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陀

头陀——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

头陀,梵文 Dhūta 的音译,意为抖擞,谓精勤振奋,去除烦恼污垢,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著,以修炼身心。即佛教倡修的苦行。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守如下十二种修行规定:一者在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不得饮浆、七者著弊纳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

头陀的简介

相信人们听说过头陀的,这是佛教的用语。也译作杜多、杜荼、投多、偷多、尘吼多,是佛教僧侣的一种修行方式,通常称为头陀行、头陀事或头陀功德(dhūta-guna)。修头陀行的人的称为‘头陀行者’。

亦作“ 头陁 ”。梵文dhūta的译音。意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因用以称僧人。亦专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以法师景行 大迦叶 ,故以头陀为称首。”《法苑珠林》卷一○一:“西云头陁,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著,如衣抖擞,能去尘垢,是故从喻为名。”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淡道人》:“其徒有头陁一人,又秘藏纸画牛一头,每与客戏。”《西游记》第十七回:“话说 孙行者 一觔斗跳将起去,諕得那 观音院 大小和尚并头陀、幸童、道人等一个个朝天礼拜。” 清 郑燮 《道情》之三:“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

头陀的简介

头陀,梵文 Dhūta 的音译,意为抖擞,谓精勤振奋,去除烦恼污垢,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著,以修炼身心。即佛教倡修的苦行。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守如下十二种修行规定:(1)要选择空闲的地方;(2)要过托钵的生活;(3)次第乞食不择贫富;(4)每天日中一食;(5)要适量饮食;(6)午后不得饮浆;(7)要穿粪扫衣;(8)只有三身衣;(9)要常树下坐;(10) 要常露地坐;(11)要在坟间坐;(12)要常坐不卧。修学头陀苦行者,要过这样简单的生活,这也是清净的生活。

【头陀】

华译为抖擞,即抖擞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着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

头陀的简介

上面就是头陀的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是尽可能的去选择我们欢喜的经文去修行持诵,这样我们修行佛法是有很大的信心和动力的。

...查看更多

佛教的头陀苦行法

相信人们听说过头陀的,这是佛教的用语。而头陀也是修行的一种,就是苦行法。在佛教中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修行方法,不过很少有人能够修得。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佛教的头陀苦行法。

佛教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般都觉得是一种既不主张苦行也不同情纵欲的中道教,说到苦行大概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外道修行法。其实,佛教也强调苦行,不信你打开三藏典籍,就会发现现在众多的经论中,都有关于头陀行的介绍。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历史车轮已经行驶到九十年代,在这样的进步时期,科学文明的发达、物质生活的丰富都已达到惊人的程度,还提出头陀行,岂不过时了吗?的确,站在时代的思潮上去看,头陀行确实是过时了,但我们学佛的目的为什么?答案是了生死,而作为了生死的相应生活方式,修习头陀行永远都是不会过时的。我经常这样想: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时代得道者多,像法、末法成道者少,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原来我百思不解,后来历代高僧传记读多了,才发现,古人重视的是修道,今人重视的是享受;古人能吃苦,今人不能吃苦。因此,我觉得修习头陀行,在佛法的修证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头陀行是佛陀最早为弟子们制订的生活规范。在僧团成立之初,五比丘向佛陀提出,我们应该穿何衣?吃何食?住何处?佛陀当时的回答是: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尽管佛陀后来又开许了三衣、百一、长衣、僧食、受请食、聚落住、僧伽蓝住等种种方便。但僧尼受具戒时,总要受四依法(四依是头陀行),以显示头陀行的重要。《增一阿含经》说:其有毁赞十二头陀,一一行者,则为毁赞于我,我常赞此法,由此住世故,我法久住于世。《杂阿含经》记载:如来移身分座给迦叶,又手授僧伽黎易迦叶所着大衣,于大众中称赞头陀大行。说明了佛陀对头陀行的重视和提倡。

头陀行在佛教中既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位。身为佛子的我们,自然有必要了解或实践,所以笔者撰述此文,以飨同道。

一、头陀的含义

头陀,西域又作杜荼、杜多,汉译抖擞、抖拣、洮汰、浣洗等。《行事钞、头陀行仪篇》说:

《善见》云:头陀者,汉言抖擞。谓抖擞烦恼,离诸滞者。《圣善住天子经》云:头陀者,抖擞贪欲、嗔恚、愚痴,三界、六入、一一别论。

《钞》引《善见》、《圣善住天子经》译头陀为抖擞。抖擞有振作、振动、乃至向外倒出的意思,因此,抖擞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也可以说就是智慧,依靠这种智慧,能抖擞衣食住的贪着,以及贪嗔痴烦恼等。《大乘义章》十五说:

