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1

发布时间:2024-05-01 04:08:09作者:学典国学网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1

《佛说十善业道经》(二)-1

——怡西法师2016年讲于扬州法海寺

下面我们正式来学习本经,首先请看经题:

[佛说十善业道经]

经题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佛说十善业道」,这属于别题,「经」属于通题。所谓通题就是每部经都有这个字,这是通用的;别题是这部经区别于其他经典的。

「佛」是人,「十善业道」是法,经题判归七种立题里面的人法立题。

经题特别强调这部经是佛所说的「十善业道」,这么做有深意。在经教里面,每个字,或是每种表达,都不是虚设的,有两种情况特别需要引起注意:

一、凡是强调「佛说」二字,这部经典一定有比其他经典特殊之处。比如《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表明这些经典是佛不问自说的。因为这个法门太重要,对众生有莫大的利益,但是又没有人有这个智慧启请佛来讲,所以佛就不问自说。

二、第二处需要注意的是经的体例,例如在本经的正宗分,第一句话讲的是[佛说]。按照规矩,这种情况,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说]二字开头的,那这部经的经题通常就要加上[佛说]二字。

《佛说十善业道经》经题上就指明是佛说,是佛亲口宣说的,不问自说,证明本经非常重要。

根据《大智度论》,有五种人可以说经:

一、佛说。谓如来出现于世。为度众生。广说种种诸经。但自金口所宣者。是名佛说。出自佛之金口的,叫做佛说。这是第一种情况。

二、弟子说。弟子即声闻、缘觉、菩萨等诸大弟子。谓佛在世时。承佛加被。各运神通。随机演教。化度众生。是名弟子说。这些人于佛在世时,承佛力加被,为度众生而说的。

三、仙说。仙即佛会之中诸大仙人。谓其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饶益有情。是名仙说。这些诸大仙人,是从佛入道,他们所说的也都是佛的法化,是宣扬正法,而非外道。

四、诸天说。天即梵释等诸天。谓如帝释。每于善法堂上。常为忉利诸天。演说般若大经等。是名诸天说。这些天人众等同样也是宣说佛法的,佛教中所说的天王众,他们的身份是菩萨示现,为度天人类众生而广演大经。

五、化人说。化人即三乘圣人随机现化者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随机现化是我们所说的随机应化身,应现什么身即现什么身。比如说罗睺罗尊者,他化作金轮王,而度城东老母,这是一个和他有缘的众生。先赞叹福果因缘,后说大乘妙法。这种情况叫化人说。

虽然有五种人可以说经,其中四种人所说的经典,需经佛印证后,方能称为经典。这部《十善业道经》直接标明是佛亲口所说,这样的经典,是佛必定要说,就好像净土经论一样,净土法门是诸佛必说的,属于非常重要的经典。

「佛」字是梵语,全称「佛陀耶」,中国人因为喜欢简单,就称为「佛」。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称为佛,佛是「觉」的意思。

中国人称「圣」也有这个意思,但是并不一定把宇宙人生性相、理事、因果彻底通达明了,只说通达明了。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层次不一样。所以「佛」跟「圣」还是有区别的,尽管说佛一定是圣人,但不是所有的圣人都可能称为佛。

例如,在佛法大乘经上,讲到从凡入圣,成佛前有五十一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再往上到究竟圆满的妙觉位就是佛了。这个地方所称的「佛」是指圆教究竟圆满佛。

可见「佛」这个名称不是某个人独有的,不是只有一个人可以称为「佛」。它是一个学位,只要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对一切法通达无碍,就能称为「佛」。以本经所指的佛来讲,是指三千年前示现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

「说」,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用话来表达意思。这部《十善业道经》是佛为我们讲出来的。

第二层意思,「说」是个通假字,通古代的「悦」字,喜悦的意思。佛希望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终于看到众生根机成熟,很欢喜,所以「悦所怀也」,正好跟佛本心的心愿符合,于是就说出了这部经典。正如《佛说阿弥陀经》,也是佛看到众生当生成佛的因缘成熟,非常高兴,就说出净土法门。

