高低,为道速成;十七是不持戒律,污法破戒,人我第一,毁谤四众;十八是半途而废,心常退转,空耗时光,一事无成;十九是一曝十寒,禅为消遣,终日驰逸,与道无干;二十是自生法见,妄改门规,不依传承,意执定法;二十一是不受教化,痴迷愚顽,先入为主,一斑为豹;二十二是信心不足,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恐不证道;二十三是虎头蛇尾,几分热血,越学越远,佛在天边;二十四是不究了义,以善为极,不明深理,如何成就;二十五是依佛吃饭,只混日子,应付撞钟,不求甚解;二十六是乐见他过,招惹是非,人皆有失,唯我完美;二十七是心不识人,以耳为目,遇善知识,当面错过;二十八是自心不净,妄自猜测,他人意境,实无意义;二十九是不知谦下,疑嫉心生,轻慢初学,自障其道;三十是理障其心,以经执经,不知圆通,见思成惑;三十一是魔障其行,稍有精进,诸障现前,无法禅行;三十二是无明为实,烦恼难除,不行定空,知见颠倒;三十三是不修忏悔,难改其过,业习不消,漏失功德;三十四是以修为修,以道为道,不知放下,难入无为;三十五是不能勤行,懒散放逸,修不如法,缺乏担当;三十六是畏惧苦行,远离头陀,任其受用,名为修道;三十七是不发大愿,心无菩提,执著我法,妄计身后;三十八是五蕴炽盛,难辨魔境,妄解胜义,偏离正道;三十九是心无正定,邪虑为观,冥求法谛,不离区宇;四十是数沙为宝,语言文字,名相义理,欺人误己;四十一是色有生缘,边解诸法,以相生心,难抵诱惑;四十二是缓急失度,缓松懈怠,急紧易崩,不利修行。四十三是忍辱不足,缺乏定力,无明火起,毁功德林;四十四是以因为果,唯一念佛,不行他法,念有间断;四十五是心不质直,受委不坚,曲为谄佞,难经魔考;四十六是未破定性,二乘心智,疑惑佛性,不入中道;四十七是缺少智慧,得少为足,只顾自利,不能利他;四十八是诸佛不度,善神不护,昔破重戒,心行不善。

如此讲法,有依经说,有依传承,有依德论,有依践行。他处也有略义,唯此处专题作答,可能会有重复,但为释义规范完整,只能顺缘而为。对此如何对治,可依经论,可依宗门,可依师教,可依自调。如此知见,义理难全,仅为交流,同为自勉。2016/6

第一百零三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灾祸频传,是因为‘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吗?佛法中有这样的说法吗?”依佛教义理应如何认知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此警句,虽出自儒士之口,却充满了儒释道文化内涵。之所以古今传颂,经久不衰,其义关系到正心以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伦常,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五种正常关系;即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乖舛,为用乖巧心机,做出忤逆、颠倒、错位、违背、否定伦常的事项。伦常乖舛,若正常的伦理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各种祸端,伦常难以维系,或分崩离析,及名存实亡,而不复存在,即立见消亡。当今时代,传统文化遭受破坏,唯物金钱观念至上等;加之空巢老人难见子,有情难相亲;独生子女无长幼,有留守无序;牛郎织女多难聚,有缘易离别;买官卖官同名利,多益少见义;相互利用深城府,有谁真诚信。故有人心浮躁动态,同时出现人间百态。

在佛法中,《金光明经》有镇国护家法宝,显父慈子孝,母子连心;兄宽弟忍,长尊幼敬;夫有夫纲,妇守妇德;君以德立,臣守清廉;朋以义聚,珍惜友情。讲究伦理顺序,恪守慈孝纲常;担当长兄责任,自尽幼弟义务;夫妇相敬互爱,内外家道分明;君臣大义为先,尽忠报国为民;朋友互补长短,共同兴趣为欢;皆为不可造次,秩序道法自然。故《了凡四训》禅语对话有,“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殃,殃尽定昌;为恶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昌,昌尽定殃。”当今时代,应从自我开始,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精英平士,无论南北地域,无论肤色民族,都可启于当下,修自我的福德,惜自我的善缘,过去善业现在受,现在善业未来受。一定会幸福安康,昌盛文明;否则,福过其寿,则难长久。

