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胎藏界

胎藏界——密教对本具理性(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

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金胎两部之所以有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

胎藏界,密教对本具理性(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谓佛性隐藏于众生身中,或理性摄一切诸法,具一切佛功德,犹如子藏母胎,故名。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

什么是胎藏界

金胎两部之所以有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

什么是胎藏界

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

什么是胎藏界

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查看更多

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金胎两部之所以有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

佛教中的胎藏界与金刚界有何区别

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佛教中的胎藏界与金刚界有何区别

区别:一胎藏界:佛教讲一切本自具足,本心能生出万法,这就好像千千万万不同的人都是从胎儿慢慢长大的,一切显现都由心出,所以名“胎";又如同树张什么样子属于什么品种都是由种子决定的,不同的特性都能“收藏”在种子里,所以名“藏”。

佛教中的胎藏界与金刚界有何区别

二金刚界:佛教讲佛法,能降服一切烦恼,能转一切烦恼为功用,金刚界则是“转”的体现,金刚二字代表般若,表示一切显现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实体,也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生不灭"),应般若而转烦恼,便是金刚界的义。三:如果说胎藏界是纵向分析事物,那么金刚界就是从横向分析事物,如果说胎藏界是世界观(理),那么金刚界就是方法论(智)。

...查看更多

五佛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尊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的区别。金刚界五佛:毗卢遮那佛、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胎藏界五佛: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开敷华王如来、无量寿佛、天鼓雷音菩萨。

金刚界五佛和胎藏界五佛的区别

金刚界五佛:

1.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是密宗最根本的本尊,在金刚界与始藏界两部密尔大法中,都是法身如来。

2.阿閦佛,意为无嗔恚、不动、无动,密号不动金刚,是他方世界的佛陀,在大乘佛法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主持东方世界的佛陀。《阿佛国经》卷上记载,阿閦佛于因地时,在东方有阿比罗提(译为妙喜,甚可爱乐的意思)国土,大日如来出世,说菩萨六波罗蜜。那时有一比丘,愿意修学菩萨行,大目如来对他说:“学诸菩萨道甚亦难,所以者何?菩萨于一切人民,及蜗飞蠕动之类,不得有嗔恚.”这位比丘受了大目如来的启发,乃发起“对众生不起嗔恚的誓愿”,所以大家就称他为“阿”,阿就是不嗔恚、无忿怒的意思,引申为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永不为嗔恚所动,所以又称为不动或无动。阿闕佛在东方的阿比罗提的七宝树下成佛,佛刹名为“善快(妙喜)”。 基于他的愿力,这一佛刹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没有山谷瓦砾,柔软而随足的高低。一切人皆行善事,淫、怒、痴之念甚薄,没有邪说歪道。树上有自然香美的饮食。 住所为七宝所成,浴池有八功德水。没有国王,以阿朗佛为法王。境界极为殊胜。

3.宝生如来,通称为南方宝生佛,或南方福德聚宝生如来。在密宗里,宝生佛主要是修法、观想的佛陀,象征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也代表修行的妙德与福聚之德。据《守护经》所记载,宝生佛的印契是满愿印,即左手持衣角当心,右手仰掌。修法事,,观想自身都融成金色,此身即成为宝生如来,并从顶上放出金色光明,现出无量金色菩萨,各个手中雨下如意宝,光照南方如恒河沙般的世界。 众生如遇此佛光,则所有的愿求都能得到满足。 这种观想法。 也象征宝生佛“满足众生所求”的本愿。

4.阿弥陀佛,无量光或无量寿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5.不空成就如来,又称不空成就佛,是金刚界五佛之一,即位于金刚界曼茶罗成身会的五解脱轮中,正北月轮中央的如来,在密宗胎藏界中,称他为北方天鼓雷音佛。据《诸佛境界摄真实经》所记载,不空成就佛的印契是施无畏印,即左手五指执持衣的两角,右手展开手掌,竖起五指,掌面当肩向外。这一个印相,象征此一佛陀拔济有情与所作成办的功德。据密典所传,修法者如受不空成就佛的加持.在诸佛事及有情事上都能圆满成就,而且能成就自利、他利的妙行,并能远离一切烦恼。如果勤修以此佛为本尊的法门。则可证入不空成就如来三昧。

