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德育故事:《二十四义》【三集卷六】

发布时间:2024-05-11 04:05:05作者:学典国学网
德育故事:《二十四义》【三集卷六】

三集卷六 《二十四义》


义篇

一、【杵臼救孤】
公孙杵臼。保赵良图。使婴谬首。死义全孤。
【原文】
周晋公孙杵臼与程婴为赵朔客。屠岸贾杀朔。复索朔之遗孤。程婴欲保之。杵臼乃取他人儿匿山中。使婴谬首曰。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贾诸将随婴攻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也。纵不能立孤。而忍卖之乎。遂杀杵臼及孤儿。其赵氏真孤。乃在程婴处也。

杵臼死后。程婴匿真孤山中十五年。韩厥言于景公。立赵氏后。是为赵武。遂攻屠岸贾。灭之。武既冠。婴曰。昔下宫之难。我非不能死。欲存赵后。今宜下报宣孟杵臼。遂自杀。武号泣。齐衰三年。奉祀不绝。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晋国的公孙杵臼和程婴。都是赵朔的门客。后来屠岸贾把赵朔杀了。又去搜寻赵朔遗下的孤儿。程婴想要把孤儿保全。于是公孙杵臼就抱了一个别人家的小孩子躲在山里。叫程婴假去告发。说、你们只要给我一千金子。我就对你们说出赵氏孤儿所在的地方。屠岸贾就派了将官带了兵、跟了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又假装着很恨程婴的样子。说道。程婴真是个小人呵。就算你没有能力去扶养孤儿。难道还忍心去卖他得钱吗。于是屠岸贾就把公孙杵臼和孤儿杀了。可是真真赵氏的孤儿。却仍在程婴那儿。

二、【干木逾垣】
干木富义。高卧草庐。逾垣而避。文侯式闾。
【原文】
周魏段干木高尚不仕。师事卜子夏。文侯欲见之。造其门。干木逾垣而避。文侯过其闾。必式。御者问曰。干木、布衣也。君式其庐。不已甚乎。文侯曰。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安敢不式。尝高卧原上草庐中。秦人侵魏。闻其行谊。不入而解兵。

逾垣而避。古者不为臣不见之义也。贤者以道自重。以义自处。未尝不愿见诸侯。亦未尝不欲为诸侯所见。惟于义当见即见。不当见即不见。非故意自高也。文侯式其闾。秦兵避其境。皆钦其德义尔。

【白话解释】
周朝魏国的段干木。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拜卜子夏做老师。有一次。魏文侯要去见他。已经走进门来了。段干木就跳过墙逃了去。魏文侯经过段干木的门口。一定行一个敬礼。替魏文侯驾车的人问道。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你做诸侯的是一国的君主。你在他家的门口行着敬礼。不太过份了么。魏文侯说。段干木的光荣是道德。我的光荣是土地。段干木所富有的是义。我所富有的是财。这样两两比较起来。那末我真及不来他多多了。怎么敢不去敬礼他呢。段干木有一回、很高傲地睡在高原上的一个茅舍里。这时候、秦国的军队来攻打魏国。晓得了段干木的品行操守。于是就退了兵。不到魏国来了。

三、【王蠋自经】
王蠋耕野。义不就燕。自经以死。齐国保全。
【原文】
周齐王蠋屡谏湣王不听。退而耕于野。燕破齐。乐毅闻其贤。备礼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屠其邑。蠋曰。国破君亡。吾何以存。与其不义而生。不如死。遂自经。齐士闻之曰。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求湣王子法章立之。毅封表其墓而去。

仲连义不帝秦而蹈海。秦军遂解赵围。王蠋义不就燕而自经。燕军难灭齐国。干木高卧。秦军闻义而解兵。鲁妇弃儿。齐军见义而返国。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民好义。敌国且服之矣。

【白话解释】
周朝齐国里有个王蠋。屡次去劝谏齐湣王。可是齐湣王老是不肯听他。于是他就隐下了。在郊野里种着田。后来燕国攻破了齐国。燕国的大将乐毅。晓得王蠋人品的贤良。就备了礼去请他出来。王蠋辞谢了不肯去。燕国的人说。若是不肯来。我们就要把他住着的地方上人民、都屠杀了。王蠋听了就说。国家已经破了。君王已经死了。我还要活着做什么呢。与其不义的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于是就自己吊死了。齐国做官的人。得知了王蠋吊死了这回事。都说。王蠋是个不做官、不要负责任的人。尚且不肯去侍奉燕王。何况我们是做了官吃了俸禄的人呢。于是访求了湣王的儿子名叫法章的。把他立做了国君。这时候、乐毅晓得王蠋死了。就给他封表了坟墓才去。

