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足之:靠什么挽救信任危机?
发布时间:2024-05-04 04:04:24作者:学典国学网
在人与人的广泛社会关系中,有许多关系是“非对等关系”,即我方面付出与他方面无条件接受的关系,如慈悲、孝敬、施舍、赠予、同情、帮助、个人捐赠、社会慈善、法律援助、各种各样的救助、救济行为,等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社会关系是双方对等关系,即存在付出与回报的等价道德关系,如政府与公民的管治关系,贸易关系、交换关系,爱情关系、婚姻关系,家庭责任关系,利益性朋友(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等等。
良性的等价道德关系,来自社会信任,社会信任来自社会诚信,社会诚信来自道德良知。人性本善,不善乃是习气而已。什么办法能够抑恶习而扬本善,唯有依靠教育。几乎所有形态的社会都同时使用两种教育方式:制度教育和宗教教育。
现代社会主要依靠“制度教育”,表现为政府推动,学校承担,社会协助。制度教育,实际上是在社会成员精神中播种“责任”和“义务”的种子,这些种子在等价关系发生作用时,视等价关系为利益平衡关系。它同时借助强制的、功利的“约束机制”,对抗违背诚信的行为。
应该承认,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宗教教育,挽救社会信任危机的良药,舍宗教教育而谁呢?例如,佛教教育表现为本觉开启,智慧现前,慈悲为怀。它的着眼点是在社会成员中播种人性本善的种子,播种物我一体的共存共荣观念,这些种子在等价关系发生作用时,视等价关系为慈悲喜舍关系(非等价关系)。它同时依靠“因果关系”机制,自觉、自我制约偏离诚信的行为。
有些西方大国借助宗教教育培养社会诚信比较成功,尤以基督教、天主教做得最成功,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宗教,有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即还原和完善了宗教作为“社会道德良知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本来面目,避免了变质宗教的迷信色彩和落后性包袱。
净空法师五十年致力的工作,就是恢复“佛教非宗教,而是至善圆满之教育”的本来面目,他说:“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释迦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知觉名佛菩萨,不觉名凡夫。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修学的基础是三福,待人依六和,处世修六度,遵普贤愿,归心净土。佛之教化能事毕矣。”
中国近百年来主要为民族独立和生存问题所困,全社会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政治生活”、“物质生活”上面,道德的“制度教育”和“宗教教育”衰落了,出现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社会诚信空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从“制度教育”角度,阐释了“社会信任”的含义,指出了“信任危机”的“制度根源”:
社会信任包含三种性质:第一,存有“诺言在先,兑现诺言在后”的时间差。第二,诺言的兑现或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确定性)。
第三,当事者没有客观的根据可以绝对相信。现实中存在三种信任形式:人格信任、货币系统、专家系统。后两种形式统称系统信任。人格信任。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与你合作的“熟人”。与熟人交往往往是重复性博弈而非一次性博弈。从严格的逻辑学意义来讲,由一个人的过去来推断其现在和将来并不科学,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似乎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判断是否可以与之合作。
货币系统。其信任结构是从众,即货币(尤其是纸币)在流通过程中已被证明是可行的,通过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检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专家系统。专家信任结构是三位一体的:科学性,人们是相信科学的;“入场证”,专家们通常都有进入科学共同体的入场证,如高学历等;同行评议。
郑也夫教授指出,中国社会在上述三种信任结构中都出现了危机。在货币系统里,当一个社会从政治上消灭了借贷后,它的成员将丧失一种重要的社会能力,信任的萎缩必是如影相随。在专家系统中,其他领域的评议中的不正之风,都移植和渗透到其专家系统的同行评议中。在人格信任内,“杀熟”已成为社会当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标志着社会信任降到了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