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善导释》 49 怎样做到真实修行

发布时间:2024-10-17 04:07:19作者:学典国学网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善导释》 49 怎样做到真实修行

四、“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相应”者:契合之义,如函盖相称;一体之义,形影相从。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就是天亲菩萨这段法语中的第四句。

“相应”,必须有两个东西配合,才能谈相应与不相应。相应,就是契合,函盖相称、相合,也等同一体,一体不离,一体不二,形影不离,形影相从,有形必有其影。

(一)此句与上三句彼此相承

此一句六字三语,与上三句彼此相承:

“如实”二字,承“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修行”二字,承“称彼如来名”;

“相应”二字,承“如彼名义”。

这是容易理解的。“如实修行相应”有六个字、三个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这三个词跟上面“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三句,是各自互相承接的:“如实”二字承“如彼如来光明智相”,“修行”二字承“称彼如来名”,“相应”二字承“如彼名义”。

“名义相应”者:弥陀名义属所应,众生信行属能应;众生信行,与弥陀义合;名义信行,信行名义,两两相即。

这也容易了解。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本身就跟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以及他的光明智相互相契合、互相随顺了。所以,从弥陀那边来讲是佛名佛义,从我们这边来讲是信受奉行,所以,“名义信行”“信行名义”两两互相在一起,“两两相即”。

(二)机法一体即如实修行相应

弥陀众生,众生弥陀,彼此机法一体,能所融合。

此谓之“如实修行相应”。

弥陀忆念众生,弥陀以光明名号摄取念佛众生;另一方面,众生忆念弥陀,众生专称摄取不舍的名号。因此,弥陀与众生、众生与弥陀,就彼此机法一体,能念的跟所念的、能感的跟所感的,就融合在一起了,此谓之如实修行相应。

“机法一体”有三:

一、《大经》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二、《观经》言“佛入众生心中”,又言“光摄念佛众生”。

三、善导大师言“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观经》所讲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就是“佛入众生心中”;“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就是这里所讲的“光摄念佛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这是善导大师的法语,这几段法语就好像白话一样,一看就懂。善导大师说:“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彼此三业,不相舍离”就是“一体不离”,所以,这也是“机法一体”。“机”指我们念佛的众生,“法”指弥陀摄取不舍的法体。这是“彼此机法三业,不相舍离”。如果众生称佛是称其他诸佛的名号,不称弥陀名号,所礼的佛不是阿弥陀佛,所想的佛也不是阿弥陀佛,那当然就跟阿弥陀佛彼此三业互相舍离,那就不是机法一体了。

前面也曾提到三种机法一体,《大经》“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往生正觉,机法一体”,还有《观经》所讲的是“身心功德,机法一体”,以及善导大师所讲的是“生佛三业,机法一体”。

专称弥陀佛名有这样的利益,又是这样易行,因此我们就应专称弥陀佛名,来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

(三)三相应、一如实

口称佛名,三相应、一如实。

怎么说“口称佛名,三相应、一如实”呢?“三相应”就是这段法语所讲的,“称彼如来名”就是“如彼如来光明智相”,也就是跟阿弥陀佛的光明智相相应,这是第一个相应;“如彼名义”,就跟阿弥陀佛的名跟义相应,这是第二个相应;“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样才是真正的如实修行,所以有这三种相应。总归就是一句“如实”。

我们修行,必须是如实的修行,才能获得真正的果报。如果所修所行不如实,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果报。所以,凡事都要真,有什么样的因,才会有什么样的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如是”也就是“如实”的意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