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天鼓山
发布时间:2024-02-18 04:06:02作者:经藏网原标题:承德天鼓山
天鼓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旧屯满族乡,是乡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山。“天鼓山”,也称石鼓山、古砬子等,其主峰也叫小灵鹫峰、南天门。
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脉支脉七老图山余脉。滦河水系绕山而过,形成了狭长的滦河谷地即是旧屯满族乡的主要区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态肌理。
天鼓山的自然资源与宗教人文有着很大的契合点,其中以“天鼓雷音”为其特质,佛道融合于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骑为名“普化”的大鹏鸟,与道教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显现。在天鼓山有与之相关的石鼓、石橛、雷击石等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天鼓山,因山间有天生石鼓而得名。在《承德府志》山川中记载其因山间有石似鼓而名石鼓山。清代顺治年间大量旗人入关圈地落户旧屯满族乡地区,因为此山高耸入云,当地满族人也叫其为“古砬子”即满语“猎场至高点”,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渐渐将古砬子讹化为“高砬子”,晚清时期,因为山东流民闯关东来关外生活,有萧姓人善于塑造神像,在山巅建有一座龙王庙,后因此也叫作“龙庙高尖”。也有村民传说此龙王塑像是流民从山东老家背来,遂将之供奉于山巅之上。
天鼓山,与旧屯境内的老陡山、大对山等历史有记载的高山形成了沿滦河山地风景,山、泉、林、石各具特色。真山水、原生态、纯文化的天鼓山,更是河北省少有的满族鹰猎文化民俗之地,汇聚名人(镶白旗鹰手人宁安,清太祖努尔哈赤妹夫噶哈善哈斯虎亲兄那木占巴彦之六世孙)、名山(天鼓山,乃是佛经中所载的北方天鼓雷音佛的显化道场,有仙人窟、金刚橛崖、摔鹿石等遗迹)、名水(滦河)、名树(千年豹榆树、暴马丁香古树群)、名果(承德山楂、大扁杏)于一身;集人文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景观于一体,既承载着千年历史积淀,又独具文化旅游探幽之魅力。
天鼓雷音王佛古道场
据《大日经疏》卷四云(大正39·622c)︰‘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此是如来涅盘智,是故义云不动,非其本名也。本名当云鼓音如来,如天鼓都无形相亦无住处,而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天鼓山以“仙人窟”以及“摔鹿崖”等天然景观,被称为是佛经所载北方天鼓雷音王佛的显化道场,特别是“仙人窟”是古代修行人的遗迹。
天鼓山与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也名至尊妙吉祥,智敏上师依据佛教经典在《贤劫千佛之善知识:至尊文殊菩萨的往昔发心因缘和修行历史》一文中详细记载了文殊菩萨在因地为转轮圣王时,曾于善生世界的天鼓雷音王佛道场天鼓山中修行,并发大菩提心,承事供养天鼓雷音王佛。
天鼓山与妙音菩萨
《法华特论》中载:“云雷音王如来”,乃天鼓雷音佛之变迹,羯磨门法性也。由作种种羯磨,万德庄严,一切世间无不随机应现;其所依国土,因而名曰“现一切世间”。众生喜见时,辄现其身,故劫名“喜见”。伎乐乃羯磨事业之表示。集种种羯磨之德,聚成宝钵,即云雷音王之“三昧耶形”。其数八万四千,统一切分位眷属言之。经过万二千岁者,于十地二觉之圣位,皆须千岁供养也。是妙音菩萨,夙生曾以天鼓雷音佛为本尊,修羯磨行;乃至无量诸尊法,皆曾习过,得种种佛慧,而汇归一切种智,广植《法华》之德,故其神力如是殊胜。
