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一些藏传密宗的大师
发布时间:2024-05-16 04:07:22作者:学典国学网1、米拉日巴
众所周知,米拉日巴大师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同时又是藏传佛教著名的瑜伽师、密宗大师、苦行僧和道歌家。米拉日巴大师生于公元1040年,圆寂于1123年,享年八十四岁。他是西藏拉堆贡塘人,其祖先原居住在西藏北方的大草原,祖姓为琼波。至米拉日巴的祖父琼波·觉赛时,由于琼波·觉赛是一位密宗大师,时常云游各地,传授密法,后来决定将全家迁移到西藏后藏的拉堆地方,又把祖姓琼波改为米拉。米拉日巴的父亲叫米拉·西饶坚赞,母亲叫白庄严,这对夫妇生有一男一女,大的是男孩,叫闻喜,他就是后来的米拉日巴;小的是女孩,叫白达。因为米拉·西饶坚赞善于经商,米拉日巴小时候其家境十分富裕,但好景不长,当米拉日巴长到七岁时,父亲米拉·西饶坚赞突然病死。米拉·西饶坚赞临终前,立下遗嘱,并将母子三人托付给伯父和姑母。后来伯父和姑母没有遵循遗嘱书,把米拉日巴家的全部财产收为己有,而且使用种种手段,对他们母子三人进行虐待折磨。因此,米拉日巴小时候就饱尝人间苦难。米拉日巴长大后,得到母亲的支持,让他决心学习密法咒术,以便报复伯父和姑母的罪行。这样米拉日巴青年时就得到学习宗教的机会,最初他在一位宁玛派学僧前学习密法,后来又按照母亲的意见,又在一位苯波教大师处修习诛法咒术及降雹法。不久米拉日巴学到一手非常灵验的咒术,并施放降雹法术,如愿以偿将伯父亲友等三十五人杀害。这就是所谓米拉日巴“咒杀怨家多人”的事件。事后米拉日巴又追悔自己的罪恶,并陷入深深的忏悔之中。从此米拉日巴立下学习佛教正法的誓愿,后经人介绍,米拉日巴去寻访印度高僧那若巴大师的亲传弟子——玛尔巴大师。米拉曰巴三十八岁那年在西藏山南洛扎来自拜见玛尔巴大师,乞求玛尔巴大师指明方向,赐予佛教正法,可在此生之内,得到解脱。刚开始,玛尔巴大师为了清除米拉日巴的业障,让他干耕田建筑房屋等苦工,并使米拉日巴受到严厉的折磨、屈辱,可以说米拉日巴在玛尔巴大师处受到非人道的待遇。特别感人至深的是,米拉日巴一人在建筑九层石屋时,玛尔巴大师让米拉日巴屡建屡拆,以此来磨练或激励米拉日巴求法的坚定信念。在此过程中,玛尔巴大师的妻子无我母则从中多方劝解,使米拉日巴安心学习,经过数年的痛苦磨练之后,米拉日巴终于获得玛尔巴大师的信任,给他特地传授了全部灌顶和修持教授,玛尔巴大师还为米拉日巴授戒,并使他掌握静功各法,为以后享受冥想的隐士生活打下基础。比如玛尔巴大师曾让米拉日巴到高山深谷中去独自修炼,先教导修行时如何培养耐力等事项,然后为米拉日巴准备好生活必需品,派他到一个岩洞中去修行,米拉日巴在洞中将一盏装满酥油的灯点燃后,放置在头顶上,这样以来,灯油不尽,米拉日巴禅定的身体就不能动,如此夜以继日地修行,刚满十一个月后,玛尔巴大师夫妇带着很好的会供来看望米拉日巴,并让米拉日巴暂时打开修行洞门,回玛尔巴大师住处,补补身体,恢复健康,然后继续修炼,同时可以谈谈在十一个月内进行修炼的感受和心得。由此可见,米拉日巴修炼所采取的是一种苦行的方法。
米拉日巴三十八岁时亲近或依止玛尔巴大师,经过六年的苦行磨炼,至四十四岁才获得师父的全部密法教授。之后,米拉日巴惜别玛尔巴大师回到家乡,此时母亲已去世多年,妹妹也早已背井离乡。米拉日巴首先焚葬母亲的尸骨,然后弃世入山静修,开始了他那一生的修炼与游方生涯。米拉日巴先在后藏贡塘的吉绒山顶隐迹九年,后往岗底斯雪山一年;在此期间还与苯波教法师斗法,并取得胜利。后来他一直游方于深山大泽,为宏扬噶举派教法作出特殊贡献,成为藏传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享誉即身证得“殊胜悉地”的高僧。尤其是米拉日巴一生的大半部分,都在远离人迹的石窟岩洞中修行,彻底舍弃了人世间的世俗生活及其各种贪欲,向人们展示了将生命完全投入到修炼佛法中的一种脱俗的人生风范。比如米拉日巴在一个叫护马白岩窟的洞中修炼时,身边除有少许干粮外,没有任何东西,他坐在一个又薄又小的垫子上,首先请求上师本尊加持,然后入定。
