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发布时间:2024-05-12 04:06:57作者:学典国学网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人,这个特别的群体,周围的朋友,大略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同门行人。这类朋友最可贵。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这种同门念佛善友,今世虽然不一定是兄弟,可是来世确同是阿弥陀佛正觉莲华化生,所以毕竟亲如手足。一个念佛人在世间,普通朋友,甚至家人都有可能抛弃他,但是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抛弃,阿弥陀佛身边的人也不会,念佛人便是阿弥陀佛身边之人。善导大师五部九卷中多处劝说念佛人要亲近同门。因为凡夫修学,难免受外界影响,而同门之间,每日思惟同一法义,向往同一净土,仰瞻同一尊佛,践行同一行法。
如同好友去同一宝地,相约同行,一路相互照应,相互鼓励,相互扶助,这对于每位行者最终达到目的地,大有裨益。特别是这个法门,处在这个杂缘甚多的时代,行人几乎每天都面对别解别行异学异见的干扰破坏,心志稍不坚者,即有可能下船,所以从古至今就有很多结社念佛,组织念佛会、念佛林、念佛点等,现今网络发达,又有了网络念佛群等等。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但是一捆筷子就很难折断了。一个念佛者孤单一人,其信念还没扎根时,可能对方说几句劝动的话很容易就动摇了,可是如果周围都是同门行人,别人的动摇就会变得无济于事,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集体的力量。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一个人处在专修念佛的环境之中,不自觉就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不自觉就变得念佛专一了,这是靠环境熏染的力量,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古人云,人能亲附善友,如在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此之谓也。这种朋友,能够遇到是一种福报,要珍惜。真正的善友是亦友亦师的,真正的老师是亦师亦友的。阿弥陀佛因地时候,“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真正善友,未生信时,使我生信;已生信时,使我信坚;懈怠之时,劝我精进;欲动摇时,破外邪说,使我安稳;烦恼之时,倾听抚慰;遭遇世难,挺身相助;临寿终时,为我助念……此类全是善友之功。可不珍惜珍重?善导大师言:普劝同生知识等,同行相亲莫相离。父母妻儿百千万,非是菩提增上缘。大师认为这样的善友实在比父母妻儿还应珍重。因为父母妻儿往往是念念相缠入恶道之缘,而同行善友则能促成解脱生极乐之缘。
第二类,学佛非同门朋友。每个学佛人几乎都会有这样的缘,当然,有些本来的念佛同门也可以变成此类朋友,有些这类朋友也可以增进变成念佛的同门。这类朋友,没有同一法义作为纽带相连,自然显得没那么亲近,但是比较起世间那么多没有学佛之人,彼此之间还是颇有亲切之感的,在内心感到由衷的随喜。与其相处,应该要像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随喜尊重之中也要提高警惕,因为个人缘法不同,由于对方不了解净土,执著心重,不免有时会用其所学教法来相妨难,劝学彼法。
面对如此别解别行,异学异见,此时应像善导大师说的,内心作如是思惟: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所以,对这一类朋友,既应尊重随喜,也要提高警惕。善导大师二河白道喻之中,行人走上白道,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之时,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恰是这类朋友往往会充当这些东岸群贼的角色,这类人确实也无恶心相向,甚至是一片慈悲之心,但是往往会使人从白道上退回,失莫大焉!此时应如大师所言: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第三类,世间善友。这类朋友没有信佛,但是因为世间某种缘分,成为了世间朋友,这样的朋友对一般人来讲并不占少数。依佛眼来看,他们是可怜悯者,盲盲从从,还将在六道中打转,不知因果,不晓地狱,故有机缘者一定要使之信佛念佛,方不辜作为一世朋友之义。实在无此佛缘者,与之相处,给其安心,给其欢喜,给其希望,给其利益;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此外,与其交往亦应平淡,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淡才能持久,浓情蜜意往往都不会长久。平淡相处,既不相互牵扯,也免得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人情世故上。蕅益大师云:“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如果只是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很多念佛的光阴就浪费掉了。
第四类,世间恶友。这类人很难缠,甚至很无赖,有时不小心惹上了,好像踩到了牛屎,甩也甩不掉,擦它还脏了衣服和手,可是因为宿世某些恶因缘就是被你碰见了,这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远离之。圣道门可以借境炼心,可是我们这个法门既然承认自己没有力量,也不是圣人根机,就应当安住于凡夫位置,自保在先。
很多人学佛觉得应该慈悲他,怜悯他,这想法本身没有错,可是我们也应该掂量下自己有几斤几两。我们不是佛菩萨,没有菩萨的智慧和忍力来调服摄受之,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同他周旋,我们不要做超越自己凡夫本分之事,那样不但事情不成,反而伤害到自己。所以还不如敬而远之,等到我们往生西方回来再帮助他也不迟。到那一天,哪怕他在我们面前舞刀弄枪都不怕,身如金刚,生死一如,善缘恶缘皆成得度因缘。
以上全是个人鄙见,总结来说,对同门佛友,当亲近,当依附;对非同门佛友,当敬当和,当警惕,守护己心;对世间善友,当和爱,当尊敬,见机引导,平淡处之;对世间恶友,当敬当远,以防与之牵扯不息。
佛说:“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古人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好朋友,同一志趣,心心相通,有时候对成就一个人比家亲眷属来的还要重要。世间如是,出世也是如此。擦亮选择朋友的眼光,明确交友的原则方法,是很值得念佛人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