四、【栾布就烹】
梁臣栾布。痛哭彭王。舍生取义。就烹何妨。
【原文】
汉高祖诛彭越。枭首洛阳。令曰。敢有收祀者捕之。栾布使齐还。收越头。哭之。被捕。上欲烹之。曰。愿一言而死。方上之困于彭城。败于荥阳。越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今因征兵。王病未至而诛之。臣恐功臣皆自危矣。彭王已诛。生不如死。请就烹。上壮其义。授都尉。

栾鄃侯少穷困。卖佣于齐。为酒家保奴。于燕为其主家报仇。其义已足多矣。燕王荼反。布为将。被虏。梁王彭越赎为梁大夫。越死。布独慷慨言之。其义又何壮也。燕齐之间。皆为立栾公社。义声昭著矣。

【白话解释】
汉高祖杀了彭越。把他的头挂在洛阳地方示众。并且下了一个命令。说、敢有来收领彭越头的人。就把他捉了起来。有个栾布正差到齐国去。回来的时候。就收了彭越的头哭着。于是就给他们捉了去。皇帝就要把他放在铁镬里煮了。栾布说。在未死以前。请求让我讲一句话。当皇上受困在彭城。和在荥阳地方打了败仗的时候。彭越倘若投降了楚国。那末汉朝就破了。投降了汉朝。那末楚国就破了。这样说来。他的功劳是很大的呵。可是现在为了去征召他的兵。他因为生着病。没有来。你为了这个缘故。就把他杀死了。我恐怕一班有功劳的臣子。大家都觉得很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杀了。我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就请你把我煮了吧。皇上很佩服他的义气。叫他做了都尉官。

五、【魏谭请食】
魏谭被获。以次当烹。义不独免。得保群生。
【原文】
汉魏谭。少时逃乱。为饥寇所获。同被擒者数十人。皆索缚。以次当烹。贼见谭似谨厚。独令主爨。暮辄就缚。贼有夷长公者。特哀念谭。密解其缚。语曰。汝曹皆应就食。急从此去。对曰。谭为诸君爨。恒得遗其余。余人皆如草莱。不如食我。长公义之。相晓赦遣。并得俱免。

义不独生。一言而保全城。于章练夫人见之。然练夫人之于建封。以旧恩激其义也。魏谭之于长公。无恩可言。殆以义激义乎。非也。谭未有意激之也。第以惟义所在。不忍独免耳。而饥寇且因此化矣。

【白话解释】
汉朝有个姓魏名谭的人。幼小时候逃难。给一班饥饿的强盗捉去了。一同捉了的有几十个人。强盗就把他们用绳子缚住了。预备一个个挨次烹了充饥。强盗看了魏谭像很忠厚老实的样子。就叫他管着烧火的事。到了晚上再把他缚了起来。这时候强盗里面有一个叫夷长公的。特别的可怜魏谭。暗地里给他解除了束缚。对他说。你们将来是都要煮了吃的。还是在这个时候快点逃吧。魏谭回对道。我替诸位烧着火。常常吃着诸位吃剩了的东西。同我一同捉来的。都饿得很瘦了。差不多像荒草一样了。要吃他们。还不如吃我。夷长公听了。很佩服他的义气。就对强盗同伴劝解明白了。把他们放了。于是一班被捉去的人。都得免了性命。

六、【郑弘上章】
郑弘诣阙。为师诉冤。护其家属。得返故园。
【原文】
汉郑弘师同郡焦贶。楚王英案引贶。被捕。于道病亡。妻子系诏狱。诸生故人。皆变姓名以逃祸。弘独髡头负鈇锧。诣阙上章。为贶讼罪。显宗即赦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其妻子还乡里。由是显名。拜为驺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阴太守。后拜尚书令。为太尉。

弘之于师也。不独白其罪。雪其冤。且救其家属。不特救其家属。且躬送其丧。并躬送其家属还乡里。可谓仁至义尽矣。宜其随车致雨。白鹿夹毂而行。黄国贺之曰。三公车轓画鹿。明府必为宰相。信然。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郑弘拜同县人焦贶做老师。在他那儿读书的。楚王英的案件发作了。牵累了焦贶。就把焦贶捉了去。在半路上死了。于是焦贶妻子们。也下在牢狱里了。凡是他以前的朋友学生等。恐怕连累了自己。都改换了姓名去避祸。只有郑弘剃去了头发。背了斩腰的刑具。到了皇帝的宫殿里。上奏章去给他的老师焦贶伸冤。于是显宗皇帝就饶了焦贶的家属。郑弘亲自去送焦贶的丧。又送了老师的家小回到家里。郑弘做过了这件事以后。由此就出了名。做了驺地方的县官。他的政治很仁慈惠爱。人民疲倦的精神也得苏息了。升做淮阴的太守官。后来做了尚书令。又做了太尉官。

