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证法师:佛法初识(七)
发布时间:2024-02-18 04:06:32作者:经藏网我们先来看逆观十二因缘:
“生死何从、何缘而有?”即以智慧观察所由:“从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缘;生从有起,有是生缘;有从取起,取是有缘;取从爱起,爱是取缘;爱从受起,受是爱缘;受从触起,触是受缘;触从六入起,六入是触缘;六入从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缘;名色从识起,识是名色缘;识从行起,行是识缘;行从痴起,痴是行缘;是为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苦恼。此苦盛阴,缘生而有,是为苦集。”(注:痴,即无明)
略释:
1、老死缘生:既有生死,则知必有一能令有情生死之根由,是故毗婆尸菩萨如是探究:“随于儿时出生之缘故,后来便有老与死;若无出生,则无后来之老与死,是故出生即是老死之因缘。”
2、生缘有:出生则是由于前世搜集了许多后有种子而引起的,是故前世所搜集之后有种子即是此世出生之因缘;既无前世所搜集之后有种子,则无此世之出生。
3、有缘取:前世之后有种子,则是因为觉知心对六尘法了了分明,即是摄取种种法;若前世之觉知心不时时了知及执取种种六尘法认以为实,则不至于搜集种种后有种子。是故,取六尘——于六尘境了了分明的了知——即是取受后有种子的因缘;取自己——欲使灵知心自己了了分明的存在不灭——即是取受后有种子之无明因缘。
4、取缘爱:取之现象产生的原因,则是由于爱乐了知六尘中之种种法,也爱乐觉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永续恒存,是故生起取六尘、取我之现象与心态;若不爱乐了了分明而知六尘万法之境界,若不爱乐觉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则不会有取;若对六尘及自我无所爱贪之时,则取不生,是故,爱是取之因缘。
5、爱缘受:爱乐自己、爱乐六尘之情则是从受而起,由有顺境之受,故生贪着;乃至由于苦受与不苦不乐受之爱乐与贪着,取随之而生。若无受者,则爱乐不生,取亦随之而灭。然而众生愚痴,不知受之虚妄,是故因受而生爱乐,不愿弃舍三受、五受,是故意识的受心所即是爱之出生因缘。
6、受缘触:苦、乐、舍等三受之出生,则是由触而起,因眼识之触美色、耳识之触美声……身识之触细滑柔软,乃至意识之触顺境而生乐受等,莫不由六识之触六尘而生;若无意识之触心所,则亦无受;是故,触是受之因缘。
7、触缘六入:触之现象出生,则是因于六入而起;若无六尘入于心中与六识相触,则无触之一法,是故六入为触之因缘。若欲灭触者,则当灭除六尘之入,已灭六尘之入,则无六识之触心所存在,触则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俱灭,成就二乘涅槃。
8、六入缘名色:六入则是由名与色而生起者,由有眼根摄取色尘,故有色入……由有身根摄取触尘、乃至由有意根摄取法尘,故有六入。由有六入故有六识心之触六尘,如是引生来世的名色,由有六入,是故流转生死。若无六入者,则无触、受、爱等法,则无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色者谓五色根及五尘;名者谓以色身五根为缘,辗转而有意识之受心所一定会产生的受阴(三受或五受)、想阴(一念未生时之了知性)、行阴(觉知心了知之过程)、识阴(意根与眼等六识)。若无名与色,则六尘不入于心中;六尘既不入心中,则六入不复存在;故知名与色即是六入出生之因缘。
五蕴也叫五阴,蕴是集聚义,因缘和合而有蕴集;阴是覆盖义,不知蕴集就是生,有生必有灭,不常住,执以为实,因而覆盖小乘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以及大乘所说的真如佛性的真理,使众生迷惑颠倒,轮回生死,不能解脱和成佛。
9、名色缘识:名与色之现起运作,则是依于意根意识而生起;若无意根意识所统领之识别性、了知性、思量作主性,则受、想、行阴悉皆消失不存;则意识等心永远不能现行,则色身便将坏灭,则受想行阴亦将随识阴而坏。
(植物人之意识并非消灭,唯是不能表示意思而已。是故植物人亦有睡眠及非睡眠时之差别不同;若意识永不能现起,则意根必会舍寿而入中阴阶段,则应无植物人生活于人间受苦)。
是故,色身之生起与存在,是以意识意根能现行运作为其所缘;若意识意根不能再行现起,则不能有受想行阴,则必导致舍报而坏名色;是故说意识等六识之觉知与了别等熏习,即是名与色之因缘,故说名色从识起,说识阴是名色之因缘。
10、识缘行:此世意根与意识则以往世之行支为因缘,若无往世之身行、口行、意行等行阴所造作之善恶业而成立行支,以及好乐世法之熏习,则无此世之名与色,则此世六识不至于再出生;此世六识不再出生者,则无后世之名与色,则无六入、触、受等,则无生死轮转。是故,往世造作的一切善恶业行之有支,乃是此世五阴名色生起之因缘,故有此世之六识身。
11、行缘无明:行支生起之因缘,则是无明(即痴);由无明故,不能令意识意根自愿永远消失,不能令意识意根不执着我所,是故意识意根生起之后便有种种善恶行支之造作;是故意识等心有行支之造作者,乃是由于无明所致。
12、无明者,谓众生不能理解了知意根与意识觉知心之虚妄不实,不能了解六尘万法之虚妄不实,执为实有;为众生不能解知处处作主之意根虚妄不实,以为意根实有不坏;为众生不能解知想阴虚妄,以为无念而能了知六尘之觉知心真实不虚,不知道了知性、直觉性就是想阴,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有者。
