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心经》的粗浅认识
发布时间:2024-03-27 04:07:25作者:经藏网我从小便听慈母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母亲临终前四天,依然拿着佛珠,同平日一样,一天到晚虔诚背诵心经,可见慈母对心经的钟爱。
慈母不识字,在家除操持家务外,唯一爱好便是拜佛念《心经》。而父亲,从13岁开始当泥水工学徒,直至活到八十九岁,只会念 南无阿弥陀佛 六个字,不会背《心经》,母亲时常劝导父亲要学会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可父亲总是起早摸黑,替别人做泥水工,一心干活,养家糊口。由于父母亲的勤劳,我的家境,在 西林 村来说,也算是殷实人家。记得父亲八十二岁那年,我们在宁海城关的房顶漏雨,父亲居然爬上二楼修补屋面,着实吓了我一跳。慈父慈母,干了一辈子活,念了一辈子佛经,心地善良,积善积德,扶贫济困,留下口碑,传世子孙。因而福至高龄,无疾而终,这可以说是一辈子修来的善果。
年轻时,我对佛经连一知半解都没有,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坚定的马列主义者,是无神论者。由于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少时偶尔也随父母进寺庙烧香拜佛,但思想是模糊的。人死了,如同牛羊宰了,什么都没有,还有灵魂吗?
随着岁月增长,党对宗教事业的关心,改革开放后,我为宁海 文革 时期被破坏得荡然无存的福泉寺修复和建造全国第五个 五百罗汉堂 ,我逐渐了解佛经、佛法。那是1980年,我刚从土牢房里解脱出来,随朋友们去宁海连头山旅游时,萌发了在山上造 去风亭 修寺庙,这样才把我从唯物、唯心二论摇摆不定的立场中解脱出来,佛教在我的心中逐步站稳了脚跟。粉碎 四人帮 后,我被关在土牢房里,极左路线的流毒啊,遭此铭心刻骨的劫难,我自认命运不佳。解脱出来后,我在佛经中悟出:解脱二字便是佛经中的经典。为此进寺庙拜佛,山门上写有 般若 二字,般若是智慧,意味着我已进入智慧之门。拜好佛,从 解脱门 出来,又意味着虔诚拜佛后,解脱了我的孽障,一身轻了
于是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金刚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药师经》等等,让我慢慢走进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佛教知识的宝库中。让我理解慈母为什么一辈子念《心经》,她对《心经》中 度一切苦厄 、 远离颠倒梦想 、 能除一切苦 、 真实不虚 的经典深信不疑。读《心经》,人生不再是苦难,执着人生,会让明月蒙上乌云,变成苦难,只有放下,一切都放下,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一切都可以安心,一切都会有幸福的心灵自在。
我初入心经,确也难以入门,同《金刚经》等佛经对照起来读,慢慢开始理解。因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唐玄奘从多达600多卷的《大般若经》中浓缩为260个字的经中之王。为此,不同其他佛经对照起来读,不深入细致去体会心经上的每一个字,对初学者恐怕读背易,理解就难。
同我一起的企业家,曾多次多人问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究竟讲的是什么?为此,我把从高僧大德那里抄来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输进手机,有人来问,即将此简单的释义转发给朋友,让大家共同学习佛经的伟大意义。这次,我在梅山保税区同 浙商 企业家一起开会,大家也向我提出,要求解释《心经》的意义。在这里,我不妨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翻译如下:
《心经》究竟讲什么?读《心经》悟出心灵之道。经文开头就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就简约地揭发出一个教人由修养而得解脱的法门。我们现在所受苦难,是因为未空五蕴,在五蕴上生起执见情爱,起感造业,故受诸苦;同时即使能依五蕴法作观,若是落于虚妄分别,仍是成为解脱清净自性的障碍,《心经》教导我们离苦得乐的简明方法,我们能依之修学,观空五蕴,摒弃一切虚妄分别的知见,就可以对这烦扰的人生,生起清净自在的实际受用。《般若心经讲话》一文中说: 观见自心,不为实、虚的万物所动,修行达到智慧入定时,便能够洞悉五蕴的虚幻,从而超脱于一切生死苦厄之外。 《心经的智慧》书中说: 世人皆可成佛,平常心即是禅心,一切都可以放下,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一切都可以安心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是 智慧 ;波罗蜜多: 度 ,或 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是指通过智慧到彼岸。《心经》代表般若思想的核心。 心 即核心、精华。 经 是通名,经的涵义是贯摄常法。贯通今古,广摄一切,此理常然,永为法则。可见经题概括很深的意思。古人云: 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意。 有智慧的人看见经题,这个经的全部意思也就全知道了。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心之觉,自见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世人最爱。