七、【廉范狱卒】
功曹廉范。侍奉邓融。变为狱卒。养病送终。
【原文】
汉廉范受业于薛汉。为邓融功曹。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托病去。融恨之。范至洛阳。变姓名。为狱卒。融下狱。范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曰、卿何似我故功曹耶。范呵之曰。君瞀乱耶。融系出困病。范随养之。及死。竟不言。身自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范之于邓融。义矣。而其于薛汉。亦足述焉。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收敛之。后为蜀郡太守。民歌曰。廉叔度。来何暮。许止净谓其笃于师资之情。深于知己之感。故能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也。

【白话解释】
汉朝有个廉范。从前在薛汉那儿读书。后来做了邓融的功曹官。邓融被州里告发了。廉范晓得这件事很难解决。就推托着有病去了。邓融以为他看见人家有了急难就去了。心里非常的恨他。那里晓得廉范先到了洛阳地方。改换了姓名。做了一个牢狱里面的小卒。等到邓融下了狱以后。廉范服侍他非常尽心。非常勤劳。邓融非常奇怪。看狱卒的相貌好像廉范一般。就说。你的相貌。怎么这般的像我以前部下的廉功曹呢。廉范就喝着他说。你难道精神错乱了么。后来邓融出了牢狱。可是病已经很重了。廉范就跟着去侍养他。等到邓融死了。廉范终于不对他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亲自送了他的灵柩到了南阳地方。安葬完毕。才去的。

八、【臧洪死友】
臧洪救友。跣泣请兵。被执不屈。重义轻生。
【原文】
汉臧洪、字子源。为东郡守。曹操攻张超急。超曰。唯臧洪当来救我。众曰。袁曹方睦。洪为袁所表用。必不败好以招祸。超曰。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洪果徒跣号泣。从绍请兵赴难。绍不从。超遂自杀。洪由是怨绍。不与通。绍举兵攻之。城陷。执洪。欲服之。不屈。遂被杀。

当袁绍杀洪时。陈容谓绍曰。将军为天下除暴。而先诛忠义。岂合天意乎。绍惭。谓曰。汝非臧洪俦。何言为。容曰。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死。不与将军同生也。遂亦被杀。

【白话解释】
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个臧洪。表字子源。在东郡地方做了太守。这时候。曹操攻打张超非常危急。张超说。只有臧洪一定是来救我的。一班人说。袁氏和曹氏现在非常和睦。臧洪又是为袁氏所提拔的人。一定不肯伤了那边的情面、来救你的呵。张超说。子源是天下有义气的人。终是不肯忘记了根本的。果然臧洪得知了曹操攻打张超的事。他就赤了脚步行号哭到袁绍那儿。要请求带了兵来救张超的难。袁绍不听。后来张超自杀了。从此以后。臧洪很怨恨袁绍了。不和他往来。袁绍就派了兵去攻打他。城头破了。把臧洪捉住。要叫他投降。可是臧洪不肯屈服。于是被袁绍杀死的。

九、【王修哭谭】
王修高义。痛哭袁谭。若得收葬。全戮亦甘。
【原文】
汉王修为袁谭别驾。劝谭兄弟相睦。谭不从。及曹操杀谭。号其首于北门。令曰。有敢哭者灭三族。修布冠衰服。哭于头下。左右拥修至。操曰。汝不顾三族耶。修曰。生受恩命。死而不哭。非义士。吾受袁氏厚恩。若得收尸殡葬。虽全家受戮。亦无恨矣。操叹其义而礼之。

王修之哭谭。出于至情。其哭母则出于至性。故乡里为之罢社。孔融以修为胶东令。融在北海。修闻北海有反者。星夜往视。融初谓左右曰。能冒难而来者。唯王修耳。言未卒而修至。其孝义有如此者。

