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七
佛教的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的,现在有很多的人在修行佛法,在修行的时候师兄一定要用心和坚持,只有专业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那师兄你知道什么是禅七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世间万法,唯心所生。
一念觉,众生是佛;
一念迷,佛是众生。
禅修,就是为了这成佛的一念。
此心光明,更复何言。”
禅七就是修行者集中在禅堂,以七日为期,严格修行,克期取证的一种修行方式。
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曾在菩提树下打坐、冥思,发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在第七天凌晨,他看到启明星冉冉升起的时候,终于悟道了。后来的佛教徒就有了七日成佛的说法。
不过,一般出家人的功夫比不上佛陀,不大可能用七天时间就开悟。所以,打禅七通常是连打七个七,也就是七七四十九天。还有更长的,打十个、十二个。打禅七的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禅堂被比喻成一个“选佛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禅修好像很轻松、很洒脱。吃饭、喝茶、睡觉无不是禅,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禅宗大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的。为什么僧人还要保持这样一种严苛的修行方式?
禅七这种修行方式好比爬山。你爬到山顶的时候,就能看到山外的好景。但是在登顶之前,你要从山脚一步一步往上爬。禅修是渐修积累的过程,等你下足了功夫,登上山顶的一刹那,你就“顿悟”了。
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大师顿悟的,但你没看到他们开悟前下的苦功。虚云老和尚19岁出家,开悟前在福建鼓山住山洞,拜了3年的万佛忏;又用4年时间做职事,就是做一些寺院里的杂活,培植福报;然后又在山洞里修了3年的禅定;在天台山学习了5年经教;用3年时间拜山——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在九华山学教3年;在终南山住山2年;行脚2年等等。行脚,类似于现在的徒步旅行,但他是一个人步行,什么都不带。每日托钵乞食,晚上就在树下打坐。2年时间,走遍了四川、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
有这样的修行基础,虚云老和尚56岁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时,开悟了。禅七进行到第八个七的时候,有一天禅堂里行茶水,开水不小心溅到他的手,茶杯掉到了地上——咚地一声,就开悟了。这就好比苏东坡讲的“厚积而薄发”。
以上就是对什么是禅七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是师兄有帮助。对于佛学我们一定要坚持修行,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和坚持,还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去修行,这样是对可以获得更多功德利益的。
...查看更多禅七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经常这样修行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还要了解一些关于它的规矩和作用,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修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打禅七,第一要知道行香、坐香的规矩。进了禅堂,要处处用心谨慎,丝毫不得马虎。这些规矩、法则,每一件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如果我们能够严格按着要求去做,会对禅七期间的修行大有好处。它会为以后的开悟做好准备,为我们归家铺好道路,为我们亲证本来面目创造机遇。在我们还没有见性之前,这些规矩、法则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一些本性的品质。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一,是让我们提起警觉。警觉,是我们本性的重要品质。我们平时生活在散心梦幻中,思想麻痹、心性懈怠。因此必须要使用一些方法,需要步步紧逼,才能使我们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高峰原妙禅师曾形容:“如人负重,过急流溪。行至中间,忽遇黑风暴雨。其水愈急,其水愈深,退亦不能,进亦不能。拟议之间,丧身失命,正恁么时,合作么生。”(《高峰原妙禅师语录》)看来只有在紧急关头,在生命攸关时,我们的本性才能现前。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二,是让我们照顾当下。活在当下,这是本性的又一品质。我们的本性只能在当下,它不可能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和未来都是梦,只有当下才有觉知。只有觉知才算是生活。但是,我们常常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梦中,而恰恰错过了当下,错过了真实的生活。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有一次几个人出去行走,见一群野鸭子飞过。马祖问:“是甚么?”百丈回答:“野鸭子。”马祖问:“野鸭子到哪里去了?”百丈回答:“飞过去了。”显然百丈的心也随着野鸭子飞走了。此时,马祖猛然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疼得“哎哟”一声。正是这个突然的疼痛,让他丢掉了对过去的忆念,立刻回到了当下,并且猛然撞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马祖说:“又说飞过去了。”百丈于当下就开悟了。