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4-09-10 04:08:21作者:学典国学网开封归来,我们的视野半径就一直在宋都开封周围延展, 今天继续开封的话题,去那个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的“大相国寺”看看吧!
“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自从“唐僧”取经归来,佛教从唐朝起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自然,开封的“大相国寺”也是应运而生了。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现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后遭水火两灾而毁。701年,慧云和尚在原址募银建寺,取名相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到了北宋时期,大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
说起“大相国寺”,它最早的前身是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的故宅。大相国寺在北宋时期在中国无人不知,被东亚所有种族所向往,不是由于它在佛教禅林的地位多么崇高,而是它的经济效应无与伦比。据资料考证,当年大宋帝国四面八方向京城汴梁汇集的水路码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站,那就是宋朝京城里所有富裕的出家人的居住区:大相国寺。可以这么说,当年的大相国寺附近,是东京城里最繁华、最有钱的地方之一......
当然,拜那部“四大名著”之一的通俗小说《水浒》所赐,中国人都知道寺内有块菜园子,一个叫鲁智深的胖大和尚在那儿空手拔起了一棵粗大的垂杨柳,现在,垂杨柳是找不到了,只有一个大铜鼎,不知道那“背负千斤扛鼎力”的鲁智深能不能扛起了……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既然说到了“花和尚”鲁智深,那我们就来看看当年鲁智深眼里的“大相国寺”是如何的威严壮观吧,入得山门看时,端的好一座大刹!但见:“山门高耸,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明,两下金刚形猛烈。五间大殿,龙鳞瓦砌碧成行;四壁僧房,龟背磨砖花嵌缝。钟楼森立,经阁巍峨。旛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木鱼横挂,云板高悬。佛前灯烛荧煌,炉内香烟缭绕。幢幡不断,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连,水陆会通罗汉院。时时护法诸天降,岁岁降魔尊者来”。
当年大宋朝,大相国寺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传说当年“包青天”因用刑过度被废回京,路过大相国寺门前时突然昏厥,为寺中方丈了然和尚所救,就在寺中休养生息,后来得应皇上的梦中“龙图”而官运亨通,可以说是发迹于此。而大宋朝的“第一武将”狄青为当时的“文官集团”所不容,因在大相国寺躲避水患,成了政敌们攻击的借口,后来被罢官甚至丢命,可以说是遭难于此。当然,当年鲁提辖眼里的大相国寺,早就因战乱水患而损毁了,现在的寺院是清康熙十年重建的,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现在的大相国寺为国家4A级景区,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清朝建筑,形式上重檐歇山,层层斗拱相迭,覆盖着黄绿琉璃瓦,显得庄严肃穆、古香古色。
这就是大相国寺的大门,原来清代的大门毁于战火,现在这个山门为今寺院方丈心广大和尚发心修建,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
走进山门,就是大相国寺的钟鼓两楼了,这钟鼓两楼是1992年重新修建的,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可惜当时钟前人太多,没拍到。而鼓楼前就是这尊“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的铜雕了,还是看看《水浒》中的描写吧: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那天刚走进大相国寺,就在钟鼓二楼和天王殿之间,看见佛寺里的大师们正用乐器演奏着隆重而庄严的佛家音乐,尽管不是由僧人们唱诵,但一样也可称为“梵音”。
“梵音”合奏中,这位仁兄的乐器非常特别,这是啥呢,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磬”。
这是大相国寺的天王殿,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门楣殿额也是赵朴初居士所题。
天王殿后面重檐歇山的雄伟建筑,就是大相国寺的主殿大雄宝殿了,宝殿为清代顺治年修建,面阔7间,进深5间,高约为13米,其气势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为清乾隆年所建,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其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
罗汉殿中心耸立的八角亭中,供奉着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尊像系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的无名艺人用了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
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 “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最后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就是“藏经楼”了,这里是寺院保存、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藏经楼明间檐下悬挂篆书匾额,白底黑字,笔力遒劲,相传为清代书法大家孙星衍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