菩萨: 菩 意为觉, 萨 意为性。人能觉悟本性,这个 人 即是菩萨。观自在的 观 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 观 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远缠缚。 观心法门,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心念。 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华严经》语)。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畏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悲天悯人,自己解脱无碍,也使他人解脱无碍自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深入修行心经时的状态。
行 即修行。 深 是 深般若 对 浅般若 而言的。 深 即极深的修行工夫,已达到甚深的境界。说明观自在菩萨此时正处在甚深微妙的修行状态之中,正在体悟不同于凡世的智慧。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 , 照 即般若观照。 见 即亲自证知。照不是用光去照。明心与自然母体合明叫照。用自心智慧之明,照自心愚昧无知之暗,即是照。 五蕴 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是空无实体的。 色 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
度一切苦厄
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利益一切众生,救赎一切众生。利他、救世、利益众生。 苦 是痛苦。 厄 是困难、劫难。佛陀说有八种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前四种即属于身心的苦,后四种属于外起的痛苦。
舍利子
菩萨对弟子舍利子说:舍利子是智慧第一释迦牟尼佛弟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离开空,便无法存在,空若离开色,也无法显出空。 色 即形色,色身。 空 即指虚空,真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观自在菩萨在这里点出了 色 与 空 两者相互依存,而不是相离关系。这句话是说:色若离开空,便无法存在,空若离开色,也无法显示出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物质现象为空,空也为物质现象。说明色性是空的。可以说,色即此空,空即此色。也就是说,一切物质现象都是空的,而一切空也正是物质现象,解脱束缚,空是世界。一切物质现象都是空的,而一切空也正是物质现象。例如,水因风产生波,水波是因有水与风而成,当风停止吹动,水波随之止息。水如同 空 ,波代表 色 。从水中生起波,说明 空即是色 ,当波又回归到水,说明 色即是空 。世间无一物不空,世间也无一物不有。修佛人关键不要执着于空相,也不执着于色相。这就是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力量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当色蕴一空,其他四蕴也就空了。也就是当色蕴一空,物质虚幻消失了,跟着心里层面的四蕴 受(感受)、想(概念)、行(意志)、识(了别)也就都空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舍利子啊,一切法则都是空的,没有不变的事物。 诸法 是指世间一切法。 空相 指真空实相。生和死也是空的。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是佛的宇宙观,是心经中著名的 六不 ,当阐述空性义理最重要的六句话。 不生不灭 ,五蕴真空,便无法可生,若法不生,自无可灭。 不垢不净 ,污垢与洁净本来相对立而存在,世人未破烦恼,未除贪嗔,生出了我执与法执的偏见,这就是垢秽,无离贪嗔,能证人空,则为洁净。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垢也没有,净也没有,这叫 不垢不净 。 不增不减 ,世人的本来心量并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显。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加一分,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无论世人、无论圣人,佛性本有,真心俱在,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众生成佛时,佛性不会增加,未成佛时,佛性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这是讲 空 无五蕴。再次空性状态中,物质现象是假有的。感觉(受)、概念(想)、意志(行)、了别(识)也都是假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连姻缘本身也视为空,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只有勘破般若甚深法,才能无幽不洞,无暗不除。从五蕴皆空转到宇宙观的 空中无五蕴 。
无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为空,六尘也不会影响自身。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
