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佛性真如之真如的详解

发布时间:2020-08-28 17:05:11作者:经藏网整理

佛性真如的作用很大,它对修行是有帮助的,师兄在修佛法时要对佛性真如有个了解,同时也要知道真如的意思,这样师兄能有更多收获。为了对真如有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佛性真如之真如的详解吧!

佛性真如之真如的详解

地论师与摄论师皆认为,清净心就是真如。只不过地论师南道派认为阿赖耶识就是众生的清净心,所以阿赖耶识就是真如;而摄论师认为,阿赖耶识是染非净,阿摩罗识才是清净心,所以阿赖耶识不是真如,清净的阿摩罗识才是真如。

新唯识师都不这样看,认为这样的说法是违背世亲学的。他们认为,阿赖耶识是染,自然不是真如,也并没有个什么所谓的第九识阿摩罗识是真如。八识在众生凡位是染,于圣位转成清净则名为智,故有转染污八识成清净四智之说。无论染污的八识还是清净的四智,其实都是心法,只是众生的精神活动现象,皆不是真如。故旧唯识无论执阿赖耶识或阿摩罗识为真如,皆是一种错误。

那么,什么才是世亲学所说的真如呢?《成唯识论》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真如,是一切法的真实本性。因为真实,故不同于凡夫俗子所执着的遍计若执相;因为真如是常,无生灭变异,故也非有为缘起而有生灭、如幻变化的依他起相。

无论是清净心还是四智,都是无漏无染之法,虽是无漏,却也是清净有为法,既是有为,即是依他缘起之法。若说清净心或四智就是真如,则真如就成了依他缘起的有为法,则真如也有生灭,这同真如如常不变异的说法就是矛盾的。所以新唯识既不认为清净心是真如,也不认为由八识转变而来的各种智是真如。

佛法经论中,真如实有二义:一为真如理,一为真如体。

何为真如理?即清净圣智所证真实道理。真如理,略相当于世间所说真理,但又有所不同。世间的真理,如相对论等原理,是世间极成真实,即世间贤达所证为世人所共许的真理。而真如理是出世间圣贤所证真实道理,世间人不一定共许,而且常常是不共世间的,如一切法空、三界唯心等,不仅凡夫不许可,即便二乘人也未必许可。简单说,所谓真如理,就是诸佛菩萨所证、法界等流之不生不灭法性真理。但佛门真理也有多种都是真实的,也皆可称真如,故《解深密经》有七真如之说。

佛性真如之真如的详解

何为真如体?真如体者,即一切法的真实本性,真实无妄,如常不异。真实无妄者,即表明此真如不同于世间所执着的色、心等法。因为世间所执着的我、人、众生、心、牛马、山河大地等,皆是遍计所执性,无相无体,实是虚妄。如常不异者,即表明此真如不生不灭,不是有为法,不同于依他缘起的一切色、心等现象。既非遍计所执性,也非依他起性,瑜伽行派说为圆成实性,或唯识真实性。

一般经论中所说真如,有时是指此真如体,即诸法真实性,但有时也将诸法无常性、诸法空性等说为真如,即是指真如理。

新旧唯识所说的真如,不同之处是,旧唯识认为,清净心、庵摩罗识(无垢识)、或者说正智就是真如;新唯识认为,心有染净,在凡为染,在圣为净,转染成净即是转识成智,染心固然不是真如,而作为净心的正智也并不是真如。

理由之一是,无论染心净心,皆是缘起的现象。凡是缘起的现象就属于有为的生灭法,而有为的生灭法不是真如。理由之二是,真如本性无生无灭,如常不异,而清净心能生一切清净法,故非真如。在外道看来,一个事物不能被他物所生而它能生一切物,这样的事物就是无为的,如基督教的上帝、数论派的自性等观念。但在新唯识瑜伽行派看来,若一个事物不能被他物所生却能生一切事物者,即是有生,即是有为法,并不是真实无为。所以旧唯识认为清净心就是真如,能生一切法,染时生染法,净时生净法,这是新唯识所不许可的,因为真如无生。

对于宗派间的这些争论,我们该怎么看呢?还是要依经,依佛陀的言教作为准绳。另外道理上也要说得通才行。既要有教证,也要有理证,而不能看谁的名气大、影响广等。理证如上所说,从教证来看,《华严经》中明确说过真如不生不灭。认为真如是清净心、能生一切法的观念确实不妥。另外,《楞伽经》中划分五法,正智也是与真如明确分开的,不能简单地执着正智(清净心)就是真如。

个人观点,奘师的新译唯识确实能得世亲学的本义,并非如旧唯识那样粗浅地将清净心作为真如来看待。

佛性真如之真如的详解

唐朝时禅宗真正开始兴起,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具体的表现就是神秀与慧能的见性偈。在神秀大师看来,心性本净,只是为客尘烦恼所染;这个本净的心性就是真如本性。因此修道的目的,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使自己的清净心(真如)显现出来,这就是见性。但他这种观念,作为修道自然无可厚非,但作为见性,则弘忍大师、六祖慧能皆不许可。何以故?清净心非真如本性。【祖师不许可是神秀还有心是明镜的滞挂则还是妄想故否定,这不能作为清净心非真如的论点】

太阳、圆月、明镜,是佛法中经常用来比喻清净心的意象。清净心与烦恼客尘的关系,是染而不染的。六祖《坛经》中喻为太阳与云层。高空中的太阳本来清净,不受乌云所染,但由于乌云覆盖,人们看不到太阳,天空是阴沉的。神秀大师喻为明镜与尘埃。明镜本来无染,由于尘埃的覆盖,致使明镜无鉴照之用。神秀慧能皆同此说,但慧能大师只是说此心的真实情形,而神秀大师则认为此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这是他们之不同处。

有僧问曹山:“朗月当头时如何?”曰:“仍是阶下汉。”曰:“请师接上阶!”答:“月落时相见。”

这一个宗门公案中,是用圆月来喻清净心。学人认为自己的清净真心已如朗月当空,无一丝云翳,自己见性了没有?老师认为没有,犹是阶下汉。后请老师接引,师曰“月落时相见”,指明学人什么时候放弃对这个清净心的执着,什么时候才有可能证见到真实的真如本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