亦谓众生不能解了三受五受虚妄,不能解了身行、口行、意行之虚妄,以为实有不虚,是故生执;更谓众生对五阴中之十八界法,不能如实解了其虚妄,以为十八界法中之某一法、某二法真实不虚,以为五阴之自己实有不坏。如是种种误认而执著者,皆是无明。
下面再看顺观十二因缘(十二有支):
1、无明缘行:由有如是无明故,缘于如是无明,而有六识心造作种种善、恶等有记业之行支。
2、行缘识:缘于行支之善恶业故,便有业种必须转入来世报偿,亦有不愿六识灭失之心行不断,便致中阴阶段之六识觉知心不愿使自己灭失,便致重新受生而有来世之六识心复现。
3、识缘名色:由意识等六识希望来世复现之势力而入胎故,便有恒审思量之意根,促使来世之名与色从如来藏识中再度出生;色身之五色根具足时,来世之意识等六心便又出生现行运作,具足了名与色,便有六识之心行,便有六识心之想阴——觉知性——现前,便有识阴出现,是名缘识有名色。
4、名色缘六入:由有七识心的名与五色根的色,则色入、声入……乃至法入便又出现,故说缘于名色故而有六入。六入的本质,就是五扶尘根触外五尘而形成了内五尘以及内法尘影像,进入了大脑。
5、六入缘触:由有六入故,则有触;则有内六尘可以被前六识所触,故六入是触之因缘。
6、触缘受:由有触故则有受,苦乐舍受随即出生。种种感觉,是众生得以生存依据,众生执着,不愿失去。
7、受缘爱:由有受故,便有爱贪。大部分众生贪爱顺乐之境,大也会贪图逆境(如知难而上,挑战)和不苦不乐的中庸境界(如贪睡,贪无所事事)。
8、爱缘取:由有爱贪故,便有取,便时时而欲了别万法,不欲处于无所了别之境界中,故而造作种种业,是名取支。
9、取缘有:缘于取支故,便产生后有之种子,死后再因后有之种子而入胎之势力便增长焉。有即是业种。
10、有缘生:缘于后有种子势力(即业力)故,则复受生入胎,则必有下一世之生。
11、生缘老死:缘于生故,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相随。如是谓为苦盛阴缘于生而有。
如是受生之因缘,即是苦集谛之正义,此即是顺观十二因缘观也。
如上所说因缘观,乃纯依二乘解脱道而说,非依大乘解脱道而说十二因缘之正观,不是依十因缘本识的内容而作十二因缘观——非依成佛前所修一切种智而观。
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色界十八重,无色界四重。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2、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3、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4、四禅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想天在四禅中是一个错误的岔道,误认为灭了意识就能证无余涅槃)、(下面五重也叫五净居天,是已经证了果的圣人所居住的地方)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示现涅槃后,仍在此色界的最高顶——色究竟天,以圆满报身为地上菩萨讲一切种智的成佛之道)。
三、无色界天(共四重):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共五十二个,可以分成七个大层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为方便,可以“信住行向地等妙”来记忆。
大乘五位:此五十二个次第又可以建立为五个阶段,经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大阿僧祇劫:从初信位到初地的入地心。
一、资粮位:从初信,到第五住。其中从初住到第五住,外门分别修前五度,即初住重点修布施,二住重点修持戒,三住重点修忍辱,四住重点修精进,五住重点修禅定,累积见道资粮。
二、加行位:第六住。重点外门修般若。见道前要加修四个法,叫四加行,即暖、顶、忍、世第一。
为什么叫外门?因为还没有真正进入大乘之门。什么时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门?自第七住真见道位。六度(即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修成佛之道的主法,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层次。从初信位开始到第六住,都是外门修六度,而从第七住开始到第十回向,都是内门修六度。
从初地开始到十地,仍然是修六度,只不过更深更广罢了,所以六度增广为十度,即第六般若度,又开为五度:六地重点修般若波罗蜜多,七地重点修方便波罗蜜多,八地重点修愿波罗蜜多,九地重点修力波罗蜜多,十地重点修智波罗蜜多。
所以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三、见道位:见道即开悟,因为见到了大乘成佛之道。从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分入地心、住地心、满地心三个阶段)。又分真见道与相见道两种。
1、真见道:第七住。开始真正见到了成佛的道路。开始下品转识成智。
