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都行,我没意见
发布时间:2024-04-16 04:04:32作者:学典国学网有从事媒体的客人来寺体验,带他四处溜达感受了下,随众一起过堂。离开的时候他跟法师说,这寺里无论法师还是居士都很忙。到晚上很晚了他还看到僧团法师在背书。
他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我说,可能别人忙的一面,您恰巧没看到吧。他说很久前看到一个公案,有人请教老法师怎么管理一个寺院,老法师说:让大家从早到晚忙起来,都有事做。
最近部组关于做事还是学修也有不少讨论,大家从对立到开始意识到做事的重要性,乃至于在做事中去修的意义,也不断重视。
个人浅薄的体会,其实做事并不是一个“轻”的法门,要在做事中观察到起心动念好难,特别在事项多时、事项交叉破我执时、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不懂的领域.....,基本上在这些境界中要保持正念很难。
刚上山那会在博客请问师父常住的事情,师父说“多培福、净罪集资”。后来慢慢发现,历事练心这句话常被大家提起来。
贤甲法师常常说我们:把心缘在事项上,心心念念都是它,争取把它做好。现在的阶段我们还没有到看了几句开示,就能转心的程度。
有一次周末忙得团团转,贤乙法师不忘叮嘱:数呼吸。
做事过程中,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人的接触,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事也很难成。做事过程中的用心,法师们也不断开示:多配合别人。多尊重、理解、包容别人;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阳光。
一旦别人要什么,法师说:就给她(他)。一次涉及到一个有密级的表,不止一个人要,请益法师怎么办?法师说:谁要都给她(他)。当时有些惊讶,法师,您确定真要这样么?但没真去问法师。我思维了下,法师要训练我们的不是事项上的不捡择,而是心上的不粘着,做事而不耽着。
还有一次参与一本书的编辑,出版前的排版设计是贤丙师负责。出版社有不同意见,贤丙师就一遍遍改了又改,我说:法师,是不是这样看起来更好一些(言外之意觉得出版社的要求不近人情)。法师说:怎么都行,我没意见,他们满意就好。
“我没意见”——这四个字很轻巧,但当时对我震动很大,因为法师说这个话的时候虽然轻描淡写,但我觉得因为这句话他太自在了,一句“没意见”就把自己给解脱了。如果能做到,这难道不是更简单的一件事?从诸种纷纭争论中摆脱出来?!
慢慢在模仿他们,虽然很蹩脚,也一点点在模仿,在一些自己稍微懂一些的领域,虽然比以前好多了,但总是忍不住跳出来。
有一些贤丁法师在大课开示,大意就是,有的同学会想到“做什么事,为了佛教事业的兴衰,一定要怎样怎样”,其实没所谓了,即使佛灭度后还有弥勒佛出世.....
我理解法师的意思也不是让我们去研究佛教历史,而是让破除我们那种以为非要怎样,非自己不可的慢心。
“凭侍”——另一个法师是这样说的。
想想也是很可怜,但是很难,我们起烦恼的时候,常常眼睛就只有眼前那一摊事,格局就困在这里,其他的整个世界都被忽略掉了。情绪起来就很难明辨是非,了了分明,所谓的言行看起来正当,但也是为了维护“我执”的,和修学佛法有关系么?
有关系,那就是又一个失败的教训。
还有些时候,我们以为别人起烦恼了,暗暗觉得自己“尚可”,曾经把类似的问题咨询过法师,法师说:看到别人起烦恼了,证明你自己的心已经跑了。修行人,心永远是看自己的。所以寺院的大牌匾都写着“莫向外求”。
这样一想,就常路漫漫。
回到贤丁法师的行谊,曾有贤乙法师分享,不管僧团谁找他,他都立即从凳子上站起来,垂着手,头略低,身体前倾,微笑看着别人,等着别人说话。
法师们的行谊,想起来都很策励,偶尔自己也去效仿,当别人来借东西来求助时尽量配合、态度诚恳,开始还能站起来迎接,不过当粘着自己时,很难提策起来,慢慢,也就疲了。
是什么在提策法师们保持这种修行的精进和持之以恒?
怎样把心训练得极为谦下?
是什么让自己不能坚持,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