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斯坦因,是侵略者还是发现者?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4-02-21 04:05:37作者:经藏网
斯坦因,是侵略者还是发现者?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煌莫高窟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称为千佛洞。洞中的壁画、雕塑,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的形成历经了数个朝代,规模巨大,其中的藏经洞更是有着大量的文物。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就鲜为人知,在几百年里,洞中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直到藏经洞被发现。藏经洞的发现吸引了世界各国大量的冒险家、学者和考古学家。当时看守莫高窟的是一名叫王圆箓的道士。这位穷困潦倒的道土根本不知道他所看守的莫高窟有着多么高的价值,一位来自英国的考古学家仅用几百两银子就换走了大量的文献、经卷。这名英国考古学家就是马尔克奥菜尔斯坦因。

或许在中国人的眼中,斯坦因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化大盗,他掠夺走的敦煌文物多达一万多件,至今这些文物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他是一位出色、聪慧并且尽职尽责的考古学家。斯坦因出生于1862年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犹太教徒。当时犹太人的处境并不好,在社会中遭受排挤。为了让斯坦因有个好的前途,他们忍痛让斯坦因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因为成为基督教徒,斯坦因就可以走出那个小小的犹太社区,踏上一条不受管制的自由之路。十岁时,斯坦因被送往德国留学,他天资聪颖,很快就在学校中学会了德语、英语、希腊文和拉丁文。后来,他又前往莱比锡和维也纳上大学,在大学里,他又学会了梵文和波斯语,21岁他就取得了博士学位。年纪轻轻便掌握了六门语言,可见斯坦因的才华非常出众。25岁时,为了更远大的抱负,他孤身一人来到了印度,开始了他的考古生涯。

斯坦因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考古事业,更是将最好的年华挥酒在了亚洲这片土地上。在英国与印度政府的支持下,他先后在中亚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探险。第一次探险是为了发掘和田地区和尼雅的固态遗迹,第二次除了和田和尼雅遗址外,还发据了楼兰古国的遗迹,深入河西走廊,在教煌附近的长城一线发现了大量的汉朝竹简,又来到了莫高窟,拍摄莫高窟中的壁画。临走时用少量银两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教煌文献24箱、绢国和丝织品5箱。第三次他除了重访和田、尼雅和楼兰的遗址外,再次来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取得570多件教煌文物,还发掘了黑城子和吐鲁番等地的遗址。本来他还打算进行第四次探险,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他的申请被南京政府拒色了,他私下进行的探险活动取得的部分文物至今不知所踪。

斯坦因的四次中亚探险可以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一路上翻冰雪覆盖者的是山,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克服了许多常人不敢想象的困难,也收获了大量文物,并且获得了英国女王的赏识。他被英国女王投予了爵士勋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也授予了他名誉博士的学位。

这一切都是斯坦因作为一个考古学家的丰功伟绩,但这些却是建立在让中国失去大量有价值文物的基础上的。斯组因首次探险时主要是在新疆一带发掘古代遗迹。但是早在1902年,他就从他的好友,一位牙利的地质学家口中得知,敦煌莫高窟有着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尽管首次探险没有来到敦煌,但是他心中早已做好了来教煌的打算。第二次探险,他就开始有目的地越过帕米尔高原,来到中国新疆,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向东而行。一路上,他经过了曾经探査过的和田与尼雅,随后又挖掘了楼兰遗迹,用他阴险狡诈的手段从遗迹中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就在他踌躇满志地赶往敦煌时,突然得知一个消息,他主要的竞争对手,法国考古学家保罗伯希和也在新疆探险。于是他加快脚步,决定赶在伯希和之前来到教煌。

1907年,斯坦因到达了教煌,此时藏经洞还没有被发掘,他打算简单地在敦煌进行补给,并趁机考察一下洞窟,观看一下那些精美的壁画,然后离开教煌前往罗布泊沙漠进行探险。到达敦煌不久,他就从一位定居敦煌的新疆商人口中得知了藏经洞的事情,这对于一个考古学家来说是天大的惊喜,他马上兴致勃勃地赶往莫高窟考察。到达千佛洞时,王道土为了等集修整洞窟的经费,外出化缘。斯坦因没有遇到王道士,却碰见一个当地的小和尚。在小和尚的手中,斯坦因看见了精美的经卷,尽管他不懂汉语,但他也明白,这一定是一件古老而有价值的文献。为了将这些经卷弄到手,他甚至放弃了前往罗布泊沙漠的计划,打算等王道士回来。但王道士久久不回,斯坦因不想浪费时间,于是留下他在当地的一个翻译等待王道士,自己则带着工人前往长城附近挖掘汉朝简牍。

一个多月后,斯坦因才返回敦煌,此时王道土已经回来了。王道士从翻译蒋孝琬口中得知斯坦因想要看看藏经洞,但藏经洞是官府交给王道士看管的,他也不敢轻易地让斯坦因查看。斯坦因见王道士不背答应,就下定决心展开持久战,在莫高窟里住了下来。斯坦因得知王道土正在化缘以修整洞窟,最终决定从洞窟作为突破口。他装作对洞窟感兴趣的样子,请王道士做他的向导,去洞窟中参观。王道土对于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兴奋,他带着斯坦因参观洞窟,并且对壁画上的故事进行讲解。洞窟参观完了斯坦因装作意犹未尽的样子,向王道士借经卷,并假称是钻研用。王道土思考了许久,最终将一本由唐朝高僧玄奘法师翻译的一部佛经借给了斯坦因。斯坦因如获至宝,因为这一小小的举动说明王道土已经踏入了他的圈套。

王道土是个坚定的因果论者,宿命论对他来说比金钱的诱惑更加管用。斯坦因假称自己是玄装法师的崇拜者,王道士拿来这卷经书一定是上天的旨意,为了让他将这些印度已经找不到的经书送回他原来的地方。就是这样的鬼话,王道土居然相信了,他趁夜拿出了一些经卷,交给斯坦因和蒋孝琬。一开始斯坦因还兴致勃勃地打算给这些宝贝做个详细的目录,但后来这惊人的数目让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打算,只能尽量多的带走这些珍宝。小心翼翼的王道士也发现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东窗事发,于是就和斯坦因开始了一场罪恶的交易。斯坦因用金钱和保密的承诺从王道士手中换来了24箱经卷和5箱丝织品,在一年半以后,这些东西被完好的送到了伦教。斯坦因此时也离开了敦煌,但并不是因为他的贪婪得到了满足,而是因为当地人已经注意到了斯坦因,当地政府也警告了他。

斯坦因是聪明的,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见不得光,于是他组织了一支考察队,考察河西走廊地区,而他的助手蒋孝琬则留下了。斯坦因考察期间,蒋孝琬再次来到莫高窟,从王道士手中得到了230捆手稿和3000多卷文本。这些东西都被斯坦因加急送往了伦敦。斯坦因第三次探险再次来到了莫高窟,王道土这次不再小心翼翼,是以老朋友的姿态热烈款待了斯坦因。王道士将斯坦因给他的钱每一笔开销都记得明明白白,给斯坦因过目,而斯坦因在乎的却根本不是这些,斯坦因在乎的只是莫高窟中的文物。

王道土对斯坦因抱怨,政府拿走了文物却不给他好处,早知道就全部交给斯坦因了,幸好他私藏了不少。他私藏的文物毫无悬念地落到了斯坦因的手上,共有4大箱文书之多。斯坦因又花钱在民间收购了不少莫高窟丢失的文物,此次带回伦敦的共有5箱共计600多卷。斯坦因是一名大盗,也是一名发现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