六根是空的,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没有六根,即不会有六尘影响自身。何谓 六根、六尘 , 十二处 , 六根 指六种感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尘 是指六种现象,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十二处 即六根加六尘等于十二处。无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对六尘。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抛弃六尘。六根空、六尘也跟着空,若六根取六尘便是生死,若六根回光返照,返流全一,便是涅槃。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一切世间现象皆为空无。
六根 、 六尘 、 六识 为十八届。 六根 :眼界、耳届、鼻届、舌届、身届、意届。 六尘 :色界、声届、舌届、味届、触届、法届。 六识 :眼识届、耳识届、鼻识届、舌识届、身识届、意识届。是以人意识为中心。拜托一切根尘识届,了然本身是空。没有眼睛能看到世界为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十二因缘也是空性。了解无知的自己,也就是说没有不能了解的空。知道没有老和死,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衰老和死亡都没有尽头。有生必有死。生死轮回。没有生起相,也没有死灭尽相。当灭除老死,即可以摆脱轮回之苦。何为十二因缘?其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缘触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叫十二因缘。
无苦集灭道
超越四谛。无苦集灭道是心经 四谛空 。 四谛 指苦、集、灭、道四种真理。 谛 为真理。 四谛 中的道,指 六波罗蜜多 ,又称六度,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智慧)此六种修行方法,目的是破除我执,断生死此岸。而渡越到涅槃彼岸。
无智亦无得
这里是指去除对概念名相执着 无智 ,显观出菩萨对般若最高的体验。 无碍 破除菩萨对 得 的执着。这是《心经》最终目的。
佛果有四种,一是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闻他人。所以能如此,却因为以智慧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 无智亦无碍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因为没有什么可得缘故,任何菩萨按着般若波罗蜜多的甚深智慧去做,心里没有什么牵挂和阻碍。
以 因为。 故 原因。 菩提萨埵 全称为 菩提萨埵摩诃萨 ,意为大菩萨。直译为 大觉有情 、 大众生 。 摩诃 意为 大 。 萨 为 萨埵 ,意为 有情 或 众生 。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众生。得脱生死的菩萨。
因为是无所得故,所以就心无挂碍。除尽有所得心,行至行不到处。一连串无,是一连串的 超越、放下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按照《心经》之法。
心无挂碍。
心中没有挂碍,一切顺其自然。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由于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无牵挂无恐怖。不畏生死,自然没有任何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远离一切不合理的思想行为。颠倒是谬误认识,包括我执(执着于我)与法执(执着于法)。
究竟涅槃
一切烦恼都已止息。(最后达到彼岸)究竟涅槃。心不可得,法不可得,心与法一如,俱无所得,是为究竟涅槃。
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观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人空则境空,境因心有,境因人立,人尚不得,何来依人之境?无人之境本来寂寥,荡然无存,依然是空,从法空一面说,观境自然不见境。境不妨碍妙智,观心也不见心,惑不碍心,心境两空,于是心中没有任何挂念,也就不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既已断尽恶姻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颠倒梦想,得解脱,得通达,常乐常净,一切烦恼都已止息。
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诸佛指十方一切佛。
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
佛: 觉者 或 妙觉 ,觉有三层意义:一自觉,二觉他(使众生觉悟),三觉行圆满。指佛教的说法。
三世佛:过去佛指燃灯佛;现在佛指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指弥勒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前导,般若波罗蜜多是成佛必备条件,只有依靠这到达彼岸的大智慧,三界众生才有可以真正出离轮回不已,三界留恋的生命窘困。般若波罗蜜多是明白为何有生死轮回,为何有忧悲苦恼的智慧,找到轮回因,才能断定轮回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三种佛果。