头陀胡语,此方正翻名为抖拣,此离着行,从喻名之。如衣抖拣能去尘垢,修习此行,能舍贪着,故名抖拣。

头陀译作抖拣,这是从譬喻而言,通常我们衣服上有了尘垢,经过抖拣就会干净,同样我们有了贪着,有了烦恼,修习头陀行之后,就能远离。另外,《玄应音义》、《瑜伽伦记》以为头陀正音是杜多,译曰洮汰、译曰洗浣等,都很清楚的说明了头陀一词的含义,也就是头陀行的目的,在于远离贪着,在于断除烦恼。

二、头陀行者的衣服

明确了头陀的含义,进一步需要说明的就是十二头陀法,律中从衣食住及威仪四个方面阐述。衣是衣服,僧尼的衣服,除了三衣之外,根据实际需要,佛陀还为比丘开许了帽子、鞋子、腰带、面巾等,一件二件乃至多件,这在律中称为百一,长衣。但修头陀行者只许有纳衣和三衣。

纳衣即粪扫衣:由世人所弃的零碎布帛缝缀成的。《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粪扫衣有十利:一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现乞衣相,三亦不方便说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衣亦不忧,六得亦不喜,七贼物易得无有过失,八不过顺受四衣法,九入在粗衣数中,十不为人所贪着。

粪扫衣好处很多,容易得到,麻烦少,不会引起贪着。从修道角度来看,这些方便的确很有帮助的。

三衣为三种衣:一梵语僧伽黎,汉译集碎衣,从用则名入王宫、聚落衣,是入王宫或聚落时穿的。这有三品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为上品。下品二长一短,中品三长一短,上品四长一短。二梵语郁多罗僧,汉译中偕衣,从用名入众衣,集体活动时穿的,其形状七条二十一隔,二长一短。三梵语安陀会,汉译下衣,从用名院内道行杂作衣,是走路或者干活时穿的,其形状五条十隔,一长一短。

佛世僧伽衣服的来源有二种:一者粪扫衣,二者居士施衣。三衣是在佛陀允许接受居士施衣之后规定的,之所以但制三衣,依《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但三衣亦有十利:一于三衣外无求受疲苦,二无有守护疲苦,三所蓄物少,四唯身所着为足,五细戒行,六行事无累,七身体轻便,八随顺阿练若住处,九处处所住无有顾惜,十随顺道行。

僧伽衣服除了粪扫衣,就是从居士乞得。衣服少,可以减少乞求的麻烦;佛世僧尼大多过着行云野鹤似的生活,衣服少,行为方便;尤其在修道上,衣服少,贪着也少,与道相应,这也可见但畜三衣的好处了。

三、头陀行者的饮食

佛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中国古书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正因为如此,当人们面对美味饮食时,往往容易贪着。佛陀有鉴于此,在僧团成立之初,提倡乞食,随后僧团壮大了,僧尼多起来了,为了适应不同根基的需要,才又有僧食、受请食。但乞食始终是佛陀所提倡了,所以在头陀行中对饮食的规定有乞食,以及不作余食法、一坐食、一揣食。

乞食法:乞食是当时印度出家修道之士的普遍现象,印度民俗宗教信仰浓厚,沙门乞食倍受尊重。僧团初成立时,佛陀觉得这种做法,很有利于修道,因此也提倡乞食。乞食方式依《四分律》说:

兰若比丘入村乞食者,清旦净浣手,至衣架边,一手举衣,一手挽取抖擞,着七条已,揲大衣着肩上,若钵囊中,执打露杖在道行,当思惟善法。若见人,先问讯言:善来。若近聚落,便着大衣。至于村门,应看巷相,空处相,第一门相,第七门相,右手执杖,左手持钵,道侧而行,次弟乞食。若俗人送食,不得迎取,除唤来,往取,不得强取,应知当得立待,得食已,乃至出村安钵着地,揲僧伽黎如前进否,至阿兰若处,方共食之。

这段文字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很形象的沙门乞食图。一个住在阿兰若处的比丘,清早披着袈裟,一钵一杖,具足威仪,端心正念,次第乞食。而乞食不得超过七家,乞到之后,回到阿兰若处再吃。

沙门从乞食为正命,乞食的好处,依《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见有十利尽形乞食者: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众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三若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我当勤行精进,令住善布施作已乃食,四随顺佛教行故,五易满易养,六行破憍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余有修善法者亦当效我,九不与男女大小有诸因缘事,十次第乞食故于众生中生平等心即种助一切种智。