德不配位,为所具德行与所具福报不相匹配,或所具德行与所居权位不相匹配,福过其德,位过其德,发生乏德了福、德位错乱的现象。由于德行不足,导致作为不正,其心自然有伪,知见必然生邪,必有灾祸相随;故而过度消靡生活,难守清正节操,言行失当不善,现世报应速达。当今时代,有夫妇可共患难而不可同享福,年轻才俊有为却英年早逝,达官显贵权重而祸事连连,稍有富足生活却横生事端,皆为德行不符合万有规律,德薄不能荷载重物。更有为了发财不守法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享口福不顾身体,为足欲望不守名节等,什么钱都敢花,什么事都敢干,什么物都敢吃,什么脸都敢丢,近乎疯狂程度,不惜一切代价。结果感召天时不正,地利失常,人心不古,天灾人祸不断;现实可见一斑,无不触目惊心。

在佛法中,《金光明经》有提倡勤俭,暴殓天物有过了福;策令利民,损害众益有罪失德;还有君失德而臣不忠,父不善而子不孝,夫奸诈而妇不贤,朋相欺而友不诚;乃至邪心、邪命、邪语、邪业、邪淫、邪见等。感召善神远离世间,恶神相继亲临降灾;地震、战乱、瘟疫、恶疾、大火、饥荒等频频出现;龙神行风不正、行雨不时,造成雾霾、狂风、旱涝、洪水、冰雹、雷电等自然灾害,环境遭到破坏,财物受到虚耗。皆为德不配位、人天互损所致,皆为人心不善、恶业报应所得。当今时代,有善人圣行福地,佛法多、僧众多、信众多、梵音多、孝子多、善行多等,各处有灾而此不见灾,周边有祸而此不为祸,风调雨顺,物茂粮丰,人心安稳,盛世繁荣。皆为福德相符、善业报应所致,皆为德位相合、人天互益所得。2016/6

第一百零四问:“儒释道都赞叹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有多少德呢?佛教中又有多少德呢?具体的德是什么,二者有本质不同吗?”我等也愿闻,请为一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可众受多福,能雅量容人,为自强不息,又心灵宁静。佛教中的功德,是以世间道德为基础,世间道德的义理又可融入佛教功德义理中来,得以升华,故而赞叹。

据古今开士综合,厚德载物具体有二十五德;一是口德,说话注意语气方法,学会理解尊重他人;二是掌德,鼓励赞扬他人成功,拥护公平正义力量;三是面德,讲究礼仪照顾情面,理解他人心里感受;四是信任德,相信诚实友善道德,不可生性多疑一切;五是方便德,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忌殚自私桀骜横行;六是礼节德,注重一切交往礼节,尊重不同民俗文化;七是谦让德,保持谦虚谨慎态度,切忌锋芒毕露树敌;八是理解德,换位思考不同处境,容忍原谅他人过失;九是尊重德,平等维护他人尊严,切勿曲意张狂损害;十是帮助德,乐以助人扶危救难,乐善好施济困帮贫;十一是诚信德,诚信为本重守承诺,万事不可狡诈失信;十二是实惠德,实际惠及亲友大众,言语利益不可虚浮;十三是虚心德,为人虚心低调含蓄,求教作事诸业可成;十四是欣赏德,欣赏肯定他人长处,有学德才技艺能力;十五是感恩德,感恩天地心有敬畏,孝顺父母常乐知足;十六是援助德,发达得志不要忘本,雪中送炭危难真情;十七是激情德,勤奋激情期许成功,仗义情感可融嫌隙;十八是形象德,人生形象品牌美德,价值珍贵超过万金;十九是爱心德,博爱社会事业公益,仁爱大众老幼残疾;二十是笑脸德,面善微笑和蔼可亲,利益友谊健康温馨;二十一是宽容德,能忍一时风平浪静,可退一步海阔天空;二十二是合作德,精诚团结增加力量,协同合作效率双赢;二十三是善良德,心地善良传统美德,与人为善远离恶朋;二十四是倾听德,虚心倾听不同陈述,耐住性子最好恭维;二十五是宽恕德,以德报怨常思己过,祥和宽恕化解仇恨。