【白话解释】
东汉末年有个姓王名修的。在袁谭那儿做了别驾官。

劝袁谭兄弟们大家要互相和睦。袁谭不肯听从他。等到后来曹操把袁谭杀死了。拿他的头挂在北城门上示众。并且下个命令说。有敢来哭的人。就要杀了他的三族。王修戴了布帽。穿了麻衣。在头下哭着。曹操的手下人。就把王修捉到曹操那儿。曹操对他说。你难道不顾全你三族人的性命么。王修说。活着受了人家的恩义。人家死了。不去哭他。这不是有义气的人所做的。我受了袁氏的厚恩。若能够收了他的尸首去安葬。就是一家老小都杀死了。我也没有什么遗恨的。曹操很叹息他的义气。就用礼对待他。

十、【张飞断桥】
桓侯护主。瞋目横矛。义声昭著。长阪桥头。
【原文】
汉张飞、字翼德。涿郡人。少与关羽同事先主。羽年长。飞兄事之。曹操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操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弃妻子而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立长阪桥头。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决死。敌无敢近者。先主以是得脱。

桓侯雄壮威猛。亚于关公。魏谋臣程昱等。咸称为万人敌。至其精忠大义。妇孺皆知。其破巴郡。获守将严颜。欲降之。颜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侯义而释之。且引为上客焉。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蜀汉的张飞。表字翼德。是涿郡地方的人。少年时候。就同关公一同事奉刘先主。关公的年纪比较大一点。所以张飞用对哥哥的礼节待他。曹操的军队到了荆州。刘先主就逃到江南去。曹操就派了精兵去追他。追了一日一夜。就在当阳的长阪地方追着了。刘先主就抛弃了妻子逃走。叫张飞带领了二十个骑兵。在后面抵抗追兵。张飞立在长阪桥头。占据了水势。把桥弄断了。怒目横矛。说道。我就是张翼德。那一个敢来和我拚个死活。敌人没有一个敢走近去的。因此刘先主能够逃脱了。

十一、【敏元奋剑】
敏元仗义。愿代管平。奋剑告盗。吾岂望生。
【原文】
晋刘敏元、字道光。励己修学。好星历阴阳术数。永嘉之乱。同郡管平。以年老从敏元西奔。为盗所劫。敏元谓贼曰。此公余年无几。愿以身代。盗长欲舍之。内有一盗不听。敏元奋剑前曰。吾岂望生耶。愿与诸君除此人。盗长遽止之。曰、义士也。俱免之。后为太尉长史。

荀巨伯遇寇。愿代友死。以其病也。刘敏元遇盗。愿代管平死。以其老也。巨伯尚为其友。而敏元仅为其同郡。盗长且欲舍之。而一盗弗听。此不义孰甚。敏元竟奋剑欲为盗长除此盗。其义尤不可及。

【白话解释】
晋朝的刘敏元。表字道光。修身好学。喜欢研究星历阴阳术数。在永嘉年间天下大乱的时候。同县人管平、因为年纪老了。就跟了刘敏元一同朝西方逃难。可是在路上给强盗抢了去。刘敏元对强盗说。这位先生年纪很大了。所活的年代也有限了。我情愿自己代了他。强盗的头儿倒也肯了。就想放他。可是内中有一个强盗不肯。刘敏元就奋力拿起了宝剑赶上前去。对他们说。我并不是希望生存的人。请替诸位把这个人除掉了。强盗的头儿就劝住了。说这个是有义气的人。就把他们两个人都释放了。后来刘敏元做了太尉长史。

十二、【温峤求粮】
温峤讨贼。向侃求粮。义旗所指。决胜疆场。
【原文】
晋温峤、与陶侃共起兵讨苏峻。求粮于侃。侃不与。峤曰。师克在和。古之善教也。峤与公俱受国恩。若济、则主臣同祚。如不捷。当灰身以谢先帝。今事势又无旋踵。譬如骑虎。安可下哉。公若沮众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侃悟。分米饷峤。遂水陆并进。斩苏峻于白石。

温太真聪明有识。博学能文。丰仪秀整。其力护太子。版击钱凤。疏奏王敦。皆忠义之气为之。陶侃虽为盟主。规略一出于峤。卒斩苏峻。惟绝裾一事。不无短处。然既受使命。殆亦忠义之气激之使然尔。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温峤和陶侃一同起兵去讨伐苏峻。温峤就向陶侃那儿去借粮草。陶侃不肯给他。温峤说。军队的所以能够打胜仗。就是在和气上。这是古人的好教训。我和你大家受了国家的恩典。若是事情成功了。那末君臣都可享着太平。如若大事不成。那末只有大家杀了身子去谢先皇。现在的事情。并没有可以转方向的余地了。譬如一个人骑在老虎的背上。那里可以跳下来呢。你若沮了众人。败了事。那末我们起义的军队。就要转了方向。向着你这里来了。陶侃听了这番话。就觉悟了。于是分了米粮去给温峤的军队。水军陆军一同进去。把苏峻杀死在白石地方。