乞食可以让众生种植福田,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平等心,降伏自己的憍慢,收到自利利他的效果。

乞食制度在中国古来一直没有很好的实行过,当然这与中国的国情是有关系的,不行乞食法,势必要考虑衣食的来源,为衣食奔忙,这就产生了一些邪命现象,正如灵芝大师在《资持记》中说:

嗟乎末法,五浊益深,我慢自高,略无正信,而乃奔驰世路,请谒门徒,折腰于村叟之前,谄笑于闾阎之下,或躬为商贾,或亲执耕助,毕世营生,终身不足,自甘下劣,孰畏勤劳,可谓世间愚人之所轻慢,宁知清净之妙术,自在解脱之法门。

灵芝大师所痛斥的时弊,也正是现在存在的现象,当然,这些都是因为汉地没有实行乞食制度的结果。

不作余食法:根据律中规定,僧尼先食正食已,日未中前,如还想食,作余食法已,还可以再食,但修头陀行者,日中正食只允许食一次。《大智度论》说:

由求小食中食后食,则失半日之功,佛法为行道故,不为益身,如养马养猪等多食无度,浪费时间,妨碍道业。养马养猪者,养马图力,养猪图食,出家行道不图色力,所以出家人不能像猪马似的饱食无度。

佛教的头陀苦行法

一坐食:一坐食是在一坐处吃饱为止,但受一食,不同不受余食法,犹受小食。受一坐食法有十利。如《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一坐食亦有十利:一无有求第二食疲苦,二于所受轻少,三无有所用疲苦,四食前无疲苦,五尽在细行食法,六食消后食,七少妨患,八少疾病,九身体轻便,十身快乐。

受一坐食法,不必数数乞求于他,少食不会引起疾病,少食身体轻便、快乐。

一揣食、是规定尽一钵之食,由数受贪心则多,所以限在一钵之内,吃饱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受不作余食法,一坐食、或一揣食者,都是为了对治贪心,所以食时要节量。如《大智度论》说:

云何受节量食,若餐啖无度,增身睡重,常贪乐为腹无厌,知是过已,见节量功德。我从今日,断不贪恣,筹量所食,不恣于腹,多食增赢,知而不乐,除贪灭病,断诸懈怠,善人所行等。

食要节量,由食多昏睡,不能修道,食多肠胃不适,引起疾病,所以节量而食。

四、头陀行者的住处

与衣食同样重要的是住处,凡夫的特点是心随境转,不能自己,所以选择住处环境,对于修道的能否成就,至关重要。僧尼的住处,佛世有两类:一是僧伽蓝摩,一是阿兰若处。僧伽蓝摩,汉译众园,是众僧共住的园林,阿兰若处,汉译寂静处、或闲静处。修习头陀行者只能住在阿兰若处,以及属于阿兰若处的冢间、树下、露地、随坐的五处。

阿兰若处:相对聚落村庄而言,指郊外山林旷野之中,杂音不到的处所。《智论》说离村最近三里,能远益善。《四分》说:去村五白弓。按一弓长四肘,一肘长一尺八寸,一弓长七尺二寸,一百弓为七十二丈,五百弓为三百六十丈。六尺为步,六十丈为百步,三百六十丈为六百步,即二里也。萨婆多部律说:一村一拘卢舍,一拘卢含为一鼓声,也就是说钟鼓声闻不到的地方。所以阿兰若处是清净的处所。

冢间坐:又称死人间坐,印土有林葬的习俗,山林旷野之中随处可见死尸,与死尸同住一起有益于道念增长。所以《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死人间住亦有十利:一常得无常想,二常得死想,三常得不净想,四常得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常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悲心,七远离戏调,八心常厌离,九勤得精进,十能除怖畏。

凡夫有四种颠倒:无常执常,不净执净,无我执我,以苦为乐,所以佛陀遗教比丘,依四念处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通常人们住在舒适的环境里,但凭观想的力量修四念住总觉得困难,倘若能住在冢间、面对死尸,自然会容易许多。

树下坐:树下与佛教的关系密切,教主释迦牟尼的出生、修行、成道、涅盘,都在树下。我们身为佛子,当随佛学,因此树下坐也成了头陀行之一。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树下坐在修道上有许多利益,如《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树下坐亦有十利:一无有求房舍疲苦,二无有求坐卧具疲苦,三无有所爱疲苦,四无有受用疲苦,五无处名字,六无斗诤事,七随顺四依法,八少而易得无过,九随顺修道,十无众闹行。