「十」,有两重意义:

第一重:代表十善业道有十个科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

第二重:「十」在佛教里有代表大圆满的深义,例如在《华严经》里面就代表大圆满。《地藏经》开头佛身放光明云,也是用十种表示大圆满。虽然本经举出十个科目,但是这十个科目所代表的是无量无边的善法,十善代表一切善,一切善归纳起来有这十大类。

「业」,一听到「造业」这个词,我们首先想到造业是恶事,恶事才会造业。其实不然,「造业」本身是个中性词。我们平时日常生活当中做的所有事情,叫做「事」,事情做完了,总会在心里,佛法里特指在阿赖耶识里面留下的一个印象,这个叫「业」。

事可以分为善事、恶事,不善不恶的事三类,则分别产生三种业,即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事产生的后果是善业,恶事产生的后果是恶业,不善不恶的事产生的后果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称无记业。

业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是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造作的种子,所有身口意的造作都会留下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储存起来,哪怕是千劫、万劫都不会消亡。这个种子是因,一旦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成为果报。

佛教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佛教是因缘法,都是因果律在起作用,而且「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再长的时间仍然起作用。

所以《十善业道经》从身口意三个方面,以十个大类的形式,告诫我们一定要敬畏因果。唯有产生真正的敬畏之心,才能做到从杜绝恶因上去避免恶果,这是菩萨的智慧和行持。假如不知道从因上下功夫,只是当果报来了的时候,才无可奈何地去接受,或者千方百计想逃避,那就是凡夫了。因此上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道」,双关语。从理上讲,「道」是讲宇宙人生的规律。从事上讲,「道」指不同的法界,一真法界或者十法界。

修持十善水平的高低,能感应到不同的法界。十善业道修圆满,进一真法界,学位是佛。依次剃减,有菩萨、缘觉、声闻。再往下减,是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自己生生世世都在修自己的道,也就是在创造自己的法界。

这是从大类上来分的,假设只看六道当中的人道,人道当中也有十法界。有的人福慧修得很圆满,讲经说法,广度众生,人天礼敬,就好比是人中的佛法界。

有的人慈悲喜舍,日常所行都是上品五戒十善,这是人道中的天法界。

有的人贪得无厌,见了什么都想据为己有,偷偷摸摸,心术不正,不敢正眼看人,那就把自己活成了人道中的饿鬼。

有的人瞋恚易怒、嫉妒心很强,说话、做事凶狠暴戾,那是人中的地狱。

有的人,做什么都没有主见,不明事理,不明因果,胡里胡涂的,犹犹豫豫,人家说一句东,他就往东,人家说一句西,他又往西,心里七上八下,没有个着落,这是愚痴,好比人中的畜生道。

不仅人道当中有十法界,每一个法界里面其实都有十法界。天台家所说的「百界千如」,十界里面,每一界再分十个法界,就是一百界,一百界里面,每一界又分十个法界,如此分下去,无量无边,无非都是造作善业多少不同,感应的道就不同。

这也就能够解释,同样是人,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人当中,福报、智慧、生活环境,所遇到的种种缘差别如此之大,都是因为善恶因果的关系,而这种因果不是别人给予的,正是自己造作的。同时,因果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既然是这样,就有既定和改变两种可能性。过去所造作的,当下所承受的,是属于既定,这是一对已经发生的因果,而当下所承受的,如果能明了它将是未来的因,则还有机会在这个时候修因得果,也就是从当下开始,使身口意三业的造作符合我们未来所想要趋向的那个道。

佛教是真实的教育,对每一个众生来讲,接触到佛法将开启全然不一样的生活境界。接受那些已经发生的,努力营造那些还没有发生的,这是最为积极的态度。真正的佛弟子,在遇到生活中种种境遇的时候,那才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现在很多人很脆弱,自杀的很多,国际社会都在积极想办法减少自杀率。最好的办法大家都来学佛吧。在佛教徒当中,鲜有人自杀的。有人说是因为佛教中说自杀的人,死了更痛苦,每七天都要重复自杀时的痛苦,所以吓得都不敢死了。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佛教徒知道什么是坦然接受的,什么是可以努力改变的,一切都是自己造作的因果,还有什么要痛恨的人和世界吗?既然还有一口气在,都有机会让自己所处的境遇产生改变,甚至超凡入圣都在一念之间,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吗?佛弟子们时常能感受到佛菩萨的加持力量,喜悦常常在内心涌动,根本不会去自杀,我们珍惜生命,我们要用自己生命和佛菩萨做同一件事,让一切众生获得最终的幸福,谁会去自杀呢?