十三、【世期义行】
世期义行。饥岁解推。露骸悉殡。复育其孩。
【原文】
南宋严世期好施慕善。同里张迈等三人。各产子。岁饥。欲弃不举。世期往救之。分食解衣。以赡其乏。三子并得长成。宗亲严宏、乡人潘伯等十五人。荒年饿死。露骸不收。世期买棺以殡埋之。复存育其孩幼。事闻。诏榜其门。曰义行严氏之闾。复其徭役。蠲租税十年。

严氏之义行多矣。时逢饥馑。张迈等三人。产子欲弃。即往救之。一也。推食解衣。以赡其乏。二也。严宏等十五人。饿死露骸。悉买棺以殡埋之。三也。复存育其孩幼。四也。恩逮冥阳。存没均感矣。

【白话解释】
南宋时候。有个严世期。喜欢布施。好行善事。他的同村居住的人张迈等三个人。都生了儿子。可是因为年成很荒。就要丢弃了孩子不养。严世期把三个孩子救了。分了自己的吃食。解下了自己穿着的衣服。去救济他们的缺乏。于是这三个孩子才得长成。他族里的人严宏、同乡人潘伯等十五个人。在荒年饿死了。尸首抛露着、没有人收敛。严世期就买了棺木。给他们安葬好了。又抚养他们遗下的小孩子。这种事情。给朝廷里得知了。就在他的门口表了六个字。说、义行严氏之闾。免了他的工役。又免了十年的租税。

十四、【禹钧义方】
禹钧设塾。教子义方。众善毕举。五桂联芳。
【原文】
后周窦禹钧三十无子。梦祖父告曰。汝命无子。且寿促。速行善事。乃置义塾。延名儒。给衣食。以教四方游学之士。凡宗戚有丧不能举者。葬之。孤贫不能嫁者。嫁之。后连生五子。皆显。寿至八十二岁。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许止净谓窦公感祖父梦示。众善并举。遂反夭为寿。转无子为多男。不惟寿考。且登仙箓。不惟多男。且皆荣显。古训云。命由己造。不诚然乎。若知而不行。如入宝山空手归。其亡祖父。亦末如之何矣。

【白话解释】
后周有个窦禹钧。三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有一回做梦。看见他的祖父对他说。你命里注定没有儿子。并且寿算也很短促。要快点行善事才好。于是窦禹钧就办了一个义塾。请了有名的先生。供给他的衣食。叫他教导一班四方来游学的读书人。凡是宗族亲戚人家有丧事。没有钱举办。他就替他们安葬。孤苦贫穷无力嫁人的。他就替他们出嫁。后来一连生了五个儿子。个个都很显贵。他自己一直活到八十二岁。冯道送他一首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十五、【龚颖端公】
端公龚颖。为叔报仇。廷击卢绛。直奏缘由。
【原文】
南唐龚颖随主归宋。其叔为同朝卢绛所害。颖曰。古之杀人以义者。令弗仇。今绛不义杀无辜。若不以为仇。非所以尽忠孝之义也。乃袖铁简入朝。会绛陛见。颖遽前击之。太祖惊问故。颖以状对。上叹曰。江南小国。有义士若是耶。遂诛绛。世以忠义称之。号曰端公。

龚颖归宋后。被擢为御史大夫。廷击同朝卢绛。其言曰。一为国家除害。二为叔父报仇。且极言绛之狼子野心。不可畜于朝中。其义也。即其忠也。亦即其孝弟之道也。故虽自请待罪。而太祖释之耳。

【白话解释】
南唐的龚颖。跟了李后主投降宋朝。他的叔父是给同在一个朝廷做官的人、姓卢名绛的所弄死的。龚颖说。古时候的定律。杀人是因为义的。那就不能报仇。现在卢绛用不义的手段杀了无罪的人。若是我还不去报仇。那就不是尽忠孝的意义了。于是暗地里在袖子带了一块铁的简版。到朝堂里。刚巧卢绛也来上朝。龚颖就赶上去打他。宋太祖皇帝见了他这样的举动很惊奇。就问他是什么缘故。龚颖就把这件事的原委都说了。皇上叹着说。江南小小的国家里。竟有这样的义士吗。于是就把卢绛办了罪。当时的人。以忠义称呼他。另外给他取了一个号名。叫做端公。

