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相参,杂受其报
发布时间:2024-08-22 04:07:16作者:学典国学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却非常地聪明;有些人看起来四肢非常发达,可头脑却很简单,这些差别都跟业有关系。有些人相貌非常庄严,那是因为前世造过这种业,比如向佛供花等等,但有时候说话也许会吓你一跳,声音很难听;而有些人虽然长相不美观,但声音却非常悦耳。
知道业决定一切的道理之后,在当下种因时就要很注意了,因为种什么因,以后就感什么果。每个人都有一块心地,就跟田地一样,耕耘时种下什么东西,到时候收成的就是什么东西。古德常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最怕因种错了,而众生畏果,果报来的时候,他就害怕了。果是由因决定的,如果真的怕不好的果报,就要在因地上努力避免。同时,对于所希求的好果报,也要在因上努力造作。
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候,造善业还是造恶业跟动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做任何事情时,一开始的动机就非常重要,动机要正确,要善良,到最后的时候,回向也要如法,也要善良,这样才能够确保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是善的。但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有时候可能发心很好,但正做的时候,什么业都夹杂在一起,贪、瞋、痴、慢、疑,什么烦恼都混合在一起,很多业就不清净了,现行的时候,肯定是杂染、清净搅杂在一起。那怎么办呢?就要靠最后的如法回向让它清净。因此,对于最初的动机和最后的回向都要把握好,尤其以最后的为准,因为最后的回向决定了造业的方向。