当米拉日巴带来的一点干粮彻底吃完之后,他不得不到野外去寻找野菜来充饥。一次,米拉日巴在山中找到一块长着十分茂盛的野菜地时,他极为兴奋,随将修行地点移置到这块野菜地附近,这样,肚子饿时,就可抓一把野菜来吃,然后又继续修炼。因此,米拉日巴的身体状况很差,正如“外无衣服,内乏营养,故身体削弱,骨瘦如柴,颜色绿如青草,毛发也变成了一丝丝绿色。”(注:《米拉日巴传》99页,乳毕坚金著,王沂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汉文版)。所以,米拉日巴在山洞中修炼时,经常吓跑那些上山打猎的猎人,他们都声称山洞中有活鬼,后来个别胆子大的猎人到山洞中细看,才知道原来是一位苦行僧。在世俗人看来,米拉日巴的确处于悲惨的境地,正如米拉日巴的妹妹白达第一次见到哥哥时便痛哭失声地诉说的一段衷肠之言:“妈妈在非常想你的悲惨的情况下死了,别人谁也不来帮忙,所以我苦得了不得,不能住在那里;到外乡去乞食,我老是在想,哥哥是死了吗?假使没有死,也会过幸福的日子了吧!你却是这样修苦的样子,你妹妹的命运,也是这个样子,比我兄妹再悲惨的,在这个世界中恐怕没有了吧!?”(注:《米拉日巴传》105页,乳毕坚金著,王沂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汉文版)。这就是世俗人与出家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出现的本质差别。出家人所追求的事业,世俗人看来,不可思议,反之犹然。如米拉日巴对其妹妹白达的诉说唱了这样一段回答的道歌:“顶礼诸上师,请摄受加持山岩中的乞者!具有轮回苦痛的妹妹呀!总之一切苦乐皆无常,我起先经受如此的苦难,到究竟时一定会得安乐。因此,你应该听听哥哥的一曲道歌。我为了报答一切如同母亲般的众生之恩,所以来到这个修行地,我住如野兽,外人见之皆伤感;我食如狗猪,外人见之皆呕吐;我身如枯骨,仇敌见之也泣下;所行一切如疯子,我妹见之很伤心,但我的心,则是真佛,如来大佛见了定欢喜。”(注:《米拉日巴传》105页,乳毕坚金著,王沂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汉文版)。这首道歌便道出了藏传佛教的精髓,因为藏传佛教认为人世间享用的物质文明,不仅是极其短暂的享受,而且更是一种小乐;追求佛法并修炼悟道所取得的成就,那才是真正的享受,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乐。所以,米拉日巴抛弃世俗的任何物质享用,甚至不穿衣服,比如有一次米拉日巴的妹妹白达和未婚妻哲色俩带一些食物来看望米拉日巴时,正巧碰上米拉日巴外出喝水,他那全身裸体,特别是变成绿色的下身,在晃来晃去,两位女土羞得不敢往前走。米拉日巴就在这样口无食物、身无衣服的景况下刻苦修炼、努力精进,最后其追求的事业完全圆满。
米拉日巴之所以能够如此修炼,他曾讲道:“我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死去,为了吃穿去化缘只有浪费时间;即使冻死饿死,也是为了佛法,我将毫无怨悔。放弃修行,努力聚集财富,吃好的,穿好的,并与亲朋好友一起吃喝玩乐,过这种生活是虚度宝贵的人生。”(注:《米拉日巴传》106页,乳毕坚金著,王沂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汉文版)。这就是米拉日巴对人生的态度,也是追求佛法的坚定信念,在他看来,人生的价值或意义只有通过修持佛法才能实现。简而言之,米拉日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尚纯洁的人格,对当时的藏族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米拉日巴的大半生虽然隐居在深山僻壤之中,但他吸引了众多门徒、其中取得成就者不少。相传,米拉日巴的弟子中有如太阳和月亮的冈波巴和日琼巴。有二十五位得成就者,其中如心弟子八人,如子弟子十三人,如女弟子四人。特别是米拉日巴的弟子达波拉杰,后来创立了达波噶举,该派得到迅速发展之后,从中又分出独立门户的所谓四大支八小支。所以,达波噶举实际上囊括了整个噶举派。另外,米拉日巴在修持上注重大手印法(此法将在后面具体介绍),以及以上乐金刚、金刚亥母为本尊的密法。值得提出的是,米拉日巴以自己的生平来说明大、小、密三乘的不可分离性,若无小乘的“出离”和大乘的“发心”为基础,密宗的妙法无非是空中楼阁。从总体上看,米拉日巴以身体力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宗教人生之路。以上就是米拉日巴对于噶举派的正式形成及其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