十六、【苏轼还屋】
苏轼夜行。闻妪悲声。焚券还屋。义重缗轻。
【原文】
宋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尝居阳羡。以五百缗买一宅。将入居。偶夜行。闻老妇人哭极哀。公问妪何为哀伤如是。妪言旧居相传百年。一旦诀别。所以泣也。问其旧居所在。即己五百缗所买之屋也。乃取券焚之。不索其值而还其屋。遂归毗陵。不复买地。

世之卖屋者多矣。然非至必不得已之时。孰肯将其百年祖产。委之他人乎。而买屋者不计也。苏公固尝闻其母读范滂传。而欲效滂之忠义也。一旦闻妪哀哭。毅然焚券归屋。盖亦义之所至尔。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个大文学家。姓苏名轼。表字子瞻。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东坡居士。他曾经住在阳羡地方。用钱五百千文买了一座房子。快要搬进去了。偶然在晚上走路的时候。听见有一个老太婆哭得非常悲哀。苏东坡就问他。你为什么悲伤到这般田地呢。老太婆说。我的老房子自从祖上传下来。已经有一百年了。现在要离开了这座房子。所以悲伤的呵。苏东坡又问他老房子所在的地方。原来就是自己用了五百千钱、买来的那一所房子呵。于是就把契纸烧了。不向他追还契价。把房子还了他。自己回到毗陵去了。不再买地了。

十七、【文之不屈】
文之抗敌。孤守兼旬。乏援被虏。义不屈身。
【原文】
宋张文之通判濠州。金兵至。守孔福谋夜逸。文之曰。果尔轻动。奈城何。因提兵。与敌持十余日。经二十余战。卒以无援被虏。执送燕山。欲授以官。义不屈。将囚之土窟。曰。吾世受宋恩。岂忍负国。虏重之。稍宽桎梏。后王忭申和议。见状还奏。上为叹惜。给其家。官其子。

食其禄。守其土。闻寇自逸而弃其民。则不义孰甚。文之有鉴于此。故明知事不可为。而提兵抗敌。义也。被虏不屈。义也。授官不受。亦义也。金虏重之。王忭奏之。宋主叹美之。彼孔福辈。当愧死无地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张文之在濠州地方做通判官。金国的军队打进来了。濠州的太守孔福就预备在晚上逃了。张文之说。倘若这样的轻举妄动。那末把城池放弃了怎么样呢。就带了兵和敌人抵抗了十多天。经过了二十多次的战争。终于因为没有救兵。就给金人虏了去。把他送到燕山。要给他做官。张文之不肯屈服。要把他关在地穴里。张文之说。我世世代代受了宋朝的恩典。那里肯负了国家呢。金人也很敬重他的义气。给他脚缭手械稍稍地宽松了一点。后来王忭到那儿去议和。看见了这般情形。回去就奏明皇上。皇上听了。也非常叹惜。就接济他的家里。并且给他的儿子做了官。

十八、【蔡伸发廪】
蔡伸义赈。辟宇发仓。守者不可。得咎独当。
【原文】
宋蔡伸、字申道。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迁通判真饶徐楚四州。在真州日。火延烧千余家。州民露处雪中。老幼号呼盈道。伸辟寺宇官廨分处之。且发常平廪以赈给。守者不可。伸曰。此国家所以备非常也。如得咎。请独当之。事闻。朝廷释不问。改知滁和等州。

天下亲民之官惟守令。故一邑有循吏。则一邑受泽。一郡有循吏。则一郡受泽。虽圣明在上。而距离较远。设当危急非常之际。见义而不行权。则民不得其所者多矣。得咎即独当之。有何不可乎。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蔡伸。表字申道。是政和年间中的进士。做过太学博士。后来又升做真州饶州徐州楚州四处的通判官。在真州的时候。大火延烧了一千多人家。那地方的百姓。没有房子住了。只得露居在雪地里。老老小小的人。都很悲惨的哭着。道路上充满了这种声音。蔡伸就命开放了庵庙寺院。和衙门的房子。分着给他们住了。并且一方面又发了仓谷去赈救他们。管仓的人不肯。蔡伸说。这个是国家预备了、在有重大事故发生的时候用的。现在正是用的时候呵。倘若有罪。那末由我一个人担当吧了。这件事奏了上去。朝廷里饶了他不问。把他改到滁州和州等地方做州官去。

