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73
发布时间:2024-08-24 04:06:54作者:学典国学网正文:负(141)他货(142)财,愿他身死
译文:有的人欠别人货物钱财,不想偿还,却希望债主死掉,以便赖债。
分析
有智慧的人做事懂得因果,有正知正见。所以,他们平生从不负人,对在危难急用之时肯借货物钱财给自己的人,不但要还货物钱财,还会感恩图报。有智慧的人,不负债,不负托,不负约,言必行,行必果。如果在自己急用时借来钱财,过后不还,这不但辜负他人借给我用的恩德,也是一种严重的不与取的罪业。不与取的罪业可堕地狱,饿鬼、畜生之道,今生贪占之物,来生加上利息偿还,到头来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如有的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后来堕为牛身被人使唤,去还业债。到这时,嚣张的气焰又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人忠厚本分就是大智慧,明白业果不虚,业是增长广大的,未造业不会遇,已造业不退失的道理,我们占人财物的心,自然就会冰消瓦解。辩证地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
事例一
太原王稍公,借乡里长者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一条船维持生活,家里稍富时,王稍公忘记了长者的恩情,没有还所借的银子,一晃八年过去了,长者也忘记了这件事。一天,长者走到屋旁,竟然看到王稍公的腰间系了腰带,窜到牛栏,很快牧童告诉他说:母牛生小牛了。长者去看,见小牛腰间仿佛有腰带印子,他心里就默默地记住。
过了一年多,小牛长得很肥,长者让牧童牵出去卖,路上遇到何屠夫,问他卖价,牧童说卖一两八钱银子,是长者交待的价。屠夫很高兴,他认为这头牛不只这个价,便按价买下。又一个农民见牛后说:“这牛好肥!现在正值春季,怎么忍心杀它?卖给我耕地好吗?”屠夫见机会来了,就骗他说,“我刚才出二两五钱银子,再加一钱,就卖给你。”农民一合算,这牛的价值超过这个数,便很高兴以二两六钱买下来。
牛在农民家,不需要看管,它能独自出去回来,有一天没见它回来,农民到处找,结果发现它坠崖已经死了。农民心里很是懊恼,二两六钱银子全泡汤了。后来他在市场遇见何屠夫,两人一起议论这件事,农夫租过长者的田,得知牛是长者所卖,就去问长者:“这头牛为什么卖这个价?”长者说:“这头牛是王艄公投胎来还债的,我亲眼所见,他原先欠我一两六钱银子,所以卖这个价。”何屠夫听了,心中醒悟过来:“王艄公欠我八钱银子的肉钱。”农夫也开悟了,原来他借过王艄公二两六钱银子没有还,他买牛是如数还债,这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十七年。
事例二
台湾在日据时代有一户著名的米商,平日做买卖时,短斤少两,致富后,开始巴结日本权贵,收买当地流氓,作威作福,鱼肉人民,进而没法操纵当地粮食价格,以便经常获取暴利。当时老百姓俱其淫威,不敢反抗检举。没想到台湾光复不久,这家人的报应也随之而来了。先是米商长子在日本念医科,费尽万千家产,才学成归国,第二年正想开医院时,突然得病,医药无效,很快死去。不久,米商又被过去一度被他收买的流氓敲诈,有一次流氓来取钱,他不给,被对方打得七窍流血,不久便一命呜呼。米商的事业很快就停顿衰败,他太太也离家与人同居,留下的子女都无一技之长,无法谋生,女儿为了生活不得不下海当酒女,几个儿子都是游手好闲,在坐吃山空之后,不得不到餐厅打杂,做跑堂的工作。
米商的钱财来路不正,他是以欺诳和权威不与取敛财而暴富的。这种财富来得快,去得更快。他看似精明,懂得以各种方法把他人的钱骗到自己腰包里,可是反过来,奸诈刻薄的人,法尔也会以各种方式使他败家破财。首先由长子不治早亡而耗尽万千家产,然后以流氓索取,使他死于非命。再是树倒猢狲散,一个富豪之家不几年就完全败亡。不与取的结果是这样悲惨,这里边还只是现报,后世更有漫长的恶趣之若,需要一点一点领受。
正文:干求(143)不遂,便生咒恨
译文:有的人有事拜托别人,如果不能够遂心、如意,便心生怨恨,恶口咒骂。
分析
有智慧的人知道一生福禄是前生业力致,所以,他们会乐天知命。命运坎坷的人会尽力行善,改造命运;命运顺畅的人会惜福惜禄,不会随便求助于人,因为他们知道,一切由自己的业力决定,不是人力可以人改变的。人来助我,是我的业力;人来毁我,也是我的业力,既然发生干求不遂的事,仍然是我的业力,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咒骂仇恨对方。
事例一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某县一个工商局的副局长李军,在年末述职时,被评为优秀,于是做为长一级工资的人员报到县里。县委班子在研究时,一位副书记说了一句话,结果这个副局长就没有长成工资,有人将些情节传达给了李军。为此,李军十分愤恨,在单位恶毒咒骂那个副书记。话无翅膀却会飞,有人又到副书记那里汇报李军骂他的情节。于是,在一次全县机会干部大会上,副书记不点名地批评了这件事,并加入个人感情,扬言要让李军没有好日子过。结果李军一气之下,竟然在一个月内丧命,那个副书记两年后也死于癌症。
再析