树下到处都有,大树底下好乘凉,避雨,树下坐可以避免乞求房舍的麻烦,树下空气好,有利于修道。

露地坐,比起树下坐更为艰苦是露地坐,大树的垂荫,就像半座房子,树下荫凉,鸟语花香,往往也会使人贪着,这就有必要受露地坐。露地上空荡荡的,一无所有,容易证入空定,当然露地坐必须是没有下雨的时候,倘若下雨天气,就得移到山洞或房屋下了。露地坐的意义,依《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空地坐亦有十利:一不求树下,二远离我所有,三无有诤讼,四若余去无有顾惜,五少戏调,六能忍风雨热蚊虻毒虫等,七不为音声刺激所刺,八不令众生嗔恨,九自亦无愁恨,十无众闹行处。

空地坐能磨炼意志,空地坐无所依赖,自然不会有什么可贪着,但空地坐太坚苦了,不是非常意志者所能办到。

随坐,就是不择树下露地,随处而坐,不乐人所贪,不恼他令避。随坐利益依《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随敷坐亦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坐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坐,四不令下座愁恼,五少欲,六少事,七趣得而用,八少用则少务,九不起诤讼因缘,十不夺他人受用。

随坐与露地坐、树下坐、冢间坐一样,不必向施主乞求精舍,不给僧团增加任何的麻烦,不会引起任何得失是非,随遇而安,无挂无碍,但要做到是不容易的。

五、头陀行者的威仪

威仪有行住坐卧四种,作为修头陀行者要常坐不卧。坐是修道的一种最佳方式,佛教中有着名的七支坐法,据佛经上记载:七支坐法早已失传,有五百罗汉,修持多年,始终不能入定,后来在雪山深处,发现一群猴子,利用这种方法坐禅,他们照样学习。便由此证得阿罗汉果。这传说近乎神话,但却能说明坐的修道意义,所以萨婆多部律中说:三乘圣人皆以此坐而悟道。

坐是精进相,坐是一种修道表现,佛陀在许多经律中,总是勉励弟子们少卧多坐,如《四分律》记载:有兰若比丘敷好卧具安眠,佛言不应尔,应初夜后夜,警意思惟,所为出家,为存出要。又《大智度论》说:

身四威仪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利,求道者大事未辨,烦恼贼常伺其便,不宜安卧,若欲睡时,肋不着席。

四威仪中坐为最殊胜,坐有利于消化,调和气息,道业未成者是应该多坐少睡的。《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

常坐亦有十利: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睡眠乐,三不贪卧具乐,四无卧时肋着席苦,五不随身欲,六易得坐禅,七易读诵经,八少睡眠,九身轻易起,十求坐卧具衣服心薄。

坐可以改变人们爱睡的懒惰习性,坐,卧具简单,坐有利于诵经参禅,与道相应,所以佛陀要求头陀比丘要常坐。

六、头陀行的受法和舍法

佛陀提倡头陀行法门,受具戒中受四依法,但头陀行并不是每位出家人都要修的,比如戒律中对衣服的规定,最早为粪扫衣,随后制三衣,后又开许百一、长衣,良由众生根机不一,报体强弱不同,佛陀才有种种不同的方便,但有些根机利的,报体强壮的,如大迦叶***之流,终身坚持头陀苦行,为僧团树立了简朴的楷模。因此在十二头陀行法中,你自觉受持了那一种法,则必须实行那一行法,假如没有受持,则可以不修头陀行了。

头陀行受持后,在没有舍去之前是不能违犯的,如《五分律》说:

若不舍十二头陀法,在人间受请,一一吉罗,若不能者皆应舍头陀法。

这里约饮食说的,头陀行者在饮食上,只能乞食,若接受人间受请,就要犯突吉罗。不能坚持头陀行,可以对一位比丘,舍去头陀法。

又发心持头陀法,而自己有意违犯,头陀法也会自然失去。比如接受居士施衣,持粪扫衣法就失去;畜长衣,持三衣法就失去;受请,持乞食法就失去;作余法食,持不作余食法就失去;再食,持一搏食法就失去;聚落住,持兰若法就失去;覆处住,持露地法就失去;贪乐住处,持随坐法就失去;寝卧,持常坐法就失去。

七、一些古德修头陀行的例子

上来依次介绍了十二种头陀行,有人看了之后,也许会觉得头陀行只能在印度实行,中国的环境是不适合的,这种理由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翻开高僧传记,却不乏头陀行的例子,这里我想引几则,供大家参考。