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派别,同时,它在整个藏传佛教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此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第一个采取活佛转世制度的宗派。该派先后建立了几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黑帽系和红帽系最为著名。
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是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都松钦巴(1110—1193年)。他生于多康哲雪岗吉热哇地方,家族为达东嘎波氏,父亲是一位瑜伽士,名叫贡巴多杰衮布,母亲叫拉托萨邦加明色。都松钦巴原名为格培,十一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佛教祷告词和简单的密法修持;十六岁时,在却果噶扎寺亲近堪布乔拉·恰森格扎大师,这位大师给都松钦巴授沙弥戒,并赐法名为却杰扎巴,从此都松钦巴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侣;十九岁赴西藏卫部(前藏)、开始全面修习藏传佛教。之后都松钦巴先拜堆垄·嘉玛瓦、卡巴·却吉僧格为师,系统学习《弥勒法》、《中观》、《因明》等基础性佛法,其后他在夏热瓦处学习噶当派教法《道次第》,在巴察·尼玛扎译师前又重学《中观》。后来由堪布麦都僧给都松钦巴授比丘戒,借此都松钦巴重学戒律经典,同时还亲近许多高僧大德修习很多显密教法。都松钦巴三十三岁时终于拜见达波拉杰,在此学习佛法三年,掌握了佛学要旨,之后,他在许多修行静处闭关实修,获得最佳成就。学成后都松钦巴返回故乡,于1157年他在西康昌都类乌齐附近的噶玛地方创建了噶玛拉顶寺(或称噶玛丹萨寺),以该寺作为基地,大力宣讲噶举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学观点,从此开始形成噶玛噶举这一噶举派中新的分支,其名称就是由噶玛拉顶寺而得名。 后来都松钦巴又赴西藏卫部,于1189年他在拉萨附近的堆垄地方兴建了楚普寺,该寺与噶玛拉顶寺并称为噶玛噶举派上、下二寺。都松钦巴这位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师,于藏历第三饶迥之水牛年(1193年)在楚普寺圆寂,享年八十三岁。
在此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都松钦巴大师临终时口嘱他要在人间转世,让后人教法继承者到时寻访认定。这就是都松钦巴的伟大创举,他在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史上开了“活佛转世”之先河。
从学术的角度讲,活佛转世问题,是一项既深奥又令许多学者感兴趣的热门大课题,可以从多种学科对其进行全方位地探讨,诸如从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分析。
实际上活佛转世的产生及其存在有它自身的文化历史背景,比如佛教教义中的“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说、“轮回”说,以及大乘佛教中的“三身或三佛”(法身、报身和化身)说都为活佛转世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然后通过藏密的实际修炼宋体验或印证“三身”中的“化身”在人间诞生(活佛转世)的可能性。