我们要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只能在当下。它不容我们思前,也不容我们想后。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对过去的忆念,或者对未来的欲求,就不可能和自己的本来面目相遇,因为它不在那里。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三,就是要我们保持自知,自己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自知、自觉也是我们本性的品质。佛陀说:“宝觉真心各各圆滿。 如我按指 ,海印发 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楞严经》卷四)佛陀举手投足都能自觉、自知,弹指、扬眉都发自真如本性。可是凡夫的动作施为、举心动念,件件都发自尘劳妄想,而且还浑然不觉、不知。大慧普觉禅师说:“有時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時教伊 扬眉瞬目者不是。”(《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古代禅宗公案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个动作或者同一句话,有时是,有时不是,区别就在有没有带着自知。同一个动作,如果少有迟疑,就是发自于妄念,那就不是;如果毫不迟疑,不假思索,就是发自于本心,那就是的。
警觉、自知与当下,这是修行人需要具备的基本心态。古代的禅师也常常以此来勘验弟子。“南泉斩猫”是一个有名的禅宗公案。 南泉见东西两堂争猫,“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 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有人把这个禅宗公案解释为上下平等,这显然是落在知解里。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把鞋顶在头上走一走,就会体验到什么是警觉,什么是当下,什么是自知。
禅七中的规矩、法则就是为了让我们保持警觉,保持自知,照顾当下,以方便法让我们体验到本性现前的意识状态。以便当我们的本来面目现前时不会当面错过。
以上就是对禅七的规矩和作用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遵守规矩修行是可以让师兄更好的获得智慧和功德,是可以让师兄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去修行。
...查看更多禅七已经是学佛的师兄中很重要的修行方式,在修行的时候师兄一定要遵守规矩,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经常的修持禅七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禅七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个“考功”,相当于期末考试。大家围绕着佛像站立,方丈、班首们挨个提问大家。拍你一下,问你:“念佛是谁?道一句。”这时候,如果你真的有所启悟、有所见解,可以道一句。方丈、班首会作出判断,如果你没有开悟、随便乱讲,是会挨香板的。
当然,即便你没有开悟,经过七天的精进修行,心境上也会安静很多,妄念比以往少很多,心里获得一种法喜。
原本不懂得用功的人,也学会用功了。有的人,原本身上有疾病,经过修行也痊愈了。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必得经过实践才会有所感受。
现在有的寺庙里,有专门给居士举办的方便禅七,只要一个七、两个七,七天或者十四天,难度比较低。很多是在五一、十一假期举行,方便大众。这样,在家人也可以在出家人的帮助下,体验禅七。
禅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修行期间一般不允许外人打扰。但禅宗属于大乘佛法,禅门对众生保持开放。希望更多的人从禅修中调伏心性、增长智慧。
禅七结束,辛苦的修行终告完成。修行者坐在庭院里小憩,周围的一切一如往常。但不知他们的内心收获了怎样非凡的见地?
众生觉得禅七已经达到很高境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场景。其实在佛法里,禅七只是修禅境界里最初级的方式,连当年虚云禅师神游兜率天也才达到佛教所说的欲界。道行高深的禅修者不需要任何人的指导,自行便可禅定精进!
以上就是对禅七有什么收获的相关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经常修持禅七是有很多好处和功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修持,在修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和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修持。
...查看更多-
禅七内涵
禅七是佛教中的词语,一般经常在寺庙中举行,是一种很好的修行的方式。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修行...
-
禅七是如何举行的
禅七是佛教中经常存在的,对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这个经常在寺庙中举行的,经常的修行是可以获...
-
禅七源由
禅七是佛教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这个经常举行在寺庙,经常把师兄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个...
-
禅七原因
禅七一般就是举行一周七天的法会,师兄们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修行方法。经...
-
打禅七的诀窍是什么?
禅七是佛教中的很重要的修行方式,一般的时候经常在寺庙中举行。师兄在修行禅七的时候一定要遵...
-
佛教的禅七
修行佛法的人在不断的增多,因为佛法中的智慧和自在都是人们比较向往的,所以我们要坚持的去修...
-
佛教僧人的禅七生活?
禅七经常的在佛家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式。在禅七的时候,师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