唐朝玄朗禅师常行头陀,住在溪涧岩石之傍,号左溪***。四十多年用一条尼师坛,始终不换,除了看经,不轻易燃烛;非见圣容,绝不妄行一步。由于他的道德感化,洗钵时众猿争捧,诵经时群鸟交翔,刺史王容屡次请师入城供养,他总以疾病为由推辞不去。

唐朝通慧禅师三十岁出家,不蓄粮食,饥则吃草果,渴则饮水,树下住,终日禅思,经过五年,因木头打到土块上,块破形销,廓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衲,一双麻鞋穿了二十年,布衲缝缝补补,冬夏不易。

唐朝智则禅师,雍州长安人,性格落魄不羁,总是披着破纳,裙子垂到膝上,房间仅有单床、瓦钵、木匙,房门从不关闭,有僧以为狂,师感叹说:出家远离世俗了,不修道业,专为衣食奔忙,浪费时间,扰乱内心宁静,如果这不是狂,还有甚么样算狂呢?

唐朝慧熙禅师,一个人住在岩洞里,不接受居士供养的房舍,日中一食,坐垫周围都是灰尘杂草。衣服敞陋,仅能避免风寒,冬天穿一阵,夏天就挂到壁上。有仰慕大名来参访者,多日才能见到。

宋朝道法禅师,炖煌人,专精禅思。后云游成都,受王休之费鉴之邀请,主持兴乐、香积二寺,领众有方,严以律己,不受别请,不预僧食。乞到的饮食减施虫鸟,夜晚脱衣露坐,以饲蚊蚋。后入定见弥勒佛脐中放光,照烛三恶道,于是更加精进,常坐不卧,元徽二年,在定中入灭。

宋朝慈受深禅师,在一次小参开示说:出家人要忘名利,甘淡泊,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厚。匾担和尚一生拾橡栗为食,永嘉大师不吃锄下菜,高僧惠休三十年着一鞋,遇到软地就赤脚。你们现在种种受用,未饥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业没有成就,烦恼依然存在,如何消化的了啊!

以上几则都是引自《缁门崇行录》,看了这此古德的高风亮节,不禁停笔凝思:古德之所以能够在道业上取得那样高的成就,这与其修头陀行,摒去物质享受有绝对关系;反观今人,拼命追求物质享受,在生活上的确跟上时代了,但道业却是零,可见欲乐与法乐是不能两全其美的。

今天我们撰写头陀行的文章,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去修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既使在佛世,修习头陀行也是少部分人的事。但是作为一个沙门,绝对不能忘记自己的本色,头陀行就是告诉我们,出家人在生活上应该简朴清心寡欲,少欲知足,如此才能与道业相应,否则一味贪图物质生活,心不向道,与世俗人又有何区别呢?

佛教的头陀苦行法

上面就是佛教的头陀苦行法的介绍了。我们若是学习修行佛法的话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来修行,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

...查看更多

头陀是什么意思?十二头陀行是指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头陀,这是佛教中的一个用语。不过人们听说过头陀,但是并不是很了解头陀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头陀是什么意思,十二头陀行是指什么?

头陀,又名头陀行,是梵文(dhūta)的译音,译为抖擞,谓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也。即甩开衣服(著弊纳衣、但三衣)、饮食(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节量食、不得饮浆)、住处(在阿兰若处、冢间住、树下止、露地坐、但坐不卧)等三种贪著的行法。头陀行是住持佛法的一种表现。若有人行头陀行,佛法就久住世间;若没有人行头陀行了,佛法就该灭亡了。行脚乞食的僧人俗称为“头陀”,亦称行者。

十二头陀,即修头陀行者要遵守的十二条规则,也就是十二种苦行。有关食的方面有五种;有关衣服的有两种;有关住的有五种。即一者在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不得饮浆、七者著弊纳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

头陀行是佛陀最早为弟子们制订的生活规范。在僧团成立之初,五比丘向佛陀提出,我们应该穿何衣?吃何食?住何处?佛陀当时的回答是: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尽管佛陀后来又开许了三衣、百一、长衣、僧食、受请食、聚落住、僧伽蓝住等种种方便。但僧尼受具戒时,总要受四依法(四依是头陀行),以显示头陀行的重要。

修学头陀的苦行者,有的行一种头陀行,有的行两种,有的三种,有的四种,有的五种、六种、七种、八种、九种、十种、十一种、十二种;有的完全都行的,有的单行一种的,这没有一定,量力而为。

