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闲
发布时间:2023-11-08 04:06:55作者:经藏网
来源:《禅踪》杂志
学佛以来体会了越来越多佛法中的不可思议。因为马上要中元节了,中元节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也是我们出家人又长一岁的标志日。大家要自我总结,回顾过去一年中自己的得失。一年来所学太多,这几天的回顾,最大的体会好象是明白了什么叫清闲。
记忆中的清闲是下午茶手中的报纸;是运动场边上三五好友的喘息;是带着小狗狗去散步;是带着小孩去公园放风筝等等置身事外的清闲。因为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置身事外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人为之生病、高血压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总是抱怨忙啊忙,难得片刻的清闲。更有甚者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还要忙着赶火车,赶着给自己在风景区照张像。
而在出家后从根本上体会到了什么是清闲。因为出家人行的是无为法,做任何事情是加倍认真努力地去做而对结果不执着。由于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较差,身体是比较疲劳的。但心态却是很清闲的,因为我们只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认真努力执着,而对结果不执着。从而我们每天疲劳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很快入睡,或者打一会儿坐就能很快恢复体力。而对于简单的饮食由于认真去吃,所以身体健康。不用去计较得失是非;不用去计较你多我少;不用去计较吃亏与占便宜等等对立。心里没有了执着,虽然身体会疲惫,但心里却是清闲的。这就是最近总是忙,有时忙得完不成自己的功课甚至忙得没有时间洗澡洗衣服。或者忙得边绕塔边和祖师说话。但是不管多忙总有时间用来打坐。这就是心里无事、无对立而感觉清闲的原因。
老和尚前一段时间跟我说:“未出家时嫌事多,出了家后事更多。”当时没有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并且他老人家即使“事更多”却也从没有感觉忙碌,总是从容自在清闲的样子。现在自己总算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里不装“事情”,每件事由当下的智慧去解决。这里一定要注意“事情”是指的人我是非等对立的问题,不是事件的过程。事件的过程是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的。绝不能有所轻视,否则就变成不为了。所以无为法实在是我们做事情的最佳办法。这在《金刚经》里也有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宝积经》里也说:“无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无为最安”。我们只要行无为法,那么我们就超越了清闲与忙碌,我们就能真正地清闲了。
吕洞宾修道成仙自认为是清闲的人并写下了:“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结果被黄龙祖师骂为:“守尸鬼”。说明吕洞宾只是知道置身外事的清闲,还不知道忙碌中的清闲。虽然得道成仙,但是还没有真正超越并得到解脱。
所以清闲是一种超越并解脱的状态;是行无为法的结果;既是清静;也是忙碌。
老和尚教我们最简单的行无为法的方法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只要我们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社会,不用对立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总能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包容的心去和谐自他,我们就不会心存对立,那么我们总能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分享的心去回报社会,即使我们再忙碌,我们也会感觉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结缘的心来成就自己的事业,那么我们即使再忙碌,我们也是清闲自在的。希望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体验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