佛教中有无量功德,若将功德人格化,依多部经典法义,可具三十二种,为佛于无量世中因地所行;一是引导利益之德,严持戒律,平等惠施;二是照破愚痴之德,勤修六度,其心不动;三是众生归依之德,礼敬师长,破除骄慢;四是教化众生之德,至心授教,行菩萨道;五是至无为彼岸之德,修四摄法,离烦恼业;六是摄取亲疏之德,供养师长,奉事双亲;七是大悲无上之德,善行修福,勇猛精进;八是消灭罪障之德,至诚闻法,解说正法;九是哀悯护念之德,不欺众生,亲近圣贤;十是善覆他过之德,救护怖畏,无生法忍;十一是尊贵自在之德,常施医药,常行三昧;十二是令修善法之德,常施戒法,常化众生;十三是微妙香气之德,教人不倦,亲近智者;十四是灭罪生善之德,慈眼顾视,离诸忿恚;十五是满足愿求之德,发菩提心,践行大愿;十六是慈悲化益之德,不染尘垢,清净等施;十七是舍己所爱之德,离诸贪著,破除悭吝;十八是圆满身相之德,头顶礼拜,诸佛菩萨;十九是威容高贵之德,口说义语,教人仁和;二十是正念善行之德,直心为道,令众止苦;二十一是殊胜微妙之德,造像修塔,广施无畏;二十二是受无量乐之德,远离口业,不作诸恶;二十三是清净和顺之德,称扬他功,法化眷属;二十四是常思善法之德,摧破刚強,化灭三毒;二十五是不说无义之德,言无谬误,不妄宣说;二十六是妙法满愿之德,正求必应,回向法界;二十七是发弘誓心之德,同体大悲,回向法界;二十八是断惑消疑之德,圆音说法,实语一切;二十九是善眼和视之德,心悲眼慈,喜舍平等;三十是心怜悯爱之德,等观众生,如同父母;三十一是教人十善之德,自心受持,兼益众生;三十二是称扬赞叹之德,梵行三学,妙音菩提。

厚德载物之德与佛教无量功德,存在本质不同,略讲有六种;一是所行不同,厚德载物教化善人所行,佛教功德教化诸菩萨行;二是难易不同,善人所行相对容易,诸菩萨行难以想象;三是内涵不同,厚德载物为一世善义,佛教功德为永世相续;四是认知不同,厚德载物是世间法,佛教功德含出世间;五是成就不同,厚德载物成就君子,佛教功德成就世尊;六是形象不同,君子形象示范世人榜样,世尊三十二相化导众生。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诸菩萨行,有无量功德义,唯佛能知。2016/6

第一百零五问:“信佛的人天天说信佛好,那我要问一问,学佛究竟有什么好处?依据佛教观念,当今世界上的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此问义甚大,能为其解答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若了义讲,学佛无好处、无利益、无功德;如达摩祖师回答梁武帝一样,修塔、造庙、供僧等,无有功德,只为善行。因为,真正的学佛人,修行不求对己有好处、利益、功德,即身学佛,禅行定空,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所以,学佛若有好处、利益、功德,则为有为法、执名相。若修无为法,放下名相执著,则为大好处、实利益、真功德。大好处为认清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摆脱自我的绑缚,而离苦得乐。实利益为心无所住,诸法无我,自在无为,成就无上佛道,而福德圆满。真功德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明心见性,一切诸法有不共,而智慧具足。

若依世间法而讲,学佛人一切善行,为如戒行。从受三皈依开始,受五戒修十善法,乃至具足受持戒律,奉行不杀及众善,不贪及不作诸恶等,皆可增益五福;即得健康长寿、快乐富贵、和睦安宁、好施有德、无疾善终。皆可避免灾祸,减少烦恼,不结怨仇,化解暴戾,改变愚痴。所得福报,详说不尽。学佛人一切修行,为如法行。从一句南无佛开始,持咒诵经,礼佛受教,精进禅行,参学无量法门;乃至忏悔业障,赞佛功德,传法授戒,弘法利生,举办各种法会;皆可开启智慧,醒悟人生,自知谦下,乐诸善行,次第证道;皆可自解绑缚,扩充心量,升华境界,离苦得乐,不受轮回。所得智慧,永说无尽。学佛人一切智行,为如事项圆融行。从发菩提心开始,修苦乐法,行菩萨道,利益一切有情;乃至释经解法,六度万行,慈悲喜舍,济度一切困苦;皆可回向法界,增长莲台,发大愿心,喜普贤行,成就无上佛道;皆可报众生恩,代受诸苦,自利利他,往来不疲,直至圆满菩提。所得功德,无量难尽。

