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善法善行,惭愧增进

发布时间:2024-05-11 04:05:13作者:学典国学网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善法善行,惭愧增进

善法善行,惭愧增进

佛经上讲,学佛的人有七种善法,非常重要。这七种善法是:信、闻、戒、舍、慧、惭、愧。有了这七种善法,我们就能够精进不懈地修行,把自己从凡夫转变为圣贤。这些善法,可以说是我们修行的必备资粮,所以这七种善法也叫做“七圣财”。

“信”是第一种善法。所谓信就是信仰,信奉,也就是皈依。什么叫做皈依呢?这个“皈”字,同“归”字读音一样,意思也是相通的。所以这个“皈”字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投入,二是回归。所谓投入,就是说从你开始修行佛法的那个时刻起,你就已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佛法的怀抱;所谓回归,就是说我们的身心要认同佛教这个精神家园,就像是迷途的游子,终于有一天找到了来时的路,从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这时候你的信从感就会特别的强,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来支持你鼓舞你,无论前进的路途上有什么苦难,你都有决心去克服,这就是“信”的力量,是我们修行成佛的牢固根基。一切修行行为都是因“信”而成就,没有“信”,任何修行都无从谈起。

“闻”是第二种善法。所谓“闻”,就是学识、知识,特别是关于修行的知识。在我佛释迦牟尼身边侍从多年的阿难尊者,博闻强记,能够背诵很多释迦牟尼的教诲,所以在诸位弟子中被尊称为“多闻第一”,就是说阿难的学识最好。前面提到过,我们的智慧是从三个方面来的,即所谓闻慧、思慧、修慧。闻慧即听闻他人讲法而生出智慧,在文字印刷不发达的古代,这是僧人修行佛法的一个主要方法。就现在而言,自己阅读佛经所生发出的智慧这也是属于闻慧。第二个来源叫做思慧。所谓思慧就是通过自己的反复思维,贯通佛理佛法。使得自己的思维与佛法契合从而增长的智慧。第三种叫做修慧,即通过修行实践,身体力行,在修炼的过程中产生的智慧。

第三种善法“戒”,就是持戒。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持戒的问题,这里就不重复了。简单而言,你的“信”如果足够坚固,那么持戒也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我佛释迦牟尼在进入涅槃时,承侍在我佛释迦牟尼身旁的阿难曾经问:“我佛释迦牟尼涅槃后,以谁为师?”我佛释迦牟尼说:“阿难!

你和大家好好记住,你们应以戒为师。有一人依戒律修行,佛教就有一份光明。有十人就有十份光明。有百人、千人、万人、以至人人都依照戒律修行而不毁犯,这时佛教就有无量无边的光明,照破消灭世间所有黑暗。 ”

第四种善法是“舍”。舍,就是舍弃或者施舍。舍什么呢?无外乎舍弃两种东西,一是舍弃身外之物,二是舍弃内心的想法及烦恼。所谓“为道日损”,所以简单而言,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舍”的过程。我们都羡慕鸟儿能够自由飞翔,但是如果它的翅膀上挂上一些东西,比如金子,金银财宝之类的“难得之货”,那它就根本没有办法飞翔。所以修行之人必须要舍弃,只有舍弃才能够使得你轻装上阵,才能够使得你勇往直前。很多人不就是要钱嘛,要钱就给他好了,你留着那么多干什么呢?有时候花钱也是给人提供帮助,可以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快乐一点。酒色财气、功名利禄你如果样样都想要,一个也不能舍,那你也就不用修行了,回家找门路升官发财去吧!舍是第一步,修行是第二步,第一步你都迈不出去,第二步怎么可能迈得动?在世俗生活中,你注意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很多人都把各自的一些主张和想法死死地抱住不放,即使已经生出万千烦恼他也不肯舍弃。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很正常的生活里由于这些人心里根深蒂固的主张和想法,于是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无事找事,没有气生也要找些闲气来生,这就叫自找烦恼,烦恼无穷。

“舍”可以是财物布施方面的舍,施舍可以消除我们的贪执之心。贪执之心越强,烦恼相应也就越多,修行也就越是难以进步。所以为了对治这贪、嗔、痴三毒,我们必须在修行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把内心清理干净,一定要去舍。舍一点,就进一小步,舍去一大块,就前进了一大步。只有你心里装的东西少了,你才能够装得下一些智慧,如果你把所有的想法都舍弃,心里什么都不装,什么都没有,那你才能够有大智慧。

在修行实践方面,特别是随着修行层次的不断提高,更加要注意“舍”的道理。舍掉初步的东西才能够进到第二步,舍掉第二步的东西才能够进到第三步。比如修四禅八定的人,只有舍掉初禅的所见才能够进到二禅,舍掉二禅的所见才能够进到三禅……修行的路很长很长,前面的风景还多得是,所以你要不断地往前走,不能停留耽搁。