十九、【南疆伸冤】
南疆救亮。怒发冲冠。义责同学。不避艰难。
【原文】
宋喻南疆。少负气节。从陈亮游时。当路欲排善类。指亮为叛首。锻炼刺骨。门人噤不敢言。南疆义责同门。谓吾师无辜蒙罪。吾曹为弟子。当怒发冲冠。乃影响昧昧。是为人类乎。亟走见叶适。适曰。子真义也。即秉烛作数字。南疆持之去。伸讼诸公卿间。亮冤遂白。

云敞之于吴章。郑弘之于焦贶。廉范之于薛汉。汉代之尊师重义者多矣。然皆于师死后。门人不敢葬。而独冒死葬之。乃喻南疆之于陈亮。竟义责同门。怒发冲冠。救师于生前。尤足为事师者法。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个喻南疆。幼小就很有气节。跟了老师陈亮求学的时候。当朝做官的人。要排斥一班贤良的人。说陈亮是叛逆的首领。非常痛恨他。就把他陷害在罪人的里面了。陈亮的许多门人。都怕得不敢说话了。喻南疆仗了义对同学们说。我们的先生无缘无故的办了罪。我们做了他的学生。应当怒气冲天的去替他辩白。现在大家却糊糊涂涂。一声不敢响的。这样难道还是人吗。于是他立刻去见叶适。叶适说。你真真有义气呵。就点了烛。写了几行字。喻南疆拿了去。到朝中公卿里去辩白。于是陈亮的冤枉才得明白了。

二十、【有俊赎女】
宋丰有俊。偶登青楼。故人之女。贷嫁弥周。
【原文】
宋丰有俊登青楼。见幼妓疑为故人女。屡目之。女亦悟。酒罢。羞涩留宿。丰诘之。果故人女。丰曰。某所以留者。以席间不得问也。宜各寝。必有以处汝。丰与京尹有旧。翌日。以白尹曰。某仅有钱八千。从公更贷二百千。嫁之。尹嘉其义。即载入府。厚具奁。为择良士嫁之。

堕落青楼。至可哀也。况故人之女乎。赎之不容缓矣。乃仅有钱八千。竟向王佐贷二百千。以赎而嫁之。其义诚可嘉焉。而佐亦唯命是听。一以有旧而赎其女。一以有旧而贷其赀。佐之义亦未可没也。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丰有俊。有一次、到妓院里去。看见有一个年纪很青的妓女。很像他老朋友的女儿。他心里觉得很疑惑。屡次去看他。那个妓女也有点觉得了。席散以后。就很羞涩地留他过夜。丰有俊也就答应了。就盘问他。果然就是朋友的女儿。丰有俊说。我所以留着过夜的缘故。就是因为在席上不好问你。我们现在应当大家各自睡了。将来我必定有个办法给你的。丰有俊和京城里的地方官是有交情的。到了第二天。就去对官说。我只有八千个大钱。向你这里再借二百千给他嫁了。地方官很称美他的义气。就把那个女儿接进到衙门里。办了一副很好的妆奁。再给她选择了一个品行良好的读书人。嫁给他了。

二十一、【留台拾金】
留台贫困。浴室拾金。见得思义。不肯欺心。
【原文】
宋刘留台家贫。在浴堂中拾一金袋。托疾不去。翌晨。有商人号泣寻至。刘悉付还。不受酬。人责之。答曰。掩他人物以为己有。是欺心矣。况商人辛勤所积。失之必痛。苟或不得。必死于非命矣。人皆服其义。后一举登第。官至留守。五十年间。子孙在仕途者。二十三人。

刘留台自少极贫。专事趋谒。乡人且无不厌之。乃至贫不能自存之际。骤得八十五片之金。悉数还之。盖其不忍人之心。与罗伦之命仆还钏无异。彼好取不义之财者。读此传能无愧也否耶。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刘留台。家里非常贫苦。有一天、在浴堂里面拾到了一只金袋。他就推托有病不去。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有个商人哭着寻来了。刘留台就全数还给了他。不肯受他的酬谢。人家责问他。他回答说。拿了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这就是欺骗了自己的良心了。况且生意经人辛辛苦苦、勤勤俭俭、积蓄下来的钱。失去了一定是很悲痛的。假使寻不到。一定要寻短见了。人家都佩服他的义气。后来刘留台一次就考取了进士。官做到了留守。五十年里头。子孙做官的有二十三个人。

二十二、【道明危坐】
羽士道明。不拜元兵。读书危坐。死义殉城。
【原文】
宋徐道明、常州人。为天庆观道士。德祐初。元兵围城。道明晋谒郡守姚訔。请曰。君侯计将安出。訔曰。死守而已。道明亟还。告其徒曰。姚公誓与城俱亡。吾属亦不失为义士。城破。元兵屠城。道明危坐。焚香读老子书。兵使之下拜。不顾。以刀胁之。亦不为动。遂死焉。