有的人得到多少都不会满足,有人为他办了九十九件事,有一件事没有办,或者没有办成功,就恶向胆边生,生起嗔恨心而咒骂,再见面就如仇人一般。这种人并不明白,事情由业力决定,不会因为咒骂自己的事情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而会因为咒骂造下了恶口的恶业。追究其根源,这种行为来源于贪,他们贪自己得利益——得到官职,得到钱财,得到情面。由于有了贪欲,而产生覆蔽心,自己不觉得羞耻,不了知贪欲的过患,不从贪欲中出离,所以会反过来大骂别人,这是一种错上加错的行为。自己用粗恶语在无形中把福德消去了,报应也是因果不爽的,所以,为人不得不慎重,不能只为一时畅快,造下无边恶业。
宋朝的范忠宣说:“人虽然是至为愚笨,但是当他责备别人的时候,则显得十分聪明;人虽然至为聪明,但是当他原谅自己的时候,则显得十分昏庸;要知道,人若是能够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那么成圣成贤,也不怕做不到啊!”如果请托他人不遂,便心生咒恨的人能好好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正文: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译文:有的人见别人事业失败,或者不得志,便数说他平日的种种过失,进行人身攻击。
分析
人生百年,谁能事事如意?有智慧的人见到别人有难,必当怀怜悯之心,即使对方是顺定受业,也就是必定受报的业力,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助他度过难关。同时,会教他忏悔罪业,广修善行,开辟美好未来。修行人不会挑人的过失来议论,他们会善护口业,不会因其真有过失而嘲笑人。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看别人的缺点越多,说明他自己缺点越多。所以,如果我们想过得很痛苦,那就专门挑别人的缺点来观察指责。反之,当一个人常用随喜别人的优点之心来观察别人的时候,他的优点也会越来越多。
有的人认为,我直率坦白,只是实事求是说话罢了。其实,他只是观察别人缺点,而没有实事求是地观察别人的优点。他只看对方满身都是缺点,他的直言只有恶口,没有赞扬。做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我们一是要说真话和实话。二是真话和实话要尽量用爱语来说,要说有利于团结的话。三是说话态度要好,要让人容易接受。四是不要说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实际意义,却容易使人生贪、嗔、痴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一贯正确,反省自己,我们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人生充满痛苦,天下事本来就是失败容易成功难,当我们处在不得志的境地的时候,当别人对我们落井下石的时候,我们做何感想?将心比心,己所不欲之事,奈何强加于人!?
事例一
任某是一个司机,因为给一把手开车,所以,他是一个干部。由于他常常接触领导,并且开车,他常做的事情就是干遇单位的人事安排和工作。当时,某一个二级单位的领导淮某刚来到这个海边城市,她是一个女人,心胸非常犯狭小,一点小事会报复人一辈子。任某因为是一把手的司机,他见淮某刚来,本身是一个要尖的人,但脚根还没有站稳,根本不得领导的心意,就时常在一把手那里说她的坏话。说她水平不高,好计较,胸怀不大,在经济上太贪。一次,单位副职周某约淮某一起去下乡工作,任某开车送他们去。淮某急忙从单位赶到办公大楼,任某开着车从她身边开过去,明明看见她站在那里就是没有拉她。由于刚来,淮某不好说什么,为了工作,她不得不打车去乡下。为此,在她心中记下了仇恨。任某很精明,淮某在机关办企业风盛行时候,主动要求去办企业,任某看出来他们的帐目中有鬼,就在淮某离开单位的时候去查帐,想查出问题来,整一下淮某,但是没有成功。没有想到淮某很会经营自己的官职,几年的功夫,她做为一个外乡人不但站住了脚,还提拔起来了,成了市级领导。而任某以一个司机的身份,也得以提拔为副县级调研员。不巧的是,这时候的淮某又回到这个单位做一把手,这真的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所以,她第一个报复的人就是任某。任某由于没有文化,只会开车,当时在单位是车队长,管车的安排调度,修车等事。淮某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拿下来,放在一边,任何事情都不用他做。在单位的大会上,还时常点名批评他。弄得他在单位无法呆,只好提出提前退休,以让他的孩子进机关为条件。同样的事情,淮某给别人办了,就是不给任某办,任某的孩子留学回来,想进机关最后却没有如愿。
再析
一般讲,人们会认为打人是恶业,因为直接伤害到对方的身体,而说几句过份的话,并不能伤害对方生命,并不重要。实际上,对方的过失就是他的伤口,恶语就是利箭,对他一样会造成伤害。三界凡夫都是业障病人,对待病人,是悲悯他,想办法帮助他治疗,而不是对他恶骂攻击。有时一句话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命,可见恶口如刀,有智慧的人不能不慎重自己的口业,没有必要时时说伤人的话语。
事例二
刘某和何某是一个村的村民,他们是邻居,因为日常生活琐事,两家人时常吵架,刘某夫妻骂人非常恶毒,何某夫妻就怀恨在心,他们经过谋划将刘某一家五口都杀死,他们夫妻也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