那么同样的道理,消除战争,消除种族歧视,最好的办法,大家都来学佛吧!纵观人类历史,唯有佛教从未主动发动过侵略战争,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精神难道不是最好的消除战争,消除种族歧视的办法吗?难怪汤恩比博士说:二十一世纪,唯有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可以拯救世界。

这部《十善业道经》虽然在佛法教学里属于基础科目,可是要知道,这部经典既通初学也通圆满的如来果地,这是圆融的。从初发心开始学佛,一直修到阿罗汉、菩萨,到如来果地,所修的无非就是将十善业道圆满落实,所以十善业里的每一条含义都非常深广。所以经里这样讲,这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所修的科目,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认真努力去奉行。

净土行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净业三福是重要基础,净业三福的第一条,特别提到要修十善业,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不可以忽略。不要以为什么都不管,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理上虽然能说得通,但是如果没有十善业的基础,即使念佛,内心的恶念不能去除,还是不能跟佛感应道交。

「经」,是通题。不是每一部书都可以称为经,必须内容上是讲宇宙人生真相,而且是圣贤人所说,才尊为「经」。前面讲过了有五种人可以说经,那不是凡夫随便说的。通常古德用四个概念来解释「经」,所谓「贯、摄、常、法」。

「贯」是贯通,表明层次分明,非常有条理,前后呼应,贯穿一致。看一部经的条理,最方便的方法是看科判,科判是表达层次、结构的。

佛说的经严密到什么程度?可以达到多一个字多余,减一个字就不圆满的程度。

「摄」是摄受。只要读过佛经,原来曾经以为已经是巅峰之作的其他作品都相形见拙了。那些其他的作品,也都很有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有限。经典是自性的流露,摄受人心,吸引力强,一辈子不厌,生生世世都读不厌。有的居士一天读十遍《无量寿经》,年年坚持,日日坚持,越读越欢喜,其他再好的文章都不会有这么大的摄受力。还有的居士,这一生当中,从未接触过某部经,但是他一拿起来就能很流利的诵读,仿佛从前练习过很久一样,特别亲切,特别熟悉,内心有种莫名的感动,这也是过去生当中曾经受持读诵的结果。

「常」是恒常、永恒的意思。经典里讲的理论、方法是不随时间、空间而改变的真理,无论在何时、何地去看,都是正确的。古人要修十善业,今人也要修十善业;中国人得修十善业,外国人也得修十善业,善的标准是一致的,这是「常」。

「法」的意思是法则。无论何时何处,任何众生依据这个法则来修学都能成就。

具足贯、摄、常、法四个含义才能称为「经」。当然除了这四意,还有比如说镜子的意思,是来对照身口意行为用的,还有路径的意思,是用来通向涅盘城的路径等等。我们就不一一展开说了,总之对于「经」这个字,至少要知道具足贯摄常法四义。

《佛说十善业道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必须宣说的基础科目,无论学哪个法门,都要以十善业道为基础。

经题就报告到此地,下面解释人题: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唐」是指唐代。这部经翻译于唐朝武则天的时代。

「于阗」是现在的新疆和阗,这是指明译经者的籍贯。

「三藏法师」,藕益大师的解释是:「三藏」者,经律论也。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开慧辩。以兹三学自轨轨他,名为「法师」。通达经律论三藏,并且能够以经律论自轨轨他的法师,才能称为三藏法师。