2、相见道:从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熏习百法名门,圆满下品转识成智。悟后起修,渐伏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到了初地的入地心,则可伏烦恼如阿罗汉,就是说,不会再起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了,但故意“留惑润生”的分段生死烦恼的种子要到七地满心时才彻底断除。
第二大阿僧祇劫:
四、修道位:从初地的住地心,一直到等觉。此位又分两大阶段。
1、从初地的住地心,到第七地的满地心。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现行及种子。圆满中品转识成智。
第三大阿僧祇劫:
2、从八地的入地心,到等觉满心位。断除变异生死的现行及种子。上品转识成智中,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圆满。
五、究竟位:妙觉。示现受生人间,于金刚喻定中断尽最后一分最微细的烦恼种子及其随眠,二死永亡,成就四种涅槃;先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后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上品转识成智究竟圆满,四智圆明,成究竟佛。
五无明住地烦恼:即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住地烦恼、色界住地烦恼、无色界住地烦恼(以上四种统称一念无明住地烦恼)、无始无明住地烦恼。
二死:即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转识成智:即转八识成四智。
整个修行的过程即是转识成智的过程。但在成佛之前,全部都只是转六、七两个识,而且要依靠第六识来帮助转第七识,故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所以修行,主要是修第六识,主要靠第六识来修。那些要灭除第六识、或使第六识长期处于一念不生状态的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
1、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此成佛时最后转,六七八识转后方转。
2、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真见道时开始下品转,不见道则不可能转。
3、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见道时开始和意识同时下品转,不见道也不可能转。
4、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此成佛时先转。
止观:
止观是贯穿全部修行过程的一个很具体的方法。虽然方法是一个,但具体修的时候,其内涵就有所区别。修定的止观和修慧的止观有所不同,大乘和小乘也有所不同。正确的修法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
一、修定的止观:止,停止第六识的散动;观:集中第六识,专注于所修法门中应该观想的目标。由此我们发现,修止,实际是要用观的方法才能达到止的目的;而只有停止了第六识的散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的观想,所以叫止观双运。
人有两个大毛病
,一是散乱,二是昏沉,而止观,正是对治这两大毛病的法宝。散乱,就是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昏沉,就是发困,想睡觉,不能清醒地思维。修止观,先要发一个决定心,每天定时定课,不可更改;然后选定一个法门,一门深入,也不可更改。法门一旦确定,就要了解此法门的具体内容、次第,顺序而修,不要跳越。
二、修慧的止观:
(一)先说小乘。小乘的主要方法有四念住(也叫四念处)观和十二因缘观,都是针对世间法来进行观察的,以此止息对身心世间的贪恋和执着。
1、身念住:观身不净。
2、受念住:观受是苦。
3、心念住: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无我。
(二)再说大乘。大乘的主要方法有五位百法。对三科法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因缘的观察,更加深细。不仅针对世间法来观察,更重要的是针对产生世间万法的总根源——第八识如来藏进行观察。观察祂的体、性、用、相,及其与前七识的互动关系,如何与前七识和合而辗转出生和住持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
第八识的体、性、用、相:
(一)体:绝言离相,湛寂常恒,灵明觉照,万物之宗。
(二)性:也叫体性,即这个本体的中道特性,《心经》中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这只是祂的总体性、根本体性。若论细微,则有无量。
(三)用:总用即能生万法,能持万法。别用无量,如持种、持身,了根身、器界、种子、七识心行等等,
(四)相:有三相,即自相、果相、因相。
1、自相:即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即能含藏诸法的种子;所藏即种子;执藏即恒被第七识执为自内我。
2、果相:即异熟识,能引生异时、异地、变异之异熟果故。
3、因相:即种子识,执持一切种子不失、不坏、不变。
