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修行首要是恢复和重塑自己的“菩萨相”
发布时间:2024-08-20 04:05:58作者:学典国学网一直认为,赞叹一个女性美丽的极致用语,不是闭月羞花,不是一笑倾城,更不是被现代人用滥了的美女称谓,而是菩萨二字。每当我们提及菩萨相的时候,一个温婉可亲、端庄玉润的形象就会浮现在脑海? 菩萨一词不仅寓意了女性姣好的容颜仪态,更涵盖了女性最优秀的品质——慈悲纯良。菩萨一词甚至泯除了审美性别的差异和对立,从没有一尊女菩萨的形象会招致男人爱、女人妒的局面,更没有人会将男权社会下红颜薄命、红颜祸水等贬低歧视女性的词汇与女菩萨挂钩。 可见,貌如菩萨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国人集体审美的共同投射,与宗教信仰无关,与性别年龄无关。 菩萨一词本是佛教中的音译词,是菩提萨的简称,可以翻译为觉有情。觉是使动词,使有情觉悟之意。有情指的是一切有情感、有灵知的生命。 佛家的生命观极其宏大,不仅人类是有情众生,猫狗虫虾也是有情众生,包括以出生形式划分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物质形态划分的有色、无色,以意识形态划分的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有情众生。菩萨指的就是发心利益这一切有情众生的人。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菩萨皆为男性,通常是伟岸俊美的贵族男子形象。 而且佛经中说,一切诸佛菩萨成就菩提时,非男非女,随机应化,体现出众生平等,无有高下的基本教义。然而,佛教传入中国后,流传过程中被逐步本土化,佛经中诸多菩萨的形象也就发生了演变。东晋以前,我国的观世音菩萨造像几乎都是男性;东晋以后,观世音菩萨开始现身为女相,一度男女观音同时并存;到了隋唐时代,观世音菩萨就都成了女身。 甚至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造像,也逐渐显现出女性化倾向。这无不折射出中国人对女性的潜意识崇拜和审美理想——慈爱端庄、温文典雅,胸怀宽厚,博爱无私。由此,宗教信仰融入了审美艺术,审美韵味又为宗教信仰增添了魅力,两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菩萨,作为佛教文化的形象代言者,其仪态容貌已深深融入人们的集体意识之中,也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奠定了基础。 佛经上说,菩萨们庄严殊胜的相貌并不是偶然得来的,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比如佛陀本人在因地修行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圆满了相好的果报。 所谓相,是指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外貌特征,比如佛有手指细长、皮肤润泽、身形端直、两肩圆满、两颊隆满、齿白齐密等三十二种相;好,是指细微难见、不易查觉,但能使人生起欢欣喜爱之心的外貌特征,比如眉如初月、耳厚修长、鼻高不现孔、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等八十种好。两项合称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在《金刚经》中,佛陀曾对须菩提两次提出三十二相的问题。第一次佛陀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并用偈言强调: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相,如果仅仅以相的形式来寻找如来,就会把转轮圣王误当做如来。 若以美好的色相、悦耳的音声来寻觅真如佛性,那是一种邪知邪见,并不能领悟如来真相。因为《金刚经》首先是破相的,破除世人对相的执着,指出一切相都是随缘而有,因缘假合,不断处于变化中,没有实性,如梦幻泡影。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纵是再怎么如花似玉、天生丽质,也经不起岁月的推敲打磨,韶华终将随水逝去,挽断罗衣亦留不住。既然我们的容颜只是空花一现,还有必要花一百大劫时间去修正容颜吗? 事实上,以四大皆空着称的佛家历来重视梵行威仪的修持,为了整肃僧团的威仪,要求出家弟子在行、住、坐、卧四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规范,即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等。当年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庄严、记忆力最超群的阿难尊者,正是因为被佛陀非凡的仪容、强大的气场所折服,舍弃荣华和美妻出家并终生服侍佛陀。 当佛陀问阿难,究竟以何因缘要跟随他出家时,阿难这样回答: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是以渴仰,从佛剃落。虽然阿难出家的动机不纯,但毕竟促成了他跟随佛陀修习正法这桩大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庄严美好的形象对于接引众生、传播佛法的重要性。 试想面对一个相貌可憎、浑身散发恶臭的人,你愿意停下来听他讲些什么吗?美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共振,是眼耳鼻舌身意的瞬间摄受,所以我们看到自古流传下来的每一尊佛菩萨像,无论泥塑铜铸木雕壁画,皆是殊胜绝伦,令人见之顿觉可亲可敬可信赖,心灵很容易受到感染和震撼,乃至全身心托付之情油然而生。 这即是拜佛像可以受益的真实含义——因我礼汝,因为所拜的佛菩萨的形象,激发起了来拜者的恭敬心、清净心、信任心、喜悦心、向善心等,拜者因此身心获益,所以拜佛就是拜自己的心、拜自己内在的佛性。 庄严美好的形象,哪怕只是一尊泥塑土雕,竟能发挥如此大的精神作用,引得千百年来无数众生顶礼膜拜、香火不断,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女儿呢?人人都说好女如佛——面如满月,目若青莲。低眉生慈,回眸肃穆。步步生莲,吐气若兰。 行则上善,动则若水……生而为女人,本自具足这一切美好的潜质,只因凡尘覆盖一时无法显现出来,所以女人一生修行的首要目标,就是恢复和重塑自己的菩萨相。有菩萨相的女人,所到之处都洒满阳光,所遇见之人都心生欢喜、如沐春风,所生活和工作的场地的都充满向上的能量。这样的女人,永远不必依赖于男人,永远不必计较男人的是非评判,永远不怕年华逝去失宠于男人。 菩萨的相是历劫修来的,世间每一个女人的相貌何尝不是修来的呢?