依据佛教观念,当今世界上的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是道德文明。其他一切需要,皆为衍生;如饥者需其食,寒者需其衣,乃至战乱需安稳,贫穷需富足等,皆是身体欲求感受的需要,唯道德文明是人类心灵共同的需要,不可缺乏,不可替代,不可欺侮,不可损坏。当今世界上,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生存发展规则的本质内涵,是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是人心诚实向善,最能体现人心诚实向善的本质特征是道德文明。虽有物质需求为第一,也有道德文明无第二;虽有民以食为天,也有食以安为先。历史证明,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民族宗教;民族宗教处理的好,可促进更好的生存发展。道德文明是各民族、各宗教的结合点,可产生心灵共鸣;故道德文明是物质科技等一切文明的灵魂,是人类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历史必然。若离开道德文明的约束,人心慰济无以维系,为争夺物质利益可滥用科技手段,一切文明、秩序、公平、正义等都将受到破坏。当然,古今中外不乏远见卓识之士,早已形成决定论集,并加以倡导与实践;但是,依据佛教观念加以认知,会促进人类社会道德文明的巩固提高,利于人类社会一切文明的发展进步,增进人类社会生活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变化。2016/6

第一百零六问:“佛门讲空于定,定境思止,无有意念,即无思想;人若无思想,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与尸位素餐还有什么区别呢?我真弄不清楚,这就是学佛人的追求吗?”请为其解答,好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学佛人于禅行密修中,由持戒得福,静极而入定。定境为根尘不偶,思维停止功用,身心进入另外一种生命状态,起用心识慧观。身心能进入这种境界,是将人生价值上升为智慧层次,觉知身体真实处于空苦无常状态;若再发菩提心,能继续大精进禅行密修,可入不同禅次定,慧观万法皆空,诸法无我,渐次明了宇宙人生实相,身心禅悦法喜充满,胜过世间欲乐千万倍。若人身动意动,不可入定;所有意念,皆为妄想。

学佛人岀定后,虽有行住坐卧无非是禅是定的善境界,但不碍如戒、如法、如事项圆融的诸观念;即学佛人有思想、有愿求、有知见、有言行,而且活的真实不惑,义趣非同凡夫所能想象。不过学佛人的思想,是在修诸善法与六度万行的同时,正知见而不邪妄,正思维而不邪曲,正言说而不邪语,正法业而不邪行,正命运而不邪执,正精进而不邪定,正心念而不邪求,正禅定而不邪习。时处依世间法而离世间法,时处在世俗中而离诸染法,若见贪欲如见猛火,若见贪婪如见洪水,若见傲慢如见痴傻,若见嗔恨如见刀剑,若见欺诈如见豺狼,若见诬枉如见蛇虺,若见怨枉如见害鬼,若见邪妄如见毒渊,若见冤害如见雷电,若见讼争如见阴贼。

学佛人禅行定空与尸位素餐,虽在语言文字义理上有相似之处,而在诸法实相义理上却截然不同,存在着本质差别。于禅行密修人中,确有证得神识离体往生、心性归位不生不灭、化生示现不来不去者,自称活死人、墓中僧等;而留形住世如尸位,日中一食素餐,不贪众味,只疗形枯。但是,学佛人修证如此境界,是无量功德所致;即是示现佛教真实不虚,示范正法久住世间,表示众生有善因缘福报,表现法炬慧灯辈代相传;其义如虚空广大无际,其理如法性周流遍至十方无边;以巨大精神食粮,以无尽信仰法资,既利益众生,又利益世间;以法中无我大善,以慈悲化转不善,既身心无为,又无为法相。可尸位素餐的本义,是比喻人只占位不作为,只会白吃饭,不能成事业,心中无大志,就是混日子,或身无一能,平庸无所作等,上不能利益国家,下不能利益民众,内不能利益自我,外不能利益他人。二者境界相异甚巨,凡圣悬殊无可比性;二者功用相去甚远,净染差别本质难同。

