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新白话版4

发布时间:2024-02-21 04:07:04作者:经藏网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新白话版4

现就圆顿教中的三种念佛三昧,对应的四种净土,略微辨析摄取众生的大意。只有念自佛的,是摄归到实报庄严、常寂光二种净土,但只能竖入,不能横超;又只是针对利根,不能普遍含摄;又这二土诸圣相同,不显示这净土法门的特异,似乎不是大势至菩萨摄归众生的本意。现今认为正是摄归念他佛及念自他佛二种行人,归到凡圣同居净土,并且又横超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所以文中深入地说明感应道交的利益啊。

其次是显示经的密意。选择圆通法门,犹如国家用兵选将相似。或推选先锋,或命令殿后。殿后的是正选,其余就按常规而已。那推选与命令,总之不是随便定的。就如十八界中,必先是根、然后是尘、然后是识,这是常例啊。现今让六尘在前,而根在后。六尘中,必先是色、然后是声,以及香、味、触、法。现今让声最靠前,而色在后。在六根中,仅排列第五,抽出耳根放在二十四门之后。因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吧,让音尘开头,耳根殿后,就是特别说明啊。虽然不明说其中道理,别人已经觉察到了。既然归重耳门,一部经的要旨,排列圆通,法理应当如此。

但是念佛法门,也正是对应这一方的机宜,末法的众生须要依念佛法门才能得度。因为这部经正是要一门深入,直接了悟自性。若是又要同时选二门,那就违背了本经的旨趣。若是让念佛法门就这样混在常规伍里,又失掉了其他经典广赞念佛法门的意义。所以现今巧示推选与命令,如军中的密令,不许泄漏。因为先前在十八界中,明确抽选耳根为重将了。现今在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中,暗中命令根大为重将。而这根大,正属念佛法门。既不违反其他经典广赞的宗旨,也不背离这部经用根的意义,可算是至巧又严密了。至于七大的顺序,叫做:“地、水、火、风、空、见、识。”见就是根。本应根在先、识在后,现今移识到第六,而让根大殿后,也如十八界中的耳门啊。

又在前五大中,推选火大作先锋,而让地、水、风、空靠后,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当机堕淫起教的原因(指阿难堕淫缘起这部经),因为多淫召火,警示多听的人先除欲漏啊。所以经文说“说多淫人,成猛火聚”,以及“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诸佛呼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愿为力士,亲伏魔怨”等,表明警示啊。一切经律中都是以不杀为首戒,这部经却是以不淫为第一决定明诲;在三缘中,也是欲贪在杀、盗前面,都是这个意思了。二是末法时期对治重障,因为烦恼虽然多,只有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最能障碍往生法。使修行人观察凡夫身内的淫火,就是如来藏的性空真火,循着业力去发现。深观得悟,成就智慧光。不但不障碍往生,而且能将修行人托送到上上品。所以《净名经》赞淫怒痴,因为它的本体就是如来藏性,而污染与清净的功用就在反掌间罢了。所以火头在先,也如十八界中的憍陈如啊。

现在请细看圣人们,除了这二先锋、二重将外,其余都是依照常例,顺序不乱。可见二十五圣起座的时候,各大弟子集结之际,一威一仪,一举一动,都有深意,完全符合教义。如果粗心大意,又怎么能明白呢?那么观音虽然第一,势至难道完全落选?只是那观音是明选,那势至是暗选罢了。实在是因为圆教根性特别,所以是明选;其他根机是总括,所以是暗选。这一方的教体,所以是明选;与本土有缘,所以是暗选。通共利益当机时会集现在未来的众生,所以是明选;特别利益恶世末法时见不到佛的众生,所以是暗选。虎榜高题处(名列进士榜),大家都知道。

朱衣暗点时(欧阳修的典故,比喻神灵暗中指点),人们就不察觉了。所以说大有混淆,须要善于读善于领会啊。

有人问:既然是密意,怎么能泄漏?

答:楞严选佛场中,公布名单已经二千多年了。这时如果不说破,密意还有什么用?

有人又问:“确实如您所说,那么文殊菩萨说偈选择时,难道也不知密意?为什么不遵循前例,一概都选择呢?