第八识的四种了知:这四种了知,恰恰是前六识所不能了知的,而且对生命极其重要,须臾不可离。这是生命最深层的秘密,唯佛与佛乃能尽知。
一、了根身,刹那了知身体的一切粗细变化,并根据需要实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
二、了器界,刹那了知生存环境的粗细变化,使身体实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
三、了种子,了知所有种子的全部功能差别,并实时流注相应的种子,使之变为现行,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四、了七识心行,了知前七识的任何起心动念,实时流注相应的种子成就之。
大脑是什么?是五胜义根的集合体。
下面继续讲《心经》。
○无苦集灭道:就是说,站在第八识本体的角度来说,也谈不上声闻所修的四谛法。为什么?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从来就没有生,也没有死,说什么解脱与不解脱呢?只因为众生不懂这个道理,不得不说一个方便法门,令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破除烦恼,得证解脱。
四谛:谛,是真理。四谛即四种真理,显示世间、出世间的二重因果,全称叫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是声闻修行的核心法门。大乘也有四谛法,其内涵和修法又有所不同。大乘法包含全部的小乘法,每一个法的内涵与具体修法更加深广。
(一)苦谛:苦是果,是众生所受的果报,也是现实生活中最容易观察的。苦,有三苦、八苦等分类的不同。前面我们已说过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这里说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观苦谛,修四行相:无常、苦、空、无我。
八苦:
1、生苦:住胎中处于生脏下,熟脏上,狭窄如牢笼,无奈如囚犯;出胎时,如两山挤压,几乎窒息;出胎后,风吹如针刺,触处如刀割。生苦是余七苦之所依,有生才有余苦故。
2、老苦:生下来就一直走向死亡,没有停止过,这个过程就是老。渐渐色相、气力、根用皆损减,鸡皮鹤发,眼花耳聋,弯腰驼背,令身心受苦。
3、病苦:四大不调,众病发生。地大不调,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虚浮肿胖;火大不调,蒸热高烧;风大不调,疼痛颤抖。除此之外,还有种种天灾人祸造成的疾病,令病人生不如死。
4、死苦:色身变坏,或外缘逼迫,牵肠挂肚,不欲离去,又不得不去;前路茫茫,不知去处,惊慌恐惧,四顾无人。四大分离,如风刀解体,似生龟脱壳,极难忍受,又不得不受。
5、怨憎会苦:不是冤家不聚头,有怨的常在一个屋檐下,有恨的偏偏不能远离,本来看似好事,到头来却是一场骗局。任你对他千般好,也买不回那副铁心肠,结果爱变为恨,因恨结仇,来世又聚在一起,名为怨憎会。
6、爱别离苦:相爱终有别,越是相爱,离别时越苦。永别固苦,思念更苦。爱又爱不成,恨又恨不得,拿不起来放不下,远也不是,近也不是,爱中千种辛苦,万般无奈,究竟为什么?
7、求不得苦:不如意事常八九,遂人愿者唯一二。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无底洞。人无百年寿,常怀万年忧。到头来,成功又如何?永远不满足,永远是穷汉。
8、五阴炽盛苦:色蕴炽盛,即色身强壮,必然雄心勃发,自讨苦吃;受蕴炽盛,即情感热烈,必然常受感情的煎熬;想蕴炽盛,必然妄想纷飞,在幻境中游弋,精神恍惚;行蕴炽盛,必然争强好胜,死拚活打,早早耗尽精力,苟延残喘;识蕴炽盛,必然才华横溢,不知收敛,遭人嫉恨,多有不测。其实五蕴刹那潜流变坏,实为大苦聚。
(二)苦集谛:集是招集义,即指感招集起苦果的原因,包括一切烦恼的种子及其现行。但佛在经中,随最胜义,说爱为集谛。因为爱是流转生死最胜的染污法。爱,就是对三界的贪,由贪所系故,不厌离三界;由不厌离故,广行不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来之苦果,与苦相应故,因果不爽故。观集谛,修四行相:因、集、生、缘。
(三)苦灭谛:灭是灭尽义,即择灭无为,由无漏智慧的拣择力,灭尽惑、业、苦三种雑染法,证得净妙安稳的寂灭果。灭谛体性就是断尽烦恼,绝诸戏论,入于涅槃。小乘入于有余涅槃或无余涅槃,大乘虽得证有余涅槃或无余涅槃,而不入无余涅槃,继续进修成佛,究竟证得无住处涅槃。观灭谛,修四行相:灭、静、妙、离。
(四)苦灭道谛:道是能通义,即指得证灭果的因。道,为涅槃路;由道,能够通往涅槃城故。有正道、助道。正道,在小乘,广义即全部三十七道品,狭义指八正道(正见、正念、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
在大乘,广义即全部成佛之道,通于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百法,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等唯识种智,狭义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助道,即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观道谛,修四行相:道、如、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