正觉 是佛智,或一切 种智 。
无上 是指高无上。
正 ,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为一体,谓之等,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称 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园极佛果,自在菩提。 能转生死为涅槃,化烦恼为菩提。 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般若。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所以说《心经》,赞叹《心经》有极大力量。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咒!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般若波罗蜜多是伟大的神咒。咒是语言真实。不二之理。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大明 赞颂般若波罗蜜多能破一切黑暗悬痴, 无上 比喻般若波罗蜜多为一切法门之最, 无等等 ,代表般若波罗蜜多是等同佛陀境界的咒语。般若波罗蜜多实在是太玄妙了。于是《心经》用了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来称赞它,赞颂般若波罗蜜多是伟大的神咒,是破除黑暗的大明咒,是无法超越的无上咒,是个无以伦比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一句劝人获益,意谓我们修持般若的波罗蜜多《心经》,决定了离一切苦,解除一切苦,这是事实,是真实不虚的话,是实事求是的话。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日
咒语与经文的分水岭,承前启后作用。承前,菩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多,结果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启后,显示咒语的功能神验。般若是显,咒语是蜜,显与蜜其功能是一样的。
咒是佛菩萨真言蜜语,所以一向不翻译。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即说咒日:是咒与经文的分水岭。
揭谛揭谛
揭谛揭谛 意思是 前往 、 到达 ,也可译成 去啊,去啊 。
波罗揭谛
波罗揭谛 指所度之处所,登彼岸。 波罗 的意思是 超越 、 彼岸 。
波罗僧揭谛
波罗僧揭谛,一起向彼岸去吧。度已又普度他人去彼岸。此间 僧 指 总 或 普 。
菩提萨婆诃
成就圆满智慧。 菩提萨婆诃 中: 菩提是觉义 ,圆满的智慧。 萨婆诃 是迅速义,用咒语结尾,迅速到彼岸。
揭谛揭谛:去,去。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
波罗僧揭谛:大众都到彼岸去。
菩提萨婆诃:速疾成就证菩提。速疾的意思是很快的,迅速成就最后涅槃的境界。在菩提萨婆诃的咒语下,修行者可快速的到达彼岸。完成般若思想最终目的,到达人生的理想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解释
般若智慧已达境界的菩萨。修行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来是空的,没有不可变的实际,一切痛苦灾难随即可以消除。
修行者啊,形体与空无异,空与形体无意异。形体就是空,空就是形体。感觉,思想,行动,意识也完全相同。
修行者啊!所有终极的东西,都是空的摸样,即无所产生,无所消失,无所污染,无所清净,无所不是,无所满足。因此空里面没有形体,也没有感觉,思想,行动,意识,更没有眼,耳,鼻,舌,身体及心,也没有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可触摸的东西及心所认识的一切。
没有视觉的世界,也没有心所以识知的世界。没有迷失,也没有迷失的穷尽,没有衰老及死亡。也没有衰老及死亡的穷尽。没有痛苦的根源,也没有消灭或达到痛苦的方法。
没有所知,也没有所得,因为一无所得,才能达到菩萨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不受思想蒙蔽而成障碍。因不受思想蒙蔽而成障碍,才可以没有惊恐之心,离开一切足使人迷乱的东西,达到永恒幸福的彼岸。
过去,现在及未来所有成功修行者,均凭此无上智慧,到达最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境界。
因此,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是最神圣的法则,最光明法器,至高无上的真理,无与伦比的规范,真实而虚枉,所以要达到无上智慧,就应该诵真言,真言为:去吧!去吧!与我一起同行到智慧的彼岸,为修我佛,赶快用行动去成就无上正觉吧。
以上全文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吉布编著的《图解心经》一书。同时参阅了《心经在说些什么》世界佛教出版社;《心经集注》福建广化寺;《佛教常识》赵作初著,《般若心经讲话》竺摩法师著;《心经的智慧》何跃青编著,等等书籍。本人才疏学浅,抄摘恐有误,祈望读者指正。
2013年11月24日夜于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