答:各位圣人自己陈述,各说第一,所以借推选,巧妙显示机密。若是按佛的指示正选时,一切依照前例,怎么能成密意?但只是声尘、火大准许归到平常序列,因为这二门是别意助显,不是本来要归重的,所以不再推出。至于大势至菩萨的法门,仍然顺着队列,放在识大的后面,作为二十四门的殿底,没有不遵循啊。况且既然要专选一门,怎么能不选大势至?看那选择的辞意,仍然与其他圣人不同,只说:“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意思是他们虽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这个相继的念,既然属于行蕴的迁流变化,也是生灭法。把这个念作为因,想往生净土见佛,谁说不可以呢?如今要现证不生不灭的圆通,那因果不符,怎么能达到?这个选择现在得到圆通很难,不是选择往生后的利益啊。其他的圣人,是单念自佛,只属于现修现证,所以要选择就全选,因为不对本土的机宜,不合这一方的教体啊。有志修证的,也可以深思了!

但这是对信力不坚定的人说的,如果深信净土,纵然是《楞严经》只贬低大势至,那也自然不疑。为什么呢?因为其他经典广赞,说“不可思议功德”,说“世间难信之法”,说“一切佛护念”,说“无上深妙禅”,说“胜异方便”,说“三昧中王”,多处极其赞叹。既然不生信心,有一处偶然贬低,哪里会生怀疑?何况并没有只贬低,何况又是显示暗选呢?无奈末法的众生读这部经的,既然不能依教从耳门深入,现在证到圆通;又偏在念佛法门这里,好起疑惑,甚至破斥他人的净信,障碍他人的善行。薄福少智的人,往往习气就是这样。所以现在依法依经,反复辩析,不觉得自己的言辞啰嗦杂乱啊,哪里是故意的呢?

名字说与金水若居士

天台用“六佛”归纳,最初叫“理性佛”,其次叫“名字佛”。从刚开始听到圣教,直到明心见性,都没有超出名字位。所以知道名字,那时间很长,而那意义也很深远无量啊。居士名叫“善”,字“水若”,通达这个名,知道这个字,对于见性成佛的道理,已领悟大半了。

告子(战国思想家)说:“性就像湍急的水啊,决向东方就向东流,决向西方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不善啊,就像水不分东西啊。”奇怪了!告子说的性,虽然不是儒家的至义,却反而有类似如来的经义啊。可惜他屈从了孟子的辨论,而最终没有申明他的思想,这也是“如虫御木,偶尔成文”(偶然说对了)罢了。

然而十法界本来是一心,那善与不善的法都是自性中本有的,就很明白了。所谓自性中有染净种子,所以世出世间没有一法能超出自性外。自性中的清净种子开始起现行作用,就是君子之道,叫做修善。自性中的染污种子开始起现行作用,就是小人之道,叫做修恶。《中庸》说:“率性之谓道。”孔子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道没有分仁与不仁,也就是自性没有分善与不善啊。如果自性中只有善,而没有不善,那三途恶道,不是由心造,又怎么能称为法界呢?所以一阐提人,虽然断了修善,但不断性善。若是断了性善,那终究不能成佛了。诸佛圣人,只断修恶,不断性恶。若是断了性恶,就不能示现秽恶世界,降伏众生了。这性、修的关系,应当通达清楚。既不能离性去起修,也不能废修去说性啊。

请用水来说明吧。所谓的性,就是湿的并顺流而下,向东流、向西流的意思啊。所谓的修,就是决定它向东方,决定它向西方的意思啊。居士要修净业,能不顾名思义,而考虑他为什么修的方法吗?若是他的心,念念不忘趣向贪瞋痴,日深月久,挽不回来,引不出来,发自身口,多与恶相应,那就是所谓的决定它向东方,最终成为震旦国中的人物了。若是他的心,念念不忘厌离五欲,一心系想阿弥陀佛,愿意亲近,如子忆母,不被业境牵引,不被其他歧路迷惑,那就是所谓的决定它向西方,一定在极乐世界的莲华化生,见佛受记了。这样看来,见性成佛,也在于决定而已。若能决定向西方,而成为向西流的水,那就必定不入三途恶道鼎沸的水,必定不掺杂人天渴爱的水,不混入凡夫的浊水,不沾染邪魔外道的恶水,不堕落二乘的死水,不等同权乘的客水,常得理水滋润心田,智水交融万种行持,就是这名字位中,圆合了如来的性水。既然能与性水圆合,那会归到七宝池中,就是澄净的,清冷的,甘美的,轻软的,润泽的,安和的,除患的,增益的,而究竟成为八功德圣水了。向西流到这样的极致,真的就能完全体现水的本性了!

然而我审视居士的名与字,是根据孟子的义理啊,不是告子的义理啊。如果决择善法,修习到底,决定破除不善法,修除干净。那君子的道增长,小人的道消灭,最终就达到至善了。这未必不与告子契合,未必不与孔子契合,也未必不与西方的大圣人契合了。居士努力决定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