佛教的头陀代表人物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他不单修行一种头陀行,这十二种头陀行,他都去修行;不但都去修行,而且还都修行得非常圆满。他老得到两百多岁的时候,佛看见他,都很不忍心看他还修这个头陀行。

一、着百衲衣

着弊纳(衲)衣,若贪新好之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着百衲衣。就是讲的穿衣服。穿什么衣服呢?衲衣;衣服上,左补一块补丁、右补一块补丁,补得补丁不知道有多少,这叫百衲衣,又叫粪扫衣。

怎么叫粪扫衣?这衣服是怎么样做成的?这是一般人不愿意穿的衣服,把它丢到垃圾里;那么出家人就到垃圾里边,把这些烂布从垃圾里面的粪土里捡起来,把它洗净了,又缝在一起,做成了衣服来穿,这叫粪扫衣。穿这种衣服,有什么好处呢?若讲好处,是太多了;若讲它不好,也不少。怎么说太多了?你穿上这个衣服,自己不起贪心,就灭自己的贪心,也不会说:“你看我穿这个衣服多漂亮!最值钱!”没有这种骄傲心,就把自己的贪心制住了。旁人一看你:“哦,这个老修行,穿这么破烂的衣服,不穿好衣服!这才真正是个修道的人,我们都应该照这样学!”这是息灭人家的贪心;因为你这种的影响力,就令其他的比丘也都发起道心来了。所以既止自己的贪心,又息人家的贪心,这岂不是好处呢?这好处,你说能有限量吗?所以说这个好处太多了!

那么说到好处不少,什么好处?你穿这个烂衣服,打劫的土匪一定不抢你的。就像一九四八年,我在南华寺的时候,有土匪来抢南华寺;他们把门砸开了,一进来,就向我要支票。我说:“你看我穿这样的衣服,像个有支票的人吗?”他一看我穿这衣服──那时不是像现在穿这样的衣服也没有破。那时候穿的衣服,就是在我母亲坟上守孝时穿的那一件;以后守完了孝,我就永远穿那件衣服,纪念我母亲。因为那件衣服坏得很厉害,所以我在东北时,是凡我的皈依弟子,都要给我补一块一吋丁方这么大的补丁;谁皈依我,就给我补一块,所以就补得很多。

在南华寺,土匪一看见我穿那件衣服,我叫他到房里去:“我房里有宝贝,你到我房里去拿!”他也不去我房里抢了。那时,我房里真有两个“宝贝”──活宝贝是沙弥;他们两个,那时候还是小孩子。所以土匪不抢你的!再有,那有钱的,就离你很远;还有一点最要紧的,这女人离你也很远的。你修道,总穿着那么一件衣服,就有一股“很香的”那个香味;可是这个香味,令一般女人认为就是臭味,所以就非离你远一点不可。所以,穿粪扫衣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也讲不完。

二、但三衣

但三衣,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三衣,不多亦不少。但,就是仅仅的;就只有三衣,没有其他的东西。所谓“身边无碍物,自无烦恼生”;行头陀行的比丘,只许可预备三衣。三衣:

(一)祖衣:是三衣中之最大者,又叫大衣;梵语是僧伽梨,译为二十五条衣。这二十五条,每一条有四长一短,合计起来是一百二十五格,这表示是种田的“田”相,所以又叫福田衣。若入王宫、升座说法、托钵乞食的时候,都可以穿这个祖衣。

(二)七衣:七条二长一短,共二十一格,梵语是郁多罗僧,译为入众衣。怎么叫入众衣?比丘礼拜、诵经、斋会、听经闻法时,要穿这个衣。

(三)五衣:五条一长一短,共十格,梵语是安陀会,译为作务衣。作务,就是做工,服劳执役;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穿这个五衣。

要行头陀行的比丘,应该仅仅有这三衣。所谓“三衣钵具”,在拜垫上的这个布,这叫“具”;比丘吃饭的碗,这叫“钵”。这是十二头陀行里,穿衣服的两种。那么除了穿衣,再重要的,就没有重要过吃饭──人最重要的是穿衣、吃饭,吃饭又比穿衣服重要。所以在吃饭上,有五种头陀行。

三、常行乞食

常行乞食,即于所得之食不生好恶念头。乞食,就是去托钵乞食,又叫常乞食。常乞食,就是每天到吃饭的时候,去乞食,自己不做饭吃,要吃现成的──人家做好了,你到那个地方去乞。在暹罗(泰国)、缅甸、锡兰,这个斋主做出菜饭,都预备一碗放到一边;哪一个和尚先来到他这儿乞食,他就跪到地上,把这一碗斋饭顶到头上,然后倒进你钵里,之后还叩三个头。这是供养三宝,暹罗、缅甸、锡兰,每一个家庭,都是那样子来供养三宝。

