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中道?它与“中庸之道”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4-08-07 04:04:03作者:学典国学网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中道?它与“中庸之道”有何区别?

我们都会说要走“中道”或者“中庸之道”,然而每个人的头脑对这两个词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们走的中道和中庸之道其实是相异的。有些人理解的中道和中庸其实是平庸、无原则、从众、随大流、无思想。佛法中的中道是“不著空,不著有”,和世间人理解的中道是不同的。许多人分不清中道和中庸之道,以为它们是一回事,实质上它们是不同的。

“中庸之道”是世间法,即有为法。“中道”是出世间法,即无为法。真正的中道是不存在的,离开对立的“空有”两边就是中道。所以我们常常以为走的中道其实还是极端。需要经常走极端才能回到真正的中道,所以修行人的思想和行为很难被世人理解。

许多修行方法在不修行的人看来是很极端的,因为修行的过程都是极端。只有修行成功了,才能回到中道。“对立统一”就是中道,是大智慧,但是许多人把这个词理解成“对立”而不是“统一”。

有人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话有道理,但是不完全。应该再加上“合二为一”才是完整的表述。“一”是实相,“二”是头脑分别的结果。“统一”是实相,“对立”是头脑中的主观观念。

真理往往看起来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似非而是。佛陀说法,随破随立,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手能指月,但手不是月亮。文字表达和传递思想,但是文字不等于实相。片面和浅陋的见解比较容易被头脑接受,因为我们的经验都是有限的,我们能领会的东西都价值不大。

真理不被大众理解,就会高高在上,显得很神圣。如果被大众普遍理解和接受,就会变成基本的生活常识,价值就很微弱。所以人们喜欢谈论自己不是真懂的问题,就像喜欢炫耀自己缺乏的东西。圆融的智慧超越逻辑化和情感化的头脑的吸收和消化范围,超越文字语言的表达和承载范围。理性思考不能接触到宇宙和人生的本质和实相。

老子说,“智者不博,博者不智。”智慧的人知识不博杂,知识杂乱的人没有智慧。在当前的信息轰炸和爆炸的时代,泛滥的信息和资讯已经成灾,使许多人失去宁静平和,失去基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充满恐惧和忧虑,盲目跟随潮流,盲目跟风,从众心理空前严重。

有智慧的人对于信息的接收非常小心谨慎,对于阅读书籍的选择也非常慎重。

有人说“大人小心”,越是伟大的人物,说话做事越细心和用心,能简则简,非常自律。小人物则对一切都粗心,马马虎虎,什么都想要,没有戒律约束,无所顾忌,还美其名曰“一切随缘”。不读书而思考比较盲目和危险而且容易浪费精力和时间,效率低下。但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一个人阅读太多,也会不失去思考、加工和判断能力,就像吃饭太饱,会造成积食和消化不良。德谟克利特说,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会思考的人,是没有很多时间阅读的;有智慧的人,不会在头脑里装很多所谓的新闻,旧闻,蜚短流长,道听途说。

头脑中垃圾太多,灵魂被堵塞,灵感就出不了。所以要学会冥想、打坐和静心,让心空掉,就是中道,就与道相通,与灵魂相通。智慧不是从书里读出来的,是真心中本来就有的。世界的现象很复杂,但是本质非常简单。世上的书多的读不完,但对于有智慧的人,一本书也不需要读,读自己的心就够了。

自己拯救自己。

开悟和解脱都必须依靠自己,靠别人是没有用的。许多诚实的作家说,只为自己而写作。他们不是自私,只是说了实话。耶稣说,我就是光,我就是道。佛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是狂妄,而是真实。克里希那穆提说,真正的学习不积累知识。错误的答案千奇百怪并且都复杂,但是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而且很简单。世界就像万花筒,无论多么令人眼花缭乱的花,都是一个花通过简单和重复的反射变现出来的。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

二者、圆中 ─ 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中者,接入圆教。

如果这个空性是内观型的空,它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但中的真如。只有二空的理性,但是这个理性当中没有明了性,不能具足功德的妙法,所以只见得中道,接入别教。

如果他回光返照能够看到圆中,他在观一切法空时,能够知道一念心性本来具足诸佛的功德妙法,进入圆教。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了。所以我们人生,成佛两大问题:第一个,处理生死业力;第二个,怎么开显你的心性功德,两件事情。

藏通两教主要是在处理生死业力,但是一旦入了大乘,那就不是说解决贫穷,你要更积极创造财富了。创造财富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本来没有财富,但是你只要努力,你未来会有财富,这个叫“但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