因为藏密是藏传佛教中的最高大法,以“即身成佛”为修行宗旨,而噶举派又在藏密方面具有突出成就,都松钦巴作为继承和发扬噶举派的一位高僧,他在密法修持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可以说,都松钦巴大师开创活佛转世之先例是有资格的,特别在都松钦巴本人看来,活佛转世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活佛转世这一新生事物相继被藏传佛教各宗派所普遍接受。后来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或确立,更加巩固了活佛转世制度在藏族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基础。总之,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蓬勃发展的一种标志、一种产物、一种特色。
所谓的“黑帽系”活佛就是噶玛巴·都松钦巴大师创立的噶玛噶举活佛系统中的直系传承,因而“黑帽系”活佛的历史最为悠久。至于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称呼及其由来,《土观宗派源流》记载:“虽然传说都松钦巴曾戴黑帽,后遂称为黑帽派,但实际上是在噶玛拔希时才受元帝赐与职官的黑帽,从此以后,历代转世大德始有黑帽系之称呼。”关于815松钦巴曾戴黑帽一事,有这样的传说,当时有百万空行母用大家的头发一起编制出一顶帽子,然后赠送或供养给都松钦巴,从此都松钦巴常戴这项特殊的并具有加持力的黑帽。实际上这一说法是一种虚构,真实的黑帽是在噶玛拔希时才获得的。
噶玛拔希,全名为噶玛拔希·却吉喇嘛,“拔希”系蒙语,其意思是“轨范法师”;“却吉喇嘛”系藏语,意为“法师”。他于藏历第三饶迥之木鼠年(1204年)出生在康区哲垄丹却秋地方一户贵族家庭中,父亲称次察加旺,母亲叫森萨朗吉。相传噶玛拔希出生不久,由一位来自克什米尔的大师给他取名为却增(持法)。噶玛拔希从五六岁开始识字并很快掌握了藏文的读和写等基本功,至九十岁时巳经达到对所有经论、典籍诵读一遍即能领会的很高程度,同时他又自然而然地会禅定修炼。后来噶玛拔希前往西藏卫地(前藏)求法的途中遇见都松钦巴大师的再传弟子邦札巴,并在邦札巴面前显现许多奇兆,为此邦札巴认定噶玛拔希为都松钦巴大师的转世,给他灌顶授一切教诫,不久,又为他授沙弥戒,取法名为达尔玛喇嘛。后来噶玛拔希拜楚普寺的噶托巴·绛巴本和江芒普瓦为师,经过数年刻苦修习,博得上师们的赏识,由噶托巴·绛巴本任堪布、邦札巴任阿阇黎给噶玛拔希授了最高戒——比丘戒,取法名为却吉喇嘛。从此,噶玛拔希逐渐成为噶玛噶举派的一位高僧。
公元1253年,忽必烈在南征云南大理途中,亲自看到噶玛噶举派在藏族地区的势力及其影响,遂召请噶玛拔希赴绒域色都(今四川嘉绒藏区)相见。噶玛拔希在嘉绒会见忽必烈后,为忽必烈及其左右侍从传授了发心(发菩提心)仪轨,使他们皈依藏传佛教。忽必烈还要求噶玛拔希长期随侍他,但被噶玛拔希婉言谢绝。于是噶玛拔希游方内蒙、甘肃、宁夏等北方各地传教说法,正当他返回西藏之时,接到蒙古大汗蒙哥的诏书,他又不得不去蒙古和林会见蒙哥。蒙哥向噶玛拔希赐给金印、白银等许多贵重物品,同时特地赠送一顶金边黑色帽子。从此这顶黑帽成为这一活佛传承的标志,并代代相传,如每当举行转世活佛的坐床仪式以及主要佛事活动时,继承这一传承的活佛必须戴这顶黑帽,以此来显示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尊严。这就是噶玛噶举黑帽系名称的由来及其形成。
公元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之间为争夺大汗位而发动战争,最后阿里不哥兵败,忽必烈稳坐大汗之位。此时的噶玛拔希因以前没有侍从忽必烈,而且在争夺汗位的斗争中又犯下支持阿里不哥的嫌疑罪,遂遇到最大的不幸。噶玛拔希被忽必烈投入监狱,进行惩罚。如《红史》记载:“故忽必烈下令对他施行火烧、抛入水中、用兵器砍、喂毒、头上钉铁钉等刑罚,并派人分三班轮流看守,七天不准进食。”尽管如此折磨噶玛拔希,但由于噶玛拔希在佛法修炼上已取得很高的造诣,故任何刑罚在他身上均失去作用。这是因为“此时,有金刚亥母前来,四部智慧空行母从哈拉哈拉坟墓中取来婆罗门女儿之尸体,举行会供。外界一切刑罚经四空行转授到尸体之上,故任何东西一点也不能够损害噶玛拔希。”(注:《红史》82页,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汉译版)。这是从宗教的角度描述噶玛拔希在狱中的生活情形,从而宣扬藏传佛教的功德或尊严。