学佛人的愿求,为愿求善行、自利、利他、依法、持戒、善友、智慧、解脱等,非世俗追求,也非私欲所求。如法愿求,法缘相续,三世不断,次第成道,超越六道轮回颠倒苦受,得入常乐我净涅槃境界。世俗追求,因缘相续,欲习缠绕,业债相偿,相扰相害无期,相食相杀无尽。况四大皆空,愿求离名相,菩提无愿求,具足功德者自证得。而红尘翻滚,执著入巨溺,假我不见我,欲漏善法者自堕落。故证悟定空者,宁愿千劫刀砍斧劈,不愿沾染欲习;宁愿千劫水淹火烧,不愿荒迷俗恶。而俗人以俗知见,去分别定空殊妙,如同痴人说梦,可笑而不可及。

在学佛人中,能行入定空慧观的人,相对是少数,而多数人只是理入。但能理入的人,也不在贪恋红尘,远离名闻利养,乐习清净定空,转化身心业习,解脱烦恼扰害,愿求出离世间。2016/6

第一百零七问:“我始终不明白,什么是中道?什么人可入中道?入中道有何法义?不入中道又如何呢?不知谁能给予解答。”请您为其开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修行人禅行定空慧观,证悟无我法空境界,即超越有无、增减、苦乐、爱憎等二边(相对)法,观法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又可转识成智,无中道名相的第一义谛,为中道法义。

修行菩萨五德的人,可证入中道,而非言语理相可入。菩萨五德,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普贤菩萨义理心,虚空藏菩萨的智慧心,文殊菩萨的敬仪心,地藏菩萨的诚信心。在佛经中称五理性心,为观自己心相,原来妙理圆融;自觉心性圣智,常乐真我净德。五菩萨娑婆有缘,法性周遍法界,等流而成人天众生理性。五菩萨德化功用四方与中央,观世音菩萨住西方行愿,主东方慈悲;普贤菩萨住东方慈悲,主西方愿行;虚空藏菩萨住南方智慧,主北方敬仪;文殊菩萨住北方敬仪,主南方智慧;地藏菩萨住中央诚信,合四方德用。

证入中道者,可出世间;而在世间,重在利乐有情;即可具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理,顺应天心人理,成就世间诸善,约束自心博爱善行,滋有孝顺抚育和睦,救济贫困灾难,怜悯疾苦残弱;约束天地逆生恶心,以倡导和平抑制战争,以爱护生命化解残忍,以祥和美好消减暴戾,以惠施乐善耻于贪婪。可具普贤菩萨的义理心理,顺应道理坚固,成就世间正义,约束自心正义立本,伦理生根,平等公正,利国爱民;约束违逆悖理恶行,以道理克制无理,以有序理顺无序,以有利破解无利,以善行制止恶行。可具文殊菩萨的敬仪心理,顺应文明有礼,成就世间仪规,约束自心存在敬畏,天地法则,张弛有度,正知正见,上下尊卑;约束违犯法度胡为,以谦下化傲慢,以正心化邪行,以文明化粗鄙,以礼乐化无耻。可具虚空藏菩萨的智慧心理,顺应光明慧照,成就世间人物,约束自心万法不迷,醒悟达观,勤奋有学,聪慧明智,熟练技能;约束身心莫纵欲习,以智心破愚痴,以开化破执迷,以广大破狭隘,以慧光破暗昧。可具地藏菩萨的诚信心理,顺应诚信道源,成就世间公德,约束自心不可欺瞒,老实做人,认真做事,大宥有据,因果报应;约束一切人事不善,以轮回报因果,以苦受报恶业,以灾祸报强横,以无常报妄想。

修行人若不能证入中道,则不岀离世间,上者定性声闻缘觉,中者色界诸天,下者欲界人天。若在世间,则为道法有序自然,合于根本法理不乱,万法循环调节有度,相互制约中正不偏。若在人中,中道五德,唯一心行,共有共无,唯修证悟;不可偏过其一而不顾其四,不可无明妄气生发恶心;即过之其反,大损道法,慈悲过度,反成爱着;义理过度,反成憎害;智慧过度,反成佞奸;敬仪过度,反成谄媚;诚信过度,反成偏颇。若背离中道,则为不修五德,不能修身养性,常行十不善法,速成邪恶心行。故世间一切法,皆是佛法;于证入中道者而言,依法则而超越法则,无有过度与背离;于未证入中道者而言,一切言行受因果规律控制,无法解脱绑缚。2016/6

