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禅那

禅那——心处于极专注所缘的状态,或以烧毁了称为敌对法的五盖

禅那这个层次,就是以清净圆觉之心,永远超越一切幻化之境(一切存在与非存在),达到没有任何阻碍和无阻碍的境界,也就是说,修行之人修到了禅那这个层次之后,就会一切不住不着,用《金刚经》的话说,就是出离一切相。但这种境界并不是死去,而是强调不住于一切外缘和外境,同时身心又能够继续感知这个红尘世界。

佛法中有很多的词汇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因为其中的内容很多的师兄不是非常的了解,就像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

历来很多人认为禅就是定,禅定是一回事。但个人的看法是,实际上在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中国化的这一千多年里,禅定这一概念有微妙的变化,因为没有从根源上搞明白,这就导致我国信众对佛教本质修行方法的迷失。这里,我想从迷失的现象入手,通过对比来阐述佛教禅定的内涵。

这种迷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把禅定等同于“止”(心一境性)。

实际上,禅定状态主要分为两种:止(奢摩他、或称“止禅”)和观(毘钵舍那、或称“观禅”)。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但都属于禅定。佛教解脱和出世间智慧的获得,从根本上是依靠“观禅”,而非“止禅”。具体在禅修途径上则分为三种:

一、先修止,后修观。--这种途径是以止作为观的前方便,目的是消除粗重烦恼和障碍,加强心力。--这就是所谓“渐教”法门的修行方法。

二、止观双修。--在禅修中,会在止观两种状态间切换。

三、纯修观禅、不修止禅。--这是几乎所有“顿悟”法门的修行方法,如中国禅宗和泰国动中禅等。

2、把止禅等同于佛教禅定。

实际上,禅定中的“止禅”,是通于佛法和外道(如印度的瑜伽、中国的道教等)禅修方法的。只有“观禅”才是具有佛法本质的修证途径,修“止”的目的是为“观”服务。这种迷失的后果就是很多信众众生修的所谓禅定都是止禅,是世间定,只能引发福德资粮;而不是观,等同于没有修解脱的出世间法。

3、把“观”等同于“慧”。

有一种看法认为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就是止,而观就是慧,把定力等同于修止的效果。实际上,慧指的是止观的一种成果,而不是止观的修行方法。而且出出世间慧(内观智慧),是依靠观禅获得的,而非止禅,而且观禅也会获得定力,此即楞伽大定。所以不存在“止-->慧”这样一个逻辑,而应该是“止观-->慧”。

4、把禅定修练等同于静坐。

如果说,修“止禅”的主要方法是静坐(配合一定的心法)。那么“观禅”的主要修法则恰恰相反,观禅的入手处是四念处,四念处的修行不限于形式的、身体外在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等形式。四念处的要义就是随时保持对身、受、心、法等身心状态的客观觉知、觉照,而不是加意念去做任何控制,也不是使心专注于一个目标,这与止禅刚好相反--止禅要求心专注于一个目标或境界(心一境性)。

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

如果辨不清上面几种迷失,你就无法读懂《六祖坛经》,也就不明白禅宗的“禅”指的是什么。

比如,《六祖坛经》有如下一些名言: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指五祖当时徒众修的所谓禅定都是止禅,是世间定,只能引发福德资粮;而不是观禅,不能解脱,当然不能继承禅宗衣钵。

“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此处禅定指社会信众将“止禅”等同于禅定。

“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 -- 此处点出,禅宗的禅实际上指得是“观”、不拘形式,而不是为修“止”而静坐。

“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 有入定、出定是止禅的修法,而依四念处起修的观禅是随时保持觉知、觉照,是没有出入的。这种定力和止禅的定力区别可以用个形象的比喻,止禅的定力好像是冬天河水冻结成冰;而观禅的定力好像是接近零度的海水,但不结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为什么“应物任随形”?因为观禅不拘形式而保持觉照。为什么守住非真精?因为“心一境性”的止禅不是佛法要修的那个根本~真精--内观智慧。

禅那和禅定的不同点是什么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还是要多多的去体会和感悟,这样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含义才会更加的好,而且对我们学习佛法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查看更多