金刚界五佛和胎藏界五佛的区别

胎藏界五佛:

1.如来,即为毗卢遮那佛。

2.如来,又称为宝幢佛、宝星佛,密号福寿金刚、福聚金刚。位于胎藏界曼萘罗中台八叶院东方之佛。此佛主菩提心的妙德,以宝幢代表发菩提心之义,因为他以一切智愿为幢旗,在菩提树下降伏魔众,所以得到宝幢的名号。 宝幢如来的形象为身呈浅黄色,着赤色袈裟,偏袒右肩,左手向内,执持袈裟之二角置于胸前,右手屈臂,稍竖而向外开,复稍仰掌垂指,作与愿印,结跏跌坐于宝莲花上。又有人以为宝幢如来与东方的阿閔如来,《阿弥陀经》中的西方宝相佛、《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西方大宝幢如来同尊。

3.华王如来,又称娑罗树王华开双佛,开敷华佛,华开敷佛,密号平等金刚,是密宗胎藏界曼茶罗中台八叶院南方之如来。《大日经疏》中记: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金色放光明,二昧离诸垢。”同经中也说:“南方观娑罗树王华开敷佛,身相金色放光明,如住离垢三味之标相。 白菩提心种子长养大悲万行,今成遍觉,万德开敷,故以为名。”开敷华王如来的形象,全身星金色,晋放光明,通肩披袈裟,右手仰掌向外,指端垂下,左手执袈裟之角,置于脐侧。

金刚界五佛和胎藏界五佛的区别

4.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5.天鼓雷音菩萨,又称鼓音如来、鼓音佛、鼓音王,密号为不动金刚。 是密宗胎藏界曼茶罗中台八叶院之北方如来,有说与阿阴如来同尊。在《大日经疏》中说,天鼓雷音如来安住寂定之相,彰显广大涅檠的功德,因此称为不动。又因涅檠无相,就像天鼓一样,虽然没有形象,却能演说如来法音,办成一切事业,所以名为鼓音如来。天鼓雷音如来的形象,周身金色,左手作拳,手心向上,安于脐下,右手指端触地,接触地印,跏坐宝莲花。

...查看更多

胎藏界曼荼罗的部族

胎藏界曼荼罗十二院,总数四百十四尊,从它的部族分类来说,有三部类——佛部、莲花部、金刚部...
https://m.mengou.net/topic/tcj/144784.html

佛教中什么是金刚界与胎藏界

胎藏界,密教对本具理性(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谓佛性隐藏于众生身中,或理性摄一切诸法,具...
https://m.mengou.net/topic/tcj/144785.html

提出金刚界、胎藏界的概念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对佛教而言,世界的本质也就是佛法的本质,佛教以曼陀罗的形式,用佛法来解释世界。一个曼荼罗...
https://m.mengou.net/topic/tcj/144786.html

胎藏界都有哪些佛和菩萨

胎藏界,密教对本具理性(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谓佛性隐藏于众生身中,或理性摄一切诸法,具...
https://m.mengou.net/topic/tcj/144787.html

胎藏界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的具足名称是“大悲胎藏界曼荼罗”,它是根据密宗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所图绘...
https://m.mengou.net/topic/tcj/144788.html

胎藏界法简介

胎藏界法是胎藏界曼荼罗诸佛的供养法。胎藏界音译为蘗婆矩奢驮都、蘗喇婆驮睹、全称为大悲胎藏...
https://m.mengou.net/topic/tcj/144789.html

结语

胎藏界密法可能源起于南印度如来藏学派,略早于金刚界传承,后以那烂陀寺为中心,向全印度散播。因玄奘与义净至求学时,胎藏界密法尚未传入那烂陀寺,因此它的兴起时间,可以推估是在武周至开元之间。在金刚界传承兴起之后,它吸纳了胎藏界成为它的一部份。多数唐密修行者,会同时修行二者,而以金刚界传承为主。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