守土之士。与城俱亡。义也。若方外之士。到处为家。似无庸死义矣。然其时、元恶大狾。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残。国之将亡者几希矣。与其不义而降元。孰若死义以殉国。录道明以概其余耳。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间时候。有个徐道明。常州地方人。是天庆观里的道士。在德祐初年的时候。元兵围了常州城。徐道明去见太守姚訔。并且问道。你预备怎样的计划呢。姚訔说。死守吧了。另外还有什么法子呢。徐道明听了就立刻回去。对他的徒弟说。姚公发了咒。和城池一同亡的。我们应当也不失做一个义士才好。后来城头攻破了。元朝军队就屠杀城内的百姓。这时候、徐道明很恭恭谨谨地坐着。烧了香。读着老子的书。元朝兵要他下拜。徐道明不去理他。兵又用刀去吓他威迫他。徐道明仍然一点也不动。于是元朝兵才把他杀死了。

二十三、【世杰拒招】
宋张世杰。元将招之。三使三拒。义不可移。
【原文】
宋末。张世杰奉帝昺驻厓山。元将张宏范袭之。世杰力战。弘范无如之何。世杰有甥韩某在元军中。弘范三使韩招之。世杰不从。曰、吾知降且富贵。但义不可移耳。厓山破。陆秀夫负帝投水死。世杰以小舟奉杨太后脱去。太后闻帝昺死。亦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

世杰之为宋室也至矣。恭帝被执。即立端宗。端宗崩。又立帝昺。昺死。又拟别立赵氏以存祀。至海陵山下。飓风大作。乃登舵楼。露香祝告。仰天呼曰。天不欲存赵氏。则风覆吾舟。舟遂覆。世杰死而宋亡。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的时候。张世杰侍奉了帝昺。驻扎在厓山地方。元朝的将军张宏范来攻打厓山。张世杰尽力对他战争。张弘范也没有法子可想。张世杰有个外甥姓韩的。在元朝的军队里面。张弘范差了姓韩的去招张世杰来投降。这样的有三次。可是张世杰终于不肯。他说。我晓得投降了以后。可以富贵。不过从义气上说。是不可以的呵。后来厓山攻破了。陆秀夫背了皇帝投在海里死了。张世杰用了一只小船。救了杨太后逃去。杨太后得知帝昺死了。于是自己也投在海里死了。张世杰就把他葬在海岸里。

二十四、【敬益归田】
元魏敬益。好义怜贫。买田十顷。复归庄民。
【原文】
元魏敬益。好义博施。有田十六顷。一日、语其子曰。吾买四庄村之田十顷。环村之民。不能自给。吾深悯焉。今将以田归其人。汝等谨守余田。可无馁也。乃呼四庄民谕之曰。吾买若等田。使若贫不聊生。吾不仁甚矣。请以田仍归若等。众皆愕眙不敢受。强与之。乃受。

先是有王荐者好义。遇岁旱。尽出储粟赈之。粟竭。即以己田易谷百石。分给之。而敬益、则凡男女失时者。出资嫁娶之。老弱之饥者。为糜以食之。甚至尽归所买之田。丞相贺太平叹曰。世乃有斯人哉。

【白话解释】
元朝时候。有个魏敬益。做人很有义气。喜欢施舍。家里有一千六百亩田。有一天、对他的儿子说。我前次买进了四庄村的田一千亩。可是四庄村四周围住着的百姓。就不能给养他们的口粮了。我非常地可怜他们。现在要把那些田归还给他们了。你们只要很谨慎的、保守着余下的田。那末也不致于冻饿的呵。于是就叫了四庄村的人来。对他们说。我买了你们的田。以致你们穷得不能生活。我这种行为。真是不仁极了。现在仍旧把田还归了你们吧。这一班人听他这一番突如其然的话。很惊奇的大家互相看着。不敢收受。魏敬益一定要还给他们。他们才受了。

【绪余】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吕蒙正曰。五伦八德。非义莫能成。父子无义。则渎伦之事兴。君臣无义。则僭窃之乱作。兄弟无义。则萧墙之祸起。夫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朋友无义。则倾陷之机伏。故义者。至刚至正。有严有法。无偏无党。义之所在。懔若春雷。肃若秋霜。而不可犯。其规矩至严。准绳至正。无物不可。无时不然。义固不止于一二端见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