「实叉难陀」是译经者的名字。翻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喜学,喜欢的喜,学问的学,难怪他精通经律论三藏,是因为喜欢学习。孔子说「好学近乎智」,好学的人有智慧。

古人对于翻译经典非常慎重,开悟的大德才能翻译经典,比如鸠摩罗什大师、玄奘大师,当然还包括翻译这部经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这位法师的名字我们不陌生,法师对我们经典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脍炙人口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华严》也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也是他翻译的。

佛经当中提到的译经人,一般来讲是指译主。翻译佛经是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随便翻译一下就可以完成翻译佛经。佛经的翻译非常严谨,有层层的分工和把关,规模宏大的译场往往有上千人,或是数千人,翻译工作是团体协作完成的,但是必须要有个负责人,称为「译主」。

「译」,就是把经典从外文翻译成中文。这位法师并不是中国本地人,但是翻译的经典的语句很流畅,中国人都很喜欢。

简单的介绍过译经人,我们来看经文:

请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这一段经文是每部经都有的的通例,讲的是六种成就。

佛一生没有立文字,他在临终的时候嘱咐弟子阿难尊者,立下了结集经典的规矩,就是每部经前面都要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正如我所听到的那样,意思是阿难所复述的,是他从老师世尊释迦牟尼佛那里听到的。

依《大智度论》解释,这四个字有无量义。

「如是」代表信成就。

「如是」,确实是这样。增加大家的信心。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如」是真如、是自性,因为「如」是真如、是自性,所以才「是」。假若不是真如、不是自性,那就「不是」。

从根本上来说,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区分的标准就在真如。符合真如自性的就叫「是」,不符合真如自性的就叫「非」。

《太上感应篇》里面,「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这句话,做为善事善报那部分的总纲,「是道」和「非道」也是从符合不符合真如自性上来区分的。

自性是唯一的真实,自性以外的任何一法都不真实,「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一切法都是自性显现出来的,没有真实的自体,既然是显现的,就是虚妄,只有真如才真是,其他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都不真实。

佛非常了解这个事实状况,所以他住在真如实相当中,所以佛住在「是」里头,凡夫被幻相所迷惑,所以凡夫住在「非」里头。一迷惑就造业,不知道自己所执着的、所分别的其实是假的,不是真的。

如何从凡夫的境界回归到如来真如境界?那就要靠觉悟。一觉悟,彻底明白「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能够观照出这个幻相不真实,没有自性,于是他就从幻相中回头了,就能够住在真如里面,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为「觉者」。

二、「如是」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从真如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这些法,那就是「如是」。佛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无非就是「如是」两个字,讲真如自性,讲与真如相应的这些事情。

圣人的教学,用的不是心意识,凡夫用的是心意识,圣人讲的不是自己的意思,有自己意思的是凡夫。

所谓心意识,实际上是三个识,「心」是阿赖耶识,也叫第八识,有含藏种子的功用;「意」是末那识,也叫第七识,会产生执着;「识」是意识,也叫第六识,会产生分别。

八个识当中,第六识的活动范围最宽,活动力量最强。它有时和前五识一起,对外在的境界起种种分别;有时单独向内起种种分别。由于从属于六识的“思心所”的发动,身、语、意才构成种种活动。想要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要依靠六识中的“慧心所”来修习禅观和智慧。

凡夫用的是心意识,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圣人离开了妄想分别执着,完全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对众生是应机说法,所以圣人所说的叫「如是」,讲的都是自性本来的东西。

「我闻」,代表闻成就。

「我」有两重意思:

一、表面的意思是阿难的自称。

意思是说明阿难尊者在复讲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内容。因为凡夫没有证得自性之前,还要用心意识,自己就不能随便创造,所讲的必须是圣贤的意思。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圣人、老师来讲?自己证得自性的时候。其实证得自性之后,也不是讲自己的意思,还是讲真如本性的意思,十方诸佛贤圣都是一样的。

这是从表面意思来讲的,那么从真实的意思来讲:

