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国:留住“布袋和尚”的民间记忆
发布时间:2024-05-01 04:08:05作者:学典国学网张嘉国在整理“布袋和尚传说”资料。
张氏家谱中的“弥勒佛传”记载。(林海摄)
对于76岁的奉化区长汀村村民张嘉国来说,今年5月获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是他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地搜集、整理“布袋和尚传说”水到渠成的一个结果。
1943年出生的张嘉国,只有初中文化,但和很多奉化人一样,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述很多关于布袋和尚(世传为弥勒佛之应化身)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心底里喜欢这项流传久远的民间文化。“文革”期间,家里的不少旧书被人拿出来烧了,唯独一本写有弥勒故事的家谱被张嘉国偷偷藏了起来。“那时家里的房子是木结构的,楼板下有隔层可以藏东西。但纸质书容易受潮,每年梅雨季节过后必须隔三岔五地拿出来晾晒,还不能被人发现。”张嘉国回忆说。此后的10年间,他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本仅存的家谱,“可以说冒了很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后,张嘉国所在的长汀村实行分田到户。有了自由时间,他开始了对“布袋和尚传说”的研究,先后搜集各类民间故事120多个。张嘉国说:“不少故事在细节方面大同小异,因此后来我整理时只收录了60多个。
”2002年,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张嘉国开始担心这些传说故事将来无法流传下去,就想到了写书。他前后花了3年时间,书稿终于完成了。2004年,张嘉国接到通知,要求他陪同央视四套记者拍摄布袋和尚传说的专题纪录片,把布袋和尚现身、成长于奉化长汀村,出家、圆寂于奉化岳林寺,弘法、造福于雪窦寺,安葬于奉化封山佛塔这些事实推向全国。张嘉国费尽心思保存下来的那本《奉化长汀张氏宗谱》就成了“布袋和尚出自奉化长汀村”的最重要的证据材料,因为其中详细记录了布袋和尚现身、成长、出家、圆寂的生平事迹及埋骨佛塔和碑林所在。2009年9月,张嘉国被认定为非遗项目“布袋和尚传说”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5月,民间文学“布袋和尚传说”被文化部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奉化三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
3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民间向大众讲述布袋和尚的故事;2014年,这个只念了一年师范的古稀老人买来电脑,开始在孙子和外孙女的指导下学习在电脑上打字、排版、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写布袋和尚传说的书。”至2015年3月,他亲手搜集、整理、编撰、录入的11万字的《布袋和尚长汀子》一书终于付梓印刷,为此他自掏腰包花了不少钱。由于赶时间,第一次印刷时书中有不少字打错了,读者向他指出后,张嘉国表示诚恳接受。在后来印刷的版本中,很多谬误得到了修正。
为了弘扬布袋和尚的事迹,没有任何绘画功底的张嘉国近年来还自学起了画画。“我不懂画画,只好先用铅笔勾勒线条,然后用毛笔填上颜料;也不是每天画,是隔段时间画上几笔,就这样几年下来完成了8幅画。”“感谢老伴多年来对我的大力支持,没有她的首肯和主动承担家务,我的这本书是不可能问世的,功劳肯定有她一半。”张嘉国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