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法忍法师:中国式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

发布时间:2023-11-10 04:06:31作者:经藏网
法忍法师:中国式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

引言

记得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会带信徒去不同的地方参学,去得最多的当然是国内的佛教名胜,包括普陀山、五台山、西安、四川等地,我们参观了不少著名的寺院。为著日后大家再去朝山朝圣时可以有一个宏观的视野,我将一些中国式的佛教寺院放在一起研究,希望让大家可以从中发现每间中国式的佛寺其实都拥有著大同小异的格局。

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一般是按丛林的「七堂伽蓝」1的模式规划,即是一所伽蓝(寺院)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故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其中的建筑物一般都会有塔(安置佛舍利)、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堂屋)、钟楼、藏经楼、僧房(即僧众起居之所在。分布於讲堂东西北三方)和食堂(又称斋堂或五观堂)2等;其他建筑物则包括山门、普同塔等。下文会将「七堂伽蓝」的内容一一描述。

1. 山门

凡是佛教寺庙,几乎都建有山门。而山门又称三门,亦称「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意思都是希望修行人或信徒,从此三门而入时都可以了达空法,并与实相相应。另外,就一般的寺院而言,山门前面会辟作开阔广场,作为寺庙前的空间延伸,这是常见的规划方法。

2. 天王殿和钟、鼓楼

进入山门之后,第一座看到建筑物一般都会是「天王殿」,天王殿位於山门之后,佛殿之前;天王殿的中央一定会供奉著弥勒菩萨,令来访者无不心生欢喜。弥勒菩萨的背后,就是身著甲胄、合掌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他发心护法护教。天王殿的两边就是四大天王。3

而「天王殿」的左右两边就是钟楼和鼓楼,一般称这个建筑布局为「双楼一殿」。它们都是采用四角攒尖顶的建筑并分成两层。钟楼在左,鼓楼在右,即所谓「左钟右鼓」,由於寺庙大多是坐北朝南的,则钟楼在东,鼓楼在西,应「晨钟暮鼓」之规矩(早上先撞钟,再打鼓;晚上则是先打鼓,再撞钟)。

3. 大雄宝殿

大雄殿是佛寺的主体建筑,亦是每所寺院的中心。「大雄」是佛的称号之一,有「伟大的英雄」之意。在大雄宝殿之内供奉的或是「三宝佛」(即中央为释迦牟尼佛,其左手面为药师佛,其右手面为阿弥陀佛);或是「五方佛」(即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东方阿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及北方不空成就佛);4 或是只供释迦牟尼佛等等。

4. 藏经楼、法堂

藏经楼为珍藏重要典籍的地方,供僧侣阅藏读经,深入研究之用。

法堂在传统中主要是作为讲堂之用,位於佛殿之后方,方丈室之前方;而法堂是禅宗特有的,其他宗派称之为「讲堂」。

5

5. 方丈室

方丈室乃一丈四方之室,为方丈的住所。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6 后来转而指住持之居室。方丈室并不纳入「七堂伽蓝」之列。

6. 食堂/斋堂/五观堂

寺院的斋堂又称「五观堂」,也就是僧侣吃饭的地方。它叫做五观堂的原因是要佛徒知道、明白吃饭时要具备五种正确的观念,即所谓的「食存五观」7,这五观分别为:第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第二是「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第三是「防心离过,贪为宗」;第四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第五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7. 塔

塔梵文的音译,意译作「高显处、功德聚、方坟、圆冢、大冢、冢、坟陵、塔庙、庙、归宗、大聚、聚相、灵庙」。为「顶」、「堆土」之意。8

原来的塔是用来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在中国的寺庙之中,塔多是供奉高僧的舍利子、衣服、鍚杖、钵、日用品等,以纪念他们的功行。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乃至传入中国之初,因为「塔」是供奉佛的佛陀的舍利/真身,故是整个寺院的信仰中心。

结语

从以上的描述可见在中国这个受佛教文化影响至深的国度,其实是充满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当中,我们除了欣赏到中国宗教的建筑艺术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佛寺的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佛教寺院生活的重点。

----------
[1] 参考《佛光大辞典》「七堂伽蓝」一条
[2] 有关七堂伽蓝的主要建筑物是参考《佛光大辞典》「七堂伽蓝」一条。
[3] 四天王就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参考《佛光大辞典》「护世四天王」一条)
[4] 参考《佛光大辞典》「五佛」一条
[5] 参考《佛光大辞典》「法堂」一条
[6] 参考《佛光大辞典》「方丈」一条
[7] 参考《佛光大辞典》「食时五观」一条
[8] 参考《佛光大辞典》「塔」一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