二、真实的意思是代表自性。

真我不是色身的身体,真我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身体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执着这个浪花是我,那就见不到大海。真我是大海,一切众生都好比是浪花,都是真我的一部分。所以一切众生都是自性的一部分,都是自性所现的。真正明心见性的人,见到了真我,一定会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事非人我就此彻底消灭,得到真我之后就得大自在。

「一时」是「时成就」。

一时是指时间,却不标明年、月、日、时。这是有深义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时间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是人类的错觉而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时间长短是由物体运动的相对速度决定的。如果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如果等于光速,时间就停止了;如果超过光速,在理论上讲,就可以回到过去,所以时间本身并不是固定的。

经中所说的「一时」,就是师资道合之时,众生听这部经的因缘成熟的时候,正是佛说出这部经的时候。在我们的概念当中,都会想到佛说这部经是大约三千年前的时候,佛也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些时间的节点,听起来好像很真实。实际上,如果一个人,他的善根真正成熟了,这一生能够得度,佛会示现来为他说法,对他来讲,此生得值于佛,那就是生活在正法时期。

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唐朝人。法照大师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到达五台山,得到善财童子引领,来到了大圣竹林寺,至讲堂,见到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各据东西狮子座上,万众围绕而为说法。大师于菩萨座下请问佛法,文殊菩萨为他解答、开示。开示完毕,二大菩萨同舒金色臂,为他摩顶受记。大师欢喜踊跃,作礼而退。于顷刻间,所有景象消失不复见,竹林寺也不见了,菩萨也不见了,大师内心怅然悲感,便于所在之处立石以为标记。

以上这个公案,不正是说明「一时」对于师资道合的当机者来说,正好就是那个时候,不早不晚,刚刚好机缘成熟的那个时候就是「一时」。

若你正是当机者,灵山会上佛「一时」正在说法,你也可以入于灵山会上。

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根,不肯接受佛的教导,即使见到佛也不能得度,对他来讲仍然是末法时期,所以时间并不固定,得看一个人得度的因缘。

当下我们因缘成熟,修十善业道,这一生求无上菩提的基础就在此时,那就是经典所说「一时」。

另外,净土宗讲「一心不乱」,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之时,也是「一时」,法界贯通,时间、空间都不成障碍,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可以看到。

史传记载,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隋朝人。他读《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的时候入定了。结果到了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还在灵鹫山讲《法华经》,他到了那里就听了一座,出定以后,他告诉别人:世尊讲《法华经》的法会还没散。

当智者大师诵经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时空已经不能障碍他了,世尊当年讲《法华经》之时,正是他现在听《法华经》之时,多么奇妙!

现代科学讲可以进入时间隧道,回到过去或者去到未来。其实哪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作家张爱玲说:时间是无崖的荒野。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时间是人类的错觉。佛陀说:要离寿者相。不要执着这些时间的名词,当我们用功用到一心不乱之时,也能入于佛讲经之时。

「佛」是主成就。

意思是表明这部经是谁说的,当然这部经是「佛」本人说的,「佛」指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娑竭罗龙宫」是处成就。

「在」字讲得很有意思,不讲佛住,而是讲佛在。[在]和[住]不同。举例来说明:你打电话问朋友:“喂,你在哪呢?”这个时候,你的意思并不是问你的朋友他平时恒常的住址,不是问他家在哪。你的意思是问他现在随缘在哪。他对你问话的意思,是心领神会的,他会回答说:“我在法海寺听经呢”。

同样,佛在,也有随缘的意思,佛是无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非要说佛的住处,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当下就是。我们迷惑颠倒,看不到当下就是一真法界。佛跟我们在一起,他也是住一真法界,我们还是住六道轮回。

佛住一真法界,看见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他就应机说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有应就是「在」,这里的众生因缘成熟,他就在这里说法;这里众生因缘没有成熟,他就不在这里,他随缘现身。能够随缘,就自在。

「娑竭罗龙宫」,「娑竭罗」是梵语,意思是咸水海。大海的水咸且苦,它代表苦海,一切世间就像苦海一样。「龙宫」,这是大龙菩萨的道场,这位菩萨是法身大士。

「龙」代表千变万化。「龙宫」,是一个道场,代表我们现前的社会。大苦海里这些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众生,代表我们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