噶玛拔希经过一段狱中生活之后,于1264年被忽必烈释放,获得自由。噶玛拔希的获释在藏传佛教史书中也有传奇性的记载:“又有不动之二十四圣地之空行来吹气,东北方向出现吉祥天母的天兵四万四千人,降下大风、雷电和冰雹,瘟疫流行,行刑之武士顿时死亡。国王及其随从面前出现许多幻变情景及猛恶护法。至第七天,所有王臣俱生悔惧,祈请噶玛拔希原谅。修订药师佛修法光辉,消除恶兆及瘟疫,故王臣无限敬仰,顶礼足下,加以敬奉和供养。”(注:见《红史》)。这段引言也是纯粹从宣扬宗教神秘力量的角度去叙述噶玛拔希获释的原由。
噶玛拔希从狱中获释后,并没有及时返回西藏,而是途经甘肃、青海、四川等藏族地区进行传教,于公元1270年才返回西藏楚普寺。从此,噶玛拔希再也没有离开楚普寺,他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对楚普寺进行扩建,同时兴建许多佛像和佛塔,以及用金银汁书写《甘珠尔》。噶玛拔希为噶玛噶举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重要贡献之后,于公元1283年在楚普寺示寂,享年八十岁。对此《红史》中记载:“羊年(1283年)一月噶玛拔希开始得小病,三月大地不停地震动 21天,………,示现奇特征兆和神变之后,羊年九月三日涅槃。九日火葬后,塑造身像,当天时间成倍地延长,天降雨虹和彩虹等很多奇迹,并为他建无数舍利塔”。说明噶玛拔希非同一般人,他在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中具有崇高地位。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噶玛拔希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位正式转世的活佛,被认定为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二世(代)活佛。因此,噶玛拔希临终时,将法位依托给其弟子珠托·邬坚巴并留下遗嘱:“从远方拉堆方面,必出一继承黑帽法统的人,在他未来之前,你当作为佛的代理。”于是将金边黑帽加在邬坚巴头顶上,旋即示寂(注:参见《土观宗派源流》65页)。临终时留遗嘱是都松钦巴开创的有关转世活佛的一种宗教仪轨或制度,噶玛拔希遵循并发挥了都松钦巴开创的这一宗教制度,后来转世活佛临终时留遗嘱成为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一种传统,这也是认定转世活佛的主要依据。比如噶玛拔希去世后邬坚巴等人就严格按照他的遗嘱去寻找转世灵童,最终在后藏的贡塘(今吉隆)地方找到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即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这就是让琼多杰。
让琼多杰于1284年出生在后藏贡塘的扎普龙雪地方,父亲称阿强却贝,是一位宁玛派密教学者,母亲叫觉姆央珍。当让琼多杰五岁时,被噶玛拔希的著名弟子邬坚巴认定为噶玛拔希的转世、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让琼多杰七岁时随从堪布贡丹喜饶出家,受沙弥戒,取法名为让琼多杰,同时学习佛教戒律;十八岁时由堪布匈努绛曲和赖·格顿仁钦大师给他授比丘戒,并拜尼多贡嘎顿珠等许多活佛、格西和学者为师,修习佛教显宗和密宗教法。
公元1331年,元朝皇帝元文宗邀请让琼多杰进京传法,由于路途遥远,让琼多杰未到达北京前皇帝便去世。随后懿璘质班继任皇帝,于公元1332年又邀请让琼多杰进京,让琼多杰抵达皇宫后,为皇帝和随从大臣等众多人灌顶讲法,使他们得到如愿以偿之教法。不久皇帝懿璘质班也去世,由其兄妥欢帖木尔继皇位,号为顺帝。让琼多杰又为顺帝、皇后及大臣们进行密宗灌顶、讲说佛法。一年之后(1334年),让琼多杰即将返回西藏之时,顺帝给他赐予“遍通教法噶玛巴”之诏书、国师之印和金册等,同时对让琼多杰的弟子多康人喇嘛定增桑布和蔡·格琼钦波也受封为“司徒”封号。让琼多杰当年即1334年途经佛教圣地五台山、宁夏、甘肃和青海回到西藏楚普寺。后来元顺帝多次派人来西藏迎请让琼多杰再次进京传法,于是让琼多杰在1336年8月从西藏动身,前往北京。在北京让琼多杰不仅为皇帝、大臣们传教说法,而且兴建了一座噶玛噶举寺院。此次让琼多杰在北京待了三年,于1339年6月14月因病圆
