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时临斋仪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0-08-05 17:00:32作者:经藏网整理二时临斋仪是佛门中人在吃饭前需念诵的偈咒,虽然只是偈咒,但二时临斋仪的意思是深厚的,也是有一定含义的,所以师兄对二时临斋仪要有一定了解,同时也要对二时临斋仪的解释有一定认识,这样师兄会有一定收获。那二时临斋仪的解释是什么呢?
二时临斋仪,是在早午二时用斋之前的仪式。先称诸佛菩萨名号,以表供养之意。之后称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念毕,由侍者默念“出食偈咒”(即以饭食施于诸鬼神之意)。然后大众进食。食毕,念“结斋偈”,其中仪轨之一段有持诵准提咒。
二时临斋仪(早食为粥时用)
1、供斋唱文: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2、“粥有十利,饶益行人”的来历与十利内容
据《摩诃僧祗律》记载,佛去到舍卫国的时候,难陀的母亲到来帮忙烧饭。煮好后先献给出家的比丘吃,然后自己才煮来吃。她烧饭的时候,多放了一点水,然后将饭汁,也就是我们说的米汤,给自己喝,喝了以后把体内的风都排出来了。又用胡椒和其他的调味混合供奉给佛陀吃,佛陀吃了也觉得身心非常地愉快,所以佛陀就跟比丘说,从今以后大家都要吃粥。并说偈语:“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欲生人天常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此十利是: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面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四、安乐,吃粥能够促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五、辩说,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六、除风,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七、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八、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九、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失。
十、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让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3、结斋唱文:
结者。收归也。檀越为生善故。设斋供养众僧。斋供既毕。仗咒力加护。二偈功能。结其善法。令不散失。自他两利。二施无穷。故云结斋。先念准提咒者。愿所求如意也。
萨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至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4、“三障” 释义:
障,蔽也。谓诸众生被惑业障蔽,不见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
一、烦恼障: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贪欲、嗔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烦恼障。
二、业障: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三恶道众恶之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
三、报障:报即果报。谓由烦恼惑业,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报障。
(“三障”有多种释义,这里仅录出一种)
5、“真明了” 释义:
此三字因修行者的境界有别,故有解悟和证悟之大分。而证悟又有分证和满证之分。对此三种境界,可理解为一、从道理上理解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解悟)。二、“照见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分证证悟)。三、“照住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觉行圆满)。
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圆满达到“真明了”之目的。
二时临斋仪(午食时用)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三德六味:
所谓“三德六味”即是清净、柔软、如法三德,淡、咸、辛、酸、甘、苦六味。若厨中之人,备办僧人之食,能够拣择干净,便合于清净德;食物若能精细甘和,便合于柔软之德;若能应时置办,制造得宜,便合于如法之德。对于“六味”,紫柏大师在其《示厨》一文中指出:“盖淡味为诸味之体;咸味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辛味其性热,能暖脏腑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脏腑之热,故味啬者为苦。”
这段论述则是让我们明了出家人的饮食,必须六味调和,只有这样,出家人才会身体健康,专注于道业,设若让一个生命不保的人来修道,无异于痴人说梦。佛教中也常说:“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佛教不是让我们放弃美味专注苦行的宗教。早在佛陀初出家修道之时,曾误认为修道即是修苦行,他“前后就外道问道一年,以无所得故,入伽闍山苦行林中,端坐思维,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如是六年,极苦行已,形体羸瘠,有若枯木”。六年苦行,佛陀不仅形容枯槁,甚至几乎为此丧命。
在经过六年苦行之后,佛陀才终于“悟知苦行非菩提因,亦非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于是佛陀从座起至尼连禅河澡浴,并接受牧女乳糜供养,随之身体光悦,气力充足,从此安心修道,终证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