龙宫到底有没有?现在科学探测并没看见龙宫,要知道空间有多维次,六道也在不同的维次空间,不同的维次空间,哪怕是交错在一起,你也看不到。看不到不等于就没有。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众成就。

众成就是介绍听经的大众。「比丘」是受了具足戒的出家男众。在比丘前面冠上「大」字,说明他们不是一般比丘,是「大比丘」,指大乘菩萨示现。「众」字还代表僧团,有六和合的意思。如果一个团体修六和敬,能称之为「众」。六和敬里面,「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这两条最重要。以《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为基础起修,共同以圣贤人为老师,以相同的科目学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这样才能修六和敬。

六和僧团里的大比丘众有八千人。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是大菩萨。八千大比丘众组成的六和僧团,加上三万二千大菩萨,合起来总共四万人。汇聚在龙宫,听佛讲《十善业道经》,这是一个殊胜的法会,佛很高兴说出这个大法。

至此,我们介绍过六种成就。所谓六种成就就是讲六种缘。[六缘不具,教则不兴],一定要有这六种缘,教学才成就,所以称为六种成就。可见得一部佛经能够弘传出来,需要多么殊胜不可思议的因缘。本经的序分就介绍到此地。

接下来开始学习本经的正宗分,序分好比一篇文章的序言,正宗分好比一篇文章的主干,主要的内容都包含在正宗分当中。

接下来开始学习本经的正宗分,序分好比一篇文章的序言,正宗分好比一篇文章的主干,主要的内容都包含在正宗分当中。

在讲正宗分之前,我们先把正宗分部分的科判简单向大众作一下介绍,使令了解正宗分部分的脉络结构。

正宗分部分可以分为四段。

甲二、正宗分(四):

乙一、总示业果妙理。(从总体上开示业果唯是由自心造作变现)

乙二、特示十善业道。(特别指示能断除一切恶道苦的正道——十善业道)

乙三、广申依十善庄严万行。(广大申明以十善业道为所依,庄严菩萨道的万行)

乙四、结赞十善为五乘共依。(总结赞叹十善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五乘修行共同的所依,或者说五乘道果都必须依止十善业道才能成就)

我们先看第一段:

乙一、总示业果妙理。这一段又分成三小段。

乙一、总示业果妙理(三)

丙一、正明

丙二、举证

丙三、劝修

第一个小段正明当中,再分成二小段:

丙一、正明(二)

丁一、指示妙理

丁二、教诫修善

指示妙理这个小段,又再分成三个小节:

丁一、指示妙理(三)

戊一、明世俗业果唯心

戊二、明胜义心即无心

戊三、结成万法自性如幻

好了,科判是很详细的,或许你们现在听起来有些复杂,干什么分那么多次?实际上要学会用科判学习经教的方法,学会之后,感觉整个经文的结构环环相扣,每一段,每个字都不多不少,呈现出前面讲的贯摄常法四意,法味无穷。

对于在座的各位佛学院的学生们来说,更是要掌握用科判的方法,对自身学习以及将来弘法利生来说都至关重要。科判能使你逻辑清晰,一直握着这条线就不会偏离,你学的明白,讲的明白,听众也听得明白。

我们来看下面的经文,这一段经文属于戊一、明世俗业果唯心。说明世俗业力果报都是唯心所造的。

请看经文: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尔时],是讲听经的四万大众,因缘成熟,聚焦在娑竭罗龙宫。[世尊]指释迦牟尼佛。就在此时,世尊告诉龙王。世尊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世尊用这简单的几句话讲出了六道轮回的原因。

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正是大乘经里面所说的「一切法由心想生」,一切众生的生活境界,都是像《华严经》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宇宙的本体,它能够现宇宙境界;唯识所变的「识」,就是心想,因为众生心里的想法、念头不一样,因而身体造作、语言的造作、意念的造作就不一样。身口意三业当中,意是主宰,也就是意业的念头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环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