天鼓山与绿度母
据德吉卓玛所写的一本专著《圣殿中的莲花》所记述:相传,世间的彩光王国有一位慧月公主,她虔敬地信奉天鼓雷音佛。经过长达一千万亿年的供养与修习,她终于认识到了胜谛。于是众僧人便前来游说:“你当务之急,就是要诚心诚意地希望你那用于聆听佛之教诲的身体变为男儿之身,因为这一愿望肯定能够实现。”然而慧月公主却拒绝了他们,坚定不移地以女儿之身修习。又经过数千万亿年的艰苦修炼,终成正果,并以“度母”的名号著称于世。每日早晚,她都要分别救度一千万亿众生;同时,又保护着十方无数地区的一切众生免遭伤害,救度八难和十六难。
天鼓山与主夜神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三十三参,讲到迦毗罗城的主夜神时候,婆珊婆演底是过去无量劫前,一切法雷音王佛成佛的时候,他是国王的夫人,名法慧月夜。一切法雷音王佛就是天鼓雷音王佛,其古道场就在天鼓山。婆珊婆演在佛前发了菩提心,要为黑暗中的众生施与光明。又经无量劫,在寂静妙眼如来成佛的时候,他是一个长者的女儿,名妙慧光,又在佛前发菩提心,要为黑暗中的众生布施光明,又经若干劫修行,才成为这迦毗罗城的主夜神。
九天应元雷神显圣地
《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在天鼓山有与“九天应元雷神”相对应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击石,当地有很浓厚的雷公信仰。
天鼓山与雷震子
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描述雷震子诞生在“燕山”,虽然文王居西岐(陕西)去朝哥(河南),应该不会经过今天的河北,但小说中明文记载了雷震子是在“燕山”的茂密丛林中被发现的,盖出自天降玄鸟之说。天鼓山即燕山支脉,此地山林茂密,在商周时代属于鬼方之地,且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与雷神-雷震子相关联的石鼓、石楔、雷击石等。
天鼓奇观
天鼓石
《承德府志》山川中载有山中有石似鼓,故名之。该天生石鼓在石门沟窑沟门大石鼓洼处,接近山脊,远观如一圆形大鼓。
天椎石
也被当地人称为“棒石砬子”,在天鼓石东北的棒石砬洼中,矗立山间如鼓音王佛的金刚橛,也似雷公所持的楔子。
雷击石
雷击石,是坐落于石门沟一片柳树旁边的山麓,石头巨大,曾于清代时,某年雨季被天雷所击,呈现很大的碎石裂痕。据传曾有大蟒蛇被雷击死于此。石下不远有数眼清泉,汩汩而流。
仙人窟
是一个高十数米的石窟,传为古代仙人修炼之处,是天鼓雷音王佛前身为持明仙人修行时的修炼圣地,因常年住着野鸽子,也被叫做鸽子窝。
摔鹿石(崖)
摔鹿石,是一个巨型石头形成的天然观景台,平时山羊喜欢卧于此。据传说以前有一群鹿(狍子)被土豹追赶,一头公鹿引其来此处,豹子扑将上来,咬住公鹿,公鹿奋身一跃,携带豹子跌落悬崖,双双摔死,鹿群被解救了,故事虽然久远,但也彰显了“鹿王菩萨”舍己为人之精神。
压铧石
压铧石是一块传奇的石头,据传以前本在山脊上,一年春天人们在田里种地,将铧犁放在地边回家用午饭,等回来却发现巨石从山脊滚落田间将这幅铁铧压于石下,故而得名。因为此石会自动行走,所以当地百姓都将其视若神石,有很多小孩都认其为干老子,传说能保平安。
小灵鹫峰
即天鼓山的主峰,也叫古砬子尖、高砬子尖,也被叫做南天门,因为山形似鹫首,山势似猛禽,又与佛教释伽牟尼佛讲法的灵鹫山相似,故名小灵鹫峰,山顶有清代古庙、上个世纪复建的龙王庙一座,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龙庙高尖。
金光明顶
此峰为天鼓山的第二峰,是一座独立的黄石砬子,也称为小金顶,名称源自《金光明最胜王经》,每当夕阳晚照,该山崖呈现一片金光,有白变黄,有黄变紫,如紫磨金色。
人赞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