四、次第乞食

次第乞食,即不择贫富,次第行步乞食。次第乞。就是不拣择。就好像《楞严经》上所说:“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不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尊者拿着钵,他心里就想,谁给我这个斋,那就是我最后的斋主。也不管是干净的、不干净的,也不管是有钱的刹帝利,或者是最贫贱的旃陀罗那种人;不问贵贱,不问他是有钱的、没有钱的,这样的去乞食,给一切众生无量功德。次第乞食,就把你这种分别心没有了;行平等,给众生有种福的机会,没有一种拣择心,这就是大公无私。

五、受一食法(日中一食)

受一食法,即日仅受一食,以免数食妨碍一心修道。日中一食。就是早上也不吃东西,晚上也不吃东西,只有中午吃一次。日中一食是很好的,可惜不容易做得到。为什么?民以食为本;这一切人都想吃东西,都有吃东西的食欲,饿一点,就想吃东西了。

头陀是什么意思?十二头陀行是指什么?

早起也饿,晚间也饿;所以好是最好,不容易做得到。好什么呢?节省很多麻烦;你少吃两餐,就少大便、小便几次。“日中一食”这种的功德,说也说不完的;总而言之,你少吃一点东西,就少一点麻烦;吃得太多了,麻烦就会多了。

尤其在比丘吃饭的时候,要有三种的念、五种的观想。

这三种的念,是什么呢?

(一)愿断一切恶:把一切的恶都要断了。

(二)愿修一切善:愿做一切的善事。

(三)愿度一切众生:愿把一切众生都度得离苦得乐。

又要有五种的观想,是什么呢?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第一,要算计算计所吃的东西,需要多少的人工,才能把它做成?好像这一粒米,把它播种到地里头,又要栽培、灌溉,然后收割回来碾──现在是用机器,以前是用碾磨──把它的皮蜕去,然后做成饭,才能吃。你算计:这经过多少的功夫,才能成这一粒米呢?所以要量彼来处。中国古人有这么几句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在中国,以前都是那个老法子,用锄头铲地;在天气正当热,太阳正当头的时候;汗滴禾下土,这种田人的汗,像水似的,滴答滴答,滴到田里边的土上。谁知道这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都是从辛苦中得来的。

所以我们任何的国家、任何的民族,对物质都应该节省;应该爱惜物质,不要随随便便,把有用的物质都给糟蹋了!应该想它的来处不容易。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有的国家没有饭吃?就因为糟蹋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就没有饭吃。我们信佛的人,尤其对于因果上,特别要小心、要注意,不要糟蹋一切的东西。这饮食、财物,你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可以给旁人用,不应该随便给糟蹋了。所谓“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我们家里有剩的饭,外边却有饿的人;应该给没有饭吃的人吃,不要糟蹋了。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想它的来处是不易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忖,是度量度量,就是想一想;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德行,能应十方的人来供养?全缺,自己德行够不够,是全、是缺呀?要是德行不够,就要赶快用心修道。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防心,要防备自己这个心;离过,要离开过错。离开什么过错呢?离开贪、瞋、痴这三种过错。吃东西时,不要贪,不要说这个东西好吃我就多吃一点,那个东西不好吃我就不吃它,要平等的饮食,不要分别好不好的味道。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在比丘吃饭的时候,要做什么观想呢?要作药石想:为什么我要吃这个东西呢?这就是真正的药品!我如果不吃这个药品,我这身体就乾了,就会不能生存了。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我为什么要吃这饭呢?哦!我想要用功修道,如果我不吃饭,站也站不住了,坐也坐不稳了──睡觉可以的,但也不是一个修道的办法;所以我想要修道,就不得不吃这个东西。

比丘在吃东西的时候,都应该有这三念、五观。这是日中一食,这种好处太多了!

