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假僧尼”问题归谁管?

  编者按:本文作者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坚教授从“假僧尼”产生的原因,到打假方式,都做了理性的梳理和分析。他认为:解决“假僧尼”问题,需要佛教方法和世...
“假僧尼”问题归谁管?

陈坚:《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

  “途之人”皆曰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然而禅宗的中国化究竟体现在何处,人们似乎并没有并且好像不屑于做一些实证性的考察和分析,倒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大...
陈坚:《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

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

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陈坚  解放后,中国基督教为摆脱对国外教会的依附,开展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运动,自力更生办教,并于1954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l...
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

终日吃饭,未曾咬米

终日吃饭,未曾咬米陈坚  黄檗希运禅师曾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参见《古尊宿语录》卷三)云门文偃禅师也曾说过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话,...
终日吃饭,未曾咬米

论智顗的“一念心”

  论智顗的“一念心”  陈坚  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p. 127  提要  “一念心”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佛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何为“一念心”?学界以往...
论智顗的“一念心”

略论通明观禅法

略论通明观禅法陈坚  智顗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八中详细介绍和论述了一种禅修方法,名曰“通明观” ,那么何为“通明观”?“通明观”又是如何修证的?以...
略论通明观禅法

欧阳竟无“唯识体用”观疏解

欧阳竟无“唯识体用”观疏解陈坚  一、“粗言”明“唯识体用”  欧阳竟无在反思中国佛学的时候,非常痛心地发现中国佛学由于没有很好地吸收和利用唯识学中的思...
欧阳竟无“唯识体用”观疏解

是法非喻:理解“文字禅”的一

是法非喻:理解“文字禅”的一个模型——以圆悟克勤《投机偈》为中心陈坚  2010年11月22日,首届圆悟克勤禅师暨“茶禅一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昭觉寺隆重开幕。...
是法非喻:理解“文字禅”的一

从“意义僵化”到“不立文字”

从“意义僵化”到“不立文字”——佛教中国化之路陈坚  中国佛教史其实就是一部印度佛教中国化从而中国文化佛教化的历史。禅宗对佛教中国化是做得最彻底的,从禅...
从“意义僵化”到“不立文字”

“假僧尼”出现本质上不是佛教

“假僧尼”出现本质上不是佛教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坚  这是一件我真实碰到的“假僧尼”案:有一天下午,一位女同学情形紧张地敲开我办公室的...
“假僧尼”出现本质上不是佛教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