寂于北京,享年五十六岁。可以看出,让琼多杰为加强元朝同噶玛噶举派之间的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让琼多杰作为噶玛噶举黑帽系的第三世活佛,为噶玛噶举派的巩固和发展也作了大量工作。比如他在楚普寺修建汉式屋顶和无量宫,以及在寺院四周建造静修院。以此为更好地修习或弘扬噶玛噶举派教法提供外部条件,从而扩大该派在整个藏族地区的影响。另外,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的转世制度,到让琼多杰时已经确立,并走向正规化。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为乳必多杰,1340年生于西藏工布地区,父亲叫索南顿珠,母亲叫卓萨宗哲坚。三岁时,被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让琼多杰的弟子多丹贡杰瓦认定为让琼多杰的转世灵童,于是被接到楚普寺继承法位,并从多丹贡杰瓦、雍顿多杰贝等众多著名学者处,先后学习了《那若六法》、《六支瑜伽》等许多有关“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教授,并听受了一些灌顶、闻习了《空行海续释》等旧密法以及《甘珠尔》部。乳必多杰七岁时,受沙弥戒,取法名为却吉扎巴;十八岁时,受比丘戒。此年乳必多杰受到元顺帝的邀请,1358年从楚普寺启程,1359年抵达青海宗喀地方时,刚满三岁的宗喀巴大师由家人陪同前来拜见乳必多杰,乳必多杰为宗喀巴授了近事戒,取名为贡嘎宁波。1360年乳必多杰抵达北京,为元顺帝在内的皇家成员传授“金刚亥母灌顶”以及“那若六法”等许多密法。乳必多杰在北京共住了五个年头,在此期间他还为蒙古、汉、西夏、高丽等民族的王公贵族们讲经说法,于1364年动身返回西藏,途中曾在甘州附近修建一座寺庙,到过都松钦巴在类鸟齐地方创建的噶玛丹萨寺,并为该寺僧众讲授佛法,最后才返回了楚普寺。乳必多杰于 1383年在西藏工布地方圆寂,享年只有四十四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为德银协巴,他于1384年出生在西藏工布地区,父亲叫古乳仁钦,是一位专修密法的人士,母亲叫拉姆吉。四岁时,从喀觉旺波前学习《金刚漫灌顶》、《那若六法》、《大手印》、《六支瑜伽》等密法。七岁时,在工布孜拉岗寺的堪布索南桑波和轨范师云洛瓦两位大师前出家为僧,取名为却贝桑波;二十岁时又在这两位大师前受比丘戒。后来明成祖派人专程来西藏邀请德银协巴,于是德银协巴随同使者启程,于1406年到达南京,受到明成祖的热情款待,并封他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宝法王”,还赐玉印、大银翘宝七百颗。值得一提的是,德银协巴这个名号就是明成祖当时赐给他的“如来”的藏语意译。从此就称名号德银协巴,而将原名却贝桑波不再使用了。
从德银协巴受封为“大宝法王”之后,此封号遂成为历代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专用封号。
德银协巴于1408年从南京返回西藏,他在西藏云游前藏各地,主要宣讲噶玛噶举的教法。不幸的是,德银协巴突然发病,于1415年圆寂,年仅三十二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六世活佛为通瓦敦丹,他于1416年出生在多康噶玛(喜木)地方。对于通瓦敦丹特别在他的童年时期有许多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相传他是一位“神童”,年长后云游藏区各地讲经说法,为推动噶玛噶举派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于藏历第八饶迥之水鸡年(1453年)圆寂,享年三十八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七世活佛为却札嘉措,他于1454年出生在西藏支达吉番地方,1506年去世,终年五十三岁。