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净土法门法师:能保持到不分别、不执着,他怎么不是菩萨?!

发布时间:2024-03-29 04:08:02作者:学典国学网
净土法门法师:能保持到不分别、不执着,他怎么不是菩萨?!

2014年3月12日讲于香港


问:尊敬的师父上人,就是您讲到“人生百日,体露真常”,在这个状态下,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只有妄想,也就是小婴儿这个状态。但是我们知道没有执着、没有分别的情况下,那应该是菩萨,这个我们就很难理解。请您老慈悲开示?

净空法师答:确确实实我们是看到了小菩萨,也能在这里体会到世尊跟我们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是佛”从哪里看?就从这个地方看。如果他能真正保持(这个不起心、不动念是有的,这个是决定有的),能保持到不分别、不执着,他怎么不是菩萨?!为什么保持不住?受环境的染污。你看《三字经》上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一百天,你看到那个人本善,他没有一丝毫邪恶,是真善。为什么是真善?“善”、“恶”都没有就叫真善;有“善”、有“恶”就不善了,为什么?有分别、有执着了。他在这个阶段当中,最初这个阶段显示出人性本善,在佛法里面说真正是佛的样子显示出来了。所以我们中国老祖宗,可以说是千万年前看出来了。看出来他们就想到如何把这个“本善”能够永远保持下去,让他一生都不会改变。这是个理想,这很困难,为什么?他会长大,他会受外界影响(外界就是身外),包括家庭、包括父母。
所以扎根教育谁来做?母亲来做,母亲一定要把他看好。从出生到满三岁这一千天非常重要,要把他养成习性,所谓是“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中国古代扎根教育的理念。
《弟子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父母要做出来给婴儿看。他虽然不会说话,自己还没有能力行动,爬都爬不起来,他非常灵敏,千万不能看低他,他已经在认真学习。所以一切负面的、违背伦常道德的,决定不能让他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他所看到、听到、接触到的都是正面的。所以《弟子规》不是给小孩念的,是父母做出来让小孩看的。
古代是大家庭,小孩很容易学好,为什么?人人《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是活到老学到老,天天都在学,统统都在表演,所以孩子他所看到的全是正面的。
现在小孩生出来,他看到是什么?父母不教了。父母都去工作,小孩交给保姆。保姆只要小孩不哭就好了,所以逗他玩。他看什么?他看电视;三岁之后他就看电脑;他就玩电动游戏了,迷在这里面了。这个东西的内容是杀、盗、淫、妄,完全违背了伦理、违背道德、违背十善。换句话说,他全学坏了。他不以为那是坏,以为那是正的,应该这么做的,价值观改变了,把正统的东西,他认为是负面的;把杀、盗、淫、妄这些认为是正面的、应该学习的,学习这套,这在世间不会吃亏、不会上当。总是占人便宜,不甘心吃亏、上当,人人都走向竞争、人人都走向斗争,这个社会还能好吗?所以现在教育很不容易,非常困难!
六十年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我听到很难过!但是在当时对这句话了解并不深刻。十几年之后,回想当时这一幕,我们有深刻的认知。那个时候还真有好老师。为什么老师不像老师?实在讲是没有真学的学生。真正肯学的人没有了,所以老师上课也就不认真了,没人学,六十年之后的今天,那更不必说了,比六十年前差远了,一代不如一代,我们底下一代怎么办?人性本善的这一面我们看到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婴儿给我们表演了,所以说一切人都是圣贤的苗子,就看你要怎么样去培养他,像棵树苗一样,让他生根,让他茁壮,让他开花结果,这叫教育。
所以教育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性相近,习相远”来的,从婴儿看到。所以菩萨行里头有一门叫婴儿行,保持婴儿那样的天真,那就是菩萨。与一切法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与一切法不执着是阿罗汉;不但不执着,分别心都没有,这就是菩萨。分别心没有是什么?肯定了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一体里头没分别,这真正入佛门。再提升上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成佛了,就是法身大士。
法身大士住实报土,智慧、神通、道力跟佛相比几乎是相同的,没有差别,只是不能回归常寂光。为什么?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无始无明断了,真的不起心、不动念了,但有习气,习气难断。这个习气没有方法叫它断,如果有方法就起心动念了,那就迷了。所以他们不起心、不动念,怎么断?任运、随顺,不要去理它,根本不去想它,一想就错了,想就有分别执着了。
所以法身菩萨,他们自自然然跟十法界一切诸佛刹土的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众生有感他现相,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无论现什么相,无论用什么方法帮助众生,记住,都没有起心动念,都没有分别执着,这叫圣人。
我们今天说,六道里头再高明的,乃至于天人,色界天人、欲界天人,教化众生统统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所以他叫六道凡夫,他不叫圣人。四圣法界是圣人,为什么?他们没有执着,但是还有分别,还有起心动念。声闻缘觉有起心动念,没有执着、有分别;菩萨、佛,分别没有了,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放下了,没有了,十法界就没有了,转八识成四智,觉悟了,真正觉悟了。转识成智,真觉悟。觉悟之后,十法界不见了,十法界还是一场梦,醒过来了。醒过来了,他所看到的法界是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庄严土,他在实报庄严土里面慢慢等,要经历三个阿僧祇劫,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了,无始无明的习气一断,实报土不见了,实报土也是一场梦。这个梦醒之后,他就契入常寂光了,入常寂光就跟十方一切诸佛融成一体,叫做法身。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一法身”就是常寂光。
常寂光有没有身相?没有。居住的净土有没有土相?也没有。光就是身,光就是土。光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遍一切时,遍一切处。所以我们实际上都是在常寂光当中,但是见不到常寂光。可是常寂光见到我们,我们见不到它,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他知道。


佛 菩萨为我们现身说法,“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为什么?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时空都不存在,就在当下。这是佛法里头最深奥的部分,是哲学科学里头的终极问题。最后的一个问题,他们还没有达到、还没有搞清楚,大乘经上说明白了、说清楚了,这是真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我们今天学习的目的,这个东西我们有了概念了,我们有理由能相信。我们怎样契入这个境界?靠自己断烦恼、证菩提,是决定做不到,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借重阿弥陀佛,要跟他老人家先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之后,我们都相信是非常快速证入常寂光,圆满菩提。
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这一会,要干真的,不是搞假的;不重经文,不重文字,我们要重实质的“止观”,也就是章嘉大师讲的“看破、放下”,我们要注重在这上面。凡是障碍往生的全放下,凡是帮助往生的全力提起。帮助往生是信、愿。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现代海贤、海庆老和尚给我们示现的,这两个人都不认识字、都没有念过书,两个人的成就,我们看看六祖惠能大师,跟他相比差不多是平等的,只是遇缘不同,所以表法不一样。海庆、海贤如果在唐朝那个时代,他会像惠能那样的表法;惠能大师要生在这个时代,也就是海贤法师的样子,这是契机契理。
机不一样,就像老师,你看老师在抗战期间教学讲真话;抗战胜利之后,学生不想学了,就不讲真的了;我们想学真的,开特别课,到家里来学,契机契理,我们方方面面都认识,自行化他,一帆风顺,没有障碍,这都是我们要学习地方。
不要名,不要利,什么都不要,世间人要的,我们不要;我们要的,他们不要,所以很好相处,没有冲突。世间人难相处是为什么原因?利害冲突。我们跟他没有利害,就是我们要的,他不要;他们不要的,我们要,所以没冲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