第一百零八问:“佛祖在世时,就预言佛教在他涅槃几百年后将在震旦发扬光大。在《佛说灌顶经》中云,‘阎浮界内有震旦国。我遣三圣在中化导。人民慈哀礼义具足。上下相率无逆忤者。’佛依何因缘有此预言,三圣又是谁?”请您为其释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震旦为中国,三圣为三皇;三皇,为燧人,即燧皇;伏羲,即羲皇;神农,即农皇。佛教创立于古印度,发扬光大于中国,中国还为佛教最后灭失地。佛教法运兴衰皆依众生因缘,众生因缘又感召地域差别,地域差别有传统文化不同,文化不同表示善根基础各异。佛此预言,所依因缘有二;一是三皇创立华夏文明,为人文始祖;二是四大菩萨建立道场,善法先导。

三皇创立华夏文明,为人文始祖。在佛未从兜率降迹人世前,观世音菩萨便降迹远古人间,相继化现三皇身,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发明了占卜八卦与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发明了用草药治病、用农具垦荒种植粮食作物,还制造了饮食用陶器炊具;开创了华夏文明,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相继形成了儒教与道教文化,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生存培植了人文土壤,也为佛教很快融合为国学殿定了心灵基础,还为佛教形成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先决条件,更为佛教法运兴旺盛行世间孕化了因缘善根。创立文明,需要神圣人物;形成文化,需要历史时间;继承传统,需要辈代人心;发扬光大,需要善法因缘。故华夏文明与佛教法运渊源流长,中华文化与佛教缘法融为一体,非无因故果,非无缘嫁生。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云,“有一国土。名大七宝震旦。”“昔于此国。观世音菩萨。化作三禅初梵王。化人间故。没梵宫殿。下生王宫。大德龙身。说示天理五行气变作吉凶法。地没还天。作春天主。观世音菩萨。

化作初禅二大梵王。化人间故。没天宫殿。下生王宫火德牛头。说示地利百药医毒助人间气。地没还天。作夏天主。观世音菩萨。化作帝释。化人间故。没天宫。下生王宫。土德人质。说示人伦心法大道身法五伦。地没还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强三才。说人性德。依俗说法。示第一义。皆是观音大悲应化故。此国观音有缘。末法世中。我法流布。余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永世。”

四大菩萨建立道场,善法先导。在佛于菩提树下示现成佛前,已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于中国洛伽、五台、峨嵋、九华四山建立道场。《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明确表述。当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人间也未见有菩萨弘法,至今日道场正盛,只是人道凡夫业重根障不能得见,只能见闻一些吉祥瑞像与神奇灵验的传说,或见宏伟有形寺庙与有像信众。四大菩萨于道场中,无量众生围绕闻法,真实不虚,定观可见。在佛教传入前,已有无量闻法众生转生人道,乐闻、拥赞、迎请、修行佛法,为佛教的顺利传入,具足了先期条件。当佛教传入时,使之得到迅速普及扩散、译经弘传、开山立寺、高僧辈岀;又传播到周边诸国,高潮迭起,如日中天。四大菩萨与无量闻法众生,既在冥中护持佛法,又在护佑世间;既形成了佛教四大名山,又形成了佛教神圣文化;使大悲心、大智慧、大行愿、大愿力,合成佛心、佛慧、佛行、佛愿,形成了信众心中的普世价值观与出世归宿观。在护佑世间上,既护持有缘众生福址安全,又护持有缘众生身心安稳;既满足众生广种福田丰盈,又满足众生有求必应愿心。对于四大名山发生过的一些战乱、灾祸、饥荒、疾病、毁寺、逐僧、坏佛、破法等现像,既为众生恶缘感召,又为众生定业因果;可参《金光明经》,这里不加详解;只能讲无碍四大菩萨道场,无碍佛教住世弘传;只障无缘众生难行善法,只障业重众生不得善报。

佛教传入二种因缘,和合中国信众善根,于当世未来,皆有善缘、佛缘、法缘、僧缘,有大福报,有皈依处,有修学场,有圣教地。佛教因缘不思议,菩提善根自神奇;四大菩萨善教化,演绎法音难值遇。戒定慧中可觉观,闻法受教德化心;信众大幸住中华,菩萨眷属善士聚。2016/6

回向

天仙不坠,国主清宁,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法界有情,念佛同音,智心圆成,同证佛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