却札嘉措所处的时代,西藏政局很不稳定,但这位大活佛不为政治权力所左右,安心地从事佛法事业。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八世活佛为弥觉多杰,他于1507年出生在多康的巴塘地方,从小在类乌齐诸多高僧大德前受到良好教育。长大后到多康各地边学习边传教,曾在1516年应丽江王沐天王的邀请,到过云南丽江地区,并在那里讲授噶玛噶举教法。这是噶玛噶举在云南丽江地区的最初传播。弥觉多杰在二十一岁时受比丘戒,三十一岁时才回到楚普寺。于1554年在西藏山南雅垄去世,终年四十八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九世活佛为旺秋多杰,他于1555年出生在哲雪达克藏地方,1603年圆寂,时年四十九岁。相传旺秋多杰曾游历全藏区和不丹,还受到锡金国王的邀请,可他却派一位高僧替他前往,并在锡金建立三座藏传佛教寺院。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世活佛为却央多杰,他于藏历第十饶迥之木龙年(1604年)出生在青海果洛地方,被认定为第九世旺秋多杰的转世灵童之后,便被迎请到西藏楚普寺精心培养。在楚普寺受戒出家,取法名为却央多杰。然而,却央多杰所处的年代,正好是噶玛噶举派与新兴宗派——格鲁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时期,却央多杰作为噶玛噶举派的最高宗教领袖,不得不卷入这场争斗之中,从而使这位宗教领袖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一生坎坷不平。由于在两派争斗中格鲁派取得全面胜利而其势力日益壮大,最后却央多杰迫于形势,曾到云南丽江的沐天王(土司)府上避难。后来又经过藏传佛教界人士的斡旋,却央多杰于1663年终于从云南丽江返回西藏楚普寺。这时却央多杰的政教地位乃至噶玛噶举派的影响已经受到严重冲击,西藏的一切政教事务都在格鲁派的五世达赖掌管。因此,噶玛噶举派也受达赖喇嘛的监管。却央多杰于藏历第十一饶迥之木虎年(1674年)在西藏楚普寺圆寂,终年七十一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一世活佛为益西多杰,他于1676年出生在青海果洛地区,不幸于1702年圆寂,年仅二十七岁。益西多杰在他那短暂的有生之年,修缮了许多被蒙古军队毁坏的噶玛噶举寺院。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二世活佛为绛曲多杰,他于1703年出生在多康德格地方,长大后曾云游尼泊尔、印度等地。1731年应清朝皇帝的邀请,绛曲多杰与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八世活佛一起前往北京,第二年即1732年两位活佛先后在北京圆寂,绛曲多杰享年只有二十九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三世活佛为杜堆多杰,他于 1733年出生在西藏撒仲地方,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据说杜堆多杰发掘许多秘密伏藏,兼懂兽禽语言,晚年在楚普寺附近隐居专修密法,1797年圆寂,享年六十四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四世活佛为塔却多杰,他于1798年出生于昌都类乌齐地方,1871年圆寂,享年七十三岁。塔却多杰精通藏传佛教新、旧密法,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活佛。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五世活佛为喀觉多杰,他于1872年出生在西藏堆垄德庆地方,1923年圆寂,享年五十一岁。喀觉多杰是一位非常聪慧的人物,他从小对藏族文化产生兴趣,六岁时会做诗并歌咏,后来还对藏区作过深入研究。