修行之人淡泊名利,处身行事以修道为本,对于身外的财产就是应该恬淡处之。我佛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是一年四季粗衣蔽体,随身长物只有一钵,乞食以为生养,其座下的常随的三千弟子也都是如此。今天的佛法修行者们的生活方式同我佛释迦牟尼时代有了根本的转变。现在的出家人不仅衣食住行样样有保证,而且有了财物。若与我佛释迦牟尼时代的比丘相比,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富翁,试问有哪一位出家人没有十件二十件衣服呢?有哪个出家人没有几百元钱呢?至于在家修习的居士就更加不用提了,具有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财产的人到处都有。虽然行乞修行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习我佛释迦牟尼时代的比丘们,至少在我们的心境要尽量地接近他们那种无牵无挂的状态,可以说,他们过的是一种更加纯粹的修行生活,真是三衣一钵行化天下,一心一意只为修行。大舍之后必有大得,他们的修行更加容易进步。

第五种善法是“慧”。“慧”就是智慧,或者说是般若,以及佛的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慧或般若,是我们成就一切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根本保证。没有智慧,一切修行都无从谈起。

第六种善法和第七种善法是“惭”和“愧”。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惭”和“愧”二者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只不过在现代汉语里面由于“惭”和“愧 ”连用,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别。所谓“惭”,就是因为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羞耻,这个错误你原来并不知道;而所谓“愧”也是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羞耻,但是这个错误你心里一直都知道。当你心里有了“惭”的时候,经常是由于和他人进行交流或对比而发现了你的错误,而这个错误你原来并不知道,这叫做“惭”。这个“愧”就不一样了,从字面的意思来讲就是你心中有鬼,它是你心里知道自己有意无意地犯了错误,或者是由于你的努力不够而犯下了过失,而这个错误或过失不管别人知不知道,你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这个就叫做“愧”。就修行的问题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你与其他修行者交流,一谈话,你知道自己修行很差,心里有很多错误见解,没法跟人家比,所以你就自惭形秽,这叫“惭”。所谓“愧”,就是你修行了好几年,忽然有一天一个人说

了一句话,你就大怒,虽然你并没有口出恶言、拳脚相加,别人也不知道你的心里活动,但是你知道你是动心了,而且是犯了嗔戒,心有愧疚,这就是“愧”。

“惭”和“愧”是对于所犯错误的内心活动,就是你犯错之后,如果你的心中还有“惭”和“愧”,那么恭喜你,你还可以进步,还可以继续修行,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还有些人,他们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既没有“惭 ”也没有“愧”,或者说,他认为自己所犯的错误都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根本就不认为这是错误,那么这种人就非常危险了。因为他们已经觉察不到自己的错误,也就没有再改进的地方,也就根本不会再前进了,他们的修行也就到此结束了,他所余下的生命都已经是垃圾时间了。

所以“惭”和“愧”能够守护我们的修行之心,使我们的信、闻、戒、舍、慧都能够不断地增进。所以,佛教把“惭”和“愧”两种善法比作守护“圣财 ”的人。财富固然重要,但没有守护财富的人也是不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惭”和“愧”同样也是“圣财”。所以,佛教就把“惭”和“愧”列为第六种和第七种圣财。

“惭”和“愧”就是守宝的人,守护这其他五种圣财并使得它们不断增长。有“惭”和“愧”就能增长信心,有“惭”和“愧”就能持守禁戒,有“惭”和“愧”就能行舍,有“惭”和“愧”就能发明智慧。我们天天都在打坐,如果惭愧心具足,必定能保持一种精进的力量。能精进,一切事都好办,所谓“不怕慢,就怕站”,只要肯用功,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没有精进,不下功夫,就是混日子等死,过了一天又一天,虚度光阴,浪费粮食。

所以,佛教里讲,世间有两个最有力量的男子汉:一个是惭,一个是愧。有惭愧的人就有力量。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总是要发奋图强,总是要向着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惭愧心,使这两种善法能够在我们的心地深深的扎根。每天自问反省,每天就能够升起惭愧心,那样,我们就能够天天进步,成就善法,成就修行。我们要开悟,就必须依靠“惭”、“愧”这两位最有力量的健儿,推动我们的修行前进。

普通的财富可以用来办世俗的事业,而圣财是佛法修行者们发达其修行事业的无形财富,是我们发明本心的内心资粮,其宝贵之处就在于它们最终能够帮助我们从迷惘困顿的此岸度越到觉悟解脱的彼岸。这七种圣财能够救济贫穷---善法的贫穷。我们天天修行,到底要修什么,就是要修信、戒、闻、舍、慧、惭、愧这七种善法善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