相由心生,貌由心转。世间的幻变万千,皆因内心意念而起,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女儿的五官七窍就是一颗玲珑心所投射出来的相。而所谓面相,并非一定要貌比天仙才是好,除了先天的五官形状外,气质和神韵才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终极表现,也是真正可以保证你笑到最后的底牌。 美国总统林肯说:一个人到40岁的时候就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儒家经典《论语》。阳货篇提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即一个人到四十岁的时候还是被人讨厌,也就无可救药了。这是针对于男人而言,结合自然规律和生理因素,一个女性最迟三十岁就应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了。 往昔一切起心动念、心态性格、言行举止经过三十年的日积月累,最终在脸上留下印迹,并且日渐明显。岁月之笔是公正客观的,它总是经意或不经意间在你的脸上勾勒出内在信息,这位执笔之手恰是你本人,是你经常流露出来的面部表情及言行举止。 正如相好记载着菩萨累世修习的信息,凡夫的面相也可以看出他的过去和未来。曾国藩在他的传世奇书《冰鉴》中透露自己的观人之术,即通过人的色与质,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命运前途。古往今来也有许多术士根据面相来推测人的未来运势。其实相术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相由心生,由脸观心念,由心念知未来。 这种能力我们人人都有,一个人是宽厚柔和还是性情暴戾,是诚实敦厚还是尖酸刻薄,往往在一见之下就可以略知一二。
再如做学问的人通常带着书卷气,经商者总是灵活敏锐,领导者常常不怒自威,性情温和的女儿皮肤细嫩,脾气暴躁的妇人则容易生横肉、色斑,心机太重之人的相貌绝无可亲,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容貌清朗……其秘密就在动心起念处——以念头与命运的关系来说:念头久了就演变为情绪,情绪久了就演变为性格,性格久了就演变为命运。 以念头与面相的关系来说:念头久了就显化为表情,表情久了就凝固成面相,此面相即是所谓命运的投射,心才是面相的枢纽,看相不如看心。 如果我们观察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人的相貌、气韵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变化。正所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爱贪小便宜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 爱小偷小摸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贼目鼠眼一次,长此以往,就出鬼祟相。 爱骗钱财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薄皮相。 爱混日子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松懈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懈怠相。 贪爱玩乐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漂浮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漂浮相。 爱发脾气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立眉瞪眼一次,长此以往,就出丑陋相。 某人爱说歪理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嘴就歪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歪嘴相。 爱生气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嘴就向前噘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噘嘴相。 常邪淫的人,每动一次此念,肾与膀胱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肾面灰、耳障相。 爱损人,每动一次此念,心与小肠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心面黑紫、印堂发暗相。 爱取人不义财,每动一次此念,肺与大肠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肺面盛赤、鼻陋相。 爱尊重人,每动一次此念,就庄严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庄严相。 爱精进,每动一次此念,就向上一次,长此以往,就出端庄相。 爱节俭,每动一次此念,就谨慎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朴素相。 爱布施,每动一次此念,就宽厚大方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宽厚相。 爱以慈悲心助人,每动一次此念,就积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慈悲善良相…… 请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变的,美好的仪态、和善的表情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吸引力,让见者如沐春风、相随效仿。每一个女儿内在都藏着一尊菩萨。 身为女儿,你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你不需要剃度,就可以做一个菩萨道的行者;你不需要披起袈裟,就可以为众生广种福田。修正你的心念,澄净你的心神,点燃你的觉照,亲证你的佛性,开启你的般若,享用你的法喜,布施你的笑容,你就是你所国土中的圆满报身佛! 色见声求也不妨,百花影里绣鸳鸯。 自从识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袖香。 学习佛法、传统文化,讲学培养人才,慈悲利益社会,以真诚增进交流,以专修求生净土,做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