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为日必多杰,他于1924年出生在西藏江孜地方,七岁时受沙弥戒,八岁时荣登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宝座,十岁时举行金刚宝冠仪式,从十三岁开始云游尼泊尔、印度、不丹,1954年去我国内地参观访问。1958年,日必多杰携带许多珍贵宗教用品和宗教经典,并率领不少僧侣悄然逃往印度,后来得到锡金皇宫的邀请前往锡金,1962年在锡金首都附近建造一座寺院,成为驻锡地。日必多杰曾三次去美国传教,1981年11月5日病故于美国,享年五十七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为赤列多杰,全名为伍金卓堆·赤列多杰,他于1985年5月l日出生在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拉多乡巴果山区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原名叫阿波嘎嘎。父亲叫顿珠,母亲叫洛嘎,赤列多杰有二个哥哥、六个姐姐、一个弟弟,他们家包括他在内共有十个兄弟姐妹,从人数上看,可谓一户大家庭。据说,赤列多杰出生时,在该地区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瑞相,因此,附近嘎莱寺的堪布阿多·次旺巴丹前去看望这位不平凡的孩童,等长到四岁时,便接到嘎莱寺精心培养,1990年跟随父母前往八蚌寺朝拜,遂得贡都活佛取名为赤列多杰。
楚普寺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寻访小组,根据第十六世活佛日必多杰生前立下的遗嘱中所示方位、特征等线索,于1992年5月在西藏昌都地区寻访到与遗嘱完全相符的第十六世活佛日必多杰的转世灵童,这位灵童就是上述赤列多杰,当年赤列多杰已经八岁。于是楚普寺寻访小组将这一消息及其情况,向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作了详细汇报,西藏分会又召集活佛高僧以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惯例和仪轨审核无误后,报请中国佛教协会认定,中国佛教协会认真审查后正式认定赤列多杰为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的转世灵童,并上报国务院宗教局审批。同时于1992年6月15日将赤列多杰迎接到楚普寺,6月25 日国务院宗教局下发了批准函。函中写道:“……同意认定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拉多乡巴果牧民顿珠与洛嘎夫妇之子伍金赤列为第十六世噶玛巴转世灵童。特准继任为第十七世噶玛巴,并在适当时候举行坐床典礼……”根据这一指示,于1992年8月2日在拉萨大昭寺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伍金赤列举行剃度出家仪式。这天凌晨,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在大昭寺僧众仪仗队的簇拥下被迎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前,剃度出家,取法名为“白恰达让琼伍金杰瓦牛古卓堆赤列多杰则恰列朗巴尔杰瓦德”,并选定四川八蚌寺的司徒活佛以及西藏楚普寺的杰曹和卓本活佛等为师。这一庄严肃穆的宗教礼仪举行完毕之后,大昭寺和楚普寺的僧众向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敬献哈达,表示祝贺;而噶玛活佛也为在场的广大僧俗信徒摩顶赐福,开始履行这一活佛的法定事务。从此伍金赤列多杰正式继任了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的法位,目前,他正在距离拉萨古城七十公里、海拔在四千三百公尺的楚普寺,专心修习噶玛噶举派之教法,为今后的宗教事业打下坚实的佛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