现在很多的人在修行佛法,那么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就像是禅定和禅那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都讲解了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禅定和禅那有什么不同

禅定的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禅定训练技巧,同时也是催眠技巧,用来做自我催眠练习,效果良好。

1.盘腿而坐,身体正直,眼睛微闭,下腭额微收,两掌相叠,掌心向上,置于腹部下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无思无念。

2.呼吸自然,开始数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当空气流出鼻腔时在心理默数,即每次呼气的时候(也可以吸气时数),就数一个数字,同时暗示自己更放松,数数规则:从1数到10。

禅定和禅那有什么不同

3.当发现数错了的时候,就表示你己经愰忽了,没有关系,再回头从1开始往上数。

4.注意整个练习的过程,保持身心同时放松,心情平静。当心理浮躁,杂念很多的时候,加重呼吸,由其是呼气的时候,加重呼气。持续一段时间,待心平气和时,再让呼吸随其自然。

禅那通常依禅支(jhànaïga)分为四种,即:

1. 初禅(pañhamajhàna),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和一境性;

2. 第二禅(dutiyajhàna), 有三个禅支:喜、乐和一境性;

3. 第三禅(tatiyajhàna),有两个禅支:乐和一境性;

4. 第四禅(catutthajhàna),有两个禅支:舍和一境性。

禅定和禅那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的去体会和感悟,这样我们也是能够知道佛经中都讲解了什么内容,这样我们也是可以很好的去开悟,帮助我们解决自己生活的烦恼。

...查看更多

佛门中讲解的内容是非常多的,有些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含义是什么,就像是禅那和禅定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分别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一起去详细的了解吧!

禅那和禅定的区别是什么

禅那是梵语音译,又叫做“禅”。禅定是梵语意译。所以禅那与禅定,其实是一个意思。禅那就是禅定。但是禅定,常常分开解释,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禅就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比如四禅八定的境界,开悟明心的境界,佛的境界,这些都是禅。定则是达到禅的境界的手段。

比如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一种定,这种定能让我们达到非想非非想的境界(禅的境界)。禅是色界的心境,所以色界称为四禅天,定是心统一境,在欲界也可有之,到了无色界的四无色定有之,出了三界的出世间定,仍然有之。所以,禅的范围小,定的范围大,禅也是定的一种。

禅那和禅定的区别是什么

若从其意义上来说,一个修行人,能摄受散乱心专注一境,即是所谓“定”;摄心系念一种法门,能出生种种三昧,即是“思维修”;依于禅定能出生种种功德,即所谓“功德丛林”。

总括起来说,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由此看来,禅定是修菩萨行所必经过程的手段;禅味不可着,死水不藏龙,正是纠正认手段为目的的错误。

禅那和禅定的区别是什么

在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时,我们还是要多多的去思考和感悟,这样我们对佛法的感悟才会更加的好,而且对我们的修行和开悟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是要多多的体会和感悟。

...查看更多

如何解读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很多的师兄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就像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那...
https://m.mengou.net/topic/cn/145241.html

如何理解禅那

禅那是佛门中的一个词汇,很多的师兄在修行过程中,是会遇到的,但也有些师兄不是很了解禅那是...
https://m.mengou.net/topic/cn/145243.html

如何理解佛教的奢摩他、三摩、禅那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还是要知道其中讲解的含义是什么,这样我们对佛法的体会才会更加的...
https://m.mengou.net/topic/cn/145244.html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讲的是什么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就要知道佛经中的含义是什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到佛经中...
https://m.mengou.net/topic/cn/145245.html

奢摩他、三摩、禅那都是什么意思

佛门中的智慧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的词汇对我们体会佛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的师兄不能理解...
https://m.mengou.net/topic/cn/145246.html

什么是禅那

佛门中的智慧是非常多的,我们一定要多多用心的去体会,这样我们对佛法的理解的才会更加的好,...
https://m.mengou.net/topic/cn/145248.html

怎么样理解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佛门中很多的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会了解到很多的内容,就像...
https://m.mengou.net/topic/cn/145249.html

结语

禅那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禅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bing)弃掉,不受其影响;销落诸念,收摄身心,专注思维,返观自心的过程。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