六、节量食

节量食,即于一食中节制其量,若恣意饮啖,腹满气涨,妨损道业。节,就是有节制;量,就是有数量。吃东西,不要说这东西好吃,吃完了又想吃、吃完了又想吃,这就没有节量了。无论怎么样好吃的东西,我每天若吃两碗饭,我一定就吃两碗;不能说这东西不好吃,就只吃一碗,好吃的,就吃三碗,自己就没有一个节量了。每一个行头陀行的出家人,本来吃两碗可以饱,现在我就吃一碗半,少吃一点,这叫节量食。

七、中后不得饮浆(过午不饮浆)

中后不得饮浆,即过中食后不饮浆,若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过午不饮浆,也就是过了午时之后,不饮这个浆。但是这是太难了!这种行力是不容易的,这个茶都算成是浆了,连茶都不可以喝的。这是饮食的五种头陀行。迦叶尊者在佛住世的时候,他是头陀第一。头陀有十二种,已经讲了七种,还有五种,这就是属于住的问题。

八、住阿兰若

在阿兰若处,即远离聚落,住空闲寂静处。阿兰若是梵语,译为寂静处;寂静,就是不喧闹的地方,没有任何的声音。这个地方,是在山林中,离城市很远的;这叫阿兰若,又叫阿练若,就是修道人一个最好的修道地方。在阿练若处,它是有一定的地点。修习头陀行者只能住在阿兰若处,以及属于阿兰若处的塚间、树下、露地、随坐的五处。

九、树下止(树下坐)

树下止,效佛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为什么要在树下住?因为修道的人,以天地为庐,以四海为家,到处都可以住。树下边,既可以避雨,又很凉爽,所以在树下住;可是在每一棵树底下住,不能超过三天,只可以住两宿。为什么不可以超过三天?因为真正修道的、清高的这种比丘,他避免哪儿有缘,避免有人认识而来供养他。所以在每一个地方,住两宿就走了;就是有人认识他,想供养他,他已经走了。这是因为不求任何人的好供养,所以在树下住。

十、露地住(露地坐)

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在树下,还有遮风挡雨的树叶子;在露天来住,这时候真是以天地做他一个大房子,这种生活非常自然。在露地宿,既有月明、又有星朗,所谓: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异味,略得少人知。这月亮到了天的中间,这风吹过水面上的时候;这种天然的生活,是很少人能领略到这种妙处的。

十一、冢间住

冢间住,即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修无常苦空之观,以厌离三界。冢是坟墓,就是和死人在一起睡觉。坐在坟墓的林里面,和这一些个鬼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坐到坟墓的旁边,正可以修无常观──知道人生是无常的,无论早晚迟速,都是会死的;死了之后,都会变成一个坟,在里边变成一堆白骨头。在坟墓边,坐着修道,能觉悟这一切都是无常的;就不会生出种种的贪心、种种的瞋心、种种的痴心,就不会有所执着了。

十二、但坐不卧(胁不着席)

但坐不卧,若安卧,虑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胁,就是胁肋。胁不着席,就是常坐不卧,言其常常是坐着的。在印度有位胁尊者,他就是一生都不躺着,都坐着。常坐不卧,也是头陀行之一;因为人躺着睡,就愈睡愈想要睡,不愿意起身用功修行。常坐不卧,他坐着睡一阵,就醒了,就很容易用功修行、参禅打坐;所以这常坐不卧,对于修行人是很有帮助的。

头陀是什么意思?十二头陀行是指什么?

上面就是关于头陀和十二头陀行的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严谨,比如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不要去三心二意等等。

...查看更多

头陀第一的迦叶是谁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头陀,这是佛教中的一个用语。头陀其实也是可以算是一种修行方法,而且...
https://m.mengou.net/topic/ttuo/144644.html

十二头陀行是什么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头陀的,这是佛教中的一个用语,头陀是梵语,翻译为‘抖擞’,即是打起...
https://m.mengou.net/topic/ttuo/144645.html

迦叶执着于头陀苦行 佛陀涅槃后集结佛经

很多人都是知道头陀的,这不仅仅是佛教中的一个用语,而且也能算是一个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头...
https://m.mengou.net/topic/ttuo/144646.html

修头陀行与安贫乐道

很多人都是知道头陀的,这在佛教中代表的就是苦行的修行方法,通常称为头陀行、头陀事或头陀...
https://m.mengou.net/topic/ttuo/144647.html

达摩头陀行及其律学意蕴

头陀,这在佛教中代表的就是苦行的修行方法,通常称为头陀行、头陀事或头陀功德(dhūta-guna)。其...
https://m.mengou.net/topic/ttuo/144648.html

八指头陀-寄禅和尚

很多人都是听说过头陀的,这在佛教中代表的就是苦行的修行方法,头陀行是早期佛教最常见的一...
https://m.mengou.net/topic/ttuo/144649.html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头陀行是早期佛教最常见的一种修持方式。尽管佛陀反对偏执于苦修,但佛教作为“少欲知足”的...
https://m.mengou.net/topic/ttuo/144650.html

结语

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增一阿含经》: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设法在世,益增天道,三恶道